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国推行的 “申不害变法”,到底是什么政策?

韩国推行的 “申不害变法”,到底是什么政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52 更新时间:2024/1/20 23:10:3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周边的大国兼并了。到了春秋末期,魏赵韩三家联手消灭智氏,并在战国初期瓜分了晋国,成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与此同时,田氏代齐的发生,促使战国七雄的局面得以形成,也即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燕国七雄并列。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较量,往往还讲究一个名正言顺。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的战争则是更加残酷和频繁了。于是,为了适应战国时期的特点,战国七雄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变法,以此增强自己在战国时期的竞争力。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是一场非常成功的变法。在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并因此一统天下。那么,问题来了,几乎同时期的商鞅变法和申不害变法,为何秦国强大?韩国依然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呢?

首先,申不害,原为郑国京(今河南荥阳东南)人,战国中期法家著名代表人物。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灭亡,郑地纳入韩国版图,韩国的版图扩展到中原一带,与楚国接壤。但是,韩国与其他大国相比,无论从疆域面积,还是从国力上讲,都不能算是强国(地理位置使韩无扩张空间)。此时,各国的变法运动风起云涌,不变法就有落后和被别人吃掉的危险。在已经进行的变法中,魏国的李悝变法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榜样。李悝是法家人物,所以,韩昭侯也想用一个法家人物主持变法。他选中了法家重要的代表人物——申不害。

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在韩国实行变法。与此相对应的是,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于是,便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因此,从变法开始的时间上,申不害变法和商鞅变法几乎是在同一时期进行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天壤之别,也即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诸侯国,而韩国则是最弱的诸侯国。

对此,在笔者看来,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韩国的地理位置相对较差,这促使申不害变法能够带来的帮助是极为有限的。对于韩国来说,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疆域面积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所以在公元前230年,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因为周边都是比较强大的诸侯国,这意味着韩国不仅难以扩张自己的疆域,反而要担心周边大国蚕食自己的疆域。所以,韩国能够在战国时期坚持到公元前230年才灭亡,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相对于韩国,秦国的地理位置则比较优越。面对山东六国,秦国坐拥易守难攻的函谷关。并且,秦国的核心区域位于今甘肃、陕西等地,这在整体海拔上要高于中原之地,也即秦国进攻中原比较容易,而中原之地的诸侯国想要进攻秦国,则比较困难。当然,相对于韩国,秦国的扩张空间也是比较广阔的。对于秦国来说,可以向北进攻匈奴等游牧民族,向西进攻义渠国等戎狄,也能够向南吞并巴国、蜀国。

在商鞅变法后,秦惠文王这位君主就发起了秦灭巴蜀之地。此战,秦国成功吞并了巴国、蜀国等诸侯国,也即将今四川、重庆等地都纳入到秦国的疆域了。在此基础上,秦国的疆域面积,甚至能够和楚国一较高下了。但是,对于韩国来说,因为地处中原之地,只能勉强消灭了郑国,接下来就没有合适的进攻方向了。所以,不同的地理位置,成为秦国和韩国实力差距悬殊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对于申不害变法本身来说,就是一场不够彻底的变法,这注定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韩国。就申不害变法的核心内容来说,无疑是帮助韩国君主掌握如何任用、监督、考核臣下的方法。

诚然,这可以帮助韩国选贤任能,提高韩国上下的运转效率。但是,这一变法显然太过依赖于韩国君主本身了,也即如果韩国君主是一位平庸甚至昏庸的君主,那么申不害变法很可能无法起到什么作用了。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申不害变法过分强调“术”,没有相应制约,那么臣下也可以运用权术来应付君主。所以,申不害教韩昭侯用术的结果,使相当一部分大臣也变得老奸巨猾起来。基于此,在申不害变法之后,韩国也没有诞生什么一流的人才,也即依然平平无奇。

最后,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申不害在韩国变法十几年,国家太平,兵力强盛。而且,韩国还在扩张上取得不小成绩。公元前353年,攻东周,取陵观、刑丘(今河南温县东北)、高都(今河南洛阳南)、利(不详),公元前346年,韩国又与魏国联合出兵,攻取了楚国的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不过,在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变法所取得的成就实在太大了,这让申不害变法自然是相形见绌了。

比如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后,打造了一支精锐之师,不仅消灭了有着战国第八大强国之称的中山国,还击败了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势力,这奠定了赵国在战国中后期的地位,而就商鞅变法来说,军功授爵的推行,直接提升了秦军将士的战斗积极性,促使秦国将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成为山东六国都非常畏惧的虎狼之师。综上,在笔者看来,这就好比其他诸侯国在变法之后,都前进了一大步,甚至好几步,但是韩国在申不害变法之后,仅仅向前迈出了一小步,这自然无法改变韩国在战国七雄中的排名中。此外,再加上韩国本来就是战国七雄中疆域最小的诸侯国,也即本来底子就薄弱,提升的成绩还比较有限,这促使其一直是当时最弱小的诸侯国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韩国战国

更多文章

  • 仲由请百姓们喝粥,孔子听说后为何把粥倒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仲由,春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仲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了私人讲学之风,因此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因为他在海内外强大的影响力,所以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一生共有3000多弟子,但成才的却只有72人,

  • 孔子最惨的弟子是谁?仲由死后孔子伤心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仲由,春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仲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座下弟子三千人,而真正身怀绝技,能够登上台面的弟子,则有72人,他们被称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的72位最得意的弟子里面,有1位显得非常另类,此人便是仲由。仲由,字子路,他比孔子小9岁

  • 历史上真有钟无艳这人吗?钟无艳有何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钟无艳,历史,春秋战国

    钟无艳原本叫做钟无盐、钟离春,她是战国时期,齐国无盐邑之女,因此叫做钟无盐,而钟无艳这个名字,多存在后世的戏剧里。因此,后世的人又叫这位丑娘娘为钟无艳。相传钟无盐四十未嫁、丑到何种程度?史书上记载,她额头突出、双眼均下凹,身体上本身和下半身的比例失调,肚子很长,昂鼻即鼻孔向上翻翘,最可笑的是,她居然

  • 齐宣王为什么会让丑女钟无艳当皇后?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宣王,战国

    你真的了解齐宣王为什么会接纳钟无艳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钟无艳,又名钟离春、钟无盐。相传是战国齐国无盐邑之女,相貌奇丑。有多丑?据西汉成书的《列女传》中的描述,她有10个方面的丑: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反正是天底下最丑的形态,

  • 钟无艳原名叫什么?她的外貌真的很丑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国,钟无艳

    锺离春,姓锺离,名春,齐宣王后,为华夏四大丑女之一,丑陋与才华皆举世无双。战国时齐国无盐(今山东省东平县无盐村)人,又称锺无盐,后来以讹传讹变成了锺无艳。貌丑,年过四十未嫁,后来亲自前往向齐宣王主张“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刘向《列女传》记载:“锺离春者,齐无盐邑之女,齐宣

  • 钟无艳的真名是什么?她的样貌真的很丑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钟无艳

    如果说在电子竞技领域"菜是原罪",那么在现实生活之中,"丑"恐怕就是更多人眼中的"原罪"。"丑人多作怪"、"人丑就要多读书"……而因为人们对"丑"太敏感,所以"中国古代四大丑女"硬是被选出来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做对比。然而就像卡西莫多在丑陋的外表之下有一颗善良的心,谁又能断定不够美好的容颜背后就一

  • 郑国的子皮为何称子产为君子 自己为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子皮

    春秋时,郑国上卿子皮发现子产才出于已,便毅然将国政委于子产。子产为政,大胆改革,除旧布新,郑国大兴。但是在启用人才上,子产却没有子皮那样的胆识。《左传》记载:子皮欲提拔一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新人为邑宰。认为,新人虽未尝治邑,但可在治邑中增长才干,学会治邑。子产则极力反对这样做,主张“学而后入政、未

  • 子产是谁?春秋战国子产的治国思想方略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子产

    子产为政也是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的历史故事,发生在鲁襄公三十年也就是公元前543年,子产在郑国当了执政大臣,他推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整顿国家政治秩序,在当时是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的,也有很多人表示反对,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证明了政策是正确的,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子产也受到人们的称赞。网络配图故事是这

  • 子产是个怎么样的人?对于郑国的治理他有三大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子产

    子产是个怎么样的人?对于郑国的治理他有三大思想!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这是法家最根本,也是最强烈的治国信念。这种的观点,滥觞于春秋时期的子产。我们都知道,随着时代的进步,墨守成规者将难以突破困境,甚至无法生存。春秋时期,子产作为积极献身于郑国

  • 孔子对曾子发火,竟然是因为他太迂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曾子

    我们读《论语》,会看到一个无比真实与可爱的孔子,他喜欢唱歌,遇到喜欢听的歌曲,常常会请演奏者和自己合唱,有时候他会和自己的弟子开玩笑,但涉及到道理时又特别说明这只是玩笑而已;有的时候他会严厉批评自己的学生,比如子路,但学生遭遇不幸时,他却是流最多眼泪的人。网络配图孔子对曾子是非常喜欢的,他认为曾子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