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曹操的管理手段怎么样?有哪些办法?

历史上曹操的管理手段怎么样?有哪些办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20 更新时间:2023/12/18 1:06:47

曹操历来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曹操年轻的时候曾经跑到南阳的许劭那里,许劭是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善于评点人物,经他评点过的人物很快就能天下知名。许劭给曹操的评语是“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是奸雄这个形象在文学、影视作品的推动下已经深入人心了。那么曹操是如何治理他所统治区域的呢,能不能算得上治世之能臣呢?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惩办豪强,抑制兼并

东汉立国之初,光武帝刘秀其实就是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建立了新的王朝。一开始还能注意抑制豪强兼并,但是到了后期随着政治腐败、宦官和外戚的争权夺利,局面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身处其中的曹操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曹操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他在洛阳北部尉任上用五色棒杖杀蹇硕的叔父,在任济南相时奏免贪官污吏,都是在惩办豪强。但是由于祸在中央,曹操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赵俨满宠贾逵等官吏,抑制不法豪强。

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政策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豪强愈发的肆无忌惮,兼并越来越严重,使广大贫民更趋贫困化。这样一来,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然地盘大、兵士多、粮食足,终究被曹操击败。曹操控制冀州后,发布《抑兼并令》,谴责袁绍对于豪强的放任态度,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舒缓了北方农民的负担,稳定了新占领的河北地区。

施行屯田,恢复经济

汉末三国时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这一时期,粮食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建安元年,曹操采纳枣祇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短时间内就使地方“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兴修水利,百姓安定

虽然屯田设置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但是曹操也注意恢复社会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百姓重新安定下来。

简朴倡廉,移风易俗

为了积蓄民力,不奢侈浪费,提倡简朴廉洁的风气,曹操以身作则。史书记载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就是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变,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曹操临死下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要求葬礼一切从简,将士、官吏不得擅离职守。

长期战乱,社会风气必然变坏,出现了结党营私、诽谤攻讦、挟私报复等种种社会问题。曹操针对这种现象在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专门下了一道《整齐风俗令》。明令禁止结党营私,必须除掉颠倒黑白、造谣中伤的歪风劣俗。曹操还下令,不准报私仇,禁止厚葬。这些措施对于当时社会的风气,都起到了很好的纠正作用。除此之外,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响,其根基属于儒家思想范畴,尚仁义礼让,并试图以仁义、道德、礼让教民和行政,即“治定礼为首”。

曹操严明法纪,以法治军,以法治民,他还颁布了一系列的军法、民法、奖惩法令。陈寿评价曹操“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意思是说,曹操治民用申子商鞅的法治,用兵具有韩信白起的奇谋。曹操强调法治的同时,也提倡礼义教化,这对于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也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曹操不仅统一了北方,而且治理巩固了北方,恢复了社会秩序和民生经济,不愧治世之能臣的评语!

标签: 曹操汉朝

更多文章

  • 刘廙: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士,通天文历数之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廙,东汉

    刘廙(yì)(180年—221年),字恭嗣,南阳人,汉末魏初名士。西汉长沙定王刘发之后。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从荆州牧刘表,后投奔曹操,甚受器重,为黄门侍郎。曹丕继位,擢为侍中,并赐爵关内侯。为政主张先刑后礼,且通天文历数之术,与司马徽、丁仪等名流相齐。黄

  • 魏延和诸葛亮有矛盾吗 魏延被杀是因为反骨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延,蜀汉

    还不知道:猛将魏延忠心耿耿,与诸葛亮有何矛盾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延是蜀汉中后期首屈一指的猛将,可以这么说,他也算是跟随刘备较早的一批人,他的功劳仅次于关、张,肯定比马、赵、黄要大。那为什么后来诸葛亮对于魏延却不放心呢?先说两人的第一次会面,打下长沙的时候,

  • 应劭:东汉末年著名学者,他为何弃官投奔袁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应劭,东汉

    应劭(约153~196年),字仲远,一作仲瑗,汝南郡南顿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学者,司隶校尉应奉之子。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笃学,博览多闻”,成年之后,由郡举荐为孝廉,汉灵帝熹平二年(173年)为郎,辟车骑将军何苗掾,又为萧令。中平二年(185年),建议采用

  • 刘备遗孀吴氏是什么身份?为何会被封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吴氏,三国

    昭武帝刘备是三国中的重要人物,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刘备最后一任妻子吴氏原先是个寡妇,而且是守寡多年的寡妇。既然守寡多年,说明她的年纪也不小了。而且,似乎她也并不算漂亮,其它方面也不出众。当年她的爹与刘焉交情很好,这种交情,本来是足以让他们定儿女亲家的。但是,刘焉起初

  • 曹昂:三国时期曹魏宗室,为救曹操被张绣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昂,曹魏

    曹昂(?~197年),字子脩,沛国谯县人。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二十岁时被举为孝廉。建安二年(197年)随曹操出征张绣,张绣降而复叛,曹昂为救曹操被杀。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追封谥号丰悼公,黄初五年

  • 雍正和十三爷关系那么好 雍正为何让年羹尧做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年羹尧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帝为什么让年羹尧当大将军,却不让十三爷出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登上皇位,开始整顿国家朝政,扶助自己上位的邬思道雍正不用他了,高毋庸这些家臣也被雍正弄得不知所踪,颇有些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气氛。老十三此时一度非常消极,不理国家大事,

  • 曹操为什么处死了曹植的妻子?有何深意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曹魏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是出名的枭雄,疑心很重,性阴险狡诈,做事非常有手段。有一次,曹植的妻子崔氏穿着华丽的衣服,曹操看到后非常生气。他以违反节俭政令为理由杀死了崔氏

  • 有哪些与王粲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粲,东汉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粲自少即有才名,为学者蔡邕所赏识。司徒想征辟他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选择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但未受

  • 乾隆临死前为什么叮嘱嘉庆不要杀和珅 乾隆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和珅,嘉庆

    对乾隆为何嘱咐嘉庆不要杀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然最后成为列国瓜分的对象,可清朝的前期还是非常繁荣昌盛。在康乾盛世出现之时,也出现了在历史之上的一大贪官。这就是乾隆在位时最信任的宠臣和珅。甚至在乾隆去世的时候都还在嘱托嘉庆帝不要

  • 康熙死后雍正立即处死康熙的心腹 雍正为什么要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康熙,清朝

    对康熙皇帝驾崩当晚,雍正便立刻处死随侍康熙60年的心腹,为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历史上,每一位皇帝的登基都伴随着腥风血雨,而要说到对皇位争夺最激烈的一段,就不得不说一说清朝时期康熙的儿子们了。康熙一生立下无数丰功伟绩,为清朝奠定了繁盛的基础,然而这样的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