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申不害变法是怎么样的?申不害变法对韩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申不害变法是怎么样的?申不害变法对韩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52 更新时间:2024/1/16 12:12:4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申不害变法是怎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战国时期各国都进行过依靠变法由弱变强的的实践,其中最为成功也最为深彻的变法当属秦国的商鞅变法;之前我们说过西河学派与魏国的兴衰一文中讲述了魏国为其他各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结果这些人才的一部分反过来,又将魏国打得满地找牙的故事,商鞅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容我们以后再讲。

今天要讲的是韩昭侯时期的申不害变法,一个崇尚术制,改变韩国性格的变法者。

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赵氏孤儿”的故事,其中救下赵氏孤儿的关键人物之一就是韩人的先祖--韩厥,韩人的忠义之名也由此而生。在韩昭侯之前,韩国虽小,仍不失其风范;韩昭侯之后,韩人性格大变,忠义之风不再,权术阴谋横行。那种舍小家为大义的精神气质被申不害的术制搞得乌烟瘴气,从此韩国开始了坑队友谋生存的戏剧史。

申不害变法强调君王用权术驾驭大臣,对大臣的能力进行考核,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任用或清除;但是它最大缺陷是没有相应的法制体系做支撑,导致大臣们发展处一套相应的应对君王术制的应付手段,从崇尚忠义逐渐演变成老奸巨猾。

申不害的变法15年,韩国的政局得到稳定,君主的权力集中,贵族的权利受到了限制,百姓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富裕;但是这种只有术制而无法令支撑的变法,对君主的个人能力要求太高,遇到英明的君主还行,君主如果能力不足,就会引发强大的危机。虽然申不害与韩昭侯的组合,使韩国强盛一时,但也很快衰微。

申不害变法对韩国最严重的影响是,韩国君臣朝野形成了老奸巨猾的小人之风;其开国之初所坚守的忠义之风被摒弃,面对秦国的侵略,不敢正面抵抗。人人患得患失,看个人利益重于国家利益,总希望通过嫁祸于人的方式,存续国祚;奋斗进取的之分日渐萎靡,蝇营狗苟之心大行其道。

比如:

韩魏联军24万人在伊阙应对秦国的10万大军,结果韩人保存实力,心不齐,被白起一战而打断脊梁

秦国攻打韩国上党,上党太守献地于赵,引发秦赵长平之战,赵国被打断脊梁

自己不能主动奋发作为,也不想出力,总想把祸水引到别人身上,这便是申不害变法给韩国留下的后遗症,这种后遗症最终也导致了韩国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

因忠义而立国,因变法而易俗,刚直之气不再,苟且之风日盛;韩国之败,败在丧失本心。

标签: 春秋战国申不害

更多文章

  • 战国变法不止商鞅,同样是法家申不害变法和商鞅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商鞅,申不害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同样是法家申不害变法和商鞅有何不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战国初期,各诸侯国为了应对日渐严峻的竞争局面,纷纷以改革来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务实、见效快的法家,成为了各国君主的首选。首先吃螃蟹的李悝、吴起,曾让魏、楚强盛一时;而公孙鞅踩在李、吴二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他于公

  • 韩国推行的 “申不害变法”,到底是什么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国,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周边的大国兼并了。到了春

  • 仲由请百姓们喝粥,孔子听说后为何把粥倒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仲由,春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仲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了私人讲学之风,因此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因为他在海内外强大的影响力,所以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一生共有3000多弟子,但成才的却只有72人,

  • 孔子最惨的弟子是谁?仲由死后孔子伤心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仲由,春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仲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座下弟子三千人,而真正身怀绝技,能够登上台面的弟子,则有72人,他们被称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的72位最得意的弟子里面,有1位显得非常另类,此人便是仲由。仲由,字子路,他比孔子小9岁

  • 历史上真有钟无艳这人吗?钟无艳有何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钟无艳,历史,春秋战国

    钟无艳原本叫做钟无盐、钟离春,她是战国时期,齐国无盐邑之女,因此叫做钟无盐,而钟无艳这个名字,多存在后世的戏剧里。因此,后世的人又叫这位丑娘娘为钟无艳。相传钟无盐四十未嫁、丑到何种程度?史书上记载,她额头突出、双眼均下凹,身体上本身和下半身的比例失调,肚子很长,昂鼻即鼻孔向上翻翘,最可笑的是,她居然

  • 齐宣王为什么会让丑女钟无艳当皇后?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宣王,战国

    你真的了解齐宣王为什么会接纳钟无艳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钟无艳,又名钟离春、钟无盐。相传是战国齐国无盐邑之女,相貌奇丑。有多丑?据西汉成书的《列女传》中的描述,她有10个方面的丑: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反正是天底下最丑的形态,

  • 钟无艳原名叫什么?她的外貌真的很丑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国,钟无艳

    锺离春,姓锺离,名春,齐宣王后,为华夏四大丑女之一,丑陋与才华皆举世无双。战国时齐国无盐(今山东省东平县无盐村)人,又称锺无盐,后来以讹传讹变成了锺无艳。貌丑,年过四十未嫁,后来亲自前往向齐宣王主张“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刘向《列女传》记载:“锺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齐宣

  • 钟无艳的真名是什么?她的样貌真的很丑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钟无艳

    如果说在电子竞技领域"菜是原罪",那么在现实生活之中,"丑"恐怕就是更多人眼中的"原罪"。"丑人多作怪"、"人丑就要多读书"……而因为人们对"丑"太敏感,所以"中国古代四大丑女"硬是被选出来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做对比。然而就像卡西莫多在丑陋的外表之下有一颗善良的心,谁又能断定不够美好的容颜背后就一

  • 郑国的子皮为何称子产为君子 自己为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子皮

    春秋时,郑国上卿子皮发现子产才出于已,便毅然将国政委于子产。子产为政,大胆改革,除旧布新,郑国大兴。但是在启用人才上,子产却没有子皮那样的胆识。《左传》记载:子皮欲提拔一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新人为邑宰。认为,新人虽未尝治邑,但可在治邑中增长才干,学会治邑。子产则极力反对这样做,主张“学而后入政、未

  • 子产是谁?春秋战国子产的治国思想方略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子产

    子产为政也是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在鲁襄公三十年也就是公元前543年,子产在郑国当了执政大臣,他推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整顿国家政治秩序,在当时是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的,也有很多人表示反对,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证明了政策是正确的,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子产也受到人们的称赞。网络配图故事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