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末年崇祯为什么没有调吴三桂去平叛

明朝末年崇祯为什么没有调吴三桂去平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711 更新时间:2024/1/8 22:27:32

首先,当时明朝的军队仍然拥有几十万之巨,而这么多的军队直接参与平叛的却聊聊无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是个什么情况,几十万军队竟然没有参与平叛的?

再者,崇祯皇帝为什么要自杀呢,为什么不出逃呢。

我认为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应该是中国历史中明朝所独有的基因“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网络配图

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例如崇祯杀了袁崇焕寒了将士的心;明朝机构臃肿政令不通达,天子调吴三桂入关的政令竟然半个多月才到达;吴三桂有坐山观虎斗之意;贪污腐败吴襄父子佣兵号称八万实际只有三万可以打仗的只有三千人,调用这三千人竟然需要百万两银子之巨······只要细细研究处处都有问题,不过今天小编的重点不是上面的原因而是在这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处!

明朝从建国以来都对边陲之地分外重视,朱元璋曾将几个儿子封在北方以抵抗元朝的侵略,在北方布置重兵。朱棣迁都北京不仅仅有让皇位合法化的问题,还有震慑蒙古守护北方国门的意思。朱棣迁都北京以后便在北方布置重兵,五次出击蒙古;在明英宗土木堡政变之后,虽然明朝元气大伤,但北方更成为屯兵重地。明朝一致认为北方关系明朝的生死存亡,对北方士兵的调用也是慎之又慎!这也造成了崇祯皇帝对北方将士调用的困难与不及时。

在崇祯皇帝对闯军焦急如焚之时,他没有忘记北方的军队,反而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怎样调用这支军队。不过由于明朝长期的国策原因,导致几乎所有的大臣们都反对调用边陲军队,理由只有一个‘祖宗之地尺寸不可弃’。看来大臣们是把农民军的决心与破坏力给小瞧了,当时的兵部扛把子竟然认为,闯王虽然号称百万其实只有一万多人,并且都是乌合之众,反手即可覆灭。

网络配图

他所不知的是,就是这乌合之众竟然一路攻城拔寨直逼京师。就在攻城的前夕,大臣才不再谈论祖宗之地尺寸不可失,而是闭口不言,不过一切都已经晚了。当时的大臣们看来是不懂再坚固的堡垒在内部破坏是轻而易举的,也对,‘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大臣们当时是不知道的,估计他们后来知道了!

崇祯皇帝宁愿死也不愿出逃也是有明朝先祖的基因影响的。明朝的国君大都是有骨气的国君,关键时刻以社稷为重。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蒙古瓦剌俘虏,受尽劫难而没有投降。反观宋徽宗宋钦宗的献俘,就可以发现明朝的基因多么强大。瓦剌利用被俘的英宗进攻北京,在迁都问题上于谦力排众议,集全国之力坚守北京,最终打退瓦剌。明朝前中期是个积极想向上,朝廷内外对于蒙古族都是出奇的一致对外,没有出现宋朝时期的主战主和派,这应该也是明朝的基因影响‘祖宗之地尺寸不可弃’。崇祯皇帝在迁都问题上投了反对票,而结果就是明朝成为历史。

网络配图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小编仍然想假设一下,崇祯皇帝其实是个有作为的君主,只是生不逢时,明朝的大厦将倾非一人拯救所能奏效,如果给他时间,如果早早调用守疆将士,如果能力排众议果断而为,如果能迁都。那么明朝的历史会重改吗?

标签: 崇祯

更多文章

  • 刘邦八个异姓王侯最后结局:兔死狗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

    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汉高祖刘邦分封了八个异姓王侯,他们分别是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韩王韩信、齐王韩信(后改为楚王)、梁王彭越、燕王卢绾。这八人中张耳、吴芮、英布、臧荼在项羽时代就已经取得了王侯的身份,卢绾、韩王信、韩信、彭越这四人是刘邦首封的。这些异姓王侯中韩王信出身为韩国王族,

  • 详解:明朝崇祯帝是如何死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崇祯

    导读:崇祯帝是如何死去的?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一个观点,很多史书中也都有记载。但是,史书记载的并不全面且各有所述。那么,崇祯帝是如何死去的呢?我们简单的来看你一下以下介绍吧。网络配图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病危,召信王入宫受遗命。不久熹宗便撒手归天,年仅17岁的信王朱由检即位,大赦天下,次年

  • 历史上能和项羽并肩的武将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羽

    导读:话说古代武将,向来都有“王不过项,将不过李”之说,王自然是项羽啊,这家伙那是力能扛鼎啊。据说这只鼎足足有700公斤,如果放到现在那就是打破各种世界举重记录,成功获取吉尼斯举重之最。那么李存孝又是何人呢?他能和这样一个有名的大力士相提并论吗?网络配图李存孝,原名叫做安敬思,他的出生虽然没有朱重八

  • 刘备为什么没给赵云高位:明贬实用的驭下之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

    通过查阅史料,我们发现《三国志》等史书所记载的赵云并没有像《三国演义》那样身居高位。据载,刘备在成都称汉中王后,封了级别最高的四位将军,即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而赵云只是个翊军将军,还没入高级武官之列。当时赵云的地位连魏延都不如,刘备封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汉中为成都的

  • 中国古代被称为“第一屠夫的皇帝”是哪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帝

    郭姐喜欢阅读历史,劝我,多写一些中国历史方面的文章。这让我想到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网

  • 杨家将真相:六郎非老六 潘美曾立赫赫军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潘美,杨六郎

    潘杨讼的真相阴风凄惨鬼声呼啸,地府中一派恐怖,阎罗夜审潘仁美,潘在刀山油锅前招供了为报打子仇恨,害死杨继业、射死杨七郎的种种罪行。突然灯光大亮,原来这一切都是八贤王和寇准设下的巧计。这是人们在戏曲中所见到的。网络配图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杨家四代都是优秀的将领。杨业(又名杨继业)出身在神木县北,当地至

  • 乾隆后宫揭秘:乾隆的皇后和妃子都是那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后宫

    乾隆皇帝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功劳,对于中国的很多皇帝来说,他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后宫,因为这些妃子身为皇帝背后的女人,为皇帝分担着政务上的烦闷,除此之外她们还为皇室诞下龙种。那么乾隆皇帝的皇后是谁呢,他的妃子有哪些呢?乾隆的皇后是谁乾隆的首个皇后是富察氏,在15岁时就嫁给当时还是四阿哥的乾隆作为嫡福晋

  • 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以后是如何统一文字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最伟大的举措之一就是统一文字,由于六国的文字不仅杂乱无章,而且,六国的思想含有奴隶制度下的奴化、愚民思想,这也就决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必须统一文字,废弃了六国使用的文字体系,焚书坑儒也是统一文字以后配套的措施。确定文字作为一个国家的法定地位。东汉的许慎虽然没有能力改变秦始皇统

  • 哪位古代的大名士曾经为“躲婚”装精神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衍

    王衍是王戎的堂弟,两个人都是超级偶像,但又毁誉参半,鲜花和板砖齐飞。他一生在表演武侠小说里的“凌波微步”,虽然身形飘逸,来去无踪,但总是只顾保住性命,忙着逃跑,无节操无底线,让无数人鄙夷。因此他的一举一动,常常会引发全民大吐槽的狂潮,跟帖瞬间翻过无数页。网络配图两个名人对他评价相同王衍是王戎的堂弟,

  • 宋都之危:宋太祖赵匡胤提出迁都绝非一时心血来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

    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洛阳夹马营是太祖出生之地(时为后唐禁军兵营),也是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民间一说其十二岁出游,另一说他曾在此生活二十余年),数十年戎马,一直难有机会故地重游。此时大宋已经统一了中原以至整个南方,实现了自晚唐以来二百多年间中原王朝最接近于大一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