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388 更新时间:2023/12/16 2:12:22

刘备在拿下益州之后,在法正的劝说下,娶了寡妇吴夫人为妻,让人物介绍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说起来,孙尚香可是孙权嫡亲的妹妹,皇亲贵族。但是刘备却对她一点儿也没兴趣,反而迎娶了一个寡妇吴氏。这是怎么回事呢?

(孙尚香剧照)

孙尚香从小就很得父亲孙坚和孙权的宠爱,在父兄的影响下,舞枪弄棒,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姑娘。

孙权很爱孙尚香,可他更爱江山。当时,三国鼎立,曹操的势力最强,他次之。刘备的势力,眼看着像发面馒头一样涨起来了。所以,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在周瑜的建议下,和刘备结为盟友。为了巩固联盟关系,还按老祖宗的办法搞联姻,把他最亲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

刘备当时已经48岁了,孙权也不过才28岁,孙权他的妹妹,自然要小几岁。孙权为何要这样做呢?当时他有几重考虑。

一是为了亲上加亲巩固联盟,这样才能在共同抵抗曹操的问题上达成一致。

二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把孙尚香嫁给刘备,就等于在刘备身边放了个监视器,方便自己随时调整战略。

三是因为刘备身边能人辈出,有谋士诸葛亮替他筹谋天下,还有关羽、张飞等人为他出生入死。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的势力已经不容小觑。再说,他又是中山靖王之后,是有汉室血统的人。万一将来他打下了江山,孙尚香自然就被封为皇后。而身为外戚的他,自然就能享有政治利益了。

此时,刘备才丧妻不久。虽说,他早在老家幽州时,就曾因“数丧嫡妻”,而落得个“克妻丈夫”的名头。但是孙权为了大业,也顾不得算算刘备和孙尚香的八字,就和刘备敲定了这桩婚事。

(刘备剧照)

婚后,刘备大呼上当,为什么呢?

原来,孙尚香不光自己随身佩剑,就连她身边的侍女,都随身携带着武器。在一片刀光剑影里,和孙尚香入洞房,刘备实在没有胆量。

别说入洞房了,就是平时要见孙尚香,也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必须经过重重通报,在得到应允后,才能相见。就算见了,刘备也总感觉“如芒在背,心中凛凛”,十分地难受和恐惧。

很快,刘备畏惧孙尚香的事儿,就让诸葛亮看出端倪来,他不由感叹:“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意思很明显,孙尚香和曹操他们一样,都是刘备的威胁。

除了诸葛亮外,法正也曾劝说刘备,要他离孙尚香远一点。毕竟人家有刀有枪,万一翻脸,怎么办?

最后,刘备无奈,只得另建了一座“孙夫人城”,把孙尚香和她带来的上百多名侍女仆妇,迁到那里。从此少有往来,这该算是分居了吧?

后来,刘璋邀请刘备去益州,刘备便抛下孙尚香,欣然前往。

(孙权剧照)

孙权见联盟已经失去了意义,于是谎称母亲生病,派人接走了孙尚香。

自此后,孙尚香就消失在了浩瀚的历史烟海中。

公元214年,刘备平定了益州,事业终于得到了壮大。

这时候,那些陪刘备出生入死的同僚们,纷纷劝说刘备。表示刘备现在好歹是集团老总,而孙夫人又已经回东吴了,所以当务之急,必须再娶一房夫人。随后,他们请求刘备迎娶吴氏。

吴氏本是益州牧刘焉的儿媳妇,他的儿子由于英年早逝,吴氏便成了寡妇。

说起来,刘焉可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他早年便有割据天下的想法。

汉灵帝在位时,为了抵抗黄巾军起义的威胁,他增加诸侯的官职,并起用他们做地方上的州牧,以拱卫汉室。

当时刘焉本来想去交州任职。可是他听说益州有王气,于是改变了主意。

到益州上任后,他一方面打击本土势力,一方面又阻拦朝廷使者,从而达到做土皇帝的目的。

吴氏幼年丧父,家境普通。但是有算命的说,她将来必定大贵。刘焉得知后,认定吴氏必是皇后之命,所以他为儿子刘瑁迎娶了吴氏。

(吴氏剧照)

没想到刘瑁消受不起,结婚不久便病逝了。

尽管吴氏做了寡妇,但由于她有大贵之命,所以刘焉依旧养着她。

刘备认为他和刘焉同是汉室宗亲,娶吴氏有违礼法,所以百般推托。

最后,还是法正好言相劝,刘备才迎娶吴氏为妻。

按说,此时刘备也算得上是个成功人士了,为可他却听从同僚们的建议,迎娶了个出身不显的寡妇为妻呢?

其实,刘备也有自己的考虑。

一是,才夺取益州不久,立足不稳。

吴氏的哥哥是大将吴懿。早年,吴氏和吴懿的父亲是刘焉的故交,因此关系亲厚,后来他们的父亲死后,吴氏和吴懿便得到刘焉的照料。最后,一个成了刘璋手下的大将,另一个做了刘焉的儿媳。可以说,吴氏和吴懿在地方统治阶层中有很好的私人关系。

娶了吴氏,就赢得了这些人的支持。

二是,吴氏非益州人,将来称帝后,不会有外戚势力强大的困扰。

三是,吴氏命中主贵,这就意味着刘备称帝是“顺应天命”,理当如此。

所以,刘备在建立政权,做了皇帝后,他便将吴氏册封为了皇后。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海兰察,清朝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刘邦)令武士缚信(韩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不难理解,古代诸多王朝建立新政之后,那些曾经的开国功臣,都如“兔死狗烹”被昔日一起出生入

  • 李商隐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颠沛流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商隐,唐朝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李商隐凭借自身横溢的才华和卓越的创作水平,在逐步走向衰亡的晚唐,把唐诗推向了最后一座高峰,为后世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诗名句。但为啥不到知天命年就溘然长逝了呢?是他的人生艰难困苦且不得意啊!(一)才华横溢仕途坎坷李商隐

  • 弘时最后是怎么死的?与雍正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弘时,清朝

    弘时是雍正第三子(序齿),乾隆弘历的异母兄。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起清朝,“康乾盛世”貌似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康乾盛世”是清朝发展鼎盛时期。这段繁荣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

  • 刘邦称帝后大肆对异姓王下手 刘邦为何会放过长沙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邦,长沙王

    对刘邦登基称帝之后,大肆废杀了异姓王,为什么独独放过长沙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在公元前203年登基之后,立刻履行了他的诺言:“众将以万人,以一郡之君,赏一万人,赏赐一万户”,这八位王爷,韩信,彭越,英布,韩王信,臧茶,张敖,卢绾,吴芮,但这八年来,刘邦杀

  • 李斯要被腰斩的时候 朝廷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斯,秦始皇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晚年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大臣,为何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过程中,李斯的谋略可谓是必不可少。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李斯也协助秦始皇做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许多事。李斯剧照可以说,李斯是备受秦始皇重视,既然如此,李

  • 张永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永,明朝

    张永,沉浮官场褒贬不一的明朝宦官。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永净身入宫时年仅10岁,因善于察言观色而得以调往东宫侍奉“好骑射”的太子朱照厚,从而练出一身好功夫。朱照厚变身明武宗后,张永升任御用监太监。他仗着皇上撑腰,明目张胆奏请皇上将已故太监交还朝廷的大片庄田赏赐

  •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吕布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跳槽比吕布还勤快,名声为何一直却很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东家,没准就能逆袭上天了。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也在频频上演跳槽的戏码,

  • 诸葛亮选择帮助刘备是因为三顾茅庐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刘备

    对诸葛亮帮助刘备只因三顾茅庐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乱世,但乱世出人才和英雄,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像司马懿、法正,庞统,周瑜,陆逊等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其中之一的诸葛亮。众所周知,刘备请诸葛亮当军师都是三顾茅庐后才将他请动的,但是诸葛亮

  •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诸葛亮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在曹操时期慢慢崛起,但是曹操知道司马懿的才能,而且曹操文武双全。只要曹操在世,司马懿不敢生异心的,曹操能够驾驭住司马懿,司马懿能够心甘情愿地为曹魏效命。曹丕即位后,能力有限,

  • 刘永:三国时期蜀汉宗室,刘禅为何逐渐疏远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永,蜀汉

    刘永,字公寿,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后主刘禅之弟。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章武元年(221年)六月,封鲁王。建兴八年(230年),改封甘陵王。咸熙元年(264年),蜀汉灭亡,刘永被迁往洛阳,被任命为奉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