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死后彭越被流放,彭越的结局是什么?

韩信死后彭越被流放,彭越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27 更新时间:2024/1/2 17:04:37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彭越的结局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前202年,击败项羽之后,刘邦登基帝位,不久迁都长安,大汉帝业基本定矣。

但西汉与其后的诸多朝代不同,西汉之后,皇帝集权基本稳固,而西汉之前的政治体制仍在摸索之中,秦之前为诸侯、战国,秦虽一统,建立了集权制,但正因诸侯国的根深蒂固,并未实现脱胎换骨的一统,才导致了秦末起义的烽火一起,诸侯国多半以故国之名全部复活。后经十数年之战乱,又被刘邦一统,但此时的政局依然风云变幻。

各战将功臣,都渴望被封国,做一方老大。刘邦为了满足功臣之心愿,只能遵从。但他内心是不情愿的,他可不想秦亡的模式在他手里上演。所以他表面封王封诸侯,其内心的不安却是时刻都存在。故此,先封王满足功臣心愿,实则也是有安抚和麻痹的用意。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刘邦就开始了自己的诛杀功臣之举,结果此风一开,各异姓王皆敬惧不安,要么主动造反,要么被动造反,要么没造反,也被“莫须有”之罪名处死。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淮阴侯韩信,根据史载的情况来看,韩信并未造反之意,甚至在幕僚蒯通谏言造反的时候,他也没有造反,结果被吕后骗进长乐宫秘密处死。究其原因,无非是韩信功高震主,让刘邦吕后夫妻感到不安,不除之不足以睡安稳而已。

然在解决异姓王、稳固江山一事上,可以说刘邦和吕后的功劳各一半。直接造反的,由刘邦带兵去平叛,尚未来得及造反或者必须除掉的异姓王,基本都由吕后给收拾了。所以,可见吕后的手段,甚至比刘邦更高一筹。在处理彭越一事上,就足见高低。

韩信等被收拾后,彭越确实是感到了“兔死狐悲”之不安,但是不安归不安,彭越还是没有什么不轨的行为,甚至在比较亲近的武将扈辄劝他起兵造反的时候,彭越也没有采取行动。

可是这个情况,却很快被刘邦知道,原本就对功臣提心吊胆的刘邦,哪里有时间考虑,立即就带兵围剿了过去。结果彭越等于没有任何行动反抗,就被抓捕。

刘邦把彭越的官爵废除,降为庶人,发配蜀地。

就这样,战功赫赫的功臣彭越,就踏上赴蜀之路,彭越内心的委屈肯定特大,毕竟功劳很大,也没有造反举动,却落个如此结局。

如果事情如此发展,结果一定是未知的。

但事情的发展,因为吕后出现了另外的变化。

在吕后回城的路上,恰逢被流放的彭越。

彭越见吕后,大倒苦水,诉说委屈,最后他请求吕后,是否可以把他流放到老家山东昌邑。

吕后听完,满口答应彭越,并且还把彭越带回了京城。

回来之后,吕后立即去见刘邦,问起有关彭越之事。

吕后:“我回城路遇彭越,就把彭越和他的家人都给带回来了。”

刘邦不解:“为什么啊?”

吕后反问:“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刘邦说:“我把他流放蜀地,让他死在那里,这样就可以除掉后顾之忧了嘛。”

吕后轻轻一笑:“你知道什么叫放虎归山吗?彭越可不是一般囚徒,他战功赫赫,近似韩信,因为无论他在哪里,其才干和功劳,都有着足够强大的号召力,如今你把他流放蜀地,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则鞭长莫及,而对于四方对我们不满的人或心怀野心的人,则必然是一面旗帜,他们必然前去追随归附。再加上,蜀地原本就是一块宝地,有自立之本,加上易守难攻,一旦彭越聚众自立,到时候恐怕想除掉都没那么容易了。”

吕后一言,一下惊醒刘邦,赶紧果断杀掉此人,算是消除了最大后患。

吕后这一席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非常有见地,因为以彭越的勇武和影响,真是到了川蜀之地,想闹出点事情,还是很容易的。刘邦比谁都清楚,所以他在佩服老婆高见之余,干脆让吕后处理彭越一事。

吕后办理这种事,轻车熟路,前有收拾韩信之经验,如今收拾待宰之彭越岂不容易?无非是找一个理由,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而已。所以,吕后安排人找到彭越之门客,以利诱谈判之,结果彭越门客见老板都倒了,还拥护个什么啊,立即就按照吕后方面的意思举报彭越图谋造反已久。

如此,罪名坐实。古今,无论何时,造反都是死罪。

有了罪名,也有了人证,那么就安排廷尉王恬对此事上奏并说出(已定)处理意见,表面上看是奏给朝廷,实际上不过是把这个事摆到明处,让朝臣看:大家眼睛都擦亮点,杀彭越,是因为彭越造反了!

这样做,有两个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堵住议论的口;

第二个作用是杀鸡儆猴、警钟长鸣。

聪明的朝臣,都会会意的,然后就要学会放下功臣身段、夹着尾巴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

可怜彭越还在狱中傻傻等着吕后的改判诏书,希望能够在老家服刑、甚至舒服一点老死,然结果等来的却是“诛三族”之结局。

《史记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载曰:

“於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彭越被杀,其族被诛,封王已死,又无后人继承,封国自然撤除。

结语:彭越,这位中国史上游击战战术的鼻祖人物,一生劳苦功高,尤其是在刘邦建立大汉的过程中,其战功极高——比如楚汉之战,后来史家发现如果没有彭越在后方打游击,毁掉了项羽的粮草补给线,同时不断骚扰项羽后方以保护汉军的正面力量,造成项羽两面受敌,正面的韩信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在垓下消灭战神项羽。

所以有一句话对彭越评价极其公平:论军事才干,彭越不如韩信,但论实际功绩,彭越不输韩信。

难怪后来准备造反的英布说:“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

由此可见,彭越仅次于韩信的地位和影响力。

只是一代悍将,落得如此惨局,着实令人唏嘘。

标签: 汉朝韩信彭越

更多文章

  • “黄金家族”说的是谁?林丹汗意图复元为何最后众叛亲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林丹汗

    林丹汗意图复元为何最后众叛亲离?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1368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被朱元璋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但元朝并没有完全灭亡,只是失去了中原的大片领土,他们在自己的领导人、末代皇帝元顺帝的率领下仓皇逃到了蒙古高原,从此成为北元政权。成吉思汗的

  • 太医能就皇帝自己却被吓死,许绅被什么吓到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嘉靖,许绅

    许绅被什么吓到了?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大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某个夜晚,十几个被皇帝逼疯的宫女趁着嘉靖帝昏睡之机,以巾带套在嘉靖帝的脖子上,想要勒死他。慌乱之中,宫女把巾带打成了死结,嘉靖帝捡回了一条命,仅仅是气绝而没身亡。事后,首犯杨金英及从犯

  • 田叔公然徇私枉法得封相国,儿子效仿却被处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田叔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朝田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朝初年有个叫田叔的大臣,别想歪了,田叔姓田名“叔”,而不是因为他的辈分大,人人都得管他叫“蜀黍”哦。田叔是春秋时期齐国宗室田氏的后裔,精通剑术和“黄老学说”。不苟言笑,喜欢和君子交往。汉朝初年,有人将田叔推荐给赵国丞相赵午,赵王张敖

  • 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三国

    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曹操邀请刘备一同商讨大事,结果曹操却把刘备提升到和自己一个档次,着实吓了刘备一跳。实际上曹操只是在试探刘备,不过当时刘备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功绩,曹操究竟是想干嘛呢?如果他怀疑刘备的话

  • 爱新觉罗·硕塞:清朝铁帽子王之一,堪称一代贤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爱新觉罗·硕塞,清朝

    他是一代雄主皇太极的儿子,大清铁帽子王之一,一生四处征战、战功赫赫,却英年早逝,死时年仅27岁,此人便是爱新觉罗·硕塞!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带来他的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硕塞是皇太极的第五子,他刚出生不久,母亲叶赫那拉氏就被父亲赐给了大臣为妻,所以年幼的硕塞被迫与母亲分离,由其他妃子抚养长大。16

  • 李贺的诗作有何特点?“诗鬼”之称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贺,唐朝

    李贺,字长吉,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后世称之为“诗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在唐代诸多诗人中,一些诗文成就高的人都有一些不错的绰号,比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可为什么到了李贺这儿

  • 三国时期的两个“孙虑”分别是什么身份?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虑,三国

    在古代中国文人雅士以单字为名,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他俘获

  • 北宋“六贼”之李彦简介:损害了广大农民百姓的利益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北宋,李彦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档案姓名:李彦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时间:公元十一世纪去世时间:宣和八年职业:太监

  • 邑姜是什么人?辅佐了两朝君王成就“成康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朝,邑姜

    姜子牙是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历史和神话故事也是非常的多,因此大家对姜子牙并不陌生,不过说起他的后人,却很少有人知晓。而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要聊的这个人就是姜子牙的女儿,并且是首个辅佐朝政的女子,她就是邑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关于邑姜是如何成为周武王姬发的妻子,有着不同

  • 唐宣宗幼年时为什么会被认为“不慧”?他为何要装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忱,唐朝

    李忱,即唐宣宗,唐朝帝十六位皇帝,他幼年时为什么会被认为“不慧“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民是大唐第二位皇帝,他在唐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李世民曾开创了贞观之治,将大唐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很多电视题材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那就是太宗子孙。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李世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