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深谙兵法儒三家思想的吴起是个怎样的人?

深谙兵法儒三家思想的吴起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19 更新时间:2024/2/17 4:27:04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位列唐、宋武庙内,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原本家庭是有千金家产的富裕家庭,但是由于早年间其仕途不顺导致家产耗尽,更是不顾年幼的女儿使家庭破裂,引得乡亲们纷纷笑话他,于是他就杀掉三十多口人逃出卫国,跟随曾子学习儒学,由于走时承诺不做大官便不回家,后来母亲去世都未回去,曾子愤他不孝便与他断绝关系,于是转投鲁国学习兵法。

吴起一生在三个国家任职,侍奉鲁君时,带兵击退齐国侵军;后转投魏国,多次大破秦军,占领秦国的河西领土,担任河西郡守,成就了当时的魏王霸业,后由于魏武侯听信谗言将其革职,于是吴起离开魏国投奔楚国。在楚国期间,吴起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吴起变法,并以此壮大了楚国的实力,后由于打压贵族的特权于是在楚悼王死后,受到贵族的群起攻之,死后吴起变法以失败告终。

吴起的军事思想主张军政结合,二者兼顾不可偏重,内德外备双修才能使一个国家强大。治军上,吴起主张教化,道义仁礼兼施拉拢军心,将军重在管理而非骁勇,重视精兵、讲求军纪。此外,吴起擅于对战争定性,强调慎战,认为即便取得胜利也有其危害,取胜易、守胜难。起的军事思想在吴子兵法中均有体现,他也成为古代军事典籍中的重要人物。

战国年间,吴起在魏国任将军时,由于能力极强,魏武侯十分赏识他,有意将其提拔重用。此时魏国宰相公叔唯恐吴起盖了他的风头使自己丞相地位不保,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宰相一边与吴起相交密切,一边时刻主意魏武侯的举动。果然不久之后,魏武侯与宰相商量将吴起提携为大将军的事,宰相听闻故意说吴起虽然军事才干高,但听闻其似乎有意投奔大国,如果令其指挥兵权,又掌握国内秘密,这对魏国岂不危险。魏武侯听闻于是自己也担忧起来,此时宰相提出不如对吴起做个考验,看看他是否真心效忠魏国。宰相建议魏武侯将公主嫁给吴起,如若其欣然接受定是一心向魏,如若推脱,则定有异心,魏武侯听完同意该做法。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但是世人对于吴起的评价却褒贬不一,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从总体上来看,吴起是一名文物双全的将领,是战国年间极其杰出的军事家,也是领战最多的一位,共领军七十四战创下了“十平六十四胜”的不败战绩。军事上,他拥有绝佳的作战指挥能力与先进的军事思想,他擅长审视敌我军情,随机应变,历仕鲁魏楚三国均创下大大小小的战功,其所著的吴子兵法也位列武经七书之一,在后世均享有至高的赞誉。

此外在政治上,他作为一名出色的变革家,使自己所任职的国家国力强盛,能够抵御外敌,此外他主持的吴起变法更是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商鞅变法,为其提供了诸多举措典范。这样看来,吴起是我国一位十分伟大的历史人物,那么为何会有人对他有所诟病呢?原来吴起是典型的名利狂,急功近利,为谋求成功甚至不择手段,早年间为了求取功名,耗尽家产不顾女儿,引得乡亲嘲讽竟杀尽三十余人离家求仕,连母亲去世都未曾奔丧。后来更是杀妻求将,生性好色,给自己的名声添上了不少污点;带兵上,虽然他讲求军纪,但过于杀伐无度,不近人情,落下冷酷无情的罪名。正是因为如此,大众普遍认为吴起的才干不可否认,但他的人品却有待评议。

吴起,战国早年军事、政治、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他一生任事过鲁、魏、楚三国,深谙兵、法、儒三家思想,在政务、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任职时,其政治主张得到楚悼王的认可,于是由其主持“吴起变法”。吴起变法的最终目的在于富国强兵,也收到了国力上的一定成效,但同时它也是一次打击贵族特权的运动,剥削了很多世袭权利,因此得到了众贵族的一支反对。楚悼王驾崩以后,本国的贵族们群起反抗,趁着政局不稳的时机发动兵变有意推翻吴起并诛杀。贵族们用箭射向吴起使其受伤,吴起逃向楚悼王停放尸体的地方,把箭拔出来插在楚悼王的身上,大叫道:“来人呐,有叛贼谋杀楚王。”然而贵族们在追到停尸房射杀吴起的同时也将箭射到楚王尸体上。

当时楚国的法律规定伤害已故国王的罪人也要被诛杀三族人,因此新的楚肃王登基后,将当时射中楚悼王的相关人员全部斩首,并诛杀了七十几家族人,贵族的封地全数没收。然而吴起的尸体也被车裂分尸肢解,他死后,吴起变法正式以失败告终。吴起在魏楚两国任职时做出的成就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吴起死后其后人甚至还因为“吴起之教”而领得军功,吴起变法还直接给后来商鞅变法的一些措施提供了先行典范。

更多文章

  • 古代军事家吴起:不仅用兵如神且爱兵如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军事家吴起

    我国历史上有一位与孙子并称“孙吴”的军事家,即吴起,除此之外还是战国年间伟大的政治改革家,曾在鲁魏楚三个国家任职,精通多家思想,在军、政上均有至高的成就,是中国古时军事典籍中的重要角色。吴起一生在三个国家任职,均做出了大大小小不同的贡献。吴起在鲁国任职时,有过杀妻求将的历史故事,他担任将领带兵出军后

  • 吴起杀妻求将,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吴起

    吴起杀妻求将,最终的结局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先后出仕鲁、魏、楚三国,都做出了不俗的成绩,从能力上来讲,他是十分有才干的,但是要论人品,吴起就是一个十足的人渣了。杀妻求将吴起是卫国人,出生在一个富商之家,衣食无忧,但是吴起自小便志向远

  • 吴起的下场到底是什么样 为何他数次投奔其他国家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吴起,魏国

    还不知道:吴起下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魏、韩三家将智伯杀死之后造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其子孙魏斯、赵籍、韩虔又继续瓜分晋国,而这三人分别被称为魏文侯、赵烈侯、韩景侯。其中魏文侯最爱礼贤下士,使得当时很多的人都去慕名前去投靠他,包括名士段干木和法家的开创

  • 战国时期的魏武卒有多强大?吴起带领魏武卒差点吞并强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吴起

    战国时期的魏武卒有多强大?吴起带领魏武卒差点吞并强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提起战国时代,我们总能想到始皇帝嬴政扫六合所倚仗的秦军,秦剑所指,大秦锐士所向披靡,却甚少有人提及在同为战国七雄中的魏国也曾拥有一支在阴晋大败秦军,让诸侯列国谈之色变的军队——魏武卒。一、诞生与壮大公元

  • 历史上的战神吴起,七十多家贵族都为他陪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起,战国,政治家,军事家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乱世,也是历史上大分裂时期。在这时候仍然处于周朝,只不过周天子名存实亡。这时候各个诸侯的势力不断扩大,由此开启了各个诸侯国的征战。从春秋开始,一直到秦朝建立,战争就从未停止过。这一期间造成了百姓流离失

  • 吴起为功名不惜杀妻子,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起,战国,政治家,军事家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吴起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吴起,今山东曹县人,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著作有《吴子兵法》。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事实上他始终略逊于孙武,这与其品性有关。他出生在卫国一个富庶人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年后到处谋求功名不成,还弄得倾家荡产。家乡人嘲笑他,吴起一怒之下,竟

  • 战国两大战神,吴起和白起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起,秦朝

    吴起和白起谁更厉害?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吴起严格来说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名将,不过他主要的战功都在战国时期所以归入战国名将也没错,白起是战国中后期秦昭襄王时期名将,那么战国这两大战神:一个出将入相,一个灭敌近百万,哪个更胜一筹?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如果只论战功,无疑是打遍六国

  • 吴起训练出来的魏武卒所向披靡 为什么吴起到楚国后就如此不禁打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起,魏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起的军队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吴起也是战国时期的一员大将,只不过吴起并非是一直效力于某一个国家,他原先在魏国的时候,训练出来的魏武卒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打了很多胜仗,但是当他离开魏国来到楚国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魏武卒一点也不禁打,反而

  • 吴起为表忠心然后杀妻,他结局为何这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起,战国,政治家,军事家

    很多人都不了解吴起,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这个人就是吴起。吴起善于用兵,他是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为什么说他在战争中未尝败绩?根据文献的记载,吴起一生率军作战七十多次,获得胜利的记录有六十多次,而其余的战役,皆是胜负难分的平局,甚至还曾以五万兵力大胜五十万兵力

  • 吴起和商鞅都是让国家强盛的人才,为何最后都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商鞅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为: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由此可见商君在是战场上与秦军相战而死的,死后尸体被运到咸阳,秦惠文王车裂了商君的尸体,让其死无全尸。笔者大胆推测,在战场上击杀商君的人必然是公子虔,他代表了秦国公室的势力。商君变法之时,太子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