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为什么要杀年羹尧跟岳钟琪?原因是什么

雍正为什么要杀年羹尧跟岳钟琪?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7 更新时间:2023/12/20 22:39:54

说到雍正,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雍正皇帝是清朝历史上少有的重用汉臣的皇帝,在雍正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张廷玉李卫、陈廷敬、田文镜等等名臣,故而有野史说雍正皇帝可能是一个汉人皇帝,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以上皆只是文臣而已,其实在雍正皇帝统治时期,还出现了手握大权的汉人大将,其中的佼佼者莫过于年羹岳钟琪,但这两人的结局似乎都不太好。

先来看看年羹尧,年羹尧的父亲官至湖广巡抚,他妹妹更是深受雍正皇帝宠爱的敦肃皇贵妃,皇贵妃是什么级别?在清朝时期,皇贵妃是仅次于皇后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候补皇后,只有最受皇帝喜爱的女人才有可能成为皇贵妃。而且在康熙皇帝在位时期,年羹尧就已经备受重用,在不到三十岁时就成了四川巡抚。

估计年羹尧自己都没想到,自己还是个军事天才,但准噶尔汗国的入侵,让年羹尧发掘出了军事上的才能,此后更是凭借军功一路平步青云;到康熙皇帝末年时,年羹尧进京入觐,康熙皇帝御赐弓矢,并升为川陕总督,成为西陲的重臣要员。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年羹尧更是倍受倚重,和隆科多并称雍正的左膀右臂。

雍正皇帝刚继位就马上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这样,年羹尧遂总揽西部一切事务,实际上成为雍正在西陲前线的亲信代理人,权势地位实际上在抚远大将军延信和其他总督之上。后青海发生叛乱,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总督各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

青海平定之后,雍正在给年羹尧奏折的朱批中写道:“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年羹尧进京期间,即与总理事务大臣马齐、隆科多一同处理军国大政。雍正还因为他“能宣朕言”,令其“传达旨意,书写上谕”。年羹尧俨然成了总理事务大臣。

可以说,年羹尧受到的待遇,在清朝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恩宠之浓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这种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备受圣恩的年羹尧,恃宠而骄,做出了很多出格的事情,虽然无伤大雅,但终究还是让雍正皇帝厌倦了;最终抓住机会,给年羹尧定了九十二款大罪,其中应服极刑及立斩的就有三十多条;至此,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在准备处置年羹尧时,雍正皇帝就已经挑选好了替代人才,这人就是岳钟琪了;岳钟琪是四川提督岳升龙之子,同时也是岳飞的第二十一世孙;在康熙皇帝末期时,就以军功升任四川提督,得赏孔雀花翎,骑都尉世职等;是年轻一辈将军中的新星,雍正皇帝自然也是十分看好岳钟琪。

但此时年羹尧圣宠正浓,故而岳钟琪一直跟随年羹尧南征北战;岳钟琪的真正成名之战还数抚定青海一战,在此战中,岳钟琪轻松击败叛军,成功收复被叛军占领的青海地区六十万平方华里的领土,雍正皇帝大喜,封岳钟琪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授兼甘肃提督。

可以说,在年羹尧被查办后,岳钟琪要能力有能力,要名望有名望,是替代年羹尧的不二人选,故而岳钟琪接任川陕总督,封三等公爵,手握川陕甘三省兵权。这三省兵权到底掌握多少人呢?在后期有一次为伐准噶尔汗国,他集结了十六万大军,这可是十六万机动部队啊!估计占当时清朝所有机动部队的五分之一了……

而雍正皇帝忌惮岳钟琪也不是没缘由的,早在岳钟琪升任川陕总督时,就有一个疯子沿街高声叫喊:“岳钟琪要率川陕兵丁造反了!”虽然此事后来被雍正皇帝压下去了,但心中难免有所顾忌了。而后靖州秀才曾静,派门人张熙致信岳钟琪,以岳飞抗金的事迹激励为作为岳飞后裔的岳钟琪,劝他掉转枪头指向金人的后裔满洲人,为宋、明二朝复仇。

岳钟琪假装同意,骗出口供,反过来抓捕二人,引发吕留良案。事后雍正帝褒奖岳钟琪忠心,并由于军事需要,仍旧对他委以重任,加封宁远大将军,少保,但是,在岳钟琪的仕途已经埋下了祸根。最终,因为进攻噶尔丹策零失利,雍正皇帝顺势将岳钟琪罢官,并“交兵部拘禁候议”。

这一审就是两年,两年后兵部的判决才下来,判决居然是“斩决”。雍正皇帝接到兵部议奏折子,左右权衡,最后,念及其当年进西藏、平青海之功,改“斩决”为“斩监侯”,并处罚银七十万两。有人说,这是雍正皇帝给乾隆皇帝留下的人才,其实不然,当时的雍正皇帝57岁,而此时的岳钟琪也快50了,留着有什么意义?

那雍正皇帝为何非要杀掉年羹尧和岳钟琪这两员清朝难得一见的大将呢?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雍正皇帝疑心病太重,其实不单是雍正皇帝,历史上哪个皇帝疑心病不重?但清朝尤为严重,汉人可以做到文官一品,但却不能掌地方军事大权,文官位置再高,也不过是笼中之鸟,而武将,却是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吴三桂,“三藩之乱”的教训,让清朝每一位皇帝都对汉人充满了不信任,即便雍正皇帝肯信任,也架不住身边人的不断劝说,这就造成了年羹尧和岳钟琪的悲剧。

标签: 雍正清朝

更多文章

  • 李隆基娶了儿媳妇杨玉环,寿王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寿王,唐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寿王是什么结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玉环原来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寿王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玄宗的宠妃,由于几次怀孕但孩子都没养活,所以李瑁出生后就寄养在伯父宁王李宪家,由其妻元氏抚养,假称为元氏子。直到开元十三年(725年),十几岁的李瑁入宫

  • 大多数皇帝上位后都会把妃子纳入后宫 朱棣登基为什么将近杀光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后宫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杀后宫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棣靖难最后时刻,打进了京城,包围皇宫之后,朱允炆焚毁宫殿之后不知所踪。于是,历史上一个巨大的疑团诞生,建文帝到底死没死?朱棣攻入京城的时候,下令不入皇城,退守龙江驿。朱棣不想杀了朱允炆,虽然说他造反是造反,但他打着的旗号

  • 揭秘明朝著名空印案,郑士利说真话求情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空印案发生在明朝洪武九年,当时的官员为了便利,将空白文书盖上官印以备使用,触怒了毫不知情的太祖朱元璋,各地的掌印官员数百人被株连下狱,因为皇帝震怒,满朝大臣无人敢分辨一二,只有御史郑士利冒死上书,陈述了空印案的缘由始末,为获罪的官员

  • 朱元璋手下最低调的谋士,陈遇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遇,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大明,身边汇集了众多拥有大才的谋士出谋划策,比如刘伯温、朱升、李善长等等,都是屡出奇计,广为人知,但还有一个人,论才学、功劳不下以上任何一人,但为人却异常低调,拒绝了朱元璋的所有封赏和官职,以布衣之身为朱元璋筹谋献

  • 三家分足而立之前董卓本来有称帝的机会 只可惜信错了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汉,董卓

    对董卓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大汉王朝的气数已尽,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三方势力都很强悍,哪家称帝都有可能,一时间难分上下。当然我们知道最后的结局是曹魏建立了晋,终结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当时那段热血的历史,至今都能让人热血沸腾。其实在三家分足而立之

  • 左宗棠跟李鸿章同为名臣,他们的的家产谁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鸿章,清朝

    李鸿章的家产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一句民间广为流传的话,意思就是在清朝当三年的知府,就能轻松攒下十万白银。知府只不过是五品小吏,那作为朝廷的一品大员左宗棠与李鸿章家产更是不在话下。真

  • 寿王李瑁为何会忍痛割爱把杨玉环送给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瑁,唐朝

    对寿王李瑁为何会忍痛割爱把杨玉环送给唐玄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游宴结缘》:杨玉环和寿王李瑁结缘于咸宜公主府中,十七岁的杨玉环有美丽丰满青涩迷人于一身的美貌,对于有着游牧民族血统的李唐后代有些致命的吸引力,那简直就是一见钟情,两只眼睛直直的看呆了都!一边是明眸

  • 顺治帝先把多尔衮厚葬,为何后来又掘墓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顺治,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顺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皇太极死后,多尔根出任部长助理。当时,顺治皇帝还很年轻,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依赖于多尔根。虽然他不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朝廷的一切权力都掌握在他手中。1644年,清军进关时,多尔根率军进入中原,被封为皇帝父亲的摄政王。清军进入关隘后,清朝刚

  • 安乐公主故意诬陷太子,背后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安乐公主,唐朝

    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安乐公主。重俊立为太子,安乐公主、韦后虽然力阻,但唐中宗坚决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变,立储风波终于告一段落。韦后、安乐公主见立即重新册立储君这条途径,已经被堵死,便利用卑劣的手段打击太子的威势。重俊虽然不是嫡出,但自幼聪慧过人,唐中宗很器重他。武则天在位时也很喜欢重俊

  • 抚远大将军是什么职位?在当时是什么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年羹尧,抚远大将军,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抚远大将军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羹尧虽然进士出身,但是却极为擅长带兵打仗,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仕途上表现得极为突出,不到30岁就已经官至巡抚了。而正是看到了年羹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雍正还是亲王的时候就将其纳入其麾下,而且为了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