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卞和是怎么发现和氏璧的?和氏璧最后归谁所有?

卞和是怎么发现和氏璧的?和氏璧最后归谁所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01 更新时间:2024/1/4 0:34:04

和氏璧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和氏璧,是我国历史上一件极具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国宝。

相传,和氏璧的发现者是春秋早期一个叫卞和的楚国人。有一次,卞和到荆山里去砍柴,无意间在乱石堆中发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石头。卞和的直觉告诉他,这块通体透着灵气的石头其实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于是,卞和兴奋地将宝贝献给了楚王。

这时的楚国国君是楚厉王(或称楚蚡冒),他拿到卞和献上的璞玉,左看右看都觉得只是一块普通石头,于是叫了一个玉雕师来鉴定真伪。玉雕师看了半天,也拿不准这究竟是玉是石。

他心想,我要说是玉,万一剖开是石头,我就有欺君之罪;不如说是石头,让楚王把它扔了算了。于是玉雕师告诉楚厉王说:“这就是块石头。”楚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存心欺骗他,就下令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楚厉王死后,他的弟弟做了国君,是为楚武王。不服气的卞和又拿了那块璞玉来献宝。楚武王也找了一个玉石专家来鉴别,那人仍然说这是块石头。楚武王心想,卞和这人不吸取教训,便又让人砍掉了他的右脚。

其实,卞和在第一次献玉失败后,可以自己花钱请一个玉匠把石头剖开,判定里面是美玉,再献给楚王;如果剖开真是石头,他也可以早些死心,就不会一而再地被砍脚了。但不知他为何没有这样做。

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才去世,下一任国君是楚武王的儿子楚文王。这个时候,长寿的卞和还活着。听说新王即位,他想再去献宝,又怕被楚王杀掉;不献宝却又实在不甘心。左右为难之下,卞和抱着那块璞玉,连哭了三天三夜,到最后哭出来的都是血泪。

楚文王听说了这个消息,就派人去问卞和:“天底下受了砍脚刑罚的人多的是,没一个人像你哭成这样的。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卞和回答说:“我不是因为失去双脚而哭,我哭的是这个世道,明明是美玉,却被人说成是石头;明明是忠贞之士,却被人当作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

楚文王见卞和如此坚定、执着,觉得需要认真调查落实,就命令玉匠将那块石头剖开,果然得到了一块无瑕美玉。于是,楚文王重赏了卞和,并将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将近四百年后,和氏璧离奇失窃,辗转被赵惠文王得到。秦昭王听说这事,立刻派人给赵惠文王送信,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惠文王召集军政大臣一商量,说把和氏璧给秦国,就怕他们言而无信;不给秦国,又怕他们借机出兵强抢。

就在君臣两难之时,蔺相如挺身而出,带和氏璧出使秦国,智勇双全与秦昭王斗法,最终上演了一出大家耳熟能详的“完璧归赵”的好戏。

但数十年后,和氏璧终于还是落入秦国手中。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遂创立“皇帝”尊号,自称始皇帝。大权独揽的始皇帝嬴政觉得自己还缺少一个身份上的象征——皇帝玉玺。

现成的玉玺多得很,但秦始皇认为,像他这么至尊无上的君王,使用的皇帝玺一定得用最好的美玉制成。于是,他下令让咸阳最著名的玉雕大师将和氏璧雕琢成方圆四寸,其上交缠五龙的皇帝玉玺;又命宰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刻于玺上。从此,和氏璧变了形态,改了名字,叫作“传国玉玺”。

标签: 和氏璧卞和

更多文章

  • 吴伟业和卞玉京有什么爱情故事?两人是怎么相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吴伟业,卞玉京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8岁时游吴

  • 楚国献鼋到底有什么阴谋?郑灵公是怎么应对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灵公,春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楚国献鼋:郑灵公是否能够摆脱这个巨大的阴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春秋战国时代的小诸侯国们,要选个稳定的靠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谓霸主,寿命有限,在位的时候耀武耀威,死了以后霸业往往难以为继,那些附庸的小诸侯国们,就会如同无头苍蝇到处乱窜,重新选择新的

  • 春秋时期,郑灵公为何会因为一碗甲鱼汤而被臣子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郑灵公

    郑灵公的死因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古代的君王贵为九五之尊,权倾天下,他们手握生杀大权,臣子及百姓莫不畏之,然而君王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据估计古代的君王有近三分之一的死于非命,春秋战国时期的君王有无聊至极举鼎而死的,有掉进茅坑淹死的,还有因为一碗甲鱼汤而被大臣杀死的。春

  • 春秋时期死得较惨的君主之一,揭秘郑灵公的奇葩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灵公,春秋

    在历史长河中,郑灵公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作为郑国第十二任君主,在位不足一年就被大臣给杀死了,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叫做“染指于鼎”,讲述的就是郑灵公因为甲鱼汤被大臣杀死的故事。说起来,郑灵公应该算是春秋时期死得比较惨的君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有

  • 历史上有名的神童甘罗为何十二岁官拜上卿?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甘罗

    楚公子春申君黄歇在武关听说秦国打了败仗跑了,就带着八万大军回到楚国。楚考烈王仍想当霸主,就打发使臣上成周去请求周赧(nǎn)王下令征伐秦国。周赧王管辖的土地还不如最小的诸侯国,而且还分成两半儿;河南巩城一带叫“东周”。河南王城一带叫“西周”。周赧王答应楚王用周天子的名义去约会列国诸侯。但只有西周、燕

  • 史上最年轻的丞相是甘罗 却因一女人被斩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甘罗

    在我国历史上丞相之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属于最高的行政官职,帮助皇帝管理文武百官,并处理国家大事。网络配图但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一位最年经的丞相,那就是被誉为神童的甘罗,他原本是名门之后,但因其嘱咐甘茂被人诋毁,而逃离秦国,成为了齐国的座上宾,于是甘罗所在的家族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只能委身于吕

  • 神童甘罗怎么死的:甘罗给秦始皇陪葬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神童甘罗怎么死的

    史书对甘罗的生平记载极少,可以说他是生卒年不详。不过也有人根据他的已有可考的历史,以及当时有关的秦始皇、甘茂、吕不韦等人的史书记载,推测出他的出生年份。另外在小说《哑舍》中因为甘罗有确切的年龄,所以也可以倒推出他的出生年份。历史上,甘罗在十二岁时被封为秦国上卿,之前是吕不韦门下的家臣,而吕不韦被免去

  • 历史上12岁的甘罗在成为宰相后,为什么就神秘消失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战国

    历史上12岁的甘罗在成为宰相后,为什么就神秘消失了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甘罗的祖父叫甘茂,做为秦国的左丞相。甘茂成为秦国相国吕不韦的少庶子,而少庶子的意思,就是指年轻的家臣,也就是说甘茂是吕不韦的门客,我们知道,战国四君子好养门客,有门客三千,吕不韦做为强大的秦国的相

  • 甘罗12岁成宰相为何后来却消失不见了?甘罗去哪里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甘罗

    甘罗12岁成宰相为何后来却消失不见了?甘罗去哪里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甘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甘罗12岁当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年少有为最经典的典故。也成为很多家长用来教育自己孩子,激励自己孩子要努力学习,出名要趁早,少年有为的一个鲜活的教材。(甘罗剧照)不过,

  • 秦王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是如何回答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甘罗,秦国

    甘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是个哲学问题。那蛋是公鸡生,还是母鸡生?这个问题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在古代有一个皇帝,却偏偏想要吃公鸡下的蛋,朝廷百官左右为难,这时一个小孩只用了7个字,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后来还当上了宰相,成为年龄最小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