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真的是不得已吗?

历史上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真的是不得已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986 更新时间:2023/12/12 11:38:33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重要的一场战役,。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夷陵之战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稳定下来。此后数十年的时间,虽然三方各有攻伐,但是相对比较稳定。后世对于刘备举国伐吴,大多是批评的,认为刘备意气用事,导致蜀国国力大损,诸葛亮的《隆中对》计划彻底落空。

其实设身处地地站在刘备的角度来考虑一下,伐吴是在正常不过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来看看当时魏国重要谋士刘晔是如何分析的。刘备称帝后,魏文帝曹丕召集群臣讨论当前形势,分析刘备会不会东征伐吴。大家都说:“蜀汉国小力弱,名将只有关羽,关羽败亡,全国振恐,没有力量再战。”

刘晔提出不同意见,他说:“蜀国虽然弱小,但是刘备是在关羽死后称帝,他要显示武力,表示还有力量,一定会东伐。再说刘备与关羽,名义上为君臣,而恩情比父子还亲,肯定会兴兵为关羽报仇。”其实,刘晔没好意思明说,刘备一直宣称自己是汉室正统,称帝后必然讨伐叛逆,以表示有统一天下的力量。但是伐魏,实力不足,伐吴顺理成章,而且刘备认为能成功。

刘晔的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结合当时天下的形式,如果站在蜀国、站在刘备的角度来考虑,伐吴是很自然的选择。

第一,荆州太过于重要。荆州对于魏蜀吴三方来说都是必争之地,但对于蜀国更是不容有失。因为失去了荆州,蜀国就被封锁在益州一地,往东被吴国死死锁住,西、南都是蛮夷之地,往北则是直面强大的曹魏。而且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是要两路北伐的,一路必须从荆州北上襄樊。

第二,孙权破坏同盟,袭杀关羽。刘备伐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占有大义的。因为在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是孙权首先破坏了吴蜀联盟,派吕蒙袭取荆州,抄了关羽的后路。最终不但占据了荆州,而且杀害了关羽,古人是非常重视大义的。从大义上讲,孙权背盟,从个人感情来讲,孙权杀害了关羽。所以孙权听说刘备来伐,第一反应是遣使求和!

第三,刘备认为伐吴有很大胜算。一是气势上,一方面刘备刚刚称帝,全国上下士气高昂;另一方面,刘备伐吴是讨伐背盟,为关羽报仇。二是刘备在荆州多年,士民百姓心向刘备。三是蜀军居高临下,又善于山地战,顺流而下气势强劲。四是刘备自己本身征战半生,作战经验丰富,自认为这次举国伐吴胜券在握。

刘备称帝之时,其实只有益州、汉中,孙权有江东和新占据的荆州。而曹魏却有八州之地,刘备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既然称帝宣示正统,必然要讨伐叛逆。但魏国太强,不能讨伐,孙权背盟,袭杀关羽,刘备选择伐吴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选择。不过在征战的过程中,刘备败给了陆逊,含恨而死。

我们今天以后来者的角度,认为刘备不应该发动夷陵之战,那么难道刘备去北伐曹魏吗?还是休养生息,刘备称帝时已是暮年,曹丕、孙权都是正当年,他还有多少时间能够积蓄国力。所以如果你我是刘备,在那种境地下,也会想要一鼓作气夺回荆州,甚至进一步灭掉孙权,然后可以死而瞑目了。所以,刘备伐吴是形势使然,对他来说是比较正常的选择。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曹蜀吴三国的王国之君,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亡国之君,三国

    自夏至清,历史上朝代更迭,自然有不少亡国之君,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咸宁六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结束了持续六十年的三国分裂割据局面。随后司马炎将吴末帝孙皓迁往洛阳,封他为归命侯。此前蜀汉后主刘禅被封为安乐公,而曹魏末代皇帝曹奂被封为陈留王。同样是亡国之君,

  • 孙之獬最后的下场到底有多惨?生平经历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之獬,明朝

    明末清初是个动荡的年代,不知道没关系,人物介绍网小编告诉你。孙之獬,在明末清初时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为不光彩的一页。在明朝期间,孙之獬投靠阉党,被革职为民。满清入关后,他主动上书清廷,倡议“剃发易服”,给汉民族留下了极为痛苦的记忆,被汉族人骂作“汉奸”。那么,

  • 汉中之战曹操是什么表现?他最后选择撤军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汉朝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曹操在汉中之战中的表现,是很让人不理解的。曹操当然知道汉中非常重要。汉中是进入蜀地的咽喉,只要占领了汉中,掐住了这个咽喉,就基本上拿住了蜀地的命脉。拿住了蜀地的命脉,刘备就不可能在蜀地站住脚跟。这样一来,

  • 在蜀汉政权中,有哪些猛将是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汉,三国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历史上,有个有趣的现象。比如姜维、王平、夏侯霸,本来并不属于蜀汉政权的大将。但是当他们投降蜀汉以后,却对蜀国忠心耿耿。王平在守街亭的时候,忠勇的形象已经表现出来了。夏侯霸也是一直很忠

  • 李隆基那么宠爱杨贵妃 李隆基为何没有立她作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贵妃,唐朝,李隆基

    还不知道:杨贵妃为何不是皇后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隆基强占儿媳妇做贵妃,宠了她一辈子,为什么不封她为皇后?唐朝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让当时的唐朝在世界上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并且因为李世民的仁爱之风,世界各国的商人都来到大唐经商并定居下来。继李世民的“贞观之治

  • 王肃:曹魏时期大臣、经学家,其所注经学被称作“王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肃,曹魏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经学家,司徒王朗的儿子、晋文帝司马昭岳父。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肃出身东海王氏,师从大儒宋忠。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袭封兰陵侯。历任散骑常侍、秘书监、崇文馆祭酒,屡次建议时政,外放广平太守、河南尹。齐王曹芳被废,

  • 华歆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华歆,东汉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汉末三国时期名士、重臣。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期,举孝廉出身,任郎中,因病去官。得到大将军何进征召,出任尚书郎,出任豫

  • 卫子夫作为汉武帝的皇后 刘彻为什么杀了卫子夫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卫子夫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刘彻是汉朝最闪耀的皇帝,他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并称四大千古一帝,作为赫赫有名的皇帝,汉武帝的后宫生活却并没有那么闪耀了,因为他跟自己的父亲一样,都册封过两位皇后,不料每位皇后下场都很惨。汉武帝的第

  • 蒋干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荆州的丢失与他有何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蒋干,三国

    蒋干,字子翼,汉末三国时期的人物,九江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小时候看到一个故事,说赤壁之战后关羽镇守荆州,他的部下马良曾劝他去拜访贤士蒋干。但关羽嫌弃蒋干志大才疏而执意不肯前去,结果在樊城之战中丢失荆州,就是因为他不肯用蒋干。那蒋干的才能到底怎样,能帮关羽守住荆州吗一,游说周

  • 刘弗陵为何要处死鄂邑公主?她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弗陵,汉朝

    刘弗陵,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武帝最终在确立刘弗陵这个小儿子为他的接班人后,便残忍地赐死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那时候,刘弗陵才八岁,还是个小孩,需要人照顾。于是,刘弗陵的异母姐姐鄂邑公主便担任了抚养刘弗陵的责任,一直到汉武帝去世,刘弗陵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