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金家族”说的是谁?林丹汗意图复元为何最后众叛亲离?

“黄金家族”说的是谁?林丹汗意图复元为何最后众叛亲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38 更新时间:2024/1/18 13:37:13

林丹汗意图复元为何最后众叛亲离?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1368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被朱元璋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但元朝并没有完全灭亡,只是失去了中原的大片领土,他们在自己的领导人、末代皇帝元顺帝的率领下仓皇逃到了蒙古高原,从此成为北元政权。

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被称为黄金家族,拥有对蒙古各部落的统治权,即便是北元消失后,他们也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东山再起,恢复祖宗霸业,尤其是第35任大汗林丹即位后,更是雄心勃勃,意图卷土重来,但最后却众叛亲离逃亡青海,壮志未酬,他的部落不久后也被满清灭亡。

林丹即位的时候,属下有13个蒙古部落,势力不能说不强大。但最后这些部落先后都跟蒙古的敌人满清结盟,对林丹反戈一击,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擅自改教,伤了大伙的心。

黄教来自藏传佛教,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蒙古的国教,也叫格鲁教,黄教创始人色龙生根翁述被称为第十代生根活佛,也被尊称为蒙古的国师,因此黄教在蒙古深入人心。

但在1617年,林丹却不顾手下人民的反对,用行政命令强迫大家改信萨迦派的红教。

林丹的这一行为让大家对他产生了信任危机,也削弱了大汗的凝聚力,为日后各部落分离埋下伏笔。

二、没有国策,被人当枪使。

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一定是有远见卓识,有自己的基本国策。这个国策一定是深谋远虑,有既定方针的。

可是林丹作为大汗,没有指定长久的战略,只是鼠目寸光,贪图蝇头小利。

一个国家发动战争更要慎重,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慎之又慎。

可是林丹打仗很轻率,用蒙古士兵的生命做赌注,被别人利用,给别人当枪使。

林丹跟后金开战,不是出于国家长远利益考虑,没有既定的战略目标,而是被大明的金钱诱惑,擅战端。

1619年,林丹跟明朝达成协议,以每年40000两白银的代价帮助明朝守卫广宁。

一个国家的军队没有自己的长远战略目标,却沦为另一个国家的雇佣军,拿战士的性命做交易,怎么能发展壮大?怎么不让各部落寒心?

三、不是帅才,打仗草包一个。

自然界有个法则是强者为尊,即使林丹多行不义,大家不满,但只要他打仗有一套,军队就有战斗力,迫于威慑,大家即便是心口不服,行动上也会服从林丹。

可是林丹没有军事才能,跟后金军队交战鲜有胜绩,让各部落的首领瞧不起,大家对他无法心服口服,根本不看好他,跟他混没有前途,大家怎么会押宝在林丹这里呢?

1621年,林丹汗令管理蒙古左翼三万户的大臣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率领内喀尔喀卓里克图、达尔汉巴图尔、巴哈达尔汉等2000骑兵前往沈阳,跟后金兵交战,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还让内喀尔喀五部送去万头牲畜,从努尔哈赤那里赎回了此前被扣留的使者宰赛。

1622年正月,广宁告急,先后花了明朝数十万两白银当保护伞的林丹,却眼看广宁失陷无能为力。林丹窝囊成这样,怎么有资格当老大呢?

四、性格多疑,攘外必先安内。

广宁之战后,林丹威信扫地,努尔哈赤对蒙古采取了分化瓦解的政策。

林丹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本来该以最大的诚意,宽广的胸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对外。同时加强军队管理,提高战斗力,让大家对自己恢复信心。

可是他却鼠目寸光,急于想强力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义正辞严地说:南边的大明就是一个皇帝,我们北边的蒙古也要团结在我的周围。"我当先处里,后处外。"

因此林丹小肚鸡肠,抓住内喀尔喀与后金通婚、盟誓等事不放,斥责大臣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管束不力,最后竟然也怀疑他暗中与努尔哈赤已有联系;并且打算先发制人,对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和其他各部采取必要的措施。

这种扬汤止沸的愚蠢做法,却适得其反,等于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逼得大家投向敌人的怀抱,壮大了努尔哈赤的队伍。

除此之外,林丹性格暴躁也是他不能没有凝聚力的一个主要原因。

蒙古封建主纷纷向后金控诉林丹汗的罪恶,其中一个写道:"因这个罪恶的察哈尔汗性情暴躁,对众人危害极大,即使是宗族至死至穷也绝不会归附他的缘故就在这里。

因为林丹没有军事才能,缺乏战略眼光,也没有容人之量,把一手好牌打烂,把英勇好战的同胞变成了自己的敌人,最后众叛亲离,踏上亡命天涯之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把自己逼上绝路的10万大军的主力,正是自己的蒙古兄弟。

标签: 明朝林丹汗

更多文章

  • 太医能就皇帝自己却被吓死,许绅被什么吓到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嘉靖,许绅

    许绅被什么吓到了?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大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某个夜晚,十几个被皇帝逼疯的宫女趁着嘉靖帝昏睡之机,以巾带套在嘉靖帝的脖子上,想要勒死他。慌乱之中,宫女把巾带打成了死结,嘉靖帝捡回了一条命,仅仅是气绝而没身亡。事后,首犯杨金英及从犯

  • 田叔公然徇私枉法得封相国,儿子效仿却被处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田叔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朝田叔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朝初年有个叫田叔的大臣,别想歪了,田叔姓田名“叔”,而不是因为他的辈分大,人人都得管他叫“蜀黍”哦。田叔是春秋时期齐国宗室田氏的后裔,精通剑术和“黄老学说”。不苟言笑,喜欢和君子交往。汉朝初年,有人将田叔推荐给赵国丞相赵午,赵王张敖

  • 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三国

    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目的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曹操邀请刘备一同商讨大事,结果曹操却把刘备提升到和自己一个档次,着实吓了刘备一跳。实际上曹操只是在试探刘备,不过当时刘备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功绩,曹操究竟是想干嘛呢?如果他怀疑刘备的话

  • 爱新觉罗·硕塞:清朝铁帽子王之一,堪称一代贤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爱新觉罗·硕塞,清朝

    他是一代雄主皇太极的儿子,大清铁帽子王之一,一生四处征战、战功赫赫,却英年早逝,死时年仅27岁,此人便是爱新觉罗·硕塞!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带来他的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硕塞是皇太极的第五子,他刚出生不久,母亲叶赫那拉氏就被父亲赐给了大臣为妻,所以年幼的硕塞被迫与母亲分离,由其他妃子抚养长大。16

  • 李贺的诗作有何特点?“诗鬼”之称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贺,唐朝

    李贺,字长吉,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后世称之为“诗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看吧。在唐代诸多诗人中,一些诗文成就高的人都有一些不错的绰号,比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可为什么到了李贺这儿

  • 三国时期的两个“孙虑”分别是什么身份?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虑,三国

    在古代中国文人雅士以单字为名,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他俘获

  • 北宋“六贼”之李彦简介:损害了广大农民百姓的利益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北宋,李彦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档案姓名:李彦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时间:公元十一世纪去世时间:宣和八年职业:太监

  • 邑姜是什么人?辅佐了两朝君王成就“成康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朝,邑姜

    姜子牙是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历史和神话故事也是非常的多,因此大家对姜子牙并不陌生,不过说起他的后人,却很少有人知晓。而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要聊的这个人就是姜子牙的女儿,并且是首个辅佐朝政的女子,她就是邑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关于邑姜是如何成为周武王姬发的妻子,有着不同

  • 唐宣宗幼年时为什么会被认为“不慧”?他为何要装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忱,唐朝

    李忱,即唐宣宗,唐朝帝十六位皇帝,他幼年时为什么会被认为“不慧“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民是大唐第二位皇帝,他在唐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李世民曾开创了贞观之治,将大唐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很多电视题材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那就是太宗子孙。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李世民的

  • 刘文静拥有“恕二死”的特权,为什么还会蒙冤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文静,唐朝

    刘文静,唐朝开国功臣,曾与裴寂一起支持李渊晋阳起兵,这样一位为唐朝建设立下功劳的大臣,为什么最后会蒙冤被杀呢?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开国皇帝诛杀功臣,恐怕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汉朝刘邦和明朝的朱元璋。尤其是朱元璋几乎把开国功臣诛杀殆尽。恐怕很多少有人对唐朝的开国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