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屈原难道是因为楚怀王不爱他才跳江?

解密:屈原难道是因为楚怀王不爱他才跳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37 更新时间:2024/1/13 23:17:37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在课上讲述《离骚》时,摇头晃脑的歌颂屈原的诗歌、歌颂屈原如如何爱国忠君,但事实并非如此,屈原满篇都是对楚怀的爱慕之情,学者们在研究《离骚》时都明白怎么回事,都是不愿意讲罢了,毕竟端午节在我国是一个非重要的节日,屈原也是以为伟大的历史人物,小编感叹这就是教育的悲哀。

网络配图

去网上查了下资料,知道最早提出这一设问的是著名古典学专家孙次舟教授,1944年9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孙次舟教授在《中央日报》发表文章《屈原是文学弄臣的发疑》,指出了屈原的同性恋者身份,在当时文坛引起一片哗然,并遭到多人围攻。其后,闻一多也对这一惊世骇俗的观点给予了肯定。接着,有人开始对屈原诗歌中多处疑点做了注解,比先前仅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旨,从始至终统一诠释,来得更加令人信服。

众女嫉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后宫弄臣姬妾争风吃醋。)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男女情人相责的口吻。)余即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眷恋旧情,依依不舍。)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其为央。(顾惜青春,惟恐色衰。)

网络配图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旁人劝他自动回宫。他依然负气,不肯服软。)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自想请人疏通,恐怕也是枉然。)会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泣兮,沾余襟之浪浪。(但知自伤命薄,做出一副女儿相。)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焉能忍与此终古!(终以热情难制,决定自杀。)

继续看了一些离骚的名句,发现问题真的蛮严重。随便举个例子,《抽思》中的这句:“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这句就是回忆当初两人在一起的誓言,黄昏以为期可以解释成在太阳下山后约会,甚至可以理解成约定要一直到老。

网络配图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峨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灵修是古代女人对爱人的专称,屈原这样称呼楚怀王,小编不禁在想:这分明是同性恋啊。而且还说什么很多女人都妒嫉他的美貌,哪个男人说自己“娥眉”的?由此可以看出,屈原不仅仅是同性恋,而且还是同性恋里面的女性角色,让小编简直是大吃一惊。

但话说回来,论文采,屈原绝对是一位很伟大的诗人,也是一名具有爱国情怀的历史人物。小编还是喜欢屈原传统的故事,每一个国人心里的屈原都是这样的,所以小编觉得这只是一种学者讨论,不必较真,所以以上都是网上的争论,仅做参考。

标签: 屈原

更多文章

  • 历史揭秘屈原不是跳江死的而是情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屈原

    屈原是我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把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

  • 屈原之死揭秘:与楚王妃幽会被杀后投尸江中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对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

  • 屈原之死:到底是傻还是人格魅力的展现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屈原

    苦雨凄风,涛涌浪起,悲情的汨罗江终于接纳了这一个走投无路的孤高灵魂。一个把“生”看得很重的人,大约都不会像他那么傻,但恰恰是屈原自傲而狂放的性格迫使他不得不走那条绝路。网络配图年轻的屈原有过一段得宠的辉煌史,楚怀王待之若上宾,“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手中握有内政外交的

  • 与屈原同是名仕的黄观忠心与刚正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黄观忠心与刚正的事迹

    黄观和屈原同是名仕,两人有同样的结局,都是跳江而死。不过后人纪念他们的方式不同,端午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而黄观坟冢却有他忠心与刚正的故事。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黄观简介。黄观,字澜伯,生于朱元璋时期,死于建文帝被夺权朱棣当皇帝的那一天,去世时年仅39岁。他们黄家在秋浦当地属于望族之一,祖墓至今保存完好。

  • 屈原跳江的真正内幕 一段错位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屈原

    说起屈原,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80后的小编,感觉屈原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端午节,无论如何,都应该感谢屈原,让我们多了三天假期。现在还记得大概就是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完全就是我们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经典描述。网络配图小时候没事的时候必定把这句写在自己的小日记本上,一

  • 屈原最后为什么选择投江 屈原投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楚怀王,屈原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一段历史时期被称为是战国七雄的年代,其中有一个国家叫做楚国,楚国地大物博,当然也盛产名臣豪杰,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楚国的大夫屈原,屈原也一直被我们称为爱国的典范。 屈原在他21岁时的时候就被当时自己的老大,也就是楚怀王任命为当朝重臣,封为左徒,大家想想看,21岁的年纪啊,搁在现

  • 端午节的由来真的是因为屈原吗?明清两代民间和宫廷的端午习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清朝,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真的是因为屈原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清两代民间和宫廷的端午习俗的文章。“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作为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历代多有笔墨书

  • 柳宗元的辞赋寓言特点: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柳宗元,辞赋寓言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 柳宗元的辞赋寓言特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辞赋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这或者是因为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遭遇,还是志向、品格

  • 端午节与屈原有什么关系?端午节真的源于“屈原投江”的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端午节,屈原,战国

    端午节和屈原的关系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在中国古代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有人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末期的吴国名将伍子胥;有人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晋国大臣介子推;有人说,是为

  • 宋玉与屈原之间是什么关系?宋玉是屈原的弟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玉,屈原

    屈原死后,当时社会不少人都不认可他,就像司马迁说的“不容于世”。唯有宋玉却为屈原写悼辞,他是第一个为屈原写悼辞的人。其辞曰:“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已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众,时来则应,物来则济。应时而不谋己,济物而不务功,是以惠无所归,怨无所集。”宋玉在悼辞中表达了对屈原的理解和惋惜。宋玉在辞赋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