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给大臣给34枚免死金牌 能善终的为何只有两个人

朱元璋给大臣给34枚免死金牌 能善终的为何只有两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20 更新时间:2023/12/14 15:36:49

还不知道:朱元璋发免死金牌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登基后,发了34枚免死金牌,为何最终只有两位善终了?

前言

人之性命是最为珍贵的东西。然而在古代法律并不完善的社会之中,人的性命又往往被视同草芥,生死都掌握在权贵手中。不仅如此,即使是位居高位,也得害怕高坐于明堂之上的天子。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人们往往会期待古代所流传的免死金牌,能够从皇帝手中活命,无异于向阎王抢人。

然而,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向曾经陪同自己打天下的三十四位功臣发了免死金牌,最后却成为了他们的催命符,使得能够善终的只有两人,这又是为何呢?

重铸免死金牌,赏赐开国功勋

朱元璋本人的一生,便十分具有传奇色彩,从一个连正式名字都不配拥有人的底层农民,在元末时期硬生生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这其中,除了他个人的能力之外,还仰仗于那些为他出谋划策、征伐四方的忠臣们。

为此,大明王朝建立之后,各功臣也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功臣铁券:洪武二年,太祖欲封功臣,议为铁券,而未有定制。或言台州民钱允一有家藏吴越王镠唐赐铁券,遂遣使取之,因其式而损益焉。

免死金牌,即上文所引的功臣铁券,最初只是君王为其加官进爵的凭证,而后经过唐宋的演变,有了免死一说。

为此,朱元璋在为那些功臣们受爵的同时,也命人去打造了功臣铁券。上面不仅记载了他们的功劳,还将免死的次数尽述其上。

不过,免死金牌的效用也是有所限制的,比如谋逆之罪,便无法饶恕。

洪武三年,朱元璋册封了六个公爵,二十八个侯爵,总共三十四人不仅获得了相应的爵位,也得到了朱元璋御赐的免死金牌。

然而,免死金牌虽然在手中,却仍然阻止不了他们死亡的命运,甚至到了最后,握着免死金牌的三十四人中,只有两人还活着。

分明是免死所用,为何又成为了一道道催命符呢?

拥有免死金牌:被判处死缓的预告

自古以来,人们都深觉免死金牌既然能够免除死亡,自然就可以逍遥法外,但实际上,能够得到了免死金牌的人,本身就不是寻常之人。

得到免死金牌的这三十四人,每一个都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既然如此,那么等天下安定之后,他们也就成了威胁王权的存在。

自封建社会诞生以来,整个朝廷的运作机构之中,所呈现出的最明显的线索就是王权于相权的矛盾,而王权越是加强,其他臣子的权力也就越来越少。

但是,君主虽然万人之上,也得有群臣跟随才行,因此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君主都无法真正做到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尤其是新的朝代开始之初。

在政局还未真正稳定的时候,就需要稳住那些功劳卓著的臣子,朱元璋的做法,正是这目的。

实力尚弱,中央集权不够加强,无法撼动那三十四人,就只能分出一部分权力,同时表明自己的立场。

免死金牌就是如此,让三十四位臣子能够放松警惕,在朝中逍遥快活的时候,等待朱元璋羽翼丰满,最终落得个鸟尽弓藏的命运。

拥有免死金牌:功臣嚣张的资本

功臣的势力虽然已经在朝中如日中天,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如同张良一般看清自己的局势,深谙功高震主的道理,早早辞别官场求得安宁生活。

历史上大多被处死的功臣,基本上都是居功自傲,深以为自己的功劳应当为后世铭记,没有自己,整个王朝就不复存在,因此不仅不会收敛,甚至还有一些其他僭越王权的存在。

例如廖永忠擅自使用龙凤等事,要知道在古代龙纹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廖永忠作为侯爵,要说完全不知这个道理,想必还是非常令人难以置信。

因此,廖永忠自然难逃一死。

有趣的是,有些没有免死金牌的臣子,他们的嚣张气焰甚至在拥有免死金牌的人之上,比如胡惟庸,又好比蓝玉

胡惟庸作为开国功臣,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后高居丞相之位,并且深得朱元璋宠信。然而,随着自己的权势日增,朝中之事,胡惟庸甚至直接略过朱元璋进行处理,这无异于是对王权的忽视,最燃也就会引起朱元璋的愤怒。

最终,朱元璋利用胡惟庸意图谋反一事,将其处死。

而那些被赐予免死金牌的臣子,因为谋逆罪不在可解范围之内,因而被牵连其中的功臣众多,这一案件,直到胡惟庸坟头草都被割了好几茬了,还在被朱元璋借题发挥。

因为这次时间,李善长、唐胜宗等十三个拥有免死金牌的家族被牵连,又因其谋逆误无解的原因,使得纷纷死于朱元璋手中。

同理,蓝玉也因谋逆之罪被判死刑,牵连其中的功臣也有五家。

结局较好的两个人:信国公汤和与广德侯华高

除了因为谋逆罪惨死的功臣之外,也有一些人是被活活打死的,例如朱亮祖父子。当然,这其中也有两个存活者,分别是汤和和华高。

汤和能够得以幸免,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他早早地交出了兵权,加之朱元璋想处置他的时候,他已经两鬓斑白。

或许是觉得没有威胁,也或许是见着故人老去,已是于心不忍,朱元璋终究没能下手。

而广德侯华高,则是因为因为远在琼州,又在获封的第二年去世,并没有留给朱元璋处置自己的机会。

尾声

即使是开国功臣,手握免死金牌,其善终也不过是正常死亡而已。由此可见,在古代社会之中,伴君当真如伴虎。既要展现自己的才能,又不能功高盖主招来忌惮。

为臣者,最终也是为天子及其统治机构所服务罢了。

标签: 朱元璋免死金牌

更多文章

  • 诛杀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后,李隆基也杀了上官婉儿,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隆基,唐朝

    唐隆元年还是临淄王的唐玄宗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下面由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后,不顾众人劝说,执意杀掉上官婉儿。这件事,其实是不太让人理解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李隆基杀上官婉儿的理由。李隆基之所以要杀上官婉儿,是

  • 李通是什么人?他的实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通,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张绣,张绣随即投降了曹操,然而,曹操看到张绣的婶娘比较漂亮,于是就收编了,张绣觉得受辱,突然发动叛乱,杀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在这一战中,曹操被张绣打的狼狈不堪,损失惨重,长子曹昂死了,侄子曹安

  • 徐晃在汉中之战见到王平后便狼狈逃走,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晃,三国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曹操派兵从斜谷小路先取汉水,命大将徐晃为先锋,熟知汉中地理的王平,自告奋勇协助徐晃进兵,曹操任命王平为副先锋,协助徐晃。然而,到了汉水之后,徐晃和王平在作战计划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 刘备托孤时说的那句君可自取,到底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备托孤时曾对诸葛亮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因为这句话产生了很多的争论,有人认为刘备这样做实在是亘古未有的事情,是君臣之间的典范;也有人认为,刘备这是在猜疑、试探诸葛亮。其实

  • 刘备出手的机会并不多 刘备的武功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武功

    对刘备武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三国时期的枭雄,有过三英战吕布的经历,那他的武功咋样?演义中的刘备是三国时期的枭雄,或者说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他有过三英战吕布的经历。那么,他的武功究竟咋样呢?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就来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说起《三国演义》的刘备,

  • 韩信真的是被竹签刺死的吗 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汉朝

    对韩信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到底怎么死的,被女人用竹签扎死的?汉十一年,汉高后掌握了韩信谋反的证据,于是跟丞相萧何商议,如何智擒韩信,商议以定,萧何到韩信府上诓骗韩信,“皇帝凯旋,群臣都已到皇宫中表示祝贺,你淮阴侯虽然病了,但也应当前去祝贺一下。”韩信狐

  • 朱棣为何一定要杀方孝孺?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棣,明朝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乞丐皇帝”,正因此,对于上马打下来的大明王朝,他格外珍惜。为了坐稳江山,也为了给太子朱标扫清障碍,明朝初年,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四大案”: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

  • 女友知道韩信受“胯下之辱” 最后为什么还会嫁给屠夫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女友,屠夫

    还不知道:韩信女友和屠夫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女友看着他受屠夫的“胯下之辱”,为什么最终会嫁给了屠夫?韩信带女友逛街,被屠户欺负,后来韩信出远门,女友就嫁给了屠夫。多年以后,韩信衣锦还乡,这时候韩信该如何做?韩信与季桃季桃是电视剧虚构的人物,但是在历史上屠

  • 华轶:西晋末年大臣,有匡扶天下的志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轶,西晋

    华轶(?-311年),字彦夏,西晋末年大臣,曹魏太尉华歆曾孙,太中大夫华表之孙,河南尹华澹之子。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有才气,闻于当世,泛爱博纳,众论美之。初为博士,累迁散骑常侍。东海王司马越治理兖州,引为留府长史。永嘉年间,官至振威将军、江州刺史。华轶有匡扶天下

  • 历史上狄仁杰是真的想造反吗?武则天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狄仁杰,唐朝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名臣,武则天时期曾任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狄仁杰本来是武则天的宰相。但是来俊臣污蔑他造反,把他抓了起来。狄仁杰为了能够出狱,全盘认可了自己造反的“事实”,暗中却在衣服上写信。通过儿子把写了信的衣服送出去,交给武则天。等到武则天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