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三国历史中谁才是曹营第一谋士?

揭秘三国历史中谁才是曹营第一谋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14 更新时间:2024/1/29 22:20:20

郭嘉在刚投靠曹操时,曹操曾高兴地感慨:“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而离开了郭嘉,曹操的霸业就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地盘缩水。由此,后人认为,郭嘉是曹操最为依赖的谋士,甚至是曹操的第一谋士。郭嘉真的那么厉害?曹操对他真的很依赖吗?

199年,经过不断的征战,袁绍和曹操都扩充了地盘。两者地盘相接,自然避免不了交锋。然而,当时的曹操,虽说拥有了兖州等地,但不论军事实力还是经济条件,都完全处于下风,这让曹操特别烦恼。也就是在此时,郭嘉适时抛出了“十胜十败”论,详细分析了曹操与袁绍的优劣,比如礼节的优劣、身份的差别、治军的差别、性格的不同、处事的不同、奢俭的不同等,从而指出,曹操在这些方面是胜过袁绍的,因此可以有充分的信心与之对抗。这一理论极大地鼓舞了曹操的斗志。

网络配图

这一点是郭嘉的睿智所在。然而,仔细阅读史书就会发现,在他之前,曹操的另一谋士荀彧也提出过类似的理论,即“四胜论”。荀彧从曹袁二人的性情、用人差别、遇事反应、双方军纪等角度入手,对比二人的优劣,同样提出了曹操战胜袁绍的可能。郭嘉与荀彧的主要观点可以说不谋而合。在这里,曹操固然认可了郭嘉的建议,但谁又能说,这其中没有荀彧“四胜论”的因素呢?

200年,曹操与袁绍屯兵对抗于官渡,在这节骨眼上,曹操却得到了一个坏消息,即江东的孙策将乘机出兵偷袭许都。听到这消息时,曹营里不少人慌了,纷纷建议曹操赶紧退兵回防。在此紧急关头,郭嘉却提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见解:曹操根本没必要撤兵去回防许都,原因就是孙策来不了。郭嘉说,孙策为人狂妄轻率,而且还疏于防备,像他这样的人虽然拥有百万之众,事实上却和孤家寡人一样,此人不久必然死于刺客之手。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孙策果然被仇家的刺客用毒箭射中身亡。

郭嘉是凭借什么预料到孙策下场的,史书没有记载,我们不好妄测,不过曹操听了郭嘉的话后,没有回防许都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后来在曹操一鼓作气取得官渡的大胜后,人们对郭嘉再次大加赞叹,尤其对他的“神机妙算”惊叹不已。然而,说到底,这依然不是郭嘉一个人的功劳。在是否回防的问题上,曹操其实是提前写信问过镇守后方的荀彧的。荀彧坚决反对曹操退兵,理由很简单:两军对垒,曹操本来就处于弱势,一旦主动退兵,士气就会立马低落,这样一来,只要袁绍乘机追击,曹操必败无疑。

显然,荀彧的这番分析,比郭嘉那番尚不知能否实现的预言,听起来更具有说服力。所以,曹操不回防许都,以至于后来取得官渡之战的大胜,恐怕荀彧的功劳更大。至于郭嘉的预言,所起的作用,充其量也只是安定人心。而等到孙策真的被刺客干掉时,众人才回过神来,对郭嘉啧啧称奇。

网络配图

郭嘉另一次让人感慨其神奇表现,是在曹操征讨乌桓的前夕。袁绍病死后,他的儿子袁熙袁尚被曹操打得丢下河北基业,远走投靠乌桓。之后,兄弟俩在乌桓单于的支持协助下,当起了游击队,时不时过来偷袭曹操的边境部队。曹操烦不胜烦,就想出兵将他们一网打尽,然而他又担心路途遥远,荆州的刘表会乘机给他的背后来上一枪。郭嘉看出了曹操的犹豫,很有把握地对他说:“刘表绝不会这么做,因为他的性格太优柔寡断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郭嘉的预料的确很准,刘表在曹操远征乌桓期间果然十分安静,让曹操打了个放心仗。

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不是郭嘉的奇谋呢?其实,这与其说是曹操相信郭嘉的判断,倒不如说是曹操麾下还有荀彧、荀攸等人代他把守大本营,让他很放心。

通过以上诸多事实,可以看出:郭嘉固然有自己的想法,建议也很不错,但并不能说他的计谋就很出色,因为曹操屡屡成功的背后,无疑还有其他谋士的影子。换言之,这些表现并不是郭嘉一个人的精彩表演。

那么,郭嘉有没有单独的精彩演出呢?当然有,除了之前所说的奇迹般地预知孙策遇刺之外,至少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那就是袁绍死后,建议曹操缓打袁绍三子。

202年,在官渡之战中惨败的袁绍,不久即郁郁而终。得知袁绍已死,曹营人人振奋,纷纷建议曹操乘胜追击,把袁氏集团一举干掉,但郭嘉却一反众意,建议曹操暂时退兵。因为郭嘉知道,袁绍在生前就对权位由谁接手这个问题犹豫不决,虽说理应由长子袁谭接手,但他更喜欢三子袁尚。如果现在曹操不去干扰他们,袁氏三兄弟一定会为争夺权位而大打出手;但如果曹操继续征讨,反倒会逼使三兄弟放下彼此矛盾,一致抗曹。

曹操听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依计行事,假装将目标瞄向荆州的刘表。果然,袁氏三兄弟马上互咬起来。最后,袁谭被两个弟弟排挤得郁闷至极,无奈向曹操投降(后来因为又图谋反叛,被曹操砍死在南皮),而袁熙、袁尚则在乌桓被曹操一网打尽。

网络配图

郭嘉的这次谋划,确实见解不俗,非常成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时曹操身边并没有其他出色的随军参谋。如果荀彧、荀攸、程昱等人在曹操身边,依他们的智慧,恐怕也会提出同样的见解吧。

郭嘉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还可以从他的官职上看出来。在曹操军中,郭嘉只是个随军参谋,除了出征时需要参加工作之外,其他时间并没有什么事。而曹操身边的其他谋士,比如荀彧,官至尚书令;还有程昱,官渡战役发生前夕,就被任命为振威将军,负责镇守当时战略地位很为重要的鄄城……相比于他们,郭嘉的职位要低得多,工作也简单得多。

因此,总体而言,郭嘉虽然也是一名不错的谋士,但并不是十分出色,更达不到让曹操依赖的地步。

回到文章开头曹操对郭嘉的评价,曹操确实说过“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可是别忘了,曹操同样也激动地赞扬过荀彧,说“吾之子房也”;还有荀攸,说“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还有程昱,说

“卿当终为吾腹心”……可见,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只要是人才,只要忠心于己,曹操都不吝褒奖之词。这是一个领导者笼络人心的手段,跟是否依赖郭嘉没多大关系。而且,在官渡之战后的表功大会上,曹操曾说:“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荀彧)是也。公达(荀攸)其次也。”假如郭嘉真的很重要,在那次重要的表彰大会上,曹操是不可能忘记他的。

标签: 郭嘉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的祖先后裔竟然是印第安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出生于建州,父亲名为父亲塔克世,母亲名为喜塔喇氏。努尔哈赤还有四位弟弟,分别是穆尔哈齐、三弟舒尔哈齐、四弟雅尔哈齐、五弟巴雅喇,一个妹妹为和硕公主。图片来源于网络努尔哈赤一生共有根据资料记载,努尔哈赤一生共有16位妃嫔。皇后一人即叶赫那拉氏,元妃一人,大妃一人,太妃一人,继妃一人,侧妃四人,

  • 趣三国:一个被历史小看了的帝王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

    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但大多数人因为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赤壁之战是刘备与诸葛亮的功劳,而赤壁之战中真正的策划者孙权与周瑜被莫名其妙的抢了光辉,不能说不冤枉。赤壁之战之前一直是魏强吴弱,而孙权与周瑜敢于临危决策,不得不说是一代枭雄。在周瑜与孙权沟通之后,孙权突然而起,说道:

  • 赵匡胤没负面新闻原因:宽仁不嗜杀 感动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极大地提高了这几个皇帝的知名度。历史上业绩突出的皇帝基本上都心狠手辣,唯有宋太祖赵匡胤形象仁慈,并且影响到两宋几百年的基调,至今让文人们赞叹不已。网络配图“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文艺作品里的狠角色

  • 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既然如此崇祯缘何还亡了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崇祯

    崇祯亡了大明朝,这个不可置否。但是从各种史料来看,却鲜少遭人口诛笔伐。反观其他的亡国之君,汉末汉献帝的软弱,陈叔宝的荒淫无耻,隋炀帝的暴戾成性,皆是骂名多于同情。但崇祯不一样,李自成都曾亲自评价其: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直至当今,也依旧许多人力赞他是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可见他为人君主还是有所作为

  • 历史悬案:曹操为何惨遭生死之交背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

    导读:早年间,曹操有一个生死之交的好朋友张邈。这在曹操所交往的人种,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然而,好朋友也有被出卖的时候。就在曹操再次东征陶谦时,张邈却背叛了曹操,使曹操几乎失去了赖以成就事业的根基。曹操第一次征讨徐州的陶谦,临行时告诉家里人,说:“我要是回不来了,你们就去投奔张邈。回来后,又见到

  • 明朝内阁大臣左光斗具体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内阁大臣左光斗

    左光斗,字遗直,号浮丘,汉族,明桐城人。左光斗是明末东林党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担任过内阁大臣职务。为了挽救明朝做出过很多贡献,参与了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事情。之后,被魏忠贤所诬陷,死在了狱中。在南明弘光年间得到了平反,被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为“忠毅”。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左光斗生平事迹。图片来源于网络左

  • 揭秘猛将吕布被杀后 刘备不可告人的诡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

    东汉建安三年(198年)冬,曹操攻打吕布的根据地下邳,因吕布有勇无谋而多猜忌,不用陈宫建议,诸将又各自猜疑,所以每战多败。曹操围攻三个月,决水围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其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缚了陈宫投降,吕布在白门楼见敌军攻急,大势已去,于是令左右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左右不忍,便于十二月癸酉(1

  • 揭秘曹操为何会无心也无力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路逃亡,

  • 隋朝大将贺娄子干:为何刚出征就让胡人闻风丧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朝大将贺娄子干

    贺娄子干简介上提到贺娄子干生于公元534年,是代郡人即今天的河北蔚县,后来移居到关右击甘肃的潼关。贺娄子干字万寿,是北周到隋朝时期著名的将领,曾官至左卫大将军、云州总管等。图片来源于网络贺娄子干出身官宦世家,其先祖曾跟随北魏南迁,其祖父、父亲都在北魏身兼要职,所以在贺娄子干年少的时候就以骁勇善战出名

  • 大唐皇子李泰出宫游玩遇到了一生的挚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大唐皇子李泰

    说起李泰,也算是个比较厉害的存在,他舅舅是凌烟阁二十四辅臣之首的长孙无忌,他母亲是唐太宗最宠爱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虽然死得早,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死亡造就了永恒。图片来源于网络那长孙皇后就成了李世民心口的朱砂痣,爱屋及乌,幼子李泰自然受宠爱。因为有家庭条件的熏陶,李泰自小工精书画,通博文史,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