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家将真相:六郎非老六 潘美曾立赫赫军功

杨家将真相:六郎非老六 潘美曾立赫赫军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57 更新时间:2024/2/14 2:10:17

潘杨讼的真相

阴风凄惨鬼声呼啸,地府中一派恐怖,阎罗夜审潘仁美,潘在刀山油锅前招供了为报打子仇恨,害死杨继业、射死杨七郎的种种罪行。突然灯光大亮,原来这一切都是八贤王和寇准设下的巧计。这是人们在戏曲中所见到的。

网络配图

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杨家四代都是优秀的将领。杨业(又名杨继业)出身在神木县北,当地至今仍有杨家城遗址。他曾以数千骑兵破辽兵10万人,被誉为杨无敌。公元986年,宋分三路伐契丹收复燕云十六州。西路主帅是潘美(不叫潘洪、潘仁美),杨业为副。由于东路军惨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杨业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没有被潘美和王监军所采纳。杨业又同潘约定,由杨业出战,把辽兵引到陈家谷,潘埋伏于此歼敌(一说是杨被迫出战,由潘接应)。杨业率子杨延玉和73岁的老将王贵拂晓出击,战斗十分顺利。潘美和王监军在陈家谷听说前方打了胜仗,为了争功,立刻下令进兵。行进了20多里,又听说杨业失利,立刻掉头逃跑。

杨业浴血苦战,天黑时退向陈家谷,而此时接应的潘美踪影全无。杨延玉和王贵及战士全部牺牲,杨业因战马受重伤被俘,地点是朔州西南18里的狼牙村(这就是戏曲中两狼山的由来)。契丹劝降杨业,杨业坚贞不屈绝食三天壮烈而亡,并非如戏曲表演的碰李陵碑而死,这大约是在舞台上表演碰碑而死,气氛更加悲壮的缘故。

杨延昭画像

杨业死时50多岁,杨业的妻子折氏向宋太宗申诉。折氏是大同世族,祖上护边有功。今山西保德折富村还有折太君墓。折佘读音相近,戏曲里都作佘太君。折氏弓马娴熟,屡助丈夫建奇功,所以戏曲表演也是有来历的。《百岁挂帅》自然是虚构。宋太宗下诏赐杨业为太尉,王监军除名编管,潘美削秩三等。杨业共有七子,这点戏曲和事实基本符合,只是多添了一个义子。朝廷给其余六子以官职。长子杨延昭在北方保卫领土达20多年,是员名将,辽军很害怕他,呼为杨六郎,并不是他排行第六。

杨延昭的儿子是杨文广,并非如坊间所传是孙子,也是一位杰出将领,他曾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收复失地计划连同作战阵图上报朝廷,但等到他去世,也没有得到反应。在北宋的年月里,杨家将出类拔萃,为后人讴歌至今。至于杨宗保、穆桂英史无其人。

网络配图

行文至此,已然可以明了潘美的罪责了。他先是轻举,继之又不接应,才导致杨业的悲剧。当然还有王监军,在宋朝监军权力大于主帅。至于杨七郎擂台打死潘的儿子,潘后来射死杨七郎则是文学虚构。潘美被削职,后复加同平章事,正一品,宰相级别。王监军后遇赦还,病死。潘美死时66岁。潘美也曾立过赫赫军功,但害得英雄断魂,其罪不轻。所以至今人人皆知杨家将,户户尽唱潘杨讼。

标签: 潘美杨六郎

更多文章

  • 乾隆后宫揭秘:乾隆的皇后和妃子都是那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后宫

    乾隆皇帝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功劳,对于中国的很多皇帝来说,他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后宫,因为这些妃子身为皇帝背后的女人,为皇帝分担着政务上的烦闷,除此之外她们还为皇室诞下龙种。那么乾隆皇帝的皇后是谁呢,他的妃子有哪些呢?乾隆的皇后是谁乾隆的首个皇后是富察氏,在15岁时就嫁给当时还是四阿哥的乾隆作为嫡福晋

  • 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以后是如何统一文字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最伟大的举措之一就是统一文字,由于六国的文字不仅杂乱无章,而且,六国的思想含有奴隶制度下的奴化、愚民思想,这也就决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必须统一文字,废弃了六国使用的文字体系,焚书坑儒也是统一文字以后配套的措施。确定文字作为一个国家的法定地位。东汉的许慎虽然没有能力改变秦始皇统

  • 哪位古代的大名士曾经为“躲婚”装精神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衍

    王衍是王戎的堂弟,两个人都是超级偶像,但又毁誉参半,鲜花和板砖齐飞。他一生在表演武侠小说里的“凌波微步”,虽然身形飘逸,来去无踪,但总是只顾保住性命,忙着逃跑,无节操无底线,让无数人鄙夷。因此他的一举一动,常常会引发全民大吐槽的狂潮,跟帖瞬间翻过无数页。网络配图两个名人对他评价相同王衍是王戎的堂弟,

  • 宋都之危:宋太祖赵匡胤提出迁都绝非一时心血来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

    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洛阳夹马营是太祖出生之地(时为后唐禁军兵营),也是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民间一说其十二岁出游,另一说他曾在此生活二十余年),数十年戎马,一直难有机会故地重游。此时大宋已经统一了中原以至整个南方,实现了自晚唐以来二百多年间中原王朝最接近于大一统的

  • 王安石拒绝坐轿子:不能把人当牲口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安石

    轿子古称肩舆,这种用人来抬人的交通工具,在《史记·夏本记》中已有记载。但在远古,轿子只是非常有身份的人在非常必要的时候(譬如大禹治水走遍全国)才偶一用之。网络配图 汉唐之际轿子仍不常见,我们从史书上可以看到,即使是高官贵族也还是骑马或乘坐马车。到宋代轿子就相当普及了,当官的通常都坐它。 轿子的鼎盛时

  • 形象来由:关羽为什么红脸戴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关羽

    导读:熟悉三国的人应该都很清楚关羽的装扮,红脸绿帽子,也许有人奇怪,关羽为什么喜欢这么穿呢?是想要显得比较有个性吗?其实我猜关羽本人也许并不喜欢如此,但是作者非要给他这样的形象,是我们都无法决定的。现在,不管看电视剧,还是漫画,还是动画,还是游戏,关二哥都是绿帽子……关羽为什么红脸戴绿帽子?关羽红脸

  • 揭秘敢把皇帝拽回来听自己意见的大宋名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寇准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皇帝生气发火,那朝臣只有低头领罪的份。不过,几千年的历史总有那么几个个案。皇帝发火,他们反倒不怕,宁死也要谏言。网络配图宋朝的皇帝不怎么样,但有很多忠君爱国的臣子,也有一些直言劝谏的宰相,寇准就是其中一位。寇准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寇相在五代后晋时中过进士,曾在贵族府第做小

  • 老太监回忆: 光绪儿时忍饥挨饿 常跪地哀求乞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光绪

    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据说光绪刚进宫的时候,身边没有亲人,日

  • 永乐帝朱棣为什么不顾解缙的反对坚决要攻打越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永乐帝朱棣

    永乐二年(1404年),解缙晋升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为内阁首辅,这是他仕途最得意之时。朱棣曾经召见解缙等人说:“你们七人朝夕相处,我经常在宫中称赞你们的勤勉谨慎。往往最初容易谨慎,而最终仍然能保持下去的则很难,希望你们能够共勉。”于是各赐五品官服等。恰逢立春时,朱棣赐其等金绮衣,与尚书地位相同

  • 南子私召孔子入宫:揭秘孔子和南子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和南子

    南子,春秋时期的女政治家,原为宋国公主,之后嫁给卫灵公为夫人。南子秉性比较淫乱,见宋国公子朝长得比较俊美,便与他私下勾结。卫灵公却没有阻止,反而纵容南子,召见公子朝让他在洮地与南子相会。图片来源于网络卫灵公的儿子蒯聩知道南子的事后非常的生气,就对家臣戏阳速说:“和我去拜见夫人,夫人见我时,我回头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