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两度被妻子背叛 闯王变绿帽子王

李自成:两度被妻子背叛 闯王变绿帽子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76 更新时间:2023/12/30 15:28:09

在王宝强婚变这件事上,广大网民声援王宝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和宋二人违背的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传统道德。俗话说,万恶淫为首,不管是说出天大的花来,婚内出轨就是违反对于家庭的承诺,对于婚姻的承诺,这不只是传统的道德观念,这也是对现代婚姻家庭的赤裸裸的背叛。

再把时间拉回到古代,咱聊一聊史历上的一位绿帽子王。

在明末乱世时,外有后金外边,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这大明王朝眼看着气数要尽,但是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却是个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的主。所以在关内农民起义,尤其是陕西的农民起义刚刚爆发时,崇祯皇帝的派出了几位猛人,天天追着农民军打。

李自成既然是选择了造反,自然就是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于是李自成转战四方,边打边跑,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流贼。

李自成是驿卒出身,在被砸了饭碗子,且因第一任妻子与人私通,怒而杀妻,之后开始扯旗造反。这扯旗造反自然得是老兄弟放心,于是在李自成身边就跟随了一群同乡,这其中就有长得比较帅的高杰。随着李自成事业慢慢壮大,娶个个把漂亮媳妇儿当然是不成什么问题。

李自成后来就娶了个老婆,历史上称之邢氏。邢氏人长得有姿色,又会来事儿,并且管账是一把好手,所以李自成就把管理部队仓储的差事交给了邢氏。估计也是枕头风吹的。

而邢氏拿了这个差事,还真就没出过差错,不过一来二去的,邢氏跟李自成手下的将军们,几乎都熟络了起来。而李自成随着军务繁忙,也越来越顾不上邢氏。

高杰是李自成手下大将,并且还常常有点子对付官军,所以深受李自成的信任,后勤物资总是优先补给,这样一来高杰往邢氏那儿跑得机会就多了些。

这高杰身材高大,端的是关中大汉的样子,并且估计长得也比较帅,又能谈笑风生,这几次往复,两个人竟然勾搭起来,瞒着李自成玩起了出轨。

而刚好不久之后就是个流年,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杨嗣昌,号称是四正六奇,十面张网,要把西北民军一网打尽。整个大明王朝的精锐部队都被调到了西北,李自成被打的整天到处跑。

这时候邢氏高杰两个人扛不住了,干脆摇身一变,投降了明军,转眼间成了吃皇粮的政府军。李自成这时候正是被打成狗的时候,这招落井下石来得真是时候,第二次被妻子背叛的李闯王,也就悲催地成了绿帽王。

这段日子,李自成见了所有明军都躲,就是见了高杰的部队来劲,就是想出了这口气。

但是高杰也不虚,我从你手底下出来的,自然最知道你的弱点在哪里,要打就打呗,我不虚你。再加上其余明军的一路胖揍,李自成几场仗打下来,发现还真不是对手。于是高杰迅速被提升为总兵,还时时在李自成大军不远处晃悠,我就喜欢看着你讨厌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李自成虽然恼怒,但是毕竟形势比人强,流年不利没办法。等到过了两年,杨嗣昌在前线病逝,后金在东北继续发力,大明王朝已经是山河日飞了,李自成又壮了,这时候开始追着高杰打。

不过精明的高杰再不面对闯军,而是请求朝廷把他调到江淮地区,在那里抵挡张献忠。我干不过你,我还是能躲得过你的。

之后,崇祯皇帝煤山殉国,李自成攻破北京,便追寻起自己的皇帝梦,不久就被叩关而入的清军击败,这桩恩怨情仇,也就少了个一直寻仇负气的正派老公。

而高杰因为拥兵数万,却在刚建立起来的南明朝廷倍受重视,甚至一度被封为伯爵和太子太保。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并称为江北四镇。但是没过多久,高杰就因为贪婪被人诱杀,只剩下邢氏和一个并未成年的儿子。

这下可是家里塌了顶梁柱,不过邢氏既然敢在李闯王手下搞小动作,就自然有主见,为了能够继续把持告诫手下的部队,邢氏专门跑到南京去给皇帝要官作,要求南明朝廷把二子继续封为兴平伯,统辖高杰留下的部队。

皇帝当场答应,但是邢氏依然怕手下的骄兵悍将欺负他们,于是想让儿子高元爵认南明重臣史可法为义父。尴尬的是,史可法非常爱惜羽毛,一来嫌弃这是“反贼”的后代,二来史可法也是听说过高杰和邢氏的露水姻缘,也压根看不上邢氏,只是手下有这么一支军队拱卫江淮,才不得不给面子。于是史可法就给高元爵找了个监军太监当干爹。而高杰部下的将领们自然也不服气这样一位二世祖,再加个有过如此花边新闻的邢夫人,并且其余三镇还想吞并高杰留下的兵马。

而后来清兵大兵压境,这碌碌无为的高元爵又在母亲邢氏的撺掇下,干脆投降了清军,立马剃了头,跟着清军背后开始打南明,任何心理压力都没有。但是高元爵经常受到清军里的他汉人武将的排挤,最终也是郁郁不得志。

说完这个事,再看看今天,宝强这件事还在持续发酵。娱乐圈里发生的这种事情也也不是没有前例,但是像宝强这样公开化处理的倒是罕见。而全民之间形成的讨论热潮和各大媒体的口诛笔伐,起码能够让人感叹:我们还没有开放到什么底线都不要的地步。

标签: 李自成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死的时候多少岁 朱由检后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崇祯皇帝,朱由检后妃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在李自成的大顺军队攻破北京城的那一刻,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上自缢身亡。崇祯皇帝死时多少岁?崇祯皇帝生于1611年,死去的时候是1644年,享年34岁,这个年龄正是一个男人最好的年纪,本应该是大展宏图,但是却悲惨的自缢身亡,令人叹息。1644年,崇祯皇

  • 金哀宗完颜守绪是一位好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金哀宗完颜守绪,金哀宗简介

    金哀宗完颜守绪生于1198年,在1134年国破之时自缢身亡,享年37岁,完颜守绪生于金国国力衰退之时,虽然像自己所言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错误,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力挽狂澜,励精图治,使得自己强大起来就是一种罪过,如果是生在盛世之时还可以是一位不咸不淡的国君,能够保存实力,但是生在乱世,只能说是一种莫大

  • 北宋的一代贤相吕蒙正为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蒙

    吕蒙正为相吕蒙正是北宋初期的著名宰相,担任了太宗、真宗两代皇帝,是两朝元老。吕蒙正为相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先后担任了三次宰相,这一情况在宋朝除了他只有之前的赵普,就是帮助赵匡胤以宋代后周的开国功臣,还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吕蒙正画像吕蒙正为相前,有整整十二年是在担任各级官职,从底层官员做上来

  •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个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卓文君

    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

  •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的综合国力,秦孝公时期,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视,在秦国开始了变法运动。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运动,共分为两个阶段实行。商鞅画像在农业上,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开垦荒地,大面积的种植粮食,除此之外,商鞅废除了井田制,这一做法,极大的鼓舞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在

  • 苏秦一己之力说服六国联合 关于苏秦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秦

    苏秦的故事苏秦是战国时期以擅长游说君主出名的政治人物。他的老师是春秋战国时期颇为有名的鬼谷子,学习如何游说君主。在完成学业之后,年纪轻轻的苏秦就打算去游说各国君主,期望借此能够得到诸侯的赏识,得以被重用,给他发挥才能的平台和机会。苏秦然而初出茅庐的苏秦并没有获得他所预想的成功。秦王作为苏秦所挑选的首

  • 隋文帝杨坚究竟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在历史中,隋朝的建立使我们国家的政治有了新的改善,走上了一个全新的轨迹,而这一切都是隋文帝杨坚的功劳,因为是他建立起的隋朝,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在隋朝未建立之前,中国还是处于一个乱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都很不好。隋文帝像隋文帝杨坚是隋朝开国的皇帝,他是汉族人,出生于弘农郡华阴,也就是现在的陕西

  • 唐朝宰相李林甫简介 李林甫口蜜腹剑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林甫简介,口蜜腹剑的故事

    李林甫,唐朝的宰相,祖籍陇西,小字哥奴,是唐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公元683年,李林甫出生。在他小的时候,因为是皇亲贵族的关系,早年就被任命为千牛直长。开元十四年,得到了宇文融的引荐,成为御史中丞。他善于结交宫中宦官、妃子的关系,且对皇帝的举动了如指掌,尤其当他和武惠妃交善之后,表示愿意为武惠妃的儿子

  • 大臣韩安国典故有哪些 韩安国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韩安国典故,韩安国是个怎样的人

    韩安国后世流传的典故有二,一个是游说太后,一个是死灰复燃,正是这两个典故才使得韩安国的名声初步显露出来,逐渐被后世人所记住。这两件事都是发生在韩安国入仕的前期,韩安国也正是因为这两件事才逐渐被重用起来。游说太后,是发生在韩安国在梁国任职的前期,他由于能言善辩,所以被任命为出使西汉的使臣,因为那个时候

  • 历史上真正的赵云厉害吗 赵云的师傅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云,赵云的师傅

    历史上真的有赵云这个人吗?三国演义中他的生平传记被传的几乎成了神仙一般的存在,他手下追随的将领更是称他为威武将军。他一生骁勇善战,戎马一生,对着他的主子刘备更是忠心耿耿。赵云像赵云出生年份不详,逝世时间公元229年,是河北人。书中描述他身长八尺,容颜雄伟,是个阳刚气概的男子,是三国演义中有名的将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