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袁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99 更新时间:2023/12/23 1:02:23

东汉末世是士族崛起的时代,四世三公的袁氏无疑是第一门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汉末群雄中,势力最大的就是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为了争权夺利,各自拉拢盟友,形成了袁绍、曹操、刘表与袁术、公孙瓒陶谦两大集团。随后两大集团内讧,集团之间也互相内讧,导致曹操最后胜出而一统北方。若袁绍、袁术不分裂,那统一北方的极有可能就是袁家,而二人的哥哥袁基会承担这个重任。那袁基为何没能带领袁家走向辉煌呢

一,出身名门

袁基出身汝南袁氏,为司空袁逢之嫡长子。由于从袁基的高祖父司徒袁安开始,袁家四代就一直有人高居三公之位,所以家世十分显赫,被人称为“四世三公”。因此袁基一出生就是名门子弟中的名门子弟,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地位丝毫不比当时的皇子差。

多附于绍,术怒曰:“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后汉书·袁术传)

袁基的大伯袁平、二伯袁成都早逝无子,所以袁基就成了袁家第五代的长孙与未来的汝南袁氏宗主,在家族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远比庶弟袁绍、嫡弟袁术高很多,也更受家族重视,是家族的重点培养对象。例如袁术就曾骂庶兄袁绍为“家奴”,可见当时庶子地位之卑微。

二,担任九卿

袁逢去世后,袁基作为嫡长子承袭父亲的爵位,成为安国亭侯。当时袁基的叔父袁隗官至司徒且声名显赫,袁基就在他的提携下步步高升,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太仆;而他的两位弟弟袁绍、袁术只能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慢慢向上升迁。

中平六年(189年),汉少帝刘辩即位,由舅舅大将军何进辅政。袁隗则升任太傅,位在三公之上,与何进一同辅政。袁基则在旁辅助袁隗,司隶校尉袁绍和虎贲中郎将袁术则在袁隗的安排下辅助何进。

不久何进就在袁绍的助推下图谋铲除宦官,而与张让、段圭为首的宦官集团发生内讧,最后被宦官所杀。袁术为了替何进报仇,便带兵杀入皇宫,一举铲除了宦官集团。

此时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都被铲除,东汉朝廷一下子就陷入了权力真空。而袁隗为代表的士人集团正好可以填补真空,趁机掌控大权。况且袁隗德高望重,袁基、袁绍、袁术三兄弟都身居高位,掌握京师的车马与军队,那未来朝廷就是袁家说了算。

但随后袁家安排入京的外将董卓失控,导致了袁家的算盘彻底落空。此前袁绍为了提升何进对抗宦官的实力,提议征召并州牧董卓等地方实力派入京。董卓曾为袁隗的属吏,正是靠袁家的提携才得以升居高位,所以袁绍断定他入京后必定会依附袁家,帮助袁家掌权。

可董卓入京后野心膨胀,迅速掌控了洛阳兵权,为了提升自身威望,便决定进行废立。随后董卓就找来袁绍来商议此事,而袁绍担心大权落入董卓手中,于是坚决反对。董卓大怒,想要杀掉袁绍,但因为其家世显赫而作罢。随后袁绍就担心被害,于是逃往冀州。袁术则也因为反对董卓废立而担心被害,于是逃往南阳。

袁绍、袁术一逃,袁家丧失了兵权,导致袁隗、袁基只得同意董卓废立。然后董卓就废汉少帝刘辩,立汉献帝刘协。袁隗彻底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只得和袁基暂时依附董卓。

袁基的两位弟弟都已出逃,他作为袁家第五代的接班人,一方面要留下来辅助叔父袁隗,维持袁家在朝廷的影响力并保护留在洛阳的家眷;一方面董卓加强了对袁家的监视,导致袁基无法逃走。

三,惨遭杀害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群雄纷纷起兵讨董,推举袁绍为盟主、袁术为副盟主。董卓大怒,便采纳部下的建议,为了离间袁绍、袁术兄弟,便于三月戊午(5月10日)逮捕袁隗、袁基叔侄,将其与留在洛阳的家眷全部杀死。

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后汉书·袁绍传)

果然袁基死后,袁绍与袁术兄弟迅速决裂,为了汝南袁氏宗主的地位斗得是你死我活,还都成为了汉末最有实力的枭雄。另外袁绍与袁术二人都心存野心且图谋称帝,如果袁基没死,那二人必然要服从袁基,为这个哥哥效力。天下的名士也大都会投效袁基,袁家的势力也不会分裂,反而会更强,那袁基就极有可能取代曹操,建立袁氏皇朝。

标签: 袁基汉朝

更多文章

  • 田丰的官仕之路怎么样?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田丰,三国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汉末三国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英雄智士斗智斗勇。谋士运筹帷幄,是每一个集团的重要人物。曹操阵营中的荀彧、贾诩、荀攸、郭嘉,刘备阵营中的诸葛亮、法正,孙权阵营中鲁肃、张昭等等,我们都非常熟悉他们的故事。但是袁绍阵营中其实也有两个天纵英才的

  • 袁滂:东汉末年官员,官至三公,却始终清心寡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袁滂,东汉

    袁滂,字公熙,一作公喜,东汉末年官员,陈郡扶乐县(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出于陈郡袁氏,官至司徒,袁涣之父。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出身名门东汉官员、陈郡袁氏先祖袁良之孙,袁璋之子,蔡邕的舅舅。关于袁滂最早的记载是永建六年(131年)二月戊辰,其祖父袁良逝世

  • 李敢作为朝中大臣 霍去病为什么敢射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霍去病,汉朝,李敢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霍去病为什么要射杀李敢,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118年,霍去病陪汉武帝打猎。刚到甘泉宫,他突然拉弓搭箭,一箭射死部将李敢。事后,汉武帝却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霍去病、汉武帝剧照霍去病与李敢都是汉武帝的爱将,但霍去病与汉武帝的关系更近,因为他的姨

  • 李渊选择主动退位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渊,唐朝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玄武门政变”过后的第二天,李渊便主动退位,把皇位让给了李世民。说起来,李渊是没有必要把皇位交给李世民的。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敢发动政变,杀掉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但是并不敢杀他。因为李世民想要的是当太子

  • 曹操当初带着九员大将打天下 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大将

    曹操带着他的九员大将打天下,那么他的九员大将分别是谁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有许多名门望族,他们以地域、血缘为根基,征战天下,建功立业。其中最厉害的是沛国谯县,这个县出了1个明公,带着9员大将,打下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一个国家。这个明公

  • 刘璋选择投降,献出益州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璋,汉朝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益州是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已经提到了益州的重要性,他评价“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益州也不是一时建成的,它的发展离不开刘璋的父亲刘焉,刘备最后又是如何夺得益州的?历史上刘焉是个比较有能力的人,他曾建议汉灵帝在天下设立州牧,让宗室执

  • 孙权称帝之后 孙权为何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权,孙坚

    还不知道:孙权和孙坚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称帝后,为何只封孙坚为皇帝,不追封传他基业的孙策为皇帝?事实上,孙权之所以只追封孙坚为皇帝,不追封传他基业的孙策为皇帝,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看你都了解几个?与众不同的传位历代君主传位,基本都遵循着这么一个规律

  • 高光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光,西晋

    高光(?—308年12月3日),字宣茂。陈留圉城(今河南杞县南)。西晋时期大臣,曹魏太尉高柔第三子。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光出身世代法家,年少时就通晓家业,熟悉刑法理论。历任太子舍人、尚书郎、幽州刺史、颍川太守、黄沙御史、廷尉等职,后封延陵县公。于八王之乱时尽心侍奉

  • 臧洪: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政绩卓越,深得百姓拥护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臧洪,东汉

    臧洪(160―196年),字子源(一作子原),东汉末群雄之一,太原太守臧旻之子。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人雄气壮节,举孝廉出身。初授议郎,迁广陵功曹。曾为关东联军设坛盟誓,共同讨伐董卓,深得盟主袁绍看中,荐为青州刺史,转东郡太守。施政有方,政绩卓越,深得百姓拥护。因袁

  • 邴原:汉末名士、大臣,在随曹操征讨孙权途中病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邴原,东汉

    邴原(生卒年不详),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东汉末年名士、大臣。邴原家贫、早孤。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曹操为司空时,任邴原为东阁祭酒。建安十五年(210年),邴原担任丞相征事,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随曹操征吴,于途中去世。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