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尔衮为什么会拥立顺治 这的从当初的两旗易帜说起

多尔衮为什么会拥立顺治 这的从当初的两旗易帜说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25 更新时间:2024/1/24 4:50:18

对多尔衮和福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崇德八年,大清国的开国之君皇太极在清宁宫突然驾崩,享年仅52岁。由于事发突然,所有人都措手不及,更重要的是,皇太极临终前并未留下传位诏书,故而,留下的权力真空瞬间就吸引了所有势力的关注,一场围绕皇位的争斗也开始拉开帷幕

对于这场争斗,很多人都认为当时的主角是多尔衮和豪格:多尔衮为了顾全大局,最终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地将年仅6岁的福临推到皇位,而自己则以摄政王的身份进行辅佐。持这种观点的人甚至会觉得,福临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完全是多尔衮的功劳。其实,福临继位的背后,要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六岁的他,也早就拥有了自己强大的政治资本

皇位角逐

当时和皇位有牵连的有三个人:豪格、多尔衮、福临!咱们先分析一下豪格和多尔衮

豪格

豪格,不但是皇太极的长子,也是唯一一位封王的皇子。豪格年长多尔衮3岁,他自小就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也算得上是有勇有谋,在朝中也有一批坚定的支持者。皇太极去世时,豪格执掌正蓝旗,皇太极留下的两黄旗也表示拥戴豪格。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筹码,豪格还命心腹竭力拉拢执掌镶蓝旗的济尔哈朗。这么一来,八旗中拥护豪格的几乎占到半数;

多尔衮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弟弟,才智过人、战功显赫,深受皇太极的赏识,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在朝中也享有很高的威望。除了个人能力,多尔衮的两位兄弟武英郡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也都是响当当的实权人物,有了他们的支持,多尔衮完全有能力和豪格一争高下。但是,多尔衮却始终向外表露没有争位之心。在《满文老档》中记载着多尔衮回忆:

英王、豫王跪请吾继尊位,予誓死不从,曰:若果如此言,予当自刎!

这才有了阿济格也准备参与皇位之争的闹剧。

这个回忆录是后来的,我们不排除多尔衮刻意拱托自己胸怀的目的,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形,我们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

虽然女真族历来就有“兄终弟及”的传统,但是,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就更侧重于“子承父业”,先后立褚英、代善为太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再后来,皇太极继位,大量接纳汉官,学习儒家思想,中原王朝的皇位传承原则也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在他们心里,也已经确定了“只有皇子可以继承皇位”的理念。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尔衮若是执意与豪格相争,无疑犯了忌讳,即便赢了,也失了民意;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多尔衮还要站在豪格的对立面呢?这就要追溯到皇太极继位之初的“两旗易帜”了

“两旗易帜”留下的恩怨

皇太极继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重塑皇权的威严,第一个大动作就是进行了“两旗易帜”:将自己统率的两白旗改成两黄旗,而两黄旗则变成了两白旗。因为从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开始,两黄旗就被认为是大汗的亲属军队,是荣誉的象征。努尔哈赤在临终前已经逐步将两黄旗交给多尔衮三兄弟了,可是努尔哈赤去世后,四大贝勒逼死了大妃阿巴亥,轻而易举就解除了多尔衮兄弟的威胁;另外,皇太极登基之初,还要受到其他三位贝勒的约束,也只有两白旗和两黄旗互换,才触动不到其他大贝勒的利益,才能得到他们的赞同。

可是,“两旗易帜”后,两白旗和两黄旗之间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你想,本来是大汗的亲属军队,极具尊崇;在战利品的分配上,虽然女真奉行“公平分配”的原则,但实际操作中,大汗所属的两黄旗还是要多于其他八旗。现在说换就换,曾经的两黄旗失去的就不仅仅是荣誉,还有利益,心里能不恨吗?而皇太极的两黄旗自然也竭力想保住易帜后的利益,双方的冲突就在所难免了

故而,索尼、鳌拜等人义无反顾地支持豪格;而两白旗的诸王也向多尔衮哭诉“若立豪格,我等俱无生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尔衮若是选择了与豪格争位,那势必会引起四旗的纷争,甚至还会波及到其他六旗,使刚刚建立的大清陷入分裂。作为政治家的多尔衮自然不愿看到这一点,但同时,他也不能让豪格上位,那会更加激化两白旗和两黄旗之间的对立。怎么办?这时,我们的另一位主角——福临就登场了

福临的资本

许多人认为,福临能当皇帝,完全就是被天上掉下的那个“馅饼”砸中,是多尔衮将他推到了皇位。其实,这是个误区,福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其一:贵宠之列

皇太极改元崇德时,后宫也进行了改制,当时后宫最为显赫的五位妃子分别是:中宫文皇后、关雎宫宸妃、永福宫庄妃、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其中,文皇后和淑妃膝下无子,宸妃生了八皇子,庄妃生了九皇子,贵妃生了十皇子。皇太极时期,已经实现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后宫同样是等级森严、尊卑有别,只有这五宫之子才能步入“贵宠之列”。宸妃所生的八皇子,曾被立为皇嗣,只可惜,早年夭折;再往后推的话,那九皇子福临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嗣的人选了。这一点,让福临在名分上有了优势;

其二:利益使然

另外一点,看看五位妃子的出身。虽然她们都隶属于博尔济吉特氏,但并非来自同一部落。而文皇后哲哲、宸妃海兰珠、庄妃布木布泰三人不仅都来自科尔沁部落,而且三人还是姑侄关系(海兰珠去世在皇太极之前),十分亲密。在当时,政治联姻的目的就是为了部落的未来和荣耀,虽然史料中没有记载,但是,文皇后和庄妃岂能放过这么一个天赐良机?

多尔衮为何帮福临?

由此可见,6岁的福林在继承大统前已经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他缺乏的,是一个能够将他推到台前的“跳板”,多尔衮无疑就扮演了这个角色。多尔衮为什么要帮福临?4个理由不容忽视:

1,两白旗的利益所在,豪格坚决不能立;

2,科尔沁部在大清的扩张中已经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影响力,多尔衮需要这股力量的继续支持;

3,多尔衮母亲去世后,年幼的他被带入宫中由文皇后抚育,并结识了庄妃,三人的感情肯定非他人能比;

4,庄妃的妹妹是多尔衮的妃子,福临显然属于“自己人”;

有了这些前提条件,多尔衮就有了推立福临的理由,但是,有些事,可以做,却未必一定会去做,多尔衮需要更多的“动力”去促使他迈出这一步,是什么呢?《满清野史》中有如下记载:

庄妃胁多尔衮入宫,立其子,以居摄饵之,遂定

本来,野史的可信度不大,但是,野史中的这个描述却将整个事件链接起来,不但滴水不漏、异常完整,偏偏还合情合理。而后来,福临继位时,多尔衮的身份不正是摄政王吗?我们可以推断,即便野史是假的,但庄妃为了让多尔衮扶福临上位,也必定在日后的权力分配上给予了多尔衮一些承诺,摄政王的身份,可能在当时已经谋定;

与此同时,一件意外发生了。皇太极去世五日后,当多尔衮召集两黄旗的索尼等人商量册立一事时,索尼竟然给出了“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的含糊回答!这个回答很重要,或者说,这个不起眼的小细节是整个“册立”的转折点,这说明,五天时间里,两黄旗拥护豪格的决心已经动摇。让两黄旗改变原则,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但是,会努力去做这一点的人却不会少,起码有两个:多尔衮和庄妃。甚至不排除有文皇后参与进来的可能性,毕竟,部族荣誉的吸引力也足以让她冒一次险

由此可见,顺治能顺利继位,后宫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这些,不都是福临与生俱来的政治资本吗?

尾话

评价历史,我有个一贯主张:任何一个朝代的灭亡都不是某一位皇帝、或某一次事件就能导致的,而是诸多矛盾经过长时间压抑后集中爆发的结果,某一次事件可能碰巧成为“导火索”,但绝对不是根源!同样道理,顺治帝的继位也并非偶然,此次事件也是在多种外部因素的交汇下酝酿而成。

多尔衮继承皇位的最大阻力并非豪格,而是“子承父业”;同样,豪格的阻力也并非多尔衮,而是“嫡子”身份。既要是符合“子”的原则,又必须属于“贵宠之列”,那么,就只有九皇子福临和十皇子了。福临是哥哥,一下子站到“长子”的位置,再加上庄妃的暗中操作以及她背后科尔沁部落的强大影响力,顺治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众望所归了

多尔衮不重要吗?当然重要,如果没有多尔衮,豪格就没有竞争对手,完全可以直接上位了;另外,多尔衮作为皇位竞争者,“拥立九皇子福临”由他提出和别人提出的意义完全不同。别人提出来,未必会被接受不说,还会被认为是一种“投机”,而由多尔衮提出,则表示他愿意在皇位继承权上做出牺牲和让步。多尔衮都肯退一步了,你豪格又不是“嫡子”,你为什么不能退一步呢?

多尔衮的存在是这场皇位之争的必要前提条件,而之后的两旗对立、拔剑弩张等事件,又进一步为顺治的登场提供了契机。作为顺治的母亲,庄妃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机会,就以此为跳板进行布局,利益诱惑也好、阴谋阳谋也罢,结果就是,她成功说服了多尔衮和两黄旗的大臣各退一步,让多尔衮的思想和两黄旗大臣的思想有了一个平衡点,继而达成共识,这个平衡点就是顺治。

顺治的继位固然有几分侥幸在里面,但是,他所拥有的强大政治资本才是最终得以上位的关键所在。

标签: 多尔衮福临

更多文章

  • 穷亲戚投奔和珅之后 和珅为什么会让他们去晒银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和珅,亲戚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和珅与穷亲戚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珅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贪官,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毕竟,他的一生已经在清朝的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浓墨重彩。只要人们提到清朝的贪官,不言而喻,那就是和珅。事实上,当和珅第一次进入朝廷时,他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他通过李侍尧案巩固

  • 揭秘万历年间的三大怪象,这是衰亡的前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万历皇帝,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万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大明王朝一段持久繁荣的黄金时代,当属万历皇帝“亲政”后的三十八年。这三十八年里,虽说万历帝大多数时间,都在躲猫猫“怠政”,群臣们也拉帮结派狠掐,朝堂上荒唐事一箩筐,但毕竟继承了张居正改革留下的雄厚家业,国民经济依然高速发展,从繁华的商品经

  • 李渊去世以后,他后宫那些妃子最后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渊,唐朝

    李渊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渊作为皇帝,后宫嫔妃多也是正常的,但是李渊在好色这一方面可以说是非常的突出,而且在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巅峰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年代,人们对两性的开放程度,也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这也不难看出来,在唐朝为什么会发生哪些伦理纲常的事情

  • 纯妃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很受宠,还有一个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纯妃,清朝

    每当一提起纯妃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现如今我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清宫剧,仿佛所有人都很喜欢这个事情,也有可能是因为离大家的生活比较近。作为最后一个王朝,所以经常被人说,这个王朝并不是汉族人统治的,所以发生了非常多的事情。那个时候,皇帝位娶了很多的妃子,皇上对这些妃

  • 隋朝留下的粮食到了唐初还没吃完?有何依据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朝,萧皇后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隋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出名的短命王朝,隋朝却一桩常被拿来贴金的业绩,那就是雄厚的粮食储量。甚至“隋朝粮食到唐朝还没吃完”的说法,亦常被津津乐道:我大隋朝别看短命,可就是有钱啊!这种说法靠谱吗?首先,从技术角度说,隋朝年间,正是中国古代粮食仓储技

  • 舒妃是谁?清朝竟毁于这个姓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舒妃,清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叶赫那拉舒妃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从古至今都一样,老妈都想找个可心的媳妇。帝王的妈更会如此,一个一个的,一批一批的,往皇帝的后宫领,长的清秀的,能够生养的,会照顾人的,各式各样的“佳丽”应用尽有。当然,还有一类,就是太后为洞察皇帝心思而放在儿子身边的“眼线

  • 安禄山图谋不轨,唐玄宗难道不知道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玄宗,唐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的安禄山的文章。杨国忠做御史中丞的时候,正受到唐玄宗重用,安禄山每次上下大殿前的台阶,杨国忠都会去搀扶他。安禄山和王鉷都做御史大夫,王鉷的权势仅次于李林甫。安禄山见到李林甫的时候,态度非常倨傲,于是李林甫就假装有别的事情召见王鉷,王鉷到了以后,非常恭谨地向李林甫行礼

  • 李成器为什么会让出皇位?最后成就一千古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成器,唐朝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成器为什么让出皇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皇太子,这个位置意味着下一任皇帝。争夺皇位,手足相残,向来都是帝王家屡见不鲜的事情。李宪,原名叫做李成器,作为唐睿宗李旦的最年长的儿子,他按照礼制理应成为皇太子。可是李宪却将皇太子的位置让给了三弟李隆基,

  • 刘凌为了自己的父亲野心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大汉第一女间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凌,汉朝

    大汉第一女间谍刘凌下面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为巩固汉朝统治,决定实行郡国并行的统治政策,比起外姓,他更相信刘姓诸王,他坚信刘姓诸王会辅助中央巩固统治。可他想不到的是仅仅在他离世后不久的景帝时期变爆发了震惊朝野的七国之乱,而发动这次爆乱的正是他所相信的刘姓诸王。虽

  • 董卓为什么不敢杀袁绍?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董卓,汉朝

    每当一提起董卓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灵帝昏庸无道,大将军何进权倾朝野,十常侍也是在宫中一手遮天。当时,袁绍、曹操等人都是何进的部下。大将军何进平定了黄巾起义之后,大汉朝廷的内部再起纷争。汉灵帝死后,为了争权夺利,十常侍与大将军何进也是斗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