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崇焕一生做的两件错事,也导致了明朝的不可挽救

袁崇焕一生做的两件错事,也导致了明朝的不可挽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287 更新时间:2024/1/18 9:29:52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袁崇焕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袁崇焕的事迹、评论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但在明朝危难之际,他先后击败努尔哈赤皇太极,使清军始终不能突破宁锦防线,可谓是抗清英雄无疑。但人无完人,袁崇焕就做了两件错事,不仅丢了自己的命,还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正题,他做的哪两件错事呢?

一、夸下海口,五年平辽

宁锦大捷后,袁崇焕因为受到魏忠贤的排挤,不得已辞官回乡。接着明熹宗去世,信王朱由检继承皇位,定年号崇祯。崇祯帝即位后,对阉党进行打击,魏忠贤倒台后,袁崇焕再次得到朝廷重用。

崇祯帝见到袁崇焕时很高兴,袁崇焕得到复用也很兴奋,当即就承诺五年平辽:“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崇祯听了别提多高兴了。

事后给事中许誉卿问他,具体五年平辽是怎么计划的,袁崇焕这才发现自己唐突了。于是他又向崇祯帝表示,在这五年内,需要户部转运军饷、工部供应器械、吏部提供人才、兵部调兵选将,必须朝廷内外相互配合才行。崇祯听后,便命各部按照袁崇焕要求执行。

就在崇祯对袁崇焕充满信心之际,皇太极突然率军入关掠夺。原来,这次清军特意绕过宁锦防线,取道蒙古科尔沁部,就这样直接打到了关内。崇祯见袁崇焕的五年计划还未实行,这清军就已经打进来了,对他的信心马上就丧失了一半。

与此同时,朝中官员又开始弹劾袁崇焕,说他故意将清兵引进关内,还说他有通敌之嫌。皇太极听闻后,便趁机火上浇油,来了招反间计。结果崇祯皇帝中计,将袁崇焕下狱,后来将其凌迟处死。

其实皇太极的反间计并不高明,毕竟历史上用的人多了。但问题就在,崇祯是个疑心极重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朝中尚书就换了17个,内阁大学士更是换了50个。

袁崇焕明明表示,用五年时间便可平辽,结果却引清军入关掠夺。在崇祯心目中,他就是个只会说大话的反复小人,或许他当初没夸海口,崇祯对他的反感还不会这么强烈。

二、以公报私,杀毛文龙

崇祯二年,袁崇焕以毛文龙打仗耗资巨大为由,上书请求派人去管理其部队军饷。毛文龙向来不喜欢受文官约束,便上书力争,就这样引起袁崇焕不满,于是下定决心要杀掉毛文龙。

后来袁崇焕以阅兵为由,来到毛文龙军营,期间毛文龙态度有所怠慢,再次引起袁崇焕不满。接着,袁崇焕借请对方观看射箭为由,趁机将毛文龙拿下,列举他十二条罪状,然后用尚方宝剑将其斩杀。

毛文龙这个人,虽然人品欠佳,但对于抗清还是有巨大重用的。当初努尔哈赤明明已经占领广宁,却突然下令退回沈阳,就是因为毛文龙在后方骚扰,让努尔哈赤担心后院起火,不得不赶回去看看。

宁远大战中,袁崇焕炮轰后金军取得大捷,之后他被升为右佥都御史。但努尔哈赤之所以这么快就撤兵,同样因为毛文龙在后面攻击。当时宁远城几乎弹尽粮绝,要不是努尔哈赤顾虑到毛文龙的攻击,而是继续坚持攻打宁远的话,相信最后袁崇焕也守不住。

然而袁崇焕却因自己对毛文龙的成见,就自作主张杀了他。他这一错误决定,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毛文龙死后,他的部下犹如一盘散沙,一时间很多人都选择奔清军而去。比如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三人,他们不仅自己跑去投降了,还为清朝带去了经验丰富的炮兵和筑炮工匠。

没有毛文龙,清军就等于没了后顾之忧,再也不用担心后方被突袭,可以全力进攻明朝了。之后皇太极用反间计,令崇祯杀了袁崇焕,这下清军就更没有任何顾虑了。

如果袁崇焕没有因为一己之私,就杀掉毛文龙,而是选择和他并肩作战。一个在前方镇守,一个在后方袭击,那么清军也不可能如此肆无忌惮。而在关键时刻,两人还可以互保,崇祯也不会轻易杀了袁崇焕。

袁崇焕固然是一位英雄,但在这两件事的处理上,他还是唐突了。不然明朝或许还能延续一段时间,他也不至于落得被凌迟的悲惨下场。

标签: 袁崇焕明朝

更多文章

  • 贾贵妃是怎么断送掉自己的前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贾贵妃,宋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贾贵妃是怎么断送掉自己的前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历史上,许多男人与皇帝的宝座擦肩而过,也有许多女人与皇后的凤冠相隔咫尺天涯。他们并非没有能力,也许差的就是一点点运气,而这点运气,人们称之为天命。今天要说的这位女主角,就是缺少一点天命的贾贵妃。贾贵妃出生

  • 乾隆后宫唯一的汉族女子是谁?死后被封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佳氏,清朝

    乾隆后宫唯一的汉族女子是谁?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还珠格格》中有一位乾隆帝的妃子非常引人注目,她就是令妃娘娘。说起这个令妃,其实在历史上还真是确有其人,她就是嘉庆帝的生母魏佳氏,而且追根溯源,这位令妃娘娘还是一名汉人,因此,我们说嘉庆帝颙琰身上有着一半的汉人血

  • 刘备出征为什么从来不带上诸葛亮?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三国

    刘备出征为什么从来不带上诸葛亮?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上千年来,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一直被奉为典范。刘备自己也坦言的得诸葛亮相助,犹同如鱼得水。这一点也不夸张,要是没有诸葛亮在一旁出谋划策,规划蓝图,恐怕刘备终其一生都没有翻身的机会,还真有可能会漂泊一辈子,当

  • 朱橞: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最后为何被废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橞,明朝

    朱橞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朱元璋第十九子,就是谷王朱橞,他的生母为郭惠妃。郭惠妃是郭子兴的女儿,所以朱橞也是郭子兴的外孙。除了朱橞以外,郭惠妃还为朱元璋生了蜀王朱椿、代王朱桂,以及两位公主,可见还是很受宠的。朱橞生于洪武十二年,在他12岁那一年,被册封为谷王,藩地

  • 鲁智深死时,为什么没人给他送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鲁智深,宋朝

    鲁智深死时,为什么没人给他送行,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提起鲁智深、宋江、武松、林冲、史进、李逵等一些人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甚至都可以津津有味的说上两段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他们的豪情和励志的故事激励着很多热血的青年。他们是一群,嫉恶如仇、敢作敢为的英雄豪杰。那么鲁

  • 清朝唯一的"六首状元",钱棨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钱棨,清朝

    钱棨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众所周知,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有“连中三元”,还有“大三元”、“小三元”。然而还有一种,叫做“六首状元”,那么什么是“六首状元&rd

  • 古代的太监为什么要拿一柄拂尘?有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监,唐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古代的太监为何手里要随时带着一把拂尘,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的人可能就知道拂尘是道家随身携带的器物,俗话说:“手拿拂尘不是凡人”,拂尘在道门中有拂去尘缘超凡脱俗之意。还有一些神仙也会拿着拂尘,比如有太白金星,太上老君,太乙

  • 秦桧陷害岳飞的原因是什么?跟宋高宗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岳飞,宋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桧为何要陷害岳飞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南宋奸臣秦桧,一直被认为是杀害抗金英雄岳飞的刽子手,因此被世人骂了千年。秦桧和岳飞虽然同朝为官,但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平日素无瓜葛,更谈不上有什么深仇大恨,秦桧为何要置岳飞于死地呢?秦桧先以谋反罪名诬陷岳飞,查无实

  • 司马懿“阴养死士三千”时为什么没人发现?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懿,三国

    说到司马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根据《晋书》记载,司马懿“阴养死士三千”,才能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动“高平陵政变”,一举除掉专权的曹爽兄弟,奠定了司马家族的帝王霸业。那么,司马懿暗中养了3000死士,是怎么瞒过耳目众多的曹爽的?难道就没人发现吗?死士又

  • 梁山好汉中最爱猜忌的人是谁?是武松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松,宋朝

    梁山好汉中最爱猜忌的人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店小二告诉武松山上有虎,他却认为店家想谋财害命,喝了十八碗过岗,险些命丧虎口;安平寨牢中,施恩派人给武松送来酒肉,武松却怀疑是要“养肥了宰”自己;从怀疑人,进而怀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