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睿为什么会主动遵循“王与马共天下”的策略?原因是什么

司马睿为什么会主动遵循“王与马共天下”的策略?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757 更新时间:2023/12/19 11:20:53

司马睿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但也是最弱势的开国皇帝,为了让自己的皇位稳固,在即位仪式上,他竟然主动邀请宰相王导与自己共坐龙椅,而民间“王与马共天下”的传言,却是他主遵循的策略,这又是为什么?不受重视的皇子,却成了大业

司马睿虽然贵为皇族,但其实身份并不高贵,他的祖父琅琊王司马伷只是司马懿的庶子,在庞大的皇族中,属于可有可无的一类人,但司马伷能力不弱,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发挥了主要的作用。所以,被司马懿安排到当时魏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邺城镇守。

西晋开国后,司马伷承担过重要的任务,所以被封为琅琊王,督青州诸军事,而司马睿的父亲司马觐就是一个很平庸的人,只能靠袭爵过着荣华富贵的日子。

司马睿十五岁的时候,其父去世,他继承了琅琊王的王位。此时,晋朝的多数皇族已经卷入了八王之乱的漩涡中,死伤惨重。而司马睿因为皇族身份比较疏远,所以,在动乱中没有什么人把他当回事。

即便如此,作为皇族的司马睿还是能感觉到危险,生怕有什么不当言行和举动,就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所以,他采取攻坚退让的策略,让自己远离权力斗争的漩涡。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了当时许多名士的赞许,尤其是名士嵇康认为他是一个有城府和才能的王爷。

在当时,如果得到了名士嵇康的赞许,就会有许多名士来主动结交,但司马睿却只和北方头号大族王导结交。公元307年,32岁的司马睿和王导一起,过长江

来到了建业,而当时晋已经在外族势力的打击下,分崩离析已经近在眼前了。司马睿在健康,逐渐成为北方汉族士族最后的希望,他们纷纷离开战火纷飞的北方,到建业来依附司马睿。

这时,王导和自己的堂兄王敦,为辅助司马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导在建议帮助司马睿处理政事,而王敦带兵在外征讨,王氏家族其他子弟,在王导的安排下,逐渐占据了司马睿政府的职权中心。

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建业登基,正式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

虽然当了皇帝,但司马睿在皇族当中的地位原本就不高,而南方士族势力强大,对从北方来南方的司马睿是瞧不起的,所以,司马睿这个皇帝自己都觉得尊崇不够,远没有北方世家大族在南方有地位。

司马睿的苦难,王导自然知道,为了让司马睿能得到南方世家大族的拥护,王导特地导演了一出戏,他让司马睿坐车皇帝的依仗车出巡,而自己和堂兄王敦非常恭敬地在路边跪接。

南方的世家大族见王导这样的北方士族的领袖对司马睿如此恭敬,就改变了对司马睿的轻视,并逐渐将他当作正统的皇帝对待。

南方世家大族的态度改变,使得司马睿在江南的帝位得到了承认。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形成所代表的政治含义

司马睿当了皇帝,王导出力最多,这一点,司马睿是非常明白的,所以,他对王导非常尊敬,尊称他为仲父。而王导和王敦兄弟掌权,也让司马睿这个皇帝,只是名义上的皇帝。

王与马共天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裂土封国的关系,而是在权力分配和名分上尊卑与传统意义上的君臣关系不一样。君权神圣,任何帝王都不愿意与大臣分享这一权力,而王与马共天下成为当时的共识,这也充分说明司马睿这个皇帝当得是多么无奈。

但司马睿为什么会主动遵循这种与大臣共治的不寻常的关系呢?这和当时世家大族在中央政府中的地位有关系。从曹魏建国开始,皇权就依靠世家大族来维护,司马睿当王爷时,就开始结交王导,与王导、王敦交情深厚,这种情谊维持了十多年。

司马睿和王家的关系,虽然有私人情谊的成分,但以家族利益而与皇族发展成的利益关系却起着决定作用。

在西晋时期,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名士集团,他们基本上把持了朝廷官员的位置,非士族成员没有做官的可能。而王家作为士族的领袖,在政治上的地位本来就高出其他家族,又遇上司马睿主动结交,因此,攀上高位的机遇自然就超出其他家族了。

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对于王家来说,是一种荣耀,也是王家攀上荣耀的顶峰了,但对于司马家族的皇权来说,就显得非常窝囊了。

如果说王导对司马睿这个皇帝还算尊重,也没有篡位的打算,那么,王敦对于司马睿就非常轻视了,并且他还有篡位称帝的野心。

公元322年,王敦因为对司马睿不满,带兵进攻建业。司马睿知道自己打不过王敦,就派使者对王敦说,你要当皇帝,就跟我说好了,何必动刀兵,让天下老百姓受苦呢?希望你就此罢兵,如果你真想当皇帝,那我让位给你,我照旧当我的琅琊王好了。

面对王敦的谋反,司马睿没有摆出皇帝的威严去打击王敦,反而委曲求全,请王敦不要闹的太过分。这种事情,竟然发生在开国皇帝身上,可以说是历史上所少见的。

在王敦的压迫下,司马睿竟然郁郁而终,而等到明帝即位后,王敦又一次起兵造反,这一次明帝没有退缩,而是发兵讨伐,也是他运气好,王敦竟然在这个关键时刻病死,才让东晋皇室转危为安。

王敦虽然死了,但明帝没有对王导落井下石,相反,还继续重要他,等到明帝去世后,继位的成帝年纪小,对王导的依赖更加严重,所发的诏书都湖使用“敬问”这样的词语,不敢摆丝毫的皇帝架子。

王与马共天下格局的形成,是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分不开的,也是司马皇族能继续延续的根本原因。

标签: 司马睿晋朝

更多文章

  • 仆固怀恩:平叛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仆固怀恩,唐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仆固怀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仆固怀恩,生年不详,铁勒族人,出自铁勒九大家族之仆骨部。贞观二十年,铁勒降唐。其族人被派往夏州等边地,为大唐驻守边疆,世袭都督。怀恩生在武将世家,自小骁勇。开元天宝年间在朔方军中锻炼成长起来的的仆固怀恩,由于善于格斗,且

  • 商朝灭亡的原因苏妲己,妲己善恶与否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朝,妲己,封神榜

    人物介绍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苏妲己,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到封神榜,就不得不让我们想到那个恶名昭著的女子——苏妲己,因为封神榜的原因吧,许多人一听到苏妲己就会立刻想到狐狸精,说苏妲己是被狐狸精附体,而变得灭绝人性,残害忠良,还不忘扣上一顶妖妇的帽子,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历史上

  • 蓝玉是明朝开国功臣,为什么会被诛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蓝玉,明朝

    明朝开国功臣蓝玉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乞丐皇帝朱元璋逆袭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离不开良臣虎将的支持和帮助,蓝玉便是其中的一位。作为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在追随常遇春出征时就立过不少战功,朱元璋建国之后,蓝玉被封为永昌侯。此后,蓝玉与傅友德一同平四川,定云南,一时名声大

  • 揭秘大清史上的第一权臣是谁?不是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穆彰阿,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穆彰阿,接下来跟着人物介绍网小编一起看看。说到清朝的权臣,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鳌拜。也对,鳌拜本身的所作所为,具备了一名权臣所有的优良品德,他的桀骜不驯,他的蛮横专权,最后玩坏了自己,成全了康熙。然而,在这个人面前,鳌拜简直就是一个小儿科。此人操纵权柄三十年,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为什么不逃去南方?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建文帝,明朝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为什么不逃去南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1402年6月,朱棣率领的燕军攻破金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自焚,也有人说他逃亡并削发为僧藏匿起来了。那么,明明还有十万多军队和半数的地盘,建文帝为何不坚持在南方抗击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 关羽最佩服的大臣之一,费诗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费诗,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费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刘备的称帝之事是蜀国的一件重大举措。今天就来说说一位在刘备称帝之时,言暂缓之语而惨遭悲剧的大臣:费诗。费诗,原刘璋麾下县令,后投降刘备。在刘备之处,先升从事,后位居太守,再被召回做司马大臣。在刘备称汉中之时,任关羽

  • 关兴的实力怎么样?他为什么能轻松斩杀潘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兴,三国

    你真的了解关兴的实力吗?人物介绍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若是提起潘璋,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他的功绩却是被人所熟知,潘璋的部下马忠生擒关羽,最终将关羽斩杀,潘璋仅凭这一战绩便傲视群雄。当年关羽和黄忠都曾对战过潘璋,皆没有实力击杀潘璋,为什么后来关兴却可以轻松斩杀潘璋?作为东吴十二虎将之一,其实

  • 许攸为什么会被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许攸,三国

    今天人物介绍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许攸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官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战役,它直接决定了北方的归属权,这场战役就犹如NBA总决赛的抢七大战一样,胜利你将拥有一切,失败你将失去一切。而这场战役的X因素就是许攸,正是因为许攸投敌,这才使得胜利的天平向老曹倾斜。先

  • 嘉庆登基时,乾隆为什么紧握玉玺不肯交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清朝

    对乾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人物介绍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帝这个地位无疑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对这个位置都抱有幻想。所以在古代对皇位争夺非常激烈,有些人不惜牺牲亲情换得这个位置。尤其是当朝皇帝,在退位之时也是十分不舍,虽然很早就立了太子,选择了继承人,但是大都也是在前朝皇帝驾

  • 刘长是怎么死的?真的跟汉文帝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长,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人物介绍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七子,大概是生在监狱的缘故,其人有点脑残,最离奇的一件事,就是他在文帝六年的造反事件。“脑残兄”组织了七十人、四十辆车,正式宣布起兵!就这点寒酸的人数,还没有王府的丫鬟们人数多,估计刘邦都会被臊得抬不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