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襄王为什么要出师伐郑 周襄王怎么死的

周襄王为什么要出师伐郑 周襄王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576 更新时间:2023/12/30 13:19:46

周襄 叔带

周襄王与叔带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

周襄王像

周襄王由于母亲死的很早,所以周惠后是他的继母。一开始后母还没有叔带时,对襄王还是很不错的,一直把襄王当亲生儿子来抚养。可是后来周惠后有了她的亲生儿子—叔带,然后就渐渐地把襄王遗忘了。后来惠王也慢慢地疏远了襄王,而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叔带身上。襄王由此很害怕,很怕惠王会随便找个理由把他杀了。于是对惠王更加孝顺,所以到了惠王去世时最终把皇位按照传统交付给了他。然而得到了王位的襄王对叔带总是各种忌讳,所以他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准备把叔带杀了,却被叔带识破,并跑到了齐国去避难。

襄王十二年,由于齐国皇室的周旋,叔带又得以重返周朝。襄王十三年,郑国和滑国发生了战争,襄王为滑国派人去郑国说情,没料到的是郑文公没有给襄王面子,这让周襄王非常生气。于是他就找了翟国,并给了军队,想要让翟国去攻打郑国。十六年,周襄王废黜了翟后,立翟国国君的女儿为王后,翟国起兵去攻打周朝。惠后为了让叔带为王,就派人为翟国做了向导,设计将襄王赶出了周朝,这时郑国又一次不计前嫌,收留了周襄王,并把他安置在了氾邑。

从此叔带称王,并且娶了襄王废的翟后还和她一起住在温邑。十七年,襄王向晋国请求帮助,晋文公答应了他,把他护送回了朝,并且杀死了叔带。

周襄王为什么要找狄国

周襄王为什么要找狄国其实指的是周襄王曾经托狄国军队攻打郑国的故事,但是根据历史记载,郑国理应和周襄王更近,而狄国反而关系不和,那周襄王为什么要找狄国来攻打郑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周襄王图片

襄王十三年的时候,郑国和滑国起了战争,而滑国却向襄王求助。周襄王认为自己和郑文公交好,所以派了使臣去郑国为滑国求情。周襄王信誓旦旦的认为郑文公一定会卖面子给他。但是当时的郑文公正因为周襄王赐了东西给同僚而没有给他心里不舒服,又看到周襄王帮助滑国所以更加不舒服,不仅没有同意周襄王的求情,还将使臣扣押起来。

周襄王觉得没有面子,但是却没有自己动手,因为他的先辈就是因为自己出征然后失败,所以他找了当时还不够强大的狄国,让狄国来为他攻打郑国。周襄王的臣子相劝,毕竟周襄王复位为王爷得益于郑文公,而狄国毕竟是一个还不能分敌我的国家,周襄王的这个决定是不正确的。可是周襄王却没有采纳,固执己见的想要攻打郑国。

这就是周襄王为什么要找狄国的原因,周襄王找狄国无非是为了面子,在他看来郑文公一定会给他面子,之后却是那样一个结果,所以为了面子他也要去攻打郑国。这个决定可谓是非常幼稚,直到最后,周襄王也为这个决定付出了代价,武将战死后,周襄王被赶出了都城。

周襄王出师伐郑

周襄王出师伐郑说的是一则典故。在襄王十三年的时候,郑国和邻国发生了战争。而襄王觉得郑国会给他的面子,所以他派了使臣去郑国为滑国说情,但是郑文公不仅没有给襄王面子,还将襄王派去的使臣关押了起来。

周襄王像

郑文公之所以将人关押起来,是因为郑文公记恨之前襄王帮助卫国和滑国,襄王威严受到了挑战,所以他准备讨伐郑国,但是周襄王出师伐郑却不是自己亲自出兵,甚至都没有让自己国家的军队出兵,而是找了一个代理国——翟国。周襄王只是出了攻打郑国的方法。

有大臣劝说周襄王,因为周朝受了郑国的帮助不少,周襄王的做法算是过河拆桥,但是周襄王却听不进去,拖到了襄王十五年,还是派了翟国的军队攻打了郑国。后来因为翟国的帮助,周襄王为了报答,许诺封翟国国军的女儿为王后。这就是周襄王出师伐郑的故事,虽然周襄王当时他获得了短时间的成功,但是当军队失败之后,周襄王又得罪了曾经帮助他的郑文公,所以这一次周襄王没有人再来帮助他,唐唐一国国君落得个被人赶出都城的下场。

周襄王出师伐郑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不顾大局,特别当在一个高位的时候,不能一意孤行,应该多听取旁人的意见,周襄王本来和郑文公应该是盟友关系,可就因为一点小事到后来搞的兵戎相见,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周襄王怎么死的

周襄王是东周时期的君主,他在位时间三十多年,三十年间,他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诸侯国几乎已经凌驾在他之上,就连东周的国土都一再的缩小,完全没有一个国家的规模。那么这样一个君王,周襄王是怎么死的呢?

周襄王图片

周襄王怎么死的,历史记载的并不多,甚至连具体怎么死的也没有记载。历史学家只能根据周襄王的年龄来推断周襄王的死因。不过周襄王的生年却没有记载,但是可以大致推测一下。周襄王是在周惠王二十五年的时候即位的,当时的周襄王已经知事,怎么也要十多岁,近二十岁,而周襄王在位时间是三十二年,这么一看,周襄王过世的时候差不多也要五十岁左右,而古人的寿命本就不长,再加上周襄王在位期间动荡不安,所以有人推测周襄王是油尽灯枯病死的。

但是也有人说周襄王是被害死的,当时诸侯国林立,并且势力越来越大,周襄王虽然势力不够,但毕竟有一个君主的名头在,有他在,诸侯国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所以也有可能周襄王是诸侯国害死的。不过有人质疑这个说法,因为诸侯国几次救周襄王于危难之中,如果是被陷害而死的话,诸侯国应该早就实行了,不用等到周襄王快要死的时候。

不过关于周襄王怎么死的,由于记载不明确,所以现在也没有办法考证,只能有一些不太可信的猜测而已。

周襄王 谥号

谥号,是古代比较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们一生的作为、功过给的一个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那么周襄王谥号是什么呢?

周襄王图片

周襄王谥号其实就是周襄王,他本名是姬郑,襄王是他死后的谥号。那么为什么给他这样一个谥号呢?

“襄”这个字用在谥号里其实是一个赞誉,证明姬郑曾经有过功。那么姬郑因为什么功劳所以获得了“襄”这个称号呢?姬郑一生最为璀璨的功绩,应该是平定了子带之乱。不过子带之乱真要追究起来也不是姬郑自己平定的。当时姬郑被王子带被逼逃出了都城,躲在了郑国,并且向诸侯国求救,当时刚刚即位不久的晋国公就打着勤王的名头,在公元前635年的时候抓住了王子带,并且迎接姬郑回了都城,这就是子带之乱。

所以说,周襄王谥号,虽然是一个带有称赞性质的谥号,但也是很普通的谥号,不是多么的有功绩。而周襄王在位的时候,诸侯国的地位有些已经凌驾在周襄王之上了,所以说周襄王这个东周的君主,在坐上皇位的时候,除非有力挽狂澜之力,否则结局是已经定了的。诸侯争霸,最后必定是分裂东周,经过长久的战争,才能重新统一成一个国家。

所以说姬郑死后,姬郑的封号是周襄王只是对他既无大功,也无大过的一个比较理性的评判而已。所以对于周襄王谥号不用太过于追究它的意思。

标签: 周襄王

更多文章

  • 李自成:两度被妻子背叛 闯王变绿帽子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自成

    在王宝强婚变这件事上,广大网民声援王宝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和宋二人违背的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传统道德。俗话说,万恶淫为首,不管是说出天大的花来,婚内出轨就是违反对于家庭的承诺,对于婚姻的承诺,这不只是传统的道德观念,这也是对现代婚姻家庭的赤裸裸的背叛。再把时间拉回到古代,咱聊一聊史历上的一位绿帽子王。

  • 崇祯皇帝死的时候多少岁 朱由检后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崇祯皇帝,朱由检后妃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在李自成的大顺军队攻破北京城的那一刻,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上自缢身亡。崇祯皇帝死时多少岁?崇祯皇帝生于1611年,死去的时候是1644年,享年34岁,这个年龄正是一个男人最好的年纪,本应该是大展宏图,但是却悲惨的自缢身亡,令人叹息。1644年,崇祯皇

  • 金哀宗完颜守绪是一位好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金哀宗完颜守绪,金哀宗简介

    金哀宗完颜守绪生于1198年,在1134年国破之时自缢身亡,享年37岁,完颜守绪生于金国国力衰退之时,虽然像自己所言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错误,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力挽狂澜,励精图治,使得自己强大起来就是一种罪过,如果是生在盛世之时还可以是一位不咸不淡的国君,能够保存实力,但是生在乱世,只能说是一种莫大

  • 北宋的一代贤相吕蒙正为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蒙

    吕蒙正为相吕蒙正是北宋初期的著名宰相,担任了太宗、真宗两代皇帝,是两朝元老。吕蒙正为相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先后担任了三次宰相,这一情况在宋朝除了他只有之前的赵普,就是帮助赵匡胤以宋代后周的开国功臣,还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吕蒙正画像吕蒙正为相前,有整整十二年是在担任各级官职,从底层官员做上来

  •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个人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卓文君

    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

  •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的综合国力,秦孝公时期,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视,在秦国开始了变法运动。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运动,共分为两个阶段实行。商鞅画像在农业上,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开垦荒地,大面积的种植粮食,除此之外,商鞅废除了井田制,这一做法,极大的鼓舞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在

  • 苏秦一己之力说服六国联合 关于苏秦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秦

    苏秦的故事苏秦是战国时期以擅长游说君主出名的政治人物。他的老师是春秋战国时期颇为有名的鬼谷子,学习如何游说君主。在完成学业之后,年纪轻轻的苏秦就打算去游说各国君主,期望借此能够得到诸侯的赏识,得以被重用,给他发挥才能的平台和机会。苏秦然而初出茅庐的苏秦并没有获得他所预想的成功。秦王作为苏秦所挑选的首

  • 隋文帝杨坚究竟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在历史中,隋朝的建立使我们国家的政治有了新的改善,走上了一个全新的轨迹,而这一切都是隋文帝杨坚的功劳,因为是他建立起的隋朝,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在隋朝未建立之前,中国还是处于一个乱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都很不好。隋文帝像隋文帝杨坚是隋朝开国的皇帝,他是汉族人,出生于弘农郡华阴,也就是现在的陕西

  • 唐朝宰相李林甫简介 李林甫口蜜腹剑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林甫简介,口蜜腹剑的故事

    李林甫,唐朝的宰相,祖籍陇西,小字哥奴,是唐长平王李叔良的曾孙。公元683年,李林甫出生。在他小的时候,因为是皇亲贵族的关系,早年就被任命为千牛直长。开元十四年,得到了宇文融的引荐,成为御史中丞。他善于结交宫中宦官、妃子的关系,且对皇帝的举动了如指掌,尤其当他和武惠妃交善之后,表示愿意为武惠妃的儿子

  • 大臣韩安国典故有哪些 韩安国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韩安国典故,韩安国是个怎样的人

    韩安国后世流传的典故有二,一个是游说太后,一个是死灰复燃,正是这两个典故才使得韩安国的名声初步显露出来,逐渐被后世人所记住。这两件事都是发生在韩安国入仕的前期,韩安国也正是因为这两件事才逐渐被重用起来。游说太后,是发生在韩安国在梁国任职的前期,他由于能言善辩,所以被任命为出使西汉的使臣,因为那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