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橞: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最后为何被废为庶人?

朱橞: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最后为何被废为庶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84 更新时间:2023/12/14 2:11:44

朱橞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朱元璋第十九子,就是谷王朱橞,他的生母为郭惠妃。郭惠妃是郭子兴的女儿,所以朱橞也是郭子兴的外孙。除了朱橞以外,郭惠妃还为朱元璋生了蜀王朱椿、代王朱桂,以及两位公主,可见还是很受宠的。

朱橞生于洪武十二年,在他12岁那一年,被册封为谷王,藩地在宣府。宣府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所以在此坐镇的朱橞,便顺理成章得到了三护卫官军,不过岁禄只有五百石。史书记载:“远在边地,民少赋薄,岁且给五百石。”

朱橞早期还是比较规矩的,当初朱元璋得到情报,称有贼寇或许会入侵明朝边境。于是朱元璋便通知燕王朱棣,以及其他几位边塞王。最后辽王朱植、代王朱桂、宁王朱权,以及谷王朱橞全部率领部队,接受燕王朱棣的统一指挥。

很多人对于朱橞并不陌生,因为在靖难之役中,就是他和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才让朱棣兵不血刃进了城。朱棣登基后:“赐橞乐七奏,卫士三百,赉予甚厚。改封长沙,增岁禄二千石。”

可以说,待遇要远远高于之前的五百石。既然如此,为何朱橞后来还要背叛朱棣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朱橞是如何先背叛侄子朱允炆,再背叛哥哥朱棣的。

背叛建文帝

朱元璋安排的九大边塞王,对于明朝边境的防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惜随着建文帝朱允炆的上台,却开始积极闹着要削藩。燕王朱棣直接就拉起“清君侧”的大旗,起兵靖难了。

朱橞深知哥哥的厉害,于是二话不说,马上就放弃宣府,带着护卫马不停蹄赶回南京勤王,负责守卫金川门。辽王朱植也应建文帝诏回京,宁王朱权则被朱棣挟持一同起兵,而此时的代王朱桂已被削藩囚禁。朱元璋精心布置的北境防线,就这样彻底崩溃。

建文四年,朱棣率军直奔南京而来,朱允炆没办法,只好先后派人去议和。当年六月,朱橞被派到朱棣营中谈判,可朱棣态度坚决,还为他分析了当下情况。最后朱橞见大势已去,便决定背叛侄儿,打开金川门,迎接哥哥进城。

背叛朱棣

朱棣登基后,念及朱橞在金川门的迎驾之功,对他进行了封赏。不得不说,朱橞这次站队十分正确。由于改封长沙,所以朱橞不久便动身来到长沙。仗着自己有功,与朱棣的纵容,他在长沙过上了横行无忌的藩王生活。

永乐七年,朝臣茹瑺赐告还乡,途中要经过长沙。然而茹瑺却没有去朝见谷王,引发朱橞不满,结果被都察院弹劾,最后竟死在了狱中。茹瑺是明朝重臣,在建文朝就是兵部尚书。朱棣即位后,晋封他为忠诚伯,仍为兵部尚书兼太子少保,深受重用。

另外,茹瑺的儿子还是宗人府仪宾,娶了秦愍王朱樉之女长安郡主。可就是这样一位朝廷重臣,只因没有去拜见朱橞,就落得惨死狱中的下场,可见朱橞到底有多嚣张。

关键是朱橞不止嚣张,他还很有自信,认为自己有推翻朱棣的能力,于是开始积极准备造反。他以为自己立了功,朱棣对他恩宠有加,所以不会管他。谁知朱棣根本就不放心他,早已在长沙布满了眼线。

不久密报就送到了朱棣跟前,护卫都督佥事张兴称:“橞阴养死士、造战船,有不臣之心,宜豫为之备。”不过朱棣看到的第一反应,是十分惊讶,他认为自己对朱橞如此恩宠,他不该有反叛之心。

不过张兴坚持这样说,朱棣也不得不怀疑起来,便派人去调查。张兴见朱棣还在犹豫,便在回长沙的途中,顺道去南京见了监国的太子朱高炽,向他禀明实情。接着朱高炽上书给朱棣,朱棣仍然拿不定主意。

直到永乐十四年七月,蜀王朱椿也派人禀告朱棣,称朱橞确有不轨之心,由于朱椿是朱橞同母哥哥,这次朱棣才终于相信。紧接着,朱棣列出朱橞诸多罪状,看着这些罪状,他不禁感叹道:“朕何如待橞,乃有此心!”

之后,朱棣召朱橞进京,可等朱橞到了,朱棣却不忍惩治他。当时大臣纷纷上奏,希望能够将朱橞“正法”,朱棣始终犹豫不决。直到永乐十五年,朱棣才下令:“谷王橞以谋逆,削爵为庶人。革其护卫及长史司等衙门。”

标签: 朱橞明朝

更多文章

  • 鲁智深死时,为什么没人给他送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鲁智深,宋朝

    鲁智深死时,为什么没人给他送行,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提起鲁智深、宋江、武松、林冲、史进、李逵等一些人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甚至都可以津津有味的说上两段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他们的豪情和励志的故事激励着很多热血的青年。他们是一群,嫉恶如仇、敢作敢为的英雄豪杰。那么鲁

  • 清朝唯一的"六首状元",钱棨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钱棨,清朝

    钱棨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众所周知,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有“连中三元”,还有“大三元”、“小三元”。然而还有一种,叫做“六首状元”,那么什么是“六首状元&rd

  • 古代的太监为什么要拿一柄拂尘?有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监,唐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古代的太监为何手里要随时带着一把拂尘,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有的人可能就知道拂尘是道家随身携带的器物,俗话说:“手拿拂尘不是凡人”,拂尘在道门中有拂去尘缘超凡脱俗之意。还有一些神仙也会拿着拂尘,比如有太白金星,太上老君,太乙

  • 秦桧陷害岳飞的原因是什么?跟宋高宗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岳飞,宋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桧为何要陷害岳飞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南宋奸臣秦桧,一直被认为是杀害抗金英雄岳飞的刽子手,因此被世人骂了千年。秦桧和岳飞虽然同朝为官,但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平日素无瓜葛,更谈不上有什么深仇大恨,秦桧为何要置岳飞于死地呢?秦桧先以谋反罪名诬陷岳飞,查无实

  • 司马懿“阴养死士三千”时为什么没人发现?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懿,三国

    说到司马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根据《晋书》记载,司马懿“阴养死士三千”,才能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动“高平陵政变”,一举除掉专权的曹爽兄弟,奠定了司马家族的帝王霸业。那么,司马懿暗中养了3000死士,是怎么瞒过耳目众多的曹爽的?难道就没人发现吗?死士又

  • 梁山好汉中最爱猜忌的人是谁?是武松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松,宋朝

    梁山好汉中最爱猜忌的人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店小二告诉武松山上有虎,他却认为店家想谋财害命,喝了十八碗过岗,险些命丧虎口;安平寨牢中,施恩派人给武松送来酒肉,武松却怀疑是要“养肥了宰”自己;从怀疑人,进而怀疑自己

  • 10万大军做嫁妆的郭圣通,最后还是被废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圣通,东汉

    郭圣通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当中记载的一句话,其中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告诉世人,有些事情成功之后,其中功绩显著的人会被抛弃,落得个凄惨的下场。所谓“鸟尽弓藏

  • 邬思道为什么会帮助年羹尧平定叛军?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邬思道,三国

    每当一提起年羹尧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我认为,邬思道帮助年羹尧平定叛军,上演一出“灯下黑”的事情,雍正皇帝一定知道。为什么他知道,除了密折专奏制度之外,主要原因在以下诸多方面。密折专奏就不用说了,年羹尧每天中军行营的花销,都被伊兴阿汇报得

  • 邓艾与姜维相比谁更厉害?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邓艾,三国

    大家好,说起邓艾和姜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257年,诸葛诞联合东吴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昭,司马昭得知消息后,立即调关中大军东征诸葛诞。姜维得知消息后,当即借此机会攻打秦川,他出兵数万从洛谷出发,到达沈岭。由于魏国当时在长城堆积了大量粮草,再加上那里的防守薄弱,因此,邓艾与司马望都很担心姜维会

  • 李卫作为雍正身边的宠臣 巅峰时期的李卫权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李卫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宠臣李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雍正短短十三年的帝王生涯里,田文镜、李卫、鄂尔泰三人一直是雍正眼里的大红人,尤其是李卫,最受雍正帝宠爱。历数清朝官员,李卫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先祖曾是明朝的锦衣卫千户,传到李卫这一代虽没了官职,不过好在家境优厚度日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