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殇帝到底是因何夭折?汉殇帝活到了几岁死的

汉殇帝到底是因何夭折?汉殇帝活到了几岁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03 更新时间:2024/1/30 1:13:30

他出生仅百天有余,便被抱上了帝宝座;只可惜霉运当头,次年在转瞬之间竟然夭折了。我想大家都猜到,他是谁了,你没有猜错,他就是汉殇帝刘隆。很多人都知道,他即位年龄最小,寿命也最短,可是对于刘隆到底是因何归西的却少有提及。这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么,汉殇帝到底是因何夭折的呢?

汉和帝生儿不少,可半路死掉的也不少(在史书上仅可见平原王刘胜殇帝刘隆),疑心生暗鬼,以为是宦官从中作祟,为防患于未然,便把刘隆养在了民间,以备不测。汉和帝于二十七岁时去世,临终“立皇子隆为皇太子”(《后汉书》)。隆,在《说解字》中,解释为“丰大也”。古今注曰:“隆之字曰盛。”(《后汉书》注解)可见,汉和帝希望刘隆子承父业,大展宏图,壮大东汉,挽狂澜于危机之中。希望是美好的,只不过现实是残酷的。

公元105年,“即皇帝位,时诞育百余日”(《后汉书》);公元106年,“帝崩崇德殿”(《后汉纪》)。对于刘隆的死,无论是正史《后汉书》,还是《续汉书》、《后汉纪》、《东观汉记》等次要史书,皆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妙用“帝崩”二字,敷衍了一切。俗语说得好,“放炮竹还听个响”,堂堂的一国之君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了,史书上没有任何正面记载,怎能不让读者这丈二的和尚不摸脑袋呢?一代小皇帝,到底是因何匆忙辞世,是阴谋杀害,还是病魔夺命?如果是疾病作祟,又会是哪一种疾病呢?

对于刘隆的突然驾崩,主流观点是死于疾病,非谋杀。而主张谋杀的学者,把有前科的宦官作为了最大的嫌疑犯。嫌疑归嫌疑,谋杀说终究因旁证太少而不了了之。汉和帝死于疾病这一点毋庸置疑,只不过对因何病夭折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时间。

在史书上,有对刘隆死亡时间存在异议,《后汉书》、《续汉书》说是“八月辛亥”,《通鉴》说是“八月辛卯”,《后汉纪》说是“七月辛亥”。这三种说法,哪一种准确呢?因为“按七月丙子朔,不当有辛亥”,所以《后汉纪》有误;同理可知,《通鉴》“亦误”。史书上,死亡总共有这三种,两种存在明确逻辑错误,只能选择最后那个没有明显错误的说法——《后汉书》、《续汉书》上的“八月辛亥”。

病症。

在刑侦学上,有这样一种思想,看似扑朔迷离的案情,其实很简单,只要你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最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是最有可能的。经过多次推敲与反推敲,笔者得出一个结论,汉殇帝死于婴儿猝死综合症。一语点破,大家可能接受不了,不要担心,笔者会细细道来。

先说“是什么”。婴儿猝死综合症(简称SIDS),又叫“摇篮死亡”,即看似健健康康的婴儿突然死亡,死去方式与“安乐死”有点相似,不会有任何痛苦。国际上的统一标准是,婴儿突然意外死亡,死后虽经尸检亦未能确定其致死原因者称SIDS。这种怪病多发生在两周至一岁(年龄段可能略有波动)的婴儿身上,时间段多在半夜至凌晨这段时间,季节多在秋季、冬季和早春这三个时期。

再说“为什么”。大家可能疑惑,为什么说汉殇帝是因突患婴儿猝死综合症而夭折。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点,年龄符合。

“元兴元年(笔者按:公元105年)十二月辛未夜,即皇帝位,时诞育百余日”。(《后汉书》)可知,刘隆出生于公元一百零五年的八九月份。“(笔者按:公元106年)八月辛亥,帝崩”。(《后汉书》)可知,汉殇帝死于公元一百零六年八月份。去世日期减去出生日期,结果是一岁有余。由此可知,汉殇帝活了一岁多点,处在病症发生范围内。婴儿猝死综合症虽然多发生在两周至一岁的婴儿身上,“两周至一岁”只是说在这个阶段发生频率颇大而已,再者该发病年龄段有上下浮动,故处于其他年龄的也不是未曾不可的。

第二点,季节符合。

“八月辛亥”,这里说的是农历,相当于10月15日,无可否认,此时已进入秋冬时分。恰在此时,婴儿猝死综合症发病是容易多发的。

一个患者是否患了婴儿猝死综合症,主要有三大标准:第一个,多发生在两周至一岁(年龄段可能略有波动)的婴儿身上;第二个,时间段多在半夜至凌晨;第三个,季节多在秋季、冬季和早春。根据史书记载,个个比对,两个符合,一个未知。汉殇帝死于突患婴儿猝死综合症,虽不能是说胜券在握,但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汉殇帝的夭折,往大的说,叫猝死;往小的说,对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就叫婴儿猝死综合症。可能还有人会问,贵为帝王的刘隆怎得了婴儿猝死综合症?从宏观上讲,是时势酝酿的,刘隆登基时,东汉早已不安宁了,宦官嚣张,百姓叫苦,危机四伏;从微观上讲,是刘隆碰巧了,正所谓“无巧不成书”,麦芒掉进针眼里——凑巧了,婴儿患这种病,本就概率极大,再加上古代那时候医术呆滞,人们多迷信诸多次要因素。环境影响健康,落后导致恶化,碰巧点燃催命符。大家说,汉殇帝刘隆这样还有活路吗?没有了,只能永远遗恨。怪不得,史书上有如此总结,“殇世何早,平原弗克”(《后汉书》)。

标签: 汉殇帝汉朝皇帝

更多文章

  • 唐朝凌烟阁24功臣都有谁?秦琼为何排名倒数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唐朝,秦琼,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简介 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

  • 两晋南北朝最厉害的十八位名将:谁军事才能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北朝,

    两晋南北朝名将纵览1、刘裕南朝的第一个皇帝,手下名将如林,是以少胜多的高手。他是打孙恩起家的,曾经以一千兵力追击孙恩四十万叛军,孙恩后来覆灭,跟他有直接关系。随后不久他又打击桓玄,桓玄看似势力强大,但在他极少兵力的打击下,很快灰飞烟灭。打完桓玄,他让朱龄石取蜀,收复了因叛变独立的东晋领土。随后他开始

  • 杀死英雄的两把暗器:细谈民族英雄岳飞之死缘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英雄,暗器,岳飞,死因

    导读:对于岳飞,我一直持这样的观点,他不是个简单的民族英雄,而是汉魂的历史结点代表人物。宋是汉文化的顶峰,同时却也是汉魂拐点。随岳飞出现的,是大汉陈汤宣示的“犯汉者虽远必诛”最后一股 “原生态”汉魂。随岳飞消失的,是汉魂从“争雄”转向“图存”。在入侵的女真人眼里,岳飞不仅是汉民族最后的军事堡垒,也是

  • 中国古代四大妖姬都是谁?历史上四大妖姬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四大妖姬,妺喜,妲己,褒姒,骊姬

    导读:中国古代四大妖姬:中国古代四大妖姬是谁?四大妖姬,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四位著名的宠妃——妺喜、妲己、褒姒、骊姬。她们美若天仙,深得君王的宠爱。那么,历史上四大妖姬的传说有哪些?妺喜、妲己、褒姒、骊姬有什么故事?为何一国之君为了她们无心朝政,甚至为她们做出一些危害江山社稷之事?其实古代的女子地位不

  • 皇太极为何大业未成 或为一女子自伤抱憾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太极,女子,抱憾而终

    导读: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女真叶赫纠合哈达、乌拉、辉发等九部联军三万,向建州进攻。努尔哈赤兵不满万,建州官兵,人心惶惶。报警的探骑,脸色都变了。深夜,努尔哈赤听完这个报告后,打着呼噜睡着了。他的福晋富察氏把他推醒后,说:“敌兵压境了,你怎么还睡觉啊?你是方寸乱了还是害怕了?”努尔哈赤说:“要

  • 揭开美国中情局之父杜勒斯如何创外遇过百纪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美国,中情局之父,杜勒斯,外遇

    导读: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兰利市的中情局总部大厅,有一座前美国情报首脑艾伦·杜勒斯的大理石塑像,上面刻着:他的丰功伟绩将伴随我们左右。最近,彼得雷乌斯因婚外情而辞去中情局局长职务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其实,与他的前辈、有“中情局之父”称号的杜勒斯相比,他所做的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爱拈花惹草的杜勒斯甚至创下“外

  • 揭秘李世民韦贵妃为何会有两次婚姻?韦贵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韦贵妃,唐朝

    韦贵妃(597年-665年),名珪,表字泽,京兆杜陵县人。韦珪先嫁隋民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生有一女,入唐后被封为定襄县主)。李珉死后,韦珪再嫁唐太宗李世民,生皇十子纪王李慎与皇十二女临川公主李孟姜。627年(贞观元年),被唐太宗册立为贵妃,位列四夫人(正一品)之一。650年(永徽元年),封纪国太妃

  • 清朝巨贪和珅如何成为乾隆皇帝贪污受贿代理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和珅,乾隆,贪污受贿,代理人

    导读:乾隆帝处理贪污官员不可谓不严厉,整个清朝因贪污被处死的二品以上高级官员共41人,而被乾隆帝处死的就高达27人,占了三分之二。在乾隆帝的意识里,天下是属于他一人,他是国家的唯一所有者,绝不会容忍臣下的贪腐行为,因此皇帝反贪腐是真心诚意的。由于乾隆帝拥有绝对的权威,他关注的反腐案件最终一定会高效破

  • 南朝宋国大将裴邃:少有能和陈庆之相提并论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裴邃,南朝,大将

    裴邃(?-525),字渊明,河东闻喜人,魏襄州刺史绰之后也。祖寿孙,寓居寿阳,为刘裕前军长史。父仲穆,骁骑将军。邃十岁能属文,善《左氏春秋》。齐建武(494~498)初,刺史萧遥昌引为府主簿。寿阳有八公山庙,遥昌为立碑,使邃为文,甚见称赏。举秀才,对策高第,奉朝请。东昏践阼(498),(萧宝卷(48

  • 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也曾行贿:明朝的清流都不干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海瑞,清官,行贿

    海瑞是明朝著名清官,历任知县、州判官、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为政清廉,洁身自爱。为人正直刚毅,职位低下时就敢于蔑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一生忠心耿耿,直言敢谏,曾经买好棺材,告别妻子,冒死上疏。海瑞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因而深得民众爱戴。但有史料证据说明海瑞也行过贿,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