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词之八六子·倚危亭赏析,作者在词中有什么隐喻?

宋词之八六子·倚危亭赏析,作者在词中有什么隐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20 更新时间:2024/1/18 18:26:13

八六子·倚危亭,宋代秦观,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这是秦观写于元丰三年(1080)的一首怀人之作,当时秦观三十二岁,孔子有云:“三十而立。”而他此时还未能登得进士第,更未能谋得一官半职。在这种处境下,忆想起以往与佳人欢娱的美好时光,展望着今后的路程,使他不能不感怀身世而有所慨叹。从艺术上看,整首词缠绵悱恻,柔婉含蓄,融情于景,抒发了对某位佳人的深深追念,鲜明地体现了秦观婉约词情韵兼胜的风格特征。

“八六子”是词牌,始见于《尊前集》中所收的杜牧之作。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处平韵,下片五处平韵,共八十八字。通常以秦观的此作为定格。

此词写作者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

宋神宗元丰年间,秦观在扬州意外地遇上一位多情的女子。一帘幽梦,十里柔情,时时萦绕在他的心头。归来途中,独倚危亭,回头一望,芳草连天,好似无边的离恨。以芳草喻愁,是诗词常用的手法,这里秦观却用“划尽还生”四字把它强化到极点,因此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恋人分别了。往日的欢娱,变成了流水;断了的琴弦,何时能续上?面对片片飞花、蒙蒙残雨,他几乎失魂落魄。正在此时,恼人的黄鹂又在耳边叫了起来。打起黄鹂儿,莫教枝上啼。他的心真是烦极了!

首先,秦观词最大的特色是“专主情致”。抒情性原本就是词长于诗的特点,秦观则将词的这一特长加以光大,在这首词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词的上片临亭远眺,回忆与佳人分手,以情直入,点出词眼在于一个“恨”字。以“芳草”隐喻离恨,又是眼前的景物。忆及“柳外”“水边”分手之时词人以“怆然暗惊”抒发感受,落到现实,无限凄楚。而词的下片则设情境写“恨”。用“怎奈”、“那堪”、“黄鹂又啼数声”等词句进一步把与佳人分手之后的离愁别绪与仕途不顺,有才得不到施展的身世之“恨”,融于一处,并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境界。

其次,这首词的意境蕴藉含蓄,情致悠长,耐人寻味。秦观善于通过凄迷、朦胧的意境来传达自己伤感、迷惘的意绪。在这首词中,上片以“萋萋刬尽还生”的芳草写离恨,使人感到词人的离别之恨就象原上之草,春风吹又生,生生不灭。为何如此呢?词的下片创设了三个情境告诉我们个中之由:“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的欢娱都随流水而去,“素弦声断,翠绡香减”,词人对好景不长、离别在即的无奈溢于言表,此其一;其二是离别之时情境的渲染,“片片飞花弄晚;濛濛残雨笼晴”,词人以凄迷之景寓怅惘、伤感之情,意蕴十分丰富,是极妙的景语。其三,结尾二句,以景结情,急转直下,声情并茂,“销凝之时,黄鹂又啼数声”,一“又”字,既与起笔“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遥相呼应,又再次突出了前面所述的二种情境,真可谓意蕴境中,韵逸言外,凄楚伤感之思自在其中,会心的读者一看即知。秦观就是这样善于用画面说话,举重若轻,寄凝重之思于轻灵的笔触之中,如游龙飞空,似春风拂柳。

下片“无端”三句,再进一步追忆当时欢聚之乐。“无端”是不知何故之意,言老天好没来由,赐予她一份娉婷之姿,致使作者为之神魂颠倒。“夜月”二句叙写欢聚情况,借用杜牧诗句“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赠别》含蓄出之无浅露之病。“怎奈向”三句(“怎奈向”义同“奈何”)叹惋好景不常,倏又离散。“素弦声断,翠绡香减”,仍是用形象写别离,有幽美凄清之致。“那堪”二句,忽又写眼前景物,以景融情。

“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是凄迷之景,怀人的深切愁闷中,观此景更增惆怅,故用“那堪”二字领起。结尾“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又是融情入景,有悠然不尽之意。洪迈《容斋四笔》卷十三云:“秦少游《八六子》词云:‘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语句清峭,为名流推激。予家旧有建本《兰畹曲集》,载杜牧之一词,但记其末句云:‘正销魂,梧桐又移翠阴。’秦公盖效之,似差不及也。”洪迈指出秦观词此二句是从杜牧词中脱化出来。

此词语言上好用对句,如“柳外水边”、“夜月春风”、“素琴翠绡”、“飞花残雨”皆是,尤以“夜月”和“飞花”两联为佳,不仅语言工丽,而且各具意境。全词情景交融,景语情语难分,可谓感人至深,独具匠心。

最后,这首词的语言清新自然,情辞相称,精工而无斧凿之痕。前人曾这样评论:“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已。”秦观的词能有如此高超的语言成就:一方面,他工于炼字。这首词中“飞花弄晚,残雨笼晴”这二句是互的,意思是飞花残雨在逗弄晚晴。这里的一“弄”一“笼”,既音韵和谐,又能使人产生无限的想象,细细品味,会感到十分贴切生动。另一方面,由于秦观长于化用古人诗句入词,使之为己所用,更加富于表现力,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倚危亭”三句周济称为“神来之笔”,实则从李后主《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脱化而来;“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则暗用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洪迈《容斋随笔》认为词的结尾两句是模仿杜牧同一词牌的结尾“正消魂,梧桐又有移翠阴”,不论模仿是否属实,秦观这两句的妙处远胜过杜牧的此句却是不争的事实。可见,秦观继承前人语言是有创造性的,惟有创造方能显其生命力。

“多情自古伤离别”,接天的芳草是铲不完、除不尽的离恨,恨的是那一帘幽梦早已随风飘散,那一段柔情早已成东流逝水,写词的人也早已远离我们,但是,他那柔婉含蓄、情韵兼胜的词风,以及以此写成的名篇佳句则长留人间,永远使我们回味。

标签: 宋词八六子·倚危亭

更多文章

  • 中国寓言故事之澄子夺黑衣,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澄子夺黑衣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澄子夺黑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宋国人澄子不知在什么地方丢失了一件黑布做的上衣。他跑上大路沿途寻找,到处都找不着那件黑衣。蚀财的痛惜化为一股气恼。他一边走,一边捉摸着要想出一种办法来补救丢失一件上衣的损失。碰巧这时迎面走来一位身穿黑色上衣的妇人。

  • 燕昭王和黄金台:招揽人才的千古范本千金市马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燕昭王,黄金台,千金市马,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短诗没有比喻用典、大肆铺陈,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被视做初唐诗歌之绝唱,也是陈子昂的压卷之作。在这首短诗中,蕴涵着阔大的境界,雄浑的格调,沧桑的吟咏。怀才不遇,忧郁的陈子昂登台赋诗如果不介绍作者,我们从这首有着“金石之音”的短诗

  • 历史有名的贤主燕昭王有何优点流传于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贤主燕昭王

    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国君,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招贤了。关于燕昭王招贤的故事有很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就是燕昭王高筑黄金台的故事了。说到这个故事,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郭隗,郭隗是燕国的大臣,他是燕昭王的客卿。郭隗是中国的历史上第一个十分有光芒的姓郭的人,而使他闻名于世

  • 燕昭王是怎么让燕国走向强大的?燕昭王招揽贤才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燕昭王

    燕昭王是怎么让燕国走向强大的?燕昭王招揽贤才的故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春秋战国是历史上最为动乱的时期,正因如此,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很多人才,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今天所讲的就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的燕国,燕昭王招揽贤才的故事。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鼎立,王权被逐渐削弱。当时,孟尝君刚刚失

  • 立志效仿尧舜想个显明君主的燕王哙,是如何越走越偏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燕王哙,燕国,春秋战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燕王哙的故事。背景公元前320年,燕易王去世,太子姬哙继位,成为燕国第三十八任国君。燕王哙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崇信儒家的禅让制度,特别是对唐尧禹舜的禅让制度非常仰慕。同时,相国子之也是一位雄心勃勃的野心家,他利用燕王哙的心理去

  • 将王位禅让给相国,燕王哙到底有多糊涂?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燕王哙,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燕王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发生了一件国君将王位禅让给相国的故事。不料,这一改传统的王位世袭制,后来竟然引起一场王位的纷争,由此差点让一个战国七雄之一的国家消失。下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燕王哙(?─公元前314年),姬姓,名哙,燕

  • 详谈燕王哙禅让事件对燕国有什么影响?他到底有多荒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燕王哙,战国

    长期游离于华夏文明圈的边缘的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它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高,正如上述《史记》记载,燕国姓姬氏,在周武王灭了商朝后,封召公于燕地,燕国就此建立。继位三年的燕王哙联合楚、韩、魏、赵四国攻打秦国,但未能取胜,于是各自退兵。燕国国祚有八百多年,值得大书特书的君主似乎只有三位,正面君主有一位,即

  • 燕后简公在位三十年都做了什么?为什么他的存在感这么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燕后简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燕后简公的相关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不过总感觉燕国是七雄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个国家。从燕国出生的名将、谋臣,其知名度也不算高,可能只有乐毅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而燕国的国君,就拿燕后简公来说,他在位足足有30年时间,但史料上对于他的记载

  • 燕侯克的“百家姓”,他们臣服了燕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燕国,春秋战国

    据传燕侯克是召公的嫡子,当年召公受封燕国,但召公并没有到封地就任,而是派燕侯克到燕地建国,周成王还把羌、马、摣、雩、驭、髟六族送给了燕侯克管理,这在克罍中有着明确记载。那么,六支部族是什么样的群体呢?他们对燕侯克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上古时代有很多民族,他们分布于不同的地区,有些相似的习俗。那时候没

  • 昌平君是什么样的人?被秦始皇从历史中删除的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昌平君,战国

    昌平君:被秦始皇从历史中删除的丞相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大家知道,嬴政的帝王生涯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秦王和始皇帝,他一生共任用了五位丞相,其中为大家熟知的有两个,吕不韦和李斯,至于王绾和隗状知道的人就很少了。而还有一个,除了史书上有点滴地记载外,我们现在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