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宗为什么会让武后参政?原因是什么

唐高宗为什么会让武后参政?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92 更新时间:2023/12/16 22:29:18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高宗为什么会让武后参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唐高宗昏庸懦怯,很多人都把这当成定论。似乎继唐太宗贞观之治以后不久,便是武则天的统治,高宗不过是其傀儡。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李治虽不及其父聪明神武,但决非昏庸懦怯之辈。他在位34年,其历史地位是应该承认的。

即位后表现颇为能干。

唐太宗共14子,其中长子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为长孙皇后所生。李承乾“好声色,慢游无度”,又有足疾,唐太宗不太喜欢;李泰善文词,有著述,唐太宗很喜爱,曾“面许立为太子”。于是,李泰有夺嫡之计,贞观十七年,承乾因“谋反”罪被废为庶人,太宗认为

“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为使群臣拥戴,他就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商量,立晋王为皇太子,群臣也认为“晋王仁孝,当为嗣”。可见,唐太宗选择李治为皇太子,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以太宗之英明,是决不会让一个昏庸懦弱的儿子继承帝位的。

唐太宗把李治立为太子以后,便训练其执政能力,此外,还向李治传授统治经验。要李治求贤纳谏,不要压榨百姓过甚,告诫他:

“成迟败速者,国也;失易得难者,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

以后的事实证明,高宗是牢记太宗的教诲的。

高宗勤于政事,唐太宗自贞观十三年十月三日以后,至十三年病重以前,每三日一临朝而高宗即位以后每天都临朝,高宗遵循太宗的各项政策,表现得颇为能干。

第一、即位之初便鼓劢臣下进谏。

高宗说:

“朕初即位,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从此每天引刺史10人入内,问百姓疾苦,及其政治。由于高宗虚心求贤纳谏,遇事与宰臣们商议。

第二、赏罚分明。

当时滕王李元婴(高祖之子)、蒋王李恽(太宗之七子)权势很大,肆意搜刮民财。高宗赏赐诸王帛各500段,唯独不赏赐滕王、蒋王,使二王甚感惭愧。

第三、处事果断。

永徽三年,吴王恪(太宗之子)与高阳公主(太宗之女)、驸马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及驸马都尉薛万彻等人图谋夺取帝位,高宗发现后立刻命宰相长孙无忌追查,将房遗爱、薛万彻等斩首,令吴王恪、高阳公主自尽。

第四、豁达大度,虚心纳谏。

永徽五年七月,高宗又一次要官吏上书言事。这年十月,唐雇雍州41万人筑长安外城,一月内竣工。雍州参军薛景宣上书说,汉惠帝修长安城,不久就死了;今又修城,必有大不幸。宰相于志宁认为景宣言涉不顺,请高宗杀了他。高宗认为景宣虽狂妄,若因进谏杀了,恐绝言路。随后宽恕了他。

第五、继续推行均田制。

贞观末至永徽初,土地兼并有加剧趋势,高宗下令禁止买卖口分田、永业田。这样,户口显著增加,物价也较便宜。贞观时户不满300万,至永徽三年达380万。

第六、保持国力强盛,维护国家统一。

永徽元年,高宗令右卫郎将高侃击突厥车鼻可汗,追至金山,大获全胜,诸部尽降。高宗设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十都督十二州加以管辖。。二年七月西突厥酋长、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叛磨,自号沙钵罗可汗,侵扰四邻州县,杀掠数千人。高宗立即命令左武候大将军梁建方率军讨伐,六年五月,又命右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显庆二年高宗派遣大将苏定方,统率唐军冒着大雪昼夜兼行追获沙钵罗,平定西突厥,并在西突厥故地设置蒙池、昆陵二都扩府,加以管辖。巩固了唐王朝在西域广大地区的统治。

上史实表明,唐高宗并不昏懦。

那么唐高宗昏懦的说法怎么来的?

唐高宗“昏懦”说,来源于《新唐书》。

《新屠书》记载宰相褚遂良因反对高宗立武氏为皇后,遭到贬逐,他上表自白,叙述自己册立之功,顾命之重,乞高宗哀怜。而高宗

“昏懦,牵于武氏,讫不省”。

武则天执政后,

“已得志,即盗威福,施施无惮避,帝亦懦昏,举能钳勤,使不得专”。

可见《新蘑书》“昏懦”说的主要根据是高宗受制于武后,但这个根据地本身是经不起史实检验的。

其一、贬逐褚遂良等人,是磨高宗亲自决定的。

永徽初期,褚遂良与长孙无忌辅政,代表元老派势力,高宗年轻气盛,不甘心受二人左右,借皇后废立事件贬逐二人,是其矛盾激化的必然结局。褚遂良反对废掉王皇后,是因为“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反对立武昭仪为皇后,是因为武氏出身寒微。当时褚遂良以顾命大臣自居,态度极其蛮横。高宗大怒。武氏尚未立为皇后,竟在皇帝、大臣面前气势汹汹,口出不逊之言,似不近情理。以后褚遂良求赦免,高宗不同意。由此可见,高宗贬逐褚遂良是因为他“悖戾犯上”,触犯皇威。

《新唐书》说这是由于高宗“昏懦,牵于皇后”,缺乏事实根据。

其二、高宗委政于武后,也是出于本人的意愿。

高宗因病委政于武后,是由于武后“处事皆称旨”,二人有共同的政治见解。高宗对武则天的信任至死不变,遗诏

“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即可证明。

高宗亲自处理涉外事宜及重要内政。

史实充分说明,麟德元年以后,武则天虽已参与政事,但有关涉外大事仍由高宗亲自处理。根据《旧唐书》等的记载,如:

麟德二年正月,吐藩遣使入见,请复与吐谷浑和亲,并求赤水地畜牧,高宗不准。

乾封二年四月,由于对外战争频繁,厩马万匹,仓库渐虚,大臣劝谏:“隋鉴不远,愿勿使百姓生怨”,高宗采纳,令减厩马数千四。

总章元年二月,侍御史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返还,高宗亲自召见,询问唐军征高丽战争情况。

咸亨三年四月,高宗召见吐蕃使者,询问吐蕃风俗,并遣责吐蕃吞灭吐谷浑、败薛仁贵、侵扰凉州,随即遣使臣去吐蕃。

上元元年正月,新罗王法敏既纳高丽叛众,又据百济陂地,高宗大怒,诏削法敏官爵,并发兵讨新罗。

永淳元年四月,高宗召见夏州都督王方翼,商议边事。

十月,吐蕃入侵河源军,军使娄师德率兵还击,八战八捷。高宗立即任师德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说:

“卿有文武方,勿辞也!”

重大内政也还是由高宗亲自掌管,并无昏庸之举。实际上高宗直至临死以还在处理政事。弘道元年三月,宰相李义琰改葬父母,使其舅氏迁旧墓,高宗闻知恼怒说“义琰倚势,乃陵其舅家,不可复知政事!”可见高宗在死前的几个月,仍亲自掌管朝官的任免大权。说高宗晚年因病有些昏懦,也难成立。高宗所患之病是“风疾”,“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风眩头重”|有人认为是高血压,有人认为是极度精神衰弱;“目不能视”则无疑是眼睛高度近视并非盲人。无论哪种解释,都说明高宗的病症对智力没有多大妨碍,所以到晚年也并不糊涂。

高宗具有广博的学识。

高宗在学识方面,也颇有修养。他勤奋好学,擅长书法,史学家是众口一词的。此外,高宗还注意维修和保护建筑艺术。唐长安城沿用隋大兴城,永微五年高宗下令重修外郭城,由工部尚书、大画家兼大建筑家阎立德亲自设计,雇百姓4万余,

板筑三十目而罢,九门各施观(城门楼)”,而“明德门至一门五观”,

使长安城更加宏伟壮丽。京城万年县门楼,是隋代著名建筑师宇文恺所造。开耀元年,高宗和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嫁薛绍,隆盛异常,酒宴遍及县衙。公主嫌县门狭窄,准备拆毁。高宗闻之,立即下令禁止。县门本是一个不大的建筑,并且已用过数十年之久,高宗还特令保护,足见对宇文恺建筑技巧的高度重视。高宗还是修订《唐本草》的发起人。

高宗不迷信“神仙”,不求长生不老药。在这一点上比他父亲聪明。贞观末年,唐将王玄策从天竺带回一名僧人,自称有长生之术,太宗“颇信之,深加礼敬,使合长生药”,后因药未合成,被太宗放还。高宗即位后,此人又来,高宗当即斥逐:

“自古安有神仙!秦始皇、汉武帝求之,疲弊生民,卒无所成,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

唐高宗李治在位34年(649683),生产在发展,疆域有开拓。他的聪明才智虽不及太宗,但并非昏庸无能,他让武后参与政事,也非出于儒弱,其历史作用是应该肯定的。我们应当对他统治时期的全部言行加以详细考察,不能仅仅根据宋人对他的片言评语,便认为他是昏庸之君,毫无作为。

标签: 唐高宗唐朝

更多文章

  • 堪称大明第一清官,杨继宗的一生有多清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继宗,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继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朝有很多著名的清官,比如大骂嘉靖皇帝的海瑞,虽然有名气,但能力却一般,做官、做人都很失败,最后也几乎是一事无成,同为清官,天顺、成化时期的杨继宗明显要技高一筹,不仅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连当权的太监也佩服他的清廉,在皇帝面前为他说好话,

  • 雍正跟他生母关系怎么样?我为什么会闹那么僵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清朝

    你真的了解正跟他生母的关系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朝12个皇帝中,最冷血无情的当属雍正了,因为民间有许多关于雍正不利的传说,比如"逼死生母"、"杀害兄弟"、"篡改遗诏"等等,就连雍正之死也迷雾重重,在所有"大逆不道"的罪名中,雍正"逼死生母"最让人无法接受,古代儒家思想以"孝"

  • 明朝最嚣张的大臣,石亨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石亨,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石亨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近三百年历史中功臣武将不胜枚举,若论最恃宠而骄,嚣张跋扈的,非天顺年间的石亨莫属,不管洪武、永乐年间的一众开国功臣还是后期力挽狂澜的救世名将都远远不及,自从拥护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自持功劳,大肆培植党羽,只其亲朋好友冒功骗官者就

  • 宋江的天书都是什么内容?晁盖为什么不能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江,宋朝

    宋江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宋江曾经在回家返回的途中,被官兵追杀,无奈之下躲入了九天玄女庙里。九天玄女不仅救了宋江一命,让官兵没有抓住宋江,而且送给了宋江三卷天书。宋江拿着天书,自然是小心翼翼,宝贝一样收起来偷看。关键是天书有一个特点,其他人不能看。为什么不能看

  • 襄阳城破后,耶律齐为什么会反投蒙古?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耶律齐,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襄阳城破后,耶律齐为什么会反投蒙古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丐帮,这个充满了武侠气息的帮派其实不单单存在于金庸武侠小说中,在真实历史上,丐帮也曾一度存在于历史中。毕竟,再怎么繁荣昌盛的时代,乞丐还是少不了的一层社会阶级,丐帮也因此未曾断了传承。而在金庸笔

  • 明朝正统年间第一猛将,石亨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石亨,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石亨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石亨,明朝正统年间的第一勇将,但是却不是智勇双全,典型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为什么说他是第一勇将呢?因为正统年间我们都知道发生了一件大事:土木堡之战。这一战以瓦剌军队全面胜利,明朝军队全军覆没告终,皇帝还到了瓦剌军中当俘虏。这个时候明

  • 吴国阖闾给女儿夹了半条鱼 女儿为什么一怒之下就拔剑自刎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阖闾,吴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吴王阖闾夹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我们中华几千年时间里形成过很多的文化习俗,道德风尚,同时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发生过很多的事情,有的事情是我们按照常理能够理解的,但是有的事情是超出我们普通人的认知的,尤其是在春秋战国以前,在奴隶制的社会中,很多事情是我们所不能够理解

  • 威震边陲的靖难名将,揭秘陈懋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懋,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正统十四年,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瓦剌太师,因屡次指挥失当,在土木堡葬送了大明五十万精锐之师,朝廷勋臣名将也折损一空,终大明一朝,军事力量再没有恢复至之前的巅峰水平。而在土木堡之战时,宁阳侯陈懋因赴福建征讨邓茂七农民起义

  • 方国珍投向元朝后又投降朱元璋 方国珍最后为什么还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方国珍,元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方国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古代有不少起农民起义的事件,他们的下场要么就是功成身,要么就是身败涂地,很少有这样的下场可以得以善终。而在元朝末期发动农民起义的有一个人物是叫方国珍的,他是元代末期第一个发动起义的人,被逼无奈组织群众,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反对元朝的

  • 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什么会没算到火烧上方谷会下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神机妙算诸葛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神机妙算个屁!没有火烧上方谷,那是小说情节。《三国演义》在诸葛亮的人物刻画中,三分为实,七分为虚。实的地方:他的确躬耕于南阳,提出了隆中对,隆中对中的三分天下论,最早出自鲁肃之口,是鲁肃投奔东吴孙权说的,他建议孙权占领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