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戊戌变法六君子”是哪些人?六君子生平事迹介绍!

“戊戌变法六君子”是哪些人?六君子生平事迹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02 更新时间:2023/12/25 15:40:52

“戊戌变法六君子”是哪些人?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1898年6月11日,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为标志,一场轰轰烈烈、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全面动。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史称“戊戌变法”。

然而,“戊戌变法”只持续了3个多月,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就突然回到紫禁城,囚禁了光绪皇帝,将“戊戌变法”扼杀在摇篮里。此后,慈禧太后大开杀戒,下令抓捕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并将参与“戊戌变法”的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6人斩杀于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誉为“戊戌变法六君子”。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来重温六君子的人生轨迹。

谭嗣同,字复生,湖南浏阳人,生于1865年3月10日。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是一名官员,官至光禄大夫、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谭嗣同虽然出身官宦家庭,却提倡新学,呼吁变法,还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

1898年8月,在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推荐下,谭嗣同受到光绪皇帝召见,被授予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本来有机会逃走,但他拒绝了。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9月28日,谭嗣同在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唱,慷慨就义。

杨锐,字叔峤,四川绵竹人,生于1857年。杨锐从小就表现出才华横溢的特点,参加院试时受到时任四川学政张之洞的点赞,被比喻为当代苏轼。后来,杨锐长期在张之洞幕府担任幕僚,是张之洞的左臂右膀。

1898年9月1日,在张之洞、陈宝箴的推荐下,杨锐受到光绪皇帝召见,被任命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变法失败后,张之洞全力营救心爱的学生,却无力回天,杨锐最终与谭嗣同等人一同被杀害。

刘光第,字裴邨,四川自贡人,生于1859年。刘光第家庭非常贫困,但他格外勤奋读书,24岁就考中进士,授刑部广西司主事,此后长期刑部供职,达10多年之久。

光绪皇帝发动“戊戌变法”后,刘光第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推荐,获得赏识,与杨锐、林旭、谭嗣同一起授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行走,时称“军机四卿”。变法失败后,刘光第被逮捕下狱。慈禧太后未经审讯,即下令处斩,令刘光第十分愤怒:“未讯而诛,何哉?”

在临刑前,刘光第质问道:“祖制虽强盗临刑呼冤,当复讯。吾辈纵不足惜,如国体何?如祖制何?”对此,监斩官也无言以对。

林旭,字暾谷,福建侯官人,生于1875年。在六君子中,林旭年龄最小,英勇就义时年仅23岁。

在“戊戌变法”中,林旭被翰林学士王锡藩以“才识明敏,能详究古今,以求致用,于西国政治之学,讨论最精,尤熟于交涉、商务”为由,推荐给光绪皇帝,以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虽然年纪最轻,资历最浅,林旭却勇于言事,奉命撰写了许多变法上谕。

林旭的妻子沈鹊应是清代重臣沈葆桢的孙女。林旭在狱中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危,而是挂念妻子:“娇妻尚在江表,莫得一面,英烈之性,必从吾死,不期酸泪如绠。”林旭就义后,沈鹊应强忍悲痛写下挽联:“伊何人?我何人?全凭六礼结成,惹得今朝烦恼;生不见,死不见,但愿三生有幸,再结来世姻缘。”

杨深秀,字漪村,山西闻喜人,生于1849年。在六君子中,杨深秀年龄最长。杨深秀年轻时曾经参加山西赈灾,并续修《闻喜县志》《山西通志》等,得到了山西巡抚曾国荃、钦差大臣阎敬铭的赞赏。

1889年,杨深秀考中进士,1897年被实授为山西道监察御史。1898年,杨深秀率先奏报朝廷请求变法。正是在杨深秀的激励下,光绪皇帝下定了变法的决心,向全国臣民下诏宣布变法。变法失败后,杨深秀在狱中写下3首诗,鼓励后来者。其中一句是:“缧绁到头真不怨,未知谁复请长缨。”

康广仁是康有为的弟弟,广东南海人,生于1867年。康广仁满腹诗书,但认为八股害人,从不参与科举考试。20岁时,康广仁曾经在浙江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官,官场的污秽现象让他接受不了,愤然辞官。

变法失败后,康有为事先收到风声,提前逃走。康广仁在南海会馆被捕。在狱中,康广仁对谭嗣同等人说:“今八股已废,人才将辈出,我辈死,中国强矣。”然而,“戊戌变法”六君子壮烈牺牲后,八股(科举考试)并没有立即废除,直到1906年在张之洞等人的推动下才彻底倍埋葬。

标签: 清朝戊戌变法

更多文章

  • 张居正对历史有什么贡献?死后为何被抄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张居正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居正对历史有什么贡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这是梁启超对张居正的评价。无论这个评价是不是中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梁启超读对张居正的历史贡献是认可的。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张居正这个人。公元1525年,即嘉靖四年五月初三,张居正在荆州府江陵

  • 俗话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这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荆州

    对刘备借荆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是三国著名的仁义君子,然而这个君子在德行上也有亏损——借荆州!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备当初被曹操追得东奔西跑,借助东吴的力量才得以对抗曹操,打退曹操后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驻军。可刘备呢?借了从来没有想过还!如果刚开始没有地盘

  • 袁崇焕是怎么加速明朝的灭亡 只因做了两件蠢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袁崇焕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袁崇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朝末年,随着关外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政权强势崛起,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困局。一方面,国内民怨沸腾,以李自成为主的各方反对朝廷的民间势力不断壮大;另一方面,来自长城以北的努尔哈赤等势力蠢蠢欲动。为了消除北方后金

  • 为什么说“乾隆有福,嘉庆没福”?乾隆福气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乾隆,嘉庆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为什么说“乾隆有福,嘉庆没福”?欢迎关注哦。雍正和乾隆是父子俩,他们都是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嘉庆是乾隆的儿子,民间有一种说法:“乾隆有福,嘉庆没福。”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为何说乾隆有福?康熙晚年,政治松弛,国库空虚,积弊甚多。影视剧照:雍正皇帝雍正继位后

  • 老十四手中拥有20万的军队 老十四为什么不直接造反干掉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十四王爷

    对老十四登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雍正小心谨慎老十四手中的确握有兵权,但是在康熙去世之后,老十四的兵权很快就被收了。当时给的理由是老十四需要奔丧,没有办法顾及军队,所以暂时把军队交给年羹尧管理。即召皇十四子抚远大将军固山贝子胤禵驰驿入临。印务交总督年羹尧。这

  • 汉献帝和刘备到底是什么关系?刘皇叔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汉献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献帝和刘备到底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首先,刘皇叔这个名称实际上是来自于《三国演义》,在《三国志》中并无明确记载,这只不过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一个名讳而已。而且大家如果有去查刘备和汉献帝的族谱,就会发现刘备的辈分竟然要比汉献帝要低。按照刘备自述的家

  • 冯道:先后辅佐十位帝王,五代时的不倒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代十国,冯道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冯道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五代十国时期,有这样一个人物,他在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五个政权中担任过宰相,先后侍奉辅佐过十个皇帝,被称为不倒翁、长乐老,这个人就是被欧阳修、司马光视为奸臣却受到王安石、苏东坡赞美的冯道。很多人认为冯道之所以能够“不倒”、“长乐”

  • 董鄂妃为什么比皇后还有名?董鄂氏的身世有哪些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董鄂妃

    董鄂氏的身世是什么?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清世祖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一位举行过两次大婚礼的皇帝。顺治八年,博尔济吉特氏嫁给顺治,八月被册封为皇后;顺治十一年,博尔济吉特·阿拉坦琪琪格嫁给顺治,五月被封为皇后。然而,这两位容貌俊美、出身显赫、后宫靠山强硬的

  • 康熙末年吏治败坏,雍正上位后是怎么扭转乾坤?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雍正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在位有何贡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雍正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帝的第四子。早在康熙三十七年他就被封为贝勒,康熙四十八年又被封为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帝驾崩,皇四子胤禛在“九子夺嫡”中胜出,继承皇位。而这个时候的大清朝已经是满目疮痍,康熙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和诸葛亮可比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郭嘉,诸葛亮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郭嘉和诸葛亮可比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的故事可谓精彩纷呈,其中也有一些流传的话语脍炙人口。比如,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出自哪里已经很难考证,但是却在三国迷朋友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执,许多人都表示非常赞同。那么,传说的这句话是否可靠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