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出身江贼的甘宁是怎么成为三国顶级武将的?

出身江贼的甘宁是怎么成为三国顶级武将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739 更新时间:2024/1/23 5:24:26

甘宁原本是江贼,用虎皮包裹船身身系铃铛,人称锦帆贼,试问没有实力敢这样显摆吗?地方政府没有能制服的,水战他们来去如风,甘宁是首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甘宁也想走正途,当时孙策还没有统领江东,孙坚还是袁术的部将,甘宁就投了黄祖,但是出身的问题没有被重用。黄祖和孙坚打仗,居然被追着打,而甘宁一上场就射杀了凌统的父亲凌操,也和凌统结了怨气。

后来他转投孙策,孙策当即委以重任,就是小霸王对甘宁武勇的肯定。

208年甘宁献计奇袭夷陵得手,可是不足千人的甘宁被曹仁四五倍的人数围住,连日箭如雨下,所有人惊慌失措,唯独甘宁谈笑自若,硬是撑到周瑜来援。后来和鲁肃在益阳防备关羽,关羽号称三万人,准备从上游带五千精锐渡河。甘宁宣称只要八百人防守,要关羽听其名号都不敢过来,渡河也是被甘宁抓。后来关羽果然没有渡河,那里因为也命名为关羽瀬。

第二次合肥之战,甘宁身先士卒,爬上城墙,直接破城,但是孙权与张辽作战失利,众将护孙权突围,周泰被刺了十来枪,甘宁振奋士气而且毫发无伤。

此后曹操号称四十万大军到了须濡口,甘宁领三千人与曹操作战,晚上挑选了百人精锐奇袭曹营,等曹魏反应过来,甘宁已胜利返回,极大振奋东吴军心,扭转了张辽在逍遥津的影响,孙权称赞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矣。”而张辽是魏国的顶级武将,孙权以张辽和甘宁相比,足以说明甘宁在顶级武将的行列。加上上述种种事例,说明甘宁智勇双全,不愧于顶级武将的名誉。

甘宁在郡中,轻侠杀人,藏舍亡命,大有名声。他一出一入,威风炫赫。步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侍从之人,披服锦绣,走到哪里,哪里光彩斐然。停留时,常用锦绣维系舟船,离开时,又要割断抛弃,以显示其富有奢侈。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宁便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如果礼节不隆,甘宁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贼害官长吏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后甘宁不再攻掠别人。他读了一些书,钻研诸子百家之说,想有所作为,便率领八百多人,去依附刘表,留驻南阳。

大约建安八年(203年),甘宁路经夏口(今湖北武汉),被江夏太守黄祖挽留,一留就是三年。黄祖留下甘宁,却义以“凡人”相待。黄祖部下督苏飞数次推荐甘宁,黄祖不但不加任用,反而派人去勾引甘宁部下,致使甘宁手下渐渐有人离去。甘宁明知黄相处不能再留,也想弃之而去,只是没有一条万全的途径,因而,独自忧愁苦闷,无计可施。

建安十二年(207年),孙权领兵西攻江夏,黄祖大败,狼狈逃溃。甘宁将兵为其断后。他沉着冷静,举弓劲射,射杀孙权的校尉凌操。孙军不敢再退,黄祖性命这才得以保全。甘宁立下大功,可黄祖仍不重用,甘宁决计离去。

于是,苏飞提出让甘宁任邾长,黄祖同意。甘宁招回原来离去的一些手下,又聚集一些愿意相从的人,带著他们投奔孙了权。

由于周瑜、吕蒙的推荐,孙权对甘宁十分器重,对待他如原来那些老臣一般。甘宁心情愉快,立即向孙权献计:“今汉祚日微,曹操弥憍,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孙权很赞赏这一意见,坚定了用兵的决心。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命甘宁西征江夏,果然擒获黄祖,把他的部众也全部击溃俘获。胜利后,孙权分拔一支部队给甘宁指挥,屯兵当口。

赤壁之战后,周瑜、甘宁曾力劝孙权西取巴蜀。孙权犹豫不决,去征求刘备的意见。刘备早有占据巴蜀的打算,便巧妙地加以劝阻。孙权坐失良机,致使西蜀落入刘各之手,追悔莫及。

甘宁性情粗猛好杀。其厨房下一小童犯了过失。逃到吕蒙那里,吕蒙怕他遭甘宁杀害,便把他藏匿起来,没有马上将他送回。后甘宁带着礼物来拜谒吕蒙的母亲,要升堂见母时,吕蒙才叫出那小童来还给甘宁,甘宁答应不杀他。可是,过了一会儿,回到船上,甘宁却把小童捆在桑树上,亲自挽弓将他射死。

然后,下令船上的人加固船的缆绳,自己解下衣服卧在船中。吕蒙大怒,鸣鼓聚兵,准备上船进击甘宁。甘宁听到动静,故意躺着不起来。吕蒙的母亲光着脚跑来劝阻吕蒙:“主上待你如同骨肉,把大事托付给你,怎么能因个人的愤怒而想攻杀甘宁呢?甘宁要是死了,纵然主上不责问你,你作为臣子这样做也是非法的。”吕蒙一向非常孝顺,听了母亲的话,心里明白过来。他亲自来到甘宁船上,笑着招呼:“兴霸,老母正等你吃饭,快上岸吧!”甘宁十分羞愧,流着泪对吕蒙哽咽着说:“我有负于您。”便与吕蒙一起回去拜见吕母,欢畅地宴饮一天。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甘宁去世,甘宁死时,孙权深深痛惜。

标签: 甘宁孙策三国

更多文章

  • 北魏名士元勰:力挺孝文帝 汉化改革中建奇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魏,孝文帝,改革,

    元勰(?年—公元508年),字彦和,原为鲜卑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革后,遂为洛阳人。他曾为侍中、中书令,是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支持者,也是各项改革政策的主要决策者和执行者。元勰是孝文帝元宏的弟弟。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封始平王,加侍中、征西大将军。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改封彭城

  • 解密:视女人如衣服的刘备挂念一生的美女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甘夫人,糜夫人,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有一句经典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意思就是说兄弟如手足一样,是不能代替的;而妻子就像衣服一样,随时都可以旧换新的。作为中山靖王滞后、蜀汉先主的刘备当然是敢说敢做,果然是换妻如同换衣服一般。不过细细看来,刘备一生不停的换老婆并不仅仅是好色那么简单,因为刘备的这

  • 周瑜不杀刘备背后的考量:承担不起刘备集团报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瑜,刘备,荆州,

    周瑜对刘备的力量是绝对不会轻视的。即便是刘备被杀,刘备军依然有主心骨,从血脉来说有刘禅的继承;从政务上有诸葛亮的继承。在赤壁之战结束以后刘备就象是原本被巨石压住、而巨石忽然被移开的幼苗,异常迅速地成长起来。周瑜攻击南郡不下给予了这位枭雄最好的机会。在追逐曹操至江陵未果之后,刘备立即掉头向南,迅速平定

  • 秦国白起:一举成名天下知 灭韩魏联军24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起

    核心提示:山西省高平县有一种传统小吃,已有两千年历史,是一种烘烤的豆腐,叫做“白起肉”。皆因白起过于残忍而来,一日之内,坑杀四十万降军。三家分晋 战国初期,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国君,被周天子承认,完成了三家分晋的最后一步,成为战国时期的新兴国家。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

  • 古代十大失意的汉族名将!壮志未酬 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名将,王玄策,冉闵

    历史的更迭,君主的更替,需要谋士的改革,当然也需要武士来打天下。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黄沙滚滚,敌军纷纷,将士们的生命早已经轻如鸿毛。为了国家的安定,战场上的士兵没有一个不是在提着脑袋打仗的。话说,在战场上为国家抗阵杀敌,为君主建功立业,本应该是封侯加爵的事情,却偏偏有这样一些大将战功赫赫却青史无名,

  • 杨坚身为开国皇帝为何因偷腥被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坚

    皇帝,历来是金口玉言,说一不二,哪有被女人逼得哭哭啼啼、“离家出走”的道理?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历史总有无限可能,翻开正史,这种千古奇闻竟然真的存在!或许,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特例”——被老婆骑着脖子拉屎的惨剧,就发生在隋文帝——杨坚的身上。由于管束甚严,隋文帝长期“惧内”,他终于无法

  • 崇祯作为最有尊严的亡国之君都做了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崇祯

    崇祯做皇帝的时候,明帝国已经就剩一堆烂摊子了,各方面都迫切需要恢复和改善。所以他勤政为国,但勤政不代表能救国,加上内忧加外患,明朝灭亡已是大势所趋。在亡国的最后时刻,我看到了一个悲情的崇祯。李自成军攻入北京的时候,他长叹一声:“苦我民尔!”太监张殷劝他投降,被他一剑刺死。投降?我乃大明之主,誓死不降

  • 揭秘武则天为何对酷吏先用后杀?其中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酷吏

    在武则天重用的酷吏中,有两个最为狠毒,在历史上知名度也最高,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提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当时的人都会不寒而栗。武则天为了巩固她的地位,实行铁血政策,重用酷吏,打击潜在的政治敌人,借此稳定政局。那么失去利用价值之后,这两个杀人魔王又落得个何等的结局呢?有一个成语叫做“请君入瓮”,意思

  •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会相中紫金山作为自己寝陵?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紫金山

    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在一般人眼里,朱元璋选择钟山作为自己的寝陵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后人看待这个问题时,多以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其玄奥。昨天,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

  • “虎爸”朱元璋是用怎样的铁血手腕教育朱棣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朱棣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留给后世的,有俩大光辉形象:铁腕君主,温情丈夫。身为君主,朱元璋治国强硬坚决。对北元狠打到底,国家强力干预经济,优厚到空前的全民福利,都是前朝不敢想的大手笔。监督执行严格到凶残,各省驿道常被囚车堵路,车上牢笼里塞满腐败分子,一路悲催供百姓看猴似的围观。这样的铁腕领导,三百多年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