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斯要被腰斩的时候 朝廷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李斯要被腰斩的时候 朝廷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41 更新时间:2023/12/19 15:14:18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晚年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大臣,为何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过程中,李斯的谋略可谓是必不可少。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李斯也协助秦始皇做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许多事。

李斯剧照

可以说,李斯是备受秦始皇重视,既然如此,李斯结局会什么会那么惨呢?

了解历史的可能都知道,外来的对秦国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才例如商鞅张仪、都逃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怪圈,那么李斯的悲惨下场是否跟秦始皇有关呢?

01细致入微、志向远大

秦始皇能够一统天下,并不是他一个人单打独斗的结果,这其中离不开秦国历代先王的励精图治和各路人才的辅佐。

李斯能够进入秦国朝堂,跟秦国一直以来的求贤政策不无关系。秦国要在伐交频频的乱世中存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十分重要。

在历代先王和谋士们还有无数将士和百姓共同努力下,秦国对外与六国通商,发展经济,派使臣游说六国,稳定外交关系。

对内,北灭义渠、南定巴蜀,解决边患,巴蜀还成了秦国的天然粮仓。打压旧宗室的势力,坚信法制。招揽各国人才为秦国服务。在种种励精图治之下,秦国由弱变强,最终一统六国。

李斯出生于楚国,年轻时曾在楚国做过的基层官吏。楚国在七国之中,疆土是最大的,但是末代国王昏聩软弱,纵使有像屈原、项燕这样的绝世大才辅佐,再加上楚国政令混乱,顽固的旧贵族势力非常强大,种种原因掣肘了楚国的发展。

李斯在楚国做小官的时候,也许察觉到了楚国将来的发展局势可能会走向灭亡,而秦国,历经商鞅变法之后,至今已经变成了七国之中最强的,李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秦国将来可能会一统六国。

不过设想归设想,最打动李斯的还是秦国一直以来的求贤政策。楚国的朝堂一直由旧贵族把控,像李斯这样的布衣,想要在楚国一展宏图,难如登天。

恰巧,李斯在无意之间又受到两只老鼠的发。原来是,有一天他如厕的时候看见厕所中的老鼠又脏又臭、瘦骨伶仃,遭人或者狗打杀驱赶;

而在粮仓里,李斯又见仓里的老鼠,肥硕滚圆,吃喝不愁,有无人或者狗追逐驱赶,住的地方也敞亮。

于是,李斯由此得到启发,人的成功与否,与所处环境有很大关系,于是,更坚定了去往秦国的心思。

但是,秦国自求贤令颁布以来,汇集了各国的人才,想要成为优中之优,必须下更大的功夫。于是,李斯离开了自己的家人,先法家代表人物荀子处拜师学习,学成后,前往秦国。

02仕途顺畅,备受重用

与在楚国时苦熬不同,李斯初入秦国,就因为自身才能,得到了秦相吕不韦的赏识,两人又都是它国人,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随后,吕不韦觉得李斯的确有治国安邦的大才,于是将其举荐给了秦王嬴政。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是职位较小的秦国客卿,但是能常常入宫与秦王嬴政探讨国事。李斯本人主张法家学派的学说,秦国有时法家学派的忠实执行者。两两相合之下,李斯说服秦王接受自己的主张。

他认为,以秦国现在的实力,只要策略运用得当,灭掉山东六国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一想法正好符合秦王嬴政心中所想,只是朝臣大多数还都不敢作此想象。

毕竟秦国从七国最弱变成最强,这是无数流血牺牲铸成的,想要一统六国,又要牺牲更多的人。

可是春秋战国,天下纷争已有数百年,百姓们殷切期望早日统一,再者,时机确实已经到了。

放眼六国之中,齐国最富,但冷眼旁观,对它国见死不救,燕国、赵国不畏战,但国力较弱,魏国、楚国早已没了往日的辉煌,只有韩国既不富有,兵力也不雄厚,在列国的夹缝中求存。

先灭掉韩国,既符合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可以震慑其它五国。最终,在李斯的强烈建议下,秦王嬴政一步一步地灭掉了山东六国。

灭掉六国后,秦国一统天下,成为秦朝。秦王嬴政的功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王的称号已经不足以证明其功绩。

于是,已经成为秦相的李斯连同其他大臣上书,奏请秦王嬴政成为“皇帝”,意思是“功过三皇,德超五帝”,又是有史以来德第一个皇帝,因此称始皇帝。

李斯又主张废掉私学,统一使用小篆,作为正式字体。协助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设立秦驰道,方便快速抵达疆域内任何一个地方。反对分封王室子弟,极力推行郡县制,他的主张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03李斯之死,盖有原因

那么,功绩如此卓著的李斯,为何晚年却是那么凄惨?其实,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李斯自己造成的,也有一部分是朝堂博弈的结果。

李斯在辅佐了秦始皇很多年后,做出了一个令他后悔终身的选择。就是在秦始皇突然死后,受到赵高的怂恿,发布矫诏,逼得扶苏拔剑自杀,拥立昏庸暴虐的秦二世胡亥为帝。

结果他的主张得不到胡亥的认同,又被赵高诬陷,最终被脸上刺字,又被鞭笞,然后砍头、腰斩、还被剁成了肉泥,连家人也被斩了三族,可谓是尸骨全无,比商鞅的车裂之刑还惨。

那么为什么没有人肯为李斯求情呢?李斯的死直接原因是赵高的诬陷,其实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秦国旧宗室与李斯这样的新贵族之间的争抢秦国朝堂主导权的结果。

李斯主张废分封、立郡县,而且,早年,李斯还极力反对秦王实行逐客令,像秦王陈述逐客令下达之后的利弊,使秦王嬴政改变了主意。

他的做法虽然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却触及了旧宗室的利益,宗室之人对他自然也没有好感。

胡亥继位之后,大肆屠戮秦国宗室,这其中也不乏有赵高和李斯的手笔,剩下的宗室对胡亥是畏惧,对李斯和则是恨之入骨。所以,侥幸活下来的宗室们恨不得将李斯千刀万剐,更别说为他求情了。

再者,李斯眼睁睁看着赵高陷害了一个个的忠臣良将,在此过程中,他就像当初七国中的齐国一样,对它国的灭亡冷眼旁观,从不出手相救,等轮到李斯自己的时候,他早已是孤身一人,所以,李斯落得如此下场,也是自然而然。

李斯在做丞相之前,做了多年的廷尉。廷尉一职,负责律法,也审理案件,大臣们犯了事,交廷尉府处理,李斯做了多年的廷尉府的首要官员,与秦朝大臣们多多少少都有恩怨。

没积累下好的人缘,皇帝处死李斯的意思很明显,与李斯交好的大臣们本来就不多,更为冒着危险为他求情了。

与虎谋皮,焉能得到好结果,朝中局势早已被赵高把控,大臣们对赵高是敢怒不敢言。赵高从小为奴为婢,一路讨好秦始皇和胡亥才成了皇帝的亲信,像李斯这样的士大夫们,对他是打心底里看不上的。

两人虽然合谋矫诏,但士大夫和宦官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杀掉李斯,赵高在朝堂上再也没有和他意见相左的人,朝臣们更惧于赵高的威势和胡亥的残暴,更不敢冒死为李斯求情了。

其实,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对李斯是很重用的。只是李斯自己想要长久地把握权力,所以与赵高合谋害死了人心所向更为贤德的扶苏。

认为胡亥不学无术更好控制,更与赵高这样心思毒辣的人合作,与虎谋皮,害死忠臣良将,不仅将秦朝推向了灭亡,也更为自己惨死一步步结下了恶果。

标签: 李斯秦始皇

更多文章

  • 张永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永,明朝

    张永,沉浮官场褒贬不一的明朝宦官。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永净身入宫时年仅10岁,因善于察言观色而得以调往东宫侍奉“好骑射”的太子朱照厚,从而练出一身好功夫。朱照厚变身明武宗后,张永升任御用监太监。他仗着皇上撑腰,明目张胆奏请皇上将已故太监交还朝廷的大片庄田赏赐

  •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吕布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跳槽比吕布还勤快,名声为何一直却很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东家,没准就能逆袭上天了。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也在频频上演跳槽的戏码,

  • 诸葛亮选择帮助刘备是因为三顾茅庐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刘备

    对诸葛亮帮助刘备只因三顾茅庐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乱世,但乱世出人才和英雄,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像司马懿、法正,庞统,周瑜,陆逊等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其中之一的诸葛亮。众所周知,刘备请诸葛亮当军师都是三顾茅庐后才将他请动的,但是诸葛亮

  •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诸葛亮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在曹操时期慢慢崛起,但是曹操知道司马懿的才能,而且曹操文武双全。只要曹操在世,司马懿不敢生异心的,曹操能够驾驭住司马懿,司马懿能够心甘情愿地为曹魏效命。曹丕即位后,能力有限,

  • 刘永:三国时期蜀汉宗室,刘禅为何逐渐疏远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永,蜀汉

    刘永,字公寿,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后主刘禅之弟。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章武元年(221年)六月,封鲁王。建兴八年(230年),改封甘陵王。咸熙元年(264年),蜀汉灭亡,刘永被迁往洛阳,被任命为奉车都

  • 历史上伍子胥是什么出身?他与楚平王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伍子胥,春秋

    伍子胥的人生是波澜壮阔的,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对伍子胥掘墓鞭尸有着这样的记载:“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当吴国大军攻破楚国郢都后,伍子胥得知楚平王已去世多年,就请求吴王

  • 周宣:三国时期解梦师,擅长解梦,层位曹丕解梦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宣,曹魏

    周宣,生卒年不详,字孔和,乐安(治今山东高苑西北)人,三国时期解梦师。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擅长解梦,在郡做官时曾为太守解过梦,后又给曹丕解梦,都灵验。官至中郎,死于魏明帝末年。人物生平预言黄巾周宣是乐安人,在郡里做官。太守杨沛作梦,有人对他说:“八月一日曹

  • 历史上朱允炆为何会着急削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允炆,明朝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洪武三十一(1398)年登基,次年改号为“建文”。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允炆削藩失败,最后造成自己丢了皇位。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削藩操过急。一年之内就一连削掉了五个藩王。而且削藩所用的理由,都不充分。同时,对所削藩王的处

  • 刘婴是位什么样的皇帝?他被囚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婴,汉朝

    刘婴乃是汉宣帝刘询玄孙,父亲是广戚侯刘显。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居摄元年(6年),年仅一岁的刘婴被王莽拥立为汉朝皇帝,但仅仅过了三年,刘婴就被迫禅位,当了定安公。后来王莽为了监视刘婴,把孙女王氏嫁给了她。刘婴既是汉朝皇帝又是新朝帝婿,为何连六畜都不识呢

  • 杜夔: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擅长音律,聪明过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夔,曹魏

    杜夔[kuí],字公良,河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员。接下来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擅长音律,聪明过人。管弦等各种乐器,他无所不能。他长期总管歌舞音乐,精心研究,继承复兴了前代古乐,并有所创新。仕于曹操、曹丕之世,以通晓音乐称于世。早年任雅乐郎,汉中平五年(1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