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子首先使用间谍:军事思维领先西方两千余年

孙子首先使用间谍:军事思维领先西方两千余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67 更新时间:2023/12/22 10:43:30

谍战片已经热了一段时间,它不像一阵风,刮过完事。《黎明之前》的出现,让观者发现,拍滥了的谍战戏竟然还有新意可挖。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世界上最懂间谍的应该就是中国人。

美国华盛顿唐人街附近,坐落着美国国际间谍博物馆,其中一个展柜陈列着《孙子兵法》的竹简,背景是最后一篇《用间》中记载的五种间谍使用方法:“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有一种说法,美国人这些年打仗,失败的不说,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能取胜,皆因人手一本《孙子兵法》。这就好像从月球上能看到长城一样,是自欺欺人的笑谈,战争最终还是要靠实力。所以,“勒紧裤腰带,也要有根打狗棍”。

但是《孙子兵法》一书能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为“百代谈兵之祖”,绝不是笑谈。放在世界范围里,它也是第一。

中国最懂《孙子兵法》的也许是北京大学中系的零,在他看来,西方的军事战略文化不发达,过去一直拿史书和战例当教材,很长时间里,没有上升到理论总结高度的兵书。直到19世纪早期,拿破仑的军队俘虏了克劳塞维茨,才有了《战争论》。

《战争论》没有《用间》这样的章节,克劳塞维茨认为“任一个统帅所能确切了解的只是自己一方的情况,对敌人的情况只能根据不确切的情报来了解。”孙子不这么看,他喜欢讲“知胜”,从头讲到尾。他说,“知胜”没什么诀窍,关键是“多算胜少算”,即敌我双方谁算计得更多,谁的胜算更大。那么,根据什么算计呢?“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如何“知彼知己”呢?《用间》篇强调,“成功必出于先知”,“先知”就是靠间谍刺探敌人的情报,重点落在“知彼”,技术性很强。

先循名责实。“间”字本义是间隙。作动词讲,有离间、乘间(抓住机会)等义;作名词讲,引申为刺探情报之人。“谍”,作为动词用,也有刺探之义;作名词用,则指传递情报之人。

《孙子兵法》把间谍分为五种,分工合作。这是个完整的谍报网,主要环节都已具备,相当成熟。结合《黎明之前》中的间谍,我们来分析一下《孙子兵法》的分类。

因间,“因其乡人而用之”。这里的“乡人”不是乡下人,而是与“官人”相对,指住在敌国的普通居民或移居该国的老乡。这种间谍是平民百姓,负责搜集敌方下层的情报。阿九两口子是也。

内间,“因其官人而用之”,用敌国的官员为间谍。这种间谍负责搜集敌方上层的情报。男一号刘新杰是也。

反间,“因其敌间而用之”,收买敌国的间谍,为我所用。三十六计中的“反间计”是指挑拨离间,利用矛盾、制造矛盾,让敌人自相猜疑,引发内讧。二者不一样。如果能成功策反来解放区的国民党间谍李德元,那就是反间了。

死间,传假情报给敌国的间谍。传假情报风险很大,一旦败露,往往被杀。水手更像是加强版的死间,不是被动而死,而是主动去死,凭此成功实现局势大反转。

生间,传真情报回国的间谍。人在情报在,一定要把情报安全送回来。

具体运用中,孙子主张“五间俱起”。而反间隐藏最深,知情最多,所以是主力。因间、内间配合反间使用。死间、生间为收尾环节。

这是孙子总结的古代谍报网,虽然与当下间谍的工作流程可能不尽相同,而且在具体实践中,各种间谍的作用常会发生变化。但应当说,“五间”的划分和概括还是相当合理和准确的。综观古今中外著名的间谍活动,多不超出因间、内间、反间的范围。

如何让间谍保持忠诚,不变成反间(即双重间谍)?孙子认为,“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间谍人选必须是心腹,而且在物质上要给予最优厚的补偿。光给钱还不够,“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这里的仁义,在红色题材的谍战片中,就是共产党间谍的信仰,代替了物质的刺激,成为大智大勇与全心全意的原动力。

老祖宗总结出如此简明深厚的用间理论,至于在文学创作中如何施展技法,设置悬疑,制造冲突,那就是岳飞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标签: 孙子间谍军事思维

更多文章

  • 春秋第一美男子公孙子都简介 他是受诅咒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公孙子都,美男子,郑国

    相传周朝末年,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个帅的人神共愤的美男子,这一当时的男神便是公孙子都。公孙子都武艺高超,相貌出众,是众多郑国女子的梦中情人,而这一位帅的人神共愤的美男子到底帅到了一种怎样的境界呢?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公孙子都简介。公孙子原名公孙阏,本姓姬,字子都,是郑国贵族。因其长相俊美,被称为春秋第一美男

  • 孙膑是孙子吗 孙膑和孙武的关系 孙子兵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膑是孙子吗,孙膑和孙武的关系

    孙膑,是春秋战国末期的军事家,他著有《孙膑兵法》一书,又名《齐孙子》,齐孙子,顾名思义,可以和孙子的孙子兵法相提并论。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孙膑和孙子并不是同一个人。孙子,又名孙武,他生活在春秋战国的初期,是当时著名的大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至今让大家津津乐道的三十六记,就是孙子的兵法思想的代表战例,相

  •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竟有惊人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发愁——这么大的江山,我死之后,交给谁来坐?长子朱标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朱标传说为马皇后亲生。朱元璋一登上皇位,就给马皇后吃了颗“定心丸”,册立13岁的朱标为皇太子,即未来的国家领导人,也算是对得起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朱元璋聘请浙江名士宋濂等人为太子的

  • 孙膑有妻子吗他喜欢钟离春吗 他和孙子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膑

    孙膑是战国时期十分著名的军事家,他以智谋出名。早年受到奸人迫害成为了一个残疾人,身体的缺陷并没有影响孙膑,各种绸缪在他的头脑里演算,桂陵之战、计杀庞涓,都是他的杰作。孙膑,我们后人喜欢称孙膑为军事家,其实孙膑的能力不仅在军事上,他还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出生在今山东鄄城人的孙膑,据说是孙武的孙子,因为太

  • 他是太监历经五帝 死后被曹操孙子追封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

    太监,东方文化中独有的一种现象,一类人。网络配图在古代,太监一直被士大夫群体所诟病,自秦一统天下以来,历朝历代,均有为祸朝政的太监,他们兴风作浪,搬弄是非,废立皇帝。“指鹿为马”的赵高、汉灵帝时候的十常侍、葬送明朝精锐的大太监王振、九千岁魏忠贤、大太监安德海李莲英......不一而数。作为太监,权势

  • 康熙为什么在众多子孙中喜欢弘历这个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弘历

    康熙一生共有九十七位子孙,由于政务匆忙,康熙众多子孙中,估计连一半都没有见过。一次,雍正带着弘历和弘昼来见向康熙请安,这年弘历十岁。这也是弘历第一次见康熙,随之,康熙在众多子孙中,唯独记住了弘历。据说,弘历聪明伶俐,而康熙见他第一面就觉得弘历将来必有一番大作为。回宫之后,康熙便拿出弘历的生辰八字让人

  • 为什么说李鸿章的孙子不只是个败家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鸿章

    李鸿章一生争议颇多,野史君一直认为他就是晚清政府最大的替罪羊,晚清的那些过错不应该让他这么一个忠心耿耿,一生为了国家的老人背负。李鸿章后来病死了,那他的子孙如何呢?网络配图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就是李鸿章的这个孙子,这个是混血儿的孙子,这个特别败家的孙子,这个一点都不像李家人的孙子。他这个不成器的孙子

  • 康熙有众多孙子为何只相中乾隆当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

    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不过弘历当时年仅十二岁,他不可能了解这次偶然的会面对自己乃至对国家将会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后一个春天,圆明园牡丹台前数百本牡丹开得正艳。雍亲王提出请父皇来家中赏牡丹,老皇帝欣然应允。老皇帝愿意

  • 他是独孤信的孙子 但却因一句玩笑话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独孤信

    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有三个女儿成为皇后,堪称史上之最!但历史文献中似乎关于独孤信子孙的记载很少。其实倒不是独孤信没有儿孙,据史书记载他至少有七个儿子,只是因他的儿孙太不争气,以至于风光全被自己的外孙(如杨广、李渊)抢去了。如《新旧唐书》中就记载了一位,奈何他理想比天高,能力似纸薄!此人名叫独孤怀

  • 武则天最宠爱的孙子被杀 最后只能被冥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

    他拥有迷倒众生的容貌,又因长相酷似李治,个性桀骜不驯,还是武则天最受宠的孙子!正风华正茂,后来为何又被祖母武则天杀了呢?李重润(682年-701年)原名李重照,为避武则天讳,改名李重润。为唐高宗李治及武则天之孙,唐中宗李显和韦皇后长子。在小说《朱雀门》中,李重润拥有迷醉众生的绝美容颜,和骑射练就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