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孔子为什么要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呢?

揭秘:孔子为什么要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18 更新时间:2023/12/24 12:14:57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宰予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孔子究竟为什么要辱骂自己的学生宰予,宰予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孔子和宰予的对话,我们会发现,宰予其实一次都不该骂。

第一次是关于“孝”的讨论。宰予说,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了,如果在这三年时间里,不讲礼仪,礼仪就忘了;不听音乐,音乐就荒废了。宰予在质疑“守孝三年”这种腐朽周礼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观念。他说:“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宰予的意思很明确,谷物的种植收成也就是一年,既然谷物一年一轮回,人生也应该这样。所以,他认为,按照“天人合一”的道理,最好的守孝时间也就是一年。

但是,孔子明显不屑于和宰予讨论,他很不耐烦地问宰予,你只守孝一年,你心安吗?宰予也干脆地回答,心安。孔子讽刺他,你心安你就那样做吧。宰予出去后,孔子把宰予大骂了一顿,骂他对父母不孝。

在这里,宰予是和孔子讨论守孝的时间,可是孔子直接进行人身攻击,把话题引到宰予身上,认为是宰予不孝道,完全背离了学术讨论。

第二次是关于“仁”的讨论。宰予给孔子提出了一个充满“悖论”的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仁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有一个“仁人”,他应该跟着去吗?当然了,宰予这里讨论的,并不是说一个人掉进井里了,另一个人该不该去救。而是因为孔子曾说过,对于“仁”,应该趋之若笃。既然如此,如果那个“仁”在井里,也该趋之若笃吗?趋之若笃,不就是也会跟着掉到井里去吗?

孔子当然明白宰予的话是一个圈套,宰予是设置一个“陷阱”,让他往里跳。于是直接骂道,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意思是宰予在“演”他。

第三次是关于“社”的讨论。鲁哀公问孔子,夏商周三代,分别用什么木头当“社”,也就是土地神的神主。宰予我,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目的,是让人战栗。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回答很奇怪,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这里说“既往不咎”,其意思肯定是认为宰予并不是胡说八道,这事是真的。但是他想不出什么来回答,于是就说,以前的事,陈谷子烂芝麻的,还说他干什么!显然,孔子这是实在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用老师的“大喉咙”,强迫宰予不准说。

从上面的三件事可以看出,宰予虽然是个刁钻古怪的学生,不过,他其实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而他思考的问题,正是孔子学说中一个致命的弱点。也就是时代已经发展到春秋,奴隶制即将解体的时候,如果还墨守成规,搬用西周初年周礼的那一套,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从孔子三次对宰予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孔子其实对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无可奈何,回答不上来的。所以他才会显得非常不耐烦,用老师的“大嗓门”来压服宰予。

但是,当宰予白天睡觉(这个睡觉不一定在课堂上。即便在课堂上,也说明宰予对孔子讲的那一套实在不愿意听)的时候,孔子就完全是辱骂了。之前孔子之所以比较收缩,是因为宰予说得确实有道理。但现在完全是宰予没道理了,所以,孔子说了“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样难听的话。

当然了,孔子毕竟是大宗师。他虽然生气,气魄还是有的,对宰予也有较为中肯的评价。他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这就是著名的“孔门十哲”。在这里,孔子高度评价宰予是个能言会道的人,而且在排位上,还把他排在能言会道的第一位,子贡的前面。也就是说,还是充分肯定了自己这个学生的优点的。和网上那种辱骂学生的老师,显然不是一样的品格。

被孔子反复打压的学生宰予,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史记》写了他一个悲惨的结局,说他在齐国临菑做大夫,和田常一起参与作乱,最后被灭族。孔子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羞愧。

不过《韩非子》上说的是“宰予不免于田常”,也就是宰予不能免于田常的政变,但是并没有说他参与了政变。就算是参与了政变,那也是齐国新贵族和旧贵族之间的一场冲突,与宰予代表的新思想和孔子代表的旧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并非简单是造反。而且,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怀疑司马迁把阚止当成了宰予,他们的字是一样的。

宰予被孔子多次臭骂,不过后世对宰予的评价却并不低。王充曾为他打抱不平,说他白天睡觉是“小过”,孔子不能上纲上线,上升成“大恶”,说出“朽木不可雕”这样的话。同时,唐玄宗把他追封为“齐侯”,宋朝则追封为“齐公”,嘉靖则追称为“先贤宰予”。

这样的评价和结局,也是宰予应有的历史地位。

标签: 宰予春秋

更多文章

  • 宰予是“孔门十哲”之一,为何却被孔子评为“不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宰予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在言语方面排名在子贡前面。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宰予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是孔门弟了中唯一一个敢正面对孔

  • 除了冉求被孔子逐出师门,盘点中国师徒决裂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冉求,孔子

    万世师表的孔子就曾公开将学生冉求逐出师门,并被其他弟子记录到了《论语》中。孔子曾经大骂过宰予、子路,但从未说过不认他们是学生。冉求则是真把老夫子气够呛,不仅公开对说这小子不是我徒弟,还让众弟子“鸣鼓而攻之”。被孔子逐出师门的冉求孔老夫子之所以出离愤怒,是因为和冉求在政治上存在分歧。冉求作为当时鲁国权

  • 颛孙师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颛孙师,孔子

    孔子有名的学生,’除了学术思想各有特点外,在为人性格上也有各自的不同。仔细查阅材料,发现子张有如下几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一)关于“师也辟”的问题。孔子在《论语·先进》篇中,概括四个学生的性格时说:“柴也愚,参加鲁,师也辟,由也喭。关于这段话的注解,其他三人没有什么不可,一部就是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

  • 为什么孔子说樊须是一个“小人”?樊须到底做了什么让孔子不高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樊须,孔子

    《论语》中有关樊迟的记载共有六处,都是他和夫子之间的问答。由于《论语》的编录顺序并不按照时间的先后,所以这六处问答孰先孰后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根据这六处问答所合力展现的樊迟形象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很努力又很尊敬老师的学生。每次和先生见面,他都会恭恭敬敬地提问,有时候甚至会一连问好几个问题。既然是个尊师

  • 曹操与张绣有中箭丧子损将之仇:为何接受其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张绣,三国

    人生漫漫长路,在途中遇到挫折、坎坷也在所难免。想要迈过一道道坎儿,就一定要经历磕磕碰碰。胸中无理想、无抱负的人,常常会因大事惜身、小利舍命,终究是难成大事;而胸怀鸿鹄之志的人,无论大事小事,都会严于律己,身上带着一股狠劲儿,对别人狠,对自己同样一丝不苟。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狠劲儿自然是无与伦比的,他对

  • 历史上真的有芈月这人吗?专家称无芈月 有芈八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芈月,芈八子

    历史上确有芈月其人吗?[专家解读] 没有芈月,确有芈八子看历史剧之前总得有点知识储备,《芈月传》光是剧名怎么读,估计就会难倒大半观众。其实“芈”读(mǐ),意思是羊叫。据楚文化专家陈文华介绍,芈是楚国族母系的姓,男性为氏叫熊,始祖是季连。楚和夔、越、蛮芈等国公族均属于这个姓。《史记·楚世家》中记载:

  • 南朝宋废帝刘子业有多暴虐和淫乱?杀男人玩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子业

    南北朝的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历经169年。这之中,有24个皇帝。仁慈的明君凤毛麟角,其余的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性情残暴。他们的残暴连五胡中的暴君们都相形见绌。刘宋时期的一位小帝王刘子业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孩子16岁就继位。别看年纪小,残暴和淫乱大大胜过成年帝王,也远远超乎人们的想

  • 秦庄襄王有几个老婆 嬴子楚老婆赵姬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的儿子秦始皇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而作为父亲的秦庄襄王一生有怎么的成就,他的私生活又是怎么的呢?这里小编将讲解一些关于秦庄襄王子楚的故事,以及他的后妃老婆,尤其是历史上出名了的赵姬。秦庄襄王有几个老婆?古代帝王三妻四妾,佳丽三千是很正常的事情,按常理秦庄襄王的老婆也应该是数不清的,不过由于秦

  • 秦庄襄王有几个老婆 嬴子楚老婆赵姬风流韵事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庄襄王有几个老婆

    秦庄襄王的儿子秦始皇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而作为父亲的秦庄襄王一生有怎么的成就,他的私生活又是怎么的呢?这里小编将讲解一些关于秦庄襄王子楚的故事,以及他的后妃老婆,尤其是历史上出名了的赵姬。秦庄襄王有几个老婆?古代帝王三妻四妾,佳丽三千是很正常的事情,按常理秦庄襄王的老婆也应该是数不清的,不过由于秦

  • 他亲征战场精力旺盛却膝下无子:是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隐情

    在大家眼中,作为古代的皇帝那是后宫佳丽三千,同时也是子孙满堂,但在历史的记载中,却有这么一位皇帝,亲征战场精力旺盛却膝下无子,这便是正德皇帝。而有人认为正德不育的原因是因为荒淫无度,但对于一个亲征战场的人来说,精力那么旺盛不存在这些疑疑虑,在历史记载中,正德的正真死因有可能被文官集团下药整死的。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