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卧薪尝胆的勾践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最亲密的伙伴是如何评价他的?

卧薪尝胆的勾践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最亲密的伙伴是如何评价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160 更新时间:2024/2/17 3:26:05

勾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个对联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或许很多人都在读书时期将其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据说这个对联的作者就是写出《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写下了这副对联来勉励自己,最终不靠科举也成为了一代文学家。

这个对联里的两个人物,一个是项羽,一个是勾践,对于项羽褒贬不一,但是对于勾践,可以说是正面评价多于负面评价。勾践有三宝:卧薪尝胆、称霸诸侯国,勾践剑锋利,这三样东西可以说让勾践成为励志、成功者的代言人。

但这些只是我们通过结果反推的,实际上勾践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很多读者不是非常的了解,其实想要全面的了解勾践的话,还要看他成功后所做的事情和他最亲密的伙伴给他的评价。

不可否认勾践的确非常地励志,因为他从一个阶下囚能够隐忍二十年,还给吴王夫差当过三年的马仔。这马仔可不好当,要知道,勾践虽然失败,但是却一直是一国之君,他给夫差当马仔,那可不是表现得忠诚就行,他要给夫差端茶倒水,牵马养马,还必须要小心翼翼的,这才能放松夫差的戒心,留下一条命,以图东山再起。

正是因为勾践从一国之君到阶下囚,又恢复一国之君的位置,最后灭吴称霸诸侯国这样的传奇经历,所以勾践家喻户晓,也诞生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比如卧薪尝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通过这几个成语我们可以看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样的成语其实是贬义的,但却真实的发生在勾践身上,这还是范蠡对他的评价。

范蠡就是勾践那个亲密的小伙伴,如果没有范蠡,那么勾践很可能就兵败被夫差杀掉了。是范蠡给勾践出的主意,去跟夫差投降,并哭着喊着要做夫差的马仔,这才让夫差一时心慈手软,连伍子胥的劝说都没用,可见勾践真的是一个好演员。

范蠡在勾践复国、强国、称霸的道路上给予了非常大的帮助,可以说不亚于管仲之于齐桓公、伍子胥之于夫差,而且范蠡也是因为在楚国无法得到重视才来帮助勾践。

他和文种一起献上了“伐吴九术”,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一举灭到吴国,杀了夫差,并称霸中原。

按理说范蠡和文种都是功臣,这个时候应该像管仲一样,非常的风光才对,但是范蠡却悄然离去,走之前还给文种写信让他离开勾践,说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但文种不听。果然没过多久文种就被范蠡杀死。

范蠡对勾践的评价还是非常贴切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而勾践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范蠡的评价是正确的。

其实范蠡对于勾践的认识应该源于勾践对吴王阖闾的胜利,勾践的父亲允常在位的时候,越国逐渐强大,而同时吴国也强大起来,于是在中原的楚国和晋国的挑唆下,地处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两个国家就干了起来,也就是允常和阖闾两个人经常打架,当然各有胜负。

不行的是允常先死了,勾践即位,吴王阖闾听说以后,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带领军队攻打越国,在檇李(今浙江嘉兴南)两军遭遇。这时的勾践其实实力不如吴王阖闾,勾践刚即位,对于政局还没把控,于是勾践使出了一个残忍的方法,勾践选出一队勇士,作为敢死队,排成三队跑到吴军的阵前,如果是冲向吴国的军队,那么死的也算壮烈,但是勾践却让他们列队自杀,吴国的军队都看傻了,当然也是震惊了,不明白越国这是搞的什么名堂,还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所以都没缓过来。

而此时越国军队却冲了上来,打了吴国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吴国大败,而吴王阖闾也在这次战斗中身负重伤,不久就死了,他的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前叮嘱夫差一定要为自己报仇,才发生了后来的事情。

这次战争,虽然勾践赢了,但却让范蠡看透了他这个人,他追随勾践,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负,证明自己的实力,可以说对勾践没有之前的那种尊敬了,因为勾践为了取胜不择手段,连让士兵自杀这样的计策都用出来,可见其残忍,或许这也是后来范蠡建议勾践给夫差做马仔的信心来源,为了活下去,勾践什么都做的出来。

勾践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但同时也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不管什么原因,杀掉了功臣总是让人寒心的,他的历史真面目还是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不能仅仅看到勾践励志的一面,也要看到他腹黑的一面,这样的历史人物才立体完整。

标签: 勾践越国

更多文章

  • 吴起变法有多牛逼?让楚国一年内迅速崛起变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楚国,吴起变法

    公元前382年,吴起正式担任令尹后,楚国朝中一下子炸开了锅。这小子,初来乍到(刚到楚国满一年),何德何能,大王竟给他封这么大的官。面对满朝的流言蜚语,楚王不为所动,他郑重的告诉吴起:楚国的军政,就此托付给令尹您了。吴起也毫不谦让,一上任,就雷厉风行的进行变法——史称“吴起变法”。变法,其实就是改革,

  • 吴起帐下的大魏武卒为什么能威震六国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吴起,春秋战国

    战国四大强军之一的魏武卒。大家都知道统一六国的秦军,后世也认为在战国时期秦军是最强的,中央台还出过纪录片。详细描写了秦军的武器,战法,可是秦军到底打败了哪些军队才取得了天下呢?从秦的地图来看,韩,赵,魏是挡住秦军的第一道防线,所以魏国的军队就是他必须跨过的一道坎,让我们来看看魏国的军队,他就是历史上

  • 古代官瘾最大的男人吴起:老婆被拿来当官场敲门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吴起,名将,战国,

    国人多好当官,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即便今日,平头百姓们酒局饭桌之间,从古时帝王将相的典故传说到当今政治人物的风云故事,似乎都韬略于胸,谁谁都能侃上两句。酣醉之余,往往感叹自己国之栋梁,捭阖际会,却未入官场为人民服务,实为国之遗憾。当然,这种风气尤以古人为甚。而且,古人大抵都是认真之人,绝非今时逞口舌

  • 第一次河西之战简介:吴起率领魏军夺取了河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河西之战,秦国,魏国,

    背景 东部及河南中部北部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自魏文侯执政以来,任用李悝、吴起等一批贤臣、名将,致力于国家与军队的改革,使国家日益富强。吴起在魏国推行征兵制,选练了一支精锐的军队。其“武卒”能全副武装,带三天的粮食“日中而趋百里”(《荀子·议兵》),魏国欲向西发

  • 第二次河西之战简介:吴起率精锐抵住秦国军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河西之战,秦国,魏国,

    背景魏国攻克秦国河西之地后,有了进一步攻秦甚至灭秦的跳板,严重威胁秦国的安全,魏文侯去世后,魏国的扩张重心移至中原,魏军主力也随之调往中原。经过秦国失去河西战略要地,秦军退守洛水一带,其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后来,经过数年的准备,秦国于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年)开始进攻魏国,周安王九年(公元前39

  • 吴起为了当将军亲手杀了发妻 杀了三十多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起,春秋战国

    说起中国的军事家,我们首先能够想起的人自然就是孙武与吴起了,这两个人都是罕见的军事天才。孙武暂且不提,因为他这一生所亲自指挥的战斗太少。倒是吴起,被后人盛赞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中国牙牙学语的小孩子都会背诵“起翦颇牧”的千字文。而吴起本人也不止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还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更是一位深

  • 吴起变法的历史背景 楚悼王如何任用吴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起变法,楚悼王,吴起,

    吴起变法是战国初年楚悼王当政时,于公元前386年—前381年,任命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为令尹,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吴起变法的背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

  • 孙武有多厉害 孙武和吴起相比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武

    在人类历史上,往往是南征北战的大将掌握了时局,而真正的主角永远是那些征战沙场的将军和运筹帷幄的兵家。在军事领域,孙武与吴起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孙子兵法是世界级的,吴起的半部残书也不差,关于吴起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他的记载,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汉族

  • 吴起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吴起变法为战国初年楚悼王执政期间,立吴起为最高官职令尹,来执行楚国的政、法、军等多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楚悼王去世以后,该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一众反对,最终告败,但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国力逐渐昌盛,甚至联赵打败了魏。吴起画像楚国本身国土、人力均十分博大,是战国时期极为强大的势力,可惜由于政治、经

  • 吴起离开魏国为什么要哭?楚国为什么要刺杀吴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起

    吴起在鲁国、魏国、楚国三个国家都当过官,但是只有离开魏国的时候,吴起流下了眼泪,他为什么要哭呢?在鲁、魏、楚三国中,魏国是吴起待的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他的功劳影响最大的国家。可以说,吴起一生的大部分的功业都在魏国建立,而且也为后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对吴起来说,魏国是一个特别的国家。公元前412年,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