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意义 带你了解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意义 带你了解端午节的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41 更新时间:2023/12/30 3:01:51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意义,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我们所说的端午节,在这一天我们不仅要吃粽子,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纪念屈原这位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对此大家是否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意义。

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因为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乐章。

人们都知道,这种世代相传的古俗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可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纪念屈原呢?原来在屈原故乡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网络配图

屈原投汨罗江之后,有天夜里,屈原故乡的人忽然都梦见屈原回来了。他峨冠博带,一如生前,只见面容略带几分忧戚与憔悴。乡亲们高兴极了,纷纷拥上前去,他行礼致敬。屈原一边还礼,一边微笑着说:"谢谢你们的一片盛情,楚国人民这样爱憎分明,不忘记我,我是死而无憾了。"话别谈旧间,众人发现屈原的身体已大不如过去,就关切地问道:"屈大夫,我们给你送去的米饭,你吃到了没有?"谢谢",屈原先是感激,接着又叹气说:"遗憾哪。你们送给我的米饭,都给鱼虾龟蚌这般水族吃了。"乡亲们听后都很焦急:"要怎样才能不让鱼虾们吃掉呢?"屈原想了想说:"如果用箬叶包饭,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

第二年端午节,乡亲们便用箬叶包成许多角黍,投入江中。可是端午节过后,屈原又托梦说:"你们送来的角黍,我吃了不少,可是还有不少给水族抢去了。"大家又问他:"那还有什么好法子呢?"屈原说:"有办法,你们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龙的标记就行了。因为水族都归龙管,到时候,鼓角齐鸣,桨桡翻动,它们以为是龙王送来的,就再也不敢去抢了。"角黍,就是现在的粽子。

从此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的习俗,就由屈原的故乡传向全国,由古代传到今天人们喜欢端午是因为屈原的缘故,是屈原使这个节日平添了一种民族的精神,使它具有了绵长悠远的生命力,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化节日我们有着更凝重的理解感悟。永远的屈原,就如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和回味。

端午节的重要意义:纪念屈原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但是如今传承最广的是几年屈原的说法。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网络配图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网络配图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更多文章

  • 导致屈原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悲剧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屈原的悲剧的原因

    导致屈原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在战国时期出生高贵的屈原为何会在最后会落下投河自杀的悲惨结局呢?其中造成屈原如此悲剧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对此来详细介绍下吧造成屈原的主要原因,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臣下的忠诚总敌不过枕边的曼语轻风魏王曾送给楚怀王一大美女,郑袖假意对其示好,取得信任。这还得到

  • 《思美人》中屈原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思美人

    战国时期,群雄争锋。生于名门的天才少年屈原(马可饰),机缘巧合爱上了民间女奴莫愁女(张馨予饰)。然而,身处内忧外患、危机重重的楚国,二人虽相知相恋,却不能相守相依。为了冲破命运的桎梏,二人不畏门第之别,相爱相惜,在同恶霸与权贵的斗争中卷入了宫斗权争、家国情仇的漩涡。与此同时,身负宏才大略的屈原,一步

  • 《思美人》中屈原和屈由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思美人

    在《思美人》这部电视剧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叫做屈由,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人的名字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注意,但是由于屈由的扮演者是韩国的著名影星李贤宰,所以很多人开始了解这一个人,那么《思美人》屈原和屈由的关系是什么呢?网络配图很多人在第一眼看到这两个人的名字的时候就认为两个人是兄弟关系,实际上两个人确实是兄弟关

  • 《思美人》中屈原最后跟谁一起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思美人

    《思美人》屈原莫愁女都是电视剧中的重要人物,在电视剧中,屈原和莫愁女是楚国的重要人物。屈原是由当代男演员马可扮演,莫愁女是由当代女演员张馨予扮演。这两位演员凭借精湛的演技将此各自的人物表演的十分到位。网络配图《思美人》屈原莫愁女有许多相同之处,屈原作为楚国有名的人才,性格执着,不被世俗所困扰,一心想

  • 屈原不投汨罗江,举旗造反能救楚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屈原

    《楚辞》中一句: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屈原,但是小编倒不这么认为,屈原估计是真醉了,要不怎么会去投汨罗江,楚国的都城郢都被秦国战神白起攻破了,就要悲愤交加,就要抱着石头去沉江,就不能化悲愤为力量,拿出点实际行动来,去拯救下楚国吗?网络配图或者说,举起楚国王族的旗帜,广招

  • 历史真相:屈原究竟是自尽还是被人谋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屈原

    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吃粽子纪念屈原,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对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

  • 千古之谜:屈原为何选在“鬼节”投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屈原

    屈原早年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持外交事务。屈原主张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诽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305年,屈原竭力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未能如愿,反而于楚怀王二十四年被逐出郢都

  • 解密:屈原难道是因为楚怀王不爱他才跳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屈原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在课上讲述《离骚》时,摇头晃脑的歌颂屈原的诗歌、歌颂屈原如何如何爱国忠君,但事实并非如此,屈原满篇都是对楚怀王的爱慕之情,学者们在研究《离骚》时都明白怎么回事,都是不愿意讲罢了,毕竟端午节在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屈原也是以为伟大的历史人物,小编感叹这就是教育的悲哀。网络配图去

  • 历史揭秘屈原不是跳江死的而是情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屈原

    屈原是我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把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

  • 屈原之死揭秘:与楚王妃幽会被杀后投尸江中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对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