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卫作为雍正身边的宠臣 巅峰时期的李卫权力有多大

李卫作为雍正身边的宠臣 巅峰时期的李卫权力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77 更新时间:2023/12/15 3:03:35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宠臣李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雍正短短十三年的帝王生涯里,田文镜、李卫、鄂尔泰三人一直是雍正眼里的大红人,尤其是李卫,最受雍正帝宠爱。历数清朝官员,李卫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先祖曾是明朝的锦衣卫千户,传到李卫这一代虽没了官职,不过好在家境优厚度日无忧。李卫不爱诗书,斗大的字也不识几个,不过却十分向往当官。

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入仕,做了兵部员外郎,两年后升为户部郎中,管理钱粮收缴事务。虽然只是个五品小吏,但他十分刚直,不畏权贵,敢于揭发一些朝中亲贵违法乱纪之事。雍正帝还没即位时,就听说过李卫的事迹,对他颇为欣赏。于是登基后立即对李卫提拔重用,任命他为云南盐驿道(从三品),仅仅一年之后李卫就升任布政使(从二品)但仍兼管盐务工作。

康熙晚年,清朝上下已经严重腐败,雍正帝其实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当时的盐政弊病严重,尤以云南为甚,当时云南的井盐由官府掌控,官运官卖,许多官吏趁机大捞油水,国家盐税亏空,百姓吃盐困难。李卫大刀阔斧,采取了招商行盐、降价拨销、追补盐课等一系列措施,迅速改革了云南盐政的积弊,不仅增加了食盐的销量,还使原来亏空的盐课变成三万余两盈余,这些功绩,雍正帝都看在眼里。

盐课在古代社会一直是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民间走私最厉害的地方。眼见李卫在处理盐政上有独到心得,雍正三年李卫调任浙江巡抚,主管两浙盐政,当时两浙地区盐枭盛行,组织强大。李卫大力打击私盐贩子,设官兵巡缉查私,督饬将吏水陆巡查,打击盐枭整顿盐政。对参与私盐买卖的豪强地主及达官贵人,也绝不留情。这项工作也做得让雍正帝十分满意。

彼时江浙地区的社会秩序混乱,盗匪频频出没,李卫经走访发现之所以当地多盗贼,是因为人多地少,以致无业农民只能以偷盗为生,为此他招募百姓垦田晒盐,减少失业农民的数量,又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江浙地区在他的治理下,一改此前的积弊,以致"千里无盗贼"。雍正为此多次下发批示让各省官吏学习:“督抚中能察究匪类,惟李卫为第一,尔当仿效之。”

雍正在总结李卫的工作成绩时,不吝赞美:“乃成全圣祖之是也,岂止朕之功臣,乃朕之恩人也。”竟视其为恩人,提升李卫为两江总督兼管浙江。两江总督本来就管理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加上浙江,也就是说东南4个省都在李卫的控制之下,这都是大清朝最重要的财赋来源之地,全国最富庶的地区,说是掌控王朝经济命运也不为过。要知道李卫可是汉人,可见在雍正眼里他有多重要。

雍正七年,李卫封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傅,后又升任直隶总督,命提督以下并受节制。终雍正帝一朝,李卫官运亨通,风生水起,不过这也和雍正帝“取才”的用人方式有关。李卫虽然政绩卓著,但却恃才傲物,不懂圆滑为官之道,甚至仗着雍正帝对他的宠幸,不将上司放在眼里,和同僚间的关系也不好,屡屡被参。为此雍正帝多次告诫他“时戒血气,少务和平”。

李卫可犯了难,既要刚直不阿,又要有涵养、做个全人,谁能做到?干脆来了个“置若罔闻”,该咋样还是咋样。但是这个脾气到了乾隆时期就吃不开了,乾隆是个小心眼,吃软不吃硬,上台以后,他也有自己的心腹集团,并不喜欢李卫,但因其能秉公执法,特赐“四团龙补服”。后来李卫渐渐失宠,乾隆收回了很多雍正帝当初的赏赐,不过并没有为难他。

乾隆三年,李卫因病去世,年五十一岁,乾隆以总督的规格厚葬了他,并赐谥号“敏达”,入京师贤良祠,其五子皆在朝为官。后来不知为何,乾隆突然非常厌恶地评价李卫:“于督抚中并非公正纯臣,在浙江无功德于民,闻其仰借皇考恩眷,颇多任性骄纵之处。设使此时尚在,犹当究治其愆!”如李卫地下有知,估计要庆幸自己死的早!

标签: 雍正李卫

更多文章

  • 李密为什么连续两次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密,隋朝

    还不知道李密为什么连续两次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读者,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密原本是隋炀帝身边的侍卫,因为他眼神有点古怪,于是被隋炀帝赶出宫,后来李密就整天在家读书,他最喜欢的人物是项羽,大家都知道项羽是造反的祖宗,果然李密也走上了这条,而李密的带头大哥却是杨玄感。杨

  • 虞舜是什么结局?虞舜暗杀夏禹未遂,被夏禹流放蛮瘴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舜帝,虞舜,夏朝

    大家好,说起虞舜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先说说古代的用人制度。古代人一直搞的是荐举制,就是由皇帝的智谋团推荐可用的后备人选,皇帝经过必要的考察后觉得此人可用,考察期满正式任用。那么荐举人应该推荐什么人进入皇帝的视野呢。孔子的学生曾经问过这个问题,孔老师说,举尔所知。举荐那些你熟

  • 朱元璋临死前为什么会叫燕王的名字?所有人假装没听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

    每当一提起朱元璋总会和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中国历来的各个朝代中,明朝可以说是最强硬的一个王朝了,对待外来入侵,他从不屈服,就一个字,打,所以我觉得明朝就是真正打出来王朝!说到明朝,我们就不得不提他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了。朱元璋的一生可以用传奇两个字形容,他从一个孤儿乞丐

  • 宋朝最孝顺的皇帝宋孝宗,生了个最不孝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孝宗,宋朝

    宋孝宗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宋孝宗被后世普遍认为,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同时,他又是宋朝最孝顺的皇帝,父亲宋高宗去世时,他痛哭到两天不能进食,又表示要服丧三年。为了好好为父亲守丧,他便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然而这位最孝顺的皇帝,却养出个最不孝的儿子,就是赵惇(宋光宗

  • 梁山五大悍将分别是谁?鲁智深武松能排第几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鲁智深,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梁山五大悍将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欣赏。梁山一百单八将,除了变节投降的朝廷军官和被宋江坑上梁山的无辜者,有一多半是亡命之徒,他们根本就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里,打起仗来好像也强悍不要命。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我们要评选梁山五大悍将,可能大家熟知的李逵董平都难以入选,至于鲁智深

  • 真实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是什么?到底有多少好汉参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江,宋朝

    真实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到底有多少好汉参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小说《水浒传》曾有梁山108位好汉快意恩仇、扶危救困的事迹,其实这完全是小说杜撰的部分。真实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并没有小说那么浮夸,甚至该起义也对北宋朝廷没有造成什么影响。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到底有多少好汉参与?

  • 刘备当初如果迎回汉献帝 刘备会将皇位让出去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汉献帝

    如果刘备迎接汉献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时,曹氏一族“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刘备和孙权则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和曹操对峙着。那如果在刘备称帝之后,曹丕把汉献帝直接送回给刘备的话,那对于一直讲道德的刘备来说该怎么办呢?可以

  • 乾隆后宫唯一的外国女子是谁?受宠程度堪比令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淑嘉皇贵妃,清朝

    乾隆后宫唯一的外国女子是谁。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如果清朝有热搜榜,乾隆一定榜上有名,他的一生,江山政治上,与祖辈一起开创了“康乾盛世”。个人情感方面,他一辈子风流多情,身边宠妃络绎不绝,甚至在晚年,还有嫔妃入宫侍奉,根据史书的记载,他后宫一共有42位

  • 唐顺之:明朝著名抗倭英雄,能文能武还精通天文地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顺之,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顺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时期人才辈出,嘉靖年间有一位被称为“荆川先生”的唐顺之,学识渊博,不仅文学造诣深厚,成为“嘉靖八才子”、“嘉靖三大家”之一,还精通天文地理、数学、乐律、历

  • 唐高宗为什么会让武后参政?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高宗,唐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高宗为什么会让武后参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高宗昏庸懦怯,很多人都把这当成定论。似乎继唐太宗贞观之治以后不久,便是武则天的统治,高宗不过是其傀儡。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李治虽不及其父聪明神武,但决非昏庸懦怯之辈。他在位34年,其历史地位是应该承认的。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