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仪当初一张嘴就能游说列国 张仪最后的下场为何如此凄惨

张仪当初一张嘴就能游说列国 张仪最后的下场为何如此凄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737 更新时间:2024/1/18 23:47:48

还不知道:张仪下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历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大增,秦惠王因为采用了名士张仪的连横之策,邦交为先伐战为辅,一跃成为七雄之首,这里面张仪居功至伟,可以说没有张仪就没有秦国的强大。张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靠一张利嘴游说列国,将天下君王玩弄于股掌之间,但是张仪这样一个聪明人,为何在秦惠王死后不知进退,却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张仪(约公元前310年),战国时期魏国人。传说他与苏秦同为鬼谷子的高足,而“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曾任秦相,封武信君,后来长期为秦国效命,从事游说离间诸侯的活动。他极力倡导连横之事,努力瓦解齐楚同盟,为秦国最终实现各个击破立下大功。

公元前333年到公元前328年左右,张仪听说秦国重用客卿,大量地吸纳人才,便赶到秦国寻找机会,没想到果然就此迎来转机。

据《吕氏春秋》,张仪这次入秦是得到了东周君的资助。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张仪则是得到了昭文君的资助,跟随富商漪蔚来到秦国。这一次在秦惠王面前,他出众的口舌之能得以尽情施展,过人的才学终于受到重视。此后,他又凭借着在平义渠内乱、攻取魏河西之地等事件中的功劳,获得再次提升,直至被惠王任用为相,过了一阵得意潇洒的日子。此后他又受秦惠王派遣,前往诸侯国从事离间活动。由此开始,他得以再次施展他出众的用间谋略,借出使为名,行用间之实,在列国政坛掀起一番大波浪,也由此赚得大名。

张仪为秦国创造了连横的外交政策,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国,并让他出使列国,以连横对付名将公孙衍的合纵抗秦之策,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为连横亲秦,使公孙衍的合纵之策被破,最终黯然隐退,也使秦国走出了困境,自强与群雄之列。

但是,这位为秦国立下不世之功的张仪最后却没有好的结局,秦惠王死后,秦武王嬴荡即位,凡是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不靠利嘴但凭秦剑。加上张仪得罪过的秦国王室大臣纷纷说张仪的坏话,最终让秦武王弃用张仪,最后仓皇出逃魏国,一年后孤独死去。

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关于张仪的结局更为悲惨,公子赢壮以替秦王分忧为名派兵诛杀张仪全家,仓皇出逃中张仪之妻苏萱中箭而亡,幸亏最后赢疾赶来相救才逃过一死。张仪上秦廷辞别秦王时,说起被人刺杀之事竟还被大臣攻讦,最后只得离开秦国。可能也是电视剧导演不忍心看到张仪的悲惨结局,安排了赢疾相送于咸阳郊外,秦王馈赠重金与张仪作为酬劳的情节。

聪明如张仪,在秦惠王死后明知自己不被重用的情况下,为何不选择归隐,却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呢?在张仪中途出走秦国,赴魏国为相的时候,秦惠王与赢疾说过一句话,战国时代每个人都爱做梦,而相国张仪做的是指点江山之梦,许多人如张仪者正是沉醉于这样的梦中不愿醒来,最终落得梦醒之时一场空。

首先作为一代名士,出相入将乃是人生的理想,曾经谈笑间可翻覆江山的不世大才,从庙堂之上隐退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瞬间的落差心理上难以接受。另外,张仪游说列国也把列国都得罪了,魏国怨恨楚国仇视,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接纳他,在秦国隐退又害怕遭遇仇家追杀。因此一直犹豫不决。

最后经历妻死巨变,被逼从咸阳殿转身离开的背影,满头白发的张仪透尽了萧索凄凉。曾言语间指点列国兴衰的秦相,却落得如此下场;曾在鼎前问天意气风发的张仪;曾在朝堂之上嬉笑怒骂间指点江山的张仪;曾为报秦王知遇之恩为秦国九死一生的张仪。二十载事秦,“来时影单,去时身孤”。在乡间和犀首的相遇,一处草庐,两位大才,一壶浊酒,白发老翁,谈笑功业烟消云散。(秦

建)

标签: 张仪秦惠文王

更多文章

  • 古人冶炼青铜时意外发现了琉璃 范蠡曾赠给西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人,青铜,琉璃,

    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传说琉璃是公元前493年,越国名臣范蠡为越王督造王者之剑,从矿渣中发现了琉璃,因其色彩斑斓,便与剑一起献给了越王,越王赐名为“蠡”,并将其又赏赐给了范蠡,后范蠡将它制成首饰,赠给西施。西施赴吴时,泪水滴在“蠡”上,日久天长,人们可见首饰中似有泪光流动,故名为“流蠡

  • 揭秘:陶朱公范蠡为何能够成为中国富豪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越王勾践,吴王夫差,西施,范蠡

    过去一段时间,基于国内的政经气氛及改革需求,在那些叫人称快的惩治与改革行为之外,同时让我更多地了解了国情背后的政商关系与商人生存形态。人前或万众瞩目或潜行一方,人后可能或沆瀣一气或战战兢兢,然而中国之政商形态经五千年而无实质变化。众横捭阖,成败荣辱,不免让人好奇也唏嘘!我们从古代大量的富豪中,遴选出

  • 揭秘:商圣范蠡和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范蠡,西施,沉鱼,落雁夫差

    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商人,被誉为商人的鼻祖,一代商圣。围绕这位传奇人物有许多故事,还有许多谜团,其中,据说范蠡在助越灭吴之后和美女西施携手泛舟江湖,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件事是民间传说还是确有其事?在灭吴过程中,西施起了什么作用?范蠡和西施究竟是什么关系?范蠡与西施,这

  • 越国大夫范蠡故里范蠡村 商圣范蠡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范蠡故里,范蠡怎么死的

    范蠡本是楚国人,为实现抱负投奔越国,辅佐越王成为一方霸主,便因大名之下,难以自居为由辞官而去,深有远见,保全了自己。遂弃官从商,游历天下,所到之处,散财给百姓还致富于此地,因而后人为了感激他将地方改为范蠡村,供其为财神。范蠡的故乡是楚地宛城三户里,于2010年正式改名为范蠡村,进行了规划调整,成为

  • 范蠡名言有哪些 范蠡后代改成什么姓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范蠡名言,范蠡后代

    范蠡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本为楚国人,为实现抱负投奔越国。自幼贫困,但博学多才,从一个普通农民成功跃升为一代上将军,最后成为拥有家财万贯的商人,因而闻名天下,为现如今民间跪拜的“文财神”。而范蠡的一些经济之道,商业理念很是先进,就算放到如今不论是从商还是治国均有一定影响,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欣赏

  • 范蠡湖又称为西施冢 范蠡文种之间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范蠡湖,范蠡文种

    范蠡湖位于嘉兴,相传是范蠡辅佐越王勾践雪耻复国,功成名就之时退出越国,携美人西施离开是非之地,到了此湖,两人相伴泛舟湖上,后人悼念他们便将此湖命名为范蠡湖。且说范蠡是个十分有才华有能力之人,因在故乡楚国不得用,也不满楚国政治腐败风气,遂投入需要能人的越王勾践手下,在勾践欲攻打吴王夫差时,范蠡阻止无果

  • 《史记》里的中国第一份富豪榜:范蠡最早出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范蠡

    “太史公富豪榜”上最早出现的两位,是了不得的名人。一是范蠡,越王勾践的主要谋臣,灭吴之后,因为还有许多智谋未能用尽,于是乘扁舟浮游江湖,改名换姓,经商聚财,至千金辄散去,世号陶朱公。再有一位是子贡,孔夫子的高足。子贡先生有一特点,谓“亿(臆)则屡中”,就是推测商品的行情变化非常准确,难怪是要发大财的

  • 揭秘:陶朱公范蠡因何成为中国富豪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范蠡

    很多人知道中国茶圣是陆羽,酒圣是杜康,草圣是张旭。但是,你知道范蠡被誉为商圣吗?那么,范蠡如何成为中国商人圣祖?范蠡是怎样经商致富的?下面带着这些问题,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过去一段时间,基于国内的政经气氛及改革需求,在那些叫人称快的惩治与改革行为之 外,同时让我更多地了解了国情背后的政商关系与商人生

  • 富商范蠡:历尽千辛万苦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富商范蠡

    范蠡,春秋末期楚国人。虽出身贫寒却学识渊博,在权贵横行的楚国有志难舒,遂投身越国,辅佐越王勾践灭吴,成就一番大业。然而,范蠡在权势的巅峰急流勇退,潜心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在民间赢得了陶朱公的美名,堪称工匠百业的始祖。勾践灭吴后,范蠡携家眷门生避越而入齐,开始钻研经商之道。他敏锐地领悟到商品的需求

  • 揭秘商圣范蠡下野后凭什么三次成为巨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范蠡

    春秋末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大胜吴王夫差,雪耻雪恨,很多人都知道是西施美人计的功劳,但吴王再昏庸,已经成为阶下囚的勾践要想起兵又谈何容易!幸亏他有真心追随他的智囊团给他出谋划策。其中,最有远见的莫过于范蠡。范蠡曾在兴越灭吴之后写信给好友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