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朝著名空印案,郑士利说真话求情下场如何?

揭秘明朝著名空印案,郑士利说真话求情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836 更新时间:2023/12/29 8:41:09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空印案发生在明朝洪武九年,当时的官员为了便利,将空白书盖上官印以备使用,触怒了毫不知情的太祖朱元璋,各地的掌印官员数百人被株连下狱,因为皇帝震怒,满朝大臣无人敢分辨一二,只有御史郑士利冒死上书,陈述了空印案的缘由始末,为获罪的官员们申辩。

明朝时期,每一年的年末,各地官员都要派人到京师户部报告当年的财政收支情况,所有收支数目必须与户部的数目一致才算合格,有数额不符必须发回重作,如果这时再回原籍造册盖印,以当时的交通条件,离京师较远、路途不好的省份,一来一回可能一年都过去了,所以各地官员们为了方便起见,都是将官印盖在空白文册上,到了京师再按照户部的数额填写。

实际上,如果在原籍造账本送往户部,钱粮数额肯定是不会相符的,因为每年从各地送往京师的赋税钱粮,中途肯定会有不少损耗,以当时的运输条件,甚至损耗一半以上也是有之事,具体损耗多少,官员们只有到了户部才能知道,所以才会提前盖好官印,不过这盖印的空白文册并不是一纸一印,而是盖的骑缝印,订在一起才算有效,一般不会出现被奸吏挪作他用,危害百姓的情况。

但朱元璋对此并不知情,认为这是官员们相互勾结的欺君罔上,为了一己便利,置朝廷法令、百姓生计于不顾,盛怒之下将各地主管官印的官员全部处死,下属官员杖责一百,发配充军,当时朝廷上下官员都知道空印案其中的缘由,但没人敢在朱元璋暴怒之时,上书申辩,触皇帝的霉头。

此时,性格刚直、素有才学的御史郑士利叹道:“皇上不知详情,如果有人能禀明原委,以皇上的圣明当明白空印一案并不是什么大罪。”于是写了一封很长的奏章,奏章写成,闭门在家哭了好几天,他侄子问他原因,郑士利说:“这则奏章呈上去以后肯定会触怒皇上,我自知必死,但如果牺牲我一人能救下数百条人命,那我还有什么怨恨的呢?”于是呈上了奏章。

郑士利的奏章详细陈述了空印的原委始末,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申辩,第一,钱粮文书盖的是骑缝印,不是一纸一印,不会用来为非作歹;第二,钱粮的具体数目,只有最后到户部才能知道,如果等文书制成再盖印,势必要往返于各省京师,耽误时间;第三,朝廷之前并没有命令禁止空印之法;第四,官员们都是经过多年培养出来的人才,杀掉很可惜。

朱元璋看了郑士利的奏章果然大怒,命人将郑士利逮捕审讯,拷问其受和人主使,郑士利坦然回到说:“御史职责就是为国家上言论事,我自料必死无疑,谁会为我出谋划策?”最终郑士利并没有被处死,被判罚江浦服劳役,空印案涉案的数百官员虽然没能被免罪,但朱元璋也在之后也采用了“议用半印,出纳关防”之策,逐渐推行半印勘合的文书形式,也算是变相认同了空印之便利。

标签: 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手下最低调的谋士,陈遇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遇,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大明,身边汇集了众多拥有大才的谋士出谋划策,比如刘伯温、朱升、李善长等等,都是屡出奇计,广为人知,但还有一个人,论才学、功劳不下以上任何一人,但为人却异常低调,拒绝了朱元璋的所有封赏和官职,以布衣之身为朱元璋筹谋献

  • 三家分足而立之前董卓本来有称帝的机会 只可惜信错了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汉,董卓

    对董卓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大汉王朝的气数已尽,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三方势力都很强悍,哪家称帝都有可能,一时间难分上下。当然我们知道最后的结局是曹魏建立了晋,终结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当时那段热血的历史,至今都能让人热血沸腾。其实在三家分足而立之

  • 左宗棠跟李鸿章同为名臣,他们的的家产谁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鸿章,清朝

    李鸿章的家产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一句民间广为流传的话,意思就是在清朝当三年的知府,就能轻松攒下十万白银。知府只不过是五品小吏,那作为朝廷的一品大员左宗棠与李鸿章家产更是不在话下。真

  • 寿王李瑁为何会忍痛割爱把杨玉环送给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瑁,唐朝

    对寿王李瑁为何会忍痛割爱把杨玉环送给唐玄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游宴结缘》:杨玉环和寿王李瑁结缘于咸宜公主府中,十七岁的杨玉环有美丽丰满青涩迷人于一身的美貌,对于有着游牧民族血统的李唐后代有些致命的吸引力,那简直就是一见钟情,两只眼睛直直的看呆了都!一边是明眸

  • 顺治帝先把多尔衮厚葬,为何后来又掘墓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顺治,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顺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皇太极死后,多尔根出任部长助理。当时,顺治皇帝还很年轻,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依赖于多尔根。虽然他不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朝廷的一切权力都掌握在他手中。1644年,清军进关时,多尔根率军进入中原,被封为皇帝父亲的摄政王。清军进入关隘后,清朝刚

  • 安乐公主故意诬陷太子,背后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安乐公主,唐朝

    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安乐公主。重俊立为太子,安乐公主、韦后虽然力阻,但唐中宗坚决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变,立储风波终于告一段落。韦后、安乐公主见立即重新册立储君这条途径,已经被堵死,便利用卑劣的手段打击太子的威势。重俊虽然不是嫡出,但自幼聪慧过人,唐中宗很器重他。武则天在位时也很喜欢重俊

  • 抚远大将军是什么职位?在当时是什么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年羹尧,抚远大将军,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抚远大将军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羹尧虽然进士出身,但是却极为擅长带兵打仗,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仕途上表现得极为突出,不到30岁就已经官至巡抚了。而正是看到了年羹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雍正还是亲王的时候就将其纳入其麾下,而且为了更好地

  • 崇祯到底有多悲哀?勤政爱民,却被群臣背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崇祯皇帝,明朝

    历史上最悲哀的皇帝崇祯。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崇祯十七年的早春,春寒料峭,不过对于朱由检来说,天气再寒却敌不过自己心中的寒冷他的帝国已经到了最后一刻,城外是庞大的农民军,而他身边

  • 曹丕赐死甄宓后,为什么要在她口中塞满米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甄宓,三国

    你真的了解甄宓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关于甄宓,据《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中记载: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父逸,上蔡令。后三岁丧父……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留养姑。及冀州

  • 皇帝赐给大将免死铁券,转身他立马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怀光,唐朝

    你真的了解李怀光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红颜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是清代乾嘉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写的一句话。意思是自古以来美人和名将的命运最是多舛,很少有寿终正寝的机会。事实上,若是把中国历史进行一番研究之后便会发现,历朝历代中的武将下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