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流放生母赵姬 是因为不能原谅赵姬偷汉子吗

秦始皇流放生母赵姬 是因为不能原谅赵姬偷汉子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11 更新时间:2024/1/24 2:46:23

秦王嬴政在亲政之初,也曾经困难重重。而最大的困难来自两个人,一个是相国大人吕不韦,此人据说是秦王嬴政的生父;一个是长信侯嫪毐,此人是秦王嬴政母亲赵姬的情人。

吕不韦虽然专权,但是对于秦王嬴政,还算是比较爱护,在秦王亲政前后,做事情也比较低调。可是长信侯则不同了,在都城中修建豪华府邸,出入宫廷毫无限制,并且掌管都城兵马。随着年龄和权力的增长,秦王嬴政越来越无法容忍嫪毐的霸道,而吕不韦也在刻意拉开自己和长信侯嫪毐的距离,希望借助秦王之手,铲除自己的一个大敌。

于是,秦王嬴政和长信侯嫪毐之间,注定了要发生一场大战。在宫廷变乱中,秦王嬴政突发奇兵,杀死了嫪毐,控制了局势。可是对于嫪毐的大后台,自己的亲生母亲怎么处置呢?秦王一怒之下,把自己的母亲流放到外地。

太后确实荒唐,竟然在先王死后,公开偷汉,并且还有了野种,嫪毐和太后竟然还密谋杀掉嬴政,用自己的儿子担任秦王,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太后毕竟是一国之母,当秦王下达流放命令之后,许多大臣纷纷进言,希望取消这道诏令。

史书记载,秦王面对大臣进谏,更加生气,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从蒺藜其脊肉,干四肢而积之阙下谏而死者二十七人。凡是谈论有关太后事情的,全部都杀掉,并且还要砍断四肢,把蒺藜刺到脊椎中去,让那些人生不如死,前前后后处罚了二十七个人。秦王的手段实在残忍,也可见秦王对母亲有多大的仇恨。

可是,秦王的命令,让一些胆小的人望而却步,可是却无法阻挡贤者的步伐。这位贤人叫做茅焦。茅焦拜见秦王,秦王一听,竟然还有不怕死的人,倒是有些好奇,就按着剑,召见茅焦进来,只要是茅焦说得不合自己心意,当场就把茅焦杀死。

茅焦进来了,秦王嬴政说:你到王宫门口有没有看到什么呢?茅焦说:我看到了二十七具尸体。秦王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你还要跑来送死呢?茅焦微微一笑说: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宿,现在就让我成为第二十八个人,来凑齐这吉祥的数字吧。秦王一愣,竟然有这样的人?秦王的戒备心理淡了一些。

茅焦说:一个忌讳谈论死亡的注定不能长寿,一个忌讳谈论国家灭亡的君主也不能避免使国家灭亡。一个人的生死,一个国家的存亡,都是君主最关心的话题,不知道大王您愿不愿意听听呢?秦王一听,点点头。确实这两个话题都挺感兴趣的,先留着这人的脑袋,看他怎么说。

茅焦说:现在大王您做下了不仁不义不慈不孝的罪行,天下人都在耻笑大王啊。大王您杀死自己的假父,是不仁;杀死进谏的大臣,是不义;害死自己的两个弟弟,是不慈;将母亲软禁在外,是不孝。这样的君主统治秦国,我担心整个天下的人才都会背叛大王,不再来到秦国了,这样秦国可就危险了啊。

说完之后,茅焦解开衣服,走下大殿,来到油锅旁边下跪,等待秦王的处罚。秦王开始是生气,后来是沉思,在后来是释然。秦王亲自走下大殿,拉起茅焦,当场拜茅焦为上卿,然后命令使臣去迎接太后回宫。

秦王是真的原谅了自己的母亲吗?不是的。只是,茅焦让秦王明白了,作为一个国君,一个统治者,很多时候不能把个人的好恶凌驾于国家的利益之上。确实,对于秦王嬴政来说,长信侯该杀,太后赵姬该流放,因为他知道两人不能共存,如果是长信侯嫪毐得手,对嬴政也丝毫不会手软。可是,嬴政又是一个目光长远,志在天下的伟大君王。流放太后,自己是解气了,可是天下那些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会怎么看呢?会不会认为秦王不仁不孝?会不会认为秦王是个迫害自己母亲的大恶人呢?许多时候,老百姓并不知道,也不在意所谓的真相,他们更习惯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来评判事务,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于是,一方面可能远离真相,一方面却义愤填膺。

并且,茅焦告诉秦王,流放太后不但会让秦国人有想法,更会影响千千万万不远万里离开自己的母国来到秦国求官的各国贤才们。秦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与七雄之巅,主要就是因为人才的优势。一旦各国贤才摒弃秦王,离开秦国,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秦王放下了自己的私人恩怨,把太后迎接回都城。其实,对于赵姬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个比较舒适的地方圈禁罢了。可对于秦王来说,却给天下人上演了一部母子合好的情感大戏。

标签: 秦始皇赵姬

更多文章

  • 杨广当了多少年皇帝 隋炀帝到底是不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隋炀帝,杨广

    随着隋唐英雄传的重播又重播,相信很多人都对隋炀帝杨广不陌生了吧。杨广是昏君吗?在电视剧中,杨广是残暴无道,劳民伤财,只顾淫逸。。。这样说来,杨广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但是杨广在位期间真的毫无建树,一点功绩都没有吗?我想未必。杨广当了多少年皇帝?隋炀帝杨广,生于公元569年,于公元581年,被册封为

  • 晚清“地图炮”:慈禧太后为何打压湖南人和广东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晚清,慈禧太后

    1898年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大清帝国专门举行一次经济科的会试,广东佛山三水县举人梁士诒文章写得很好,深得主考官之心,本来想录取为第一名的,上报给慈禧批示。老佛爷看到他是广东人,心里就不高兴,康、梁这些“乱党”多出自广东。再看他的姓名,和梁启超同姓,和康有为同名(康有为名“祖诒”),更是极不舒服,大笔

  • 徐庶为何降曹?徐庶投降曹操后为何一言不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曹操,徐庶

    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可是曹操却用计谋把徐庶的母亲骗到了曹营,把徐母当成人质。徐庶是有

  • 李世民最倚重的老臣为何最后却死在女人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唐朝,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看过关于唐太宗的电视剧的人应该都知道他,他曾帮助李世民策划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得帝位,后又将自己的妹妹送进宫,当上了皇后,他自己的为官之道也一路通途,位极人臣,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了。可是最后长孙无忌也死的很惨,被人诬陷谋反,最终自缢身亡。可以说,在李世民当皇帝时,长孙无忌真

  • 一生历五朝八姓十一帝的冯道是奸臣还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忠臣,奸臣,冯道

    冯道在五代史上是一个异类,他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官僚,因为他的一生都在做官,并且侍奉了五朝八姓十一帝,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位列宰辅,虽生处乱世,时局动乱,他都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时,使自己永远立于高位不败。生前辅佐了一个个帝王,阅尽繁华与沧桑,死时葬礼达到万人空巷,后周世宗柴荣罢朝三日,以寄哀思

  • 楚庄王轶事:在其即位之初曾被宗室叛臣劫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楚庄王,春秋,霸主,

    楚庄王(?—前591年),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自从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之后,不仅使楚国迅速强大、威名远扬,而且也为华夏的统一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君主,在继位初期却突发意外地被人给劫持。我们大家知道,楚庄王在“不

  • 解密:名臣晏子在留给子女的遗书中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晏子,齐景公,相国,

    公元前500年,服侍了三位国君(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为国出力五十多年的的齐国相国晏婴,终究还是决定要回家养老了。是啊,岁数不饶人,毕竟自己已经老了,精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而且,很多事情自己也感觉到力不从心不服老不行啊!再说了,天下也没有不散的宴席,自己早晚都是要离开的!虽然之前晏婴也多次向国君

  • 许平君是正宫皇后惨遭霍家毒杀沦为政治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许平君,霍光,汉朝

    许平君(前88年—前71年),汉宣帝刘询的首任皇后,汉元帝刘奭之母。本来,许平君的父亲犯了大罪,她也受到株连,被罚入掖庭(宫女居住和犯罪家属妇女配没人宫劳动之处。)当差。这样的环境下,许平君的人生应该是暗淡无光的。但正巧的是,汉武帝废太子刘据的儿子刘病己也因父亲的缘故,被驱至掖庭生活,这就与许平君有

  • 张惠是才女嫁给残暴皇帝朱温两人恩爱了20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惠,朱温,梁国

    张惠,宋州砀(dàng)山人(今安徽砀山),后梁太祖朱温爱妻。张惠出生在一个富豪之家,父亲张蕤(ruí)曾是宋州刺史。在这样一家庭,张惠既有教养,又有学识,还懂军事和政治,是名副其实的才女。张惠跟朱温是同乡,朱温出身贫寒,却孔武有力。朱温和二哥朱存在宋州郊外打猎,遇到去龙元寺烧香的张惠。在见到张惠的

  • 解密:失街亭的马谡是“不可大用”还是“大材小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谡,名将,街亭,

    马谡是个战略家,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般死读兵书,不堪大用。之所以让人产生如此印象,无非就是马谡在防守街亭中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最终导致街亭失守,使蜀军陷入了军事上的被动。为严肃军纪,鼓舞士气,诸葛亮不顾“胜败乃兵家常事”的客观实际,直接来了一个略带表演成分的“挥泪斩马谡”。看起来是执纪严明,不徇私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