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神童之鲁仲连智难田辩士,该故事是怎么彰显其才智的?

古代神童之鲁仲连智难田辩士,该故事是怎么彰显其才智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635 更新时间:2024/1/6 18:03:21

鲁仲连,又名鲁连子,也称鲁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史书说他少有奇才,号“千里驹”,曾拜当时著名学者劫为师,学习

辩术,刻苦认真,很受徐劫喜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当时,齐国有个叫田巴的辩士,是当时明辩学派的代表人物。据说此人雄辩天下,能“服狙丘,议缧下,毁五帝,罪三,服五伯,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意思是说,他在狙丘、缧下一带地区发表演说,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他能以三寸不烂之舌,将历史上的三王五帝、春秋时的五霸贬得一钱不值,也将“坚白”、“同异”这两个完全不相同的名家基本命题,说得一模一样。就是这样一个诡辩高手,却遇到了当时只有十二岁的鲁仲连的挑战。

有一天,鲁仲连对老师徐劫说:“田巴辩论的这些,都是一些虚妄的奇谈怪论,无济于世,有什么了不起?请老师抽时间领我去会他一会,煞煞他的锐气,也好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免得他再目空一切,盛气凌人!”

徐劫说:“这可使不得,如果你输了,连我的名声也不好听。”

鲁仲连却信心百倍地说:“老师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对付他就是了!”

其实,徐劫也对田巴不服气,更深信弟子的才华,巴不得让弟子田巴辩上一辩;刚才那些担心的话,只不过是激将法罢了。他见鲁仲连如此有志气,也就痛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徐劫便带鲁仲连前去拜访田巴。田巴也久闻徐劫有个叫鲁仲连的学生,辩才很高,号称“千里驹”,也想会上一会。今天见他专程前来,急忙迎出。

徐劫来到田巴客厅,拉着鲁仲连的手对田巴介绍说:“这是我的学生,姓鲁名仲连,今年十二岁。他久闻您的大名,很想您请教!”

田巴打量了一下鲁仲连,只见他个子不高,面色红润,两眼有神,表情自若,不禁赞道:“听说你小小年纪,就号称‘千里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前来见我,有什么话要说吗?”

鲁仲连说:“听说田先生雄辩天下,国中无人能及。不过我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您赐教。”

田巴说:“请讲。”

鲁仲连说:“现在我国南陽一带,有楚军压境,虎视眈眈;高唐也受赵国攻打,情况十分紧急;聊城又被十万燕军团 团

围住,形势更为严峻。不知田先生可想过退敌之策?”

田巴想了想,很难为情地说:“没有。”

鲁仲连说:“是啊,作为一个日服千人的辩论专家,在国家遭受侵犯的时候,想不出退敌计谋;在民众危难的时候,提不出安抚之策,那么,您的辩才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田巴听了,觉得鲁仲连说的有道理,深感内疚,低头不语。

鲁仲连又接着说:“我曾听人言,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当厅堂上的垃圾还没有清除时,您还顾得上到院子里去铲除杂草吗?在短兵相接搏斗的时候,您还去想如防备远处射来的箭吗?现在面对国家的形势如此危难,您一筹莫展,却还在滔滔不绝地演讲,像猫头鹰一样地哀叫。别人当面不说什么,可您走了之后,人人都在骂您啊!我以为,作为一个真正的辩才,应该急国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多解决点实际问题,少说点空话,才有价值。为此,我劝您今后少开口为妙。”

田巴听到这里,越发感到羞愧,无地自容,满脸通红地拉着鲁仲连的手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很有道理!”尔后又对徐劫说:“你这个徒弟何止千里驹,简直是飞兔啊!”

从此,田巴闭门谢客,终身不再侈谈。

后来,鲁仲连学业期满,走上社会,周游列国,以三寸不烂之舌,为人排忧解难。他曾帮助赵国平原君解邯郸之围;也曾射书聊城,劝燕国占领聊城的将领认清形势,顾念当地父老的生命财产,放弃固守,书中情真意切,使燕将深受感动,以自杀来结束了这场战争,使聊城又回到了齐国手中。这就是后来有人记载的“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

齐王念鲁仲连射书救国有功,给他加官晋爵,但他坚辞不就,继续周游天下,后隐居海上,约卒于公元前238年。

更多文章

  • 信陵君杀晋鄙救赵国 晋鄙嚄唶宿将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信陵君,晋鄙

    信陵君杀晋鄙 在著名的演艺小说《东周列国志》的第1百回,就讲到了窃符救赵这个典故,其中讲述的就是信陵君为了拯救赵国,把晋鄙给杀害,窃取他的兵符,才能保住赵国的安危。在公元前257年的时候,秦军在长平这个地方,大败了赵国的军队,于是,派兵把赵国的国都邯郸给围了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国只好向外界请求支

  • 信陵君为了拯救赵国杀害晋鄙?真相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信陵君,信陵君杀害晋鄙

    嚄唶宿将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是关于信陵君如何窃取兵符来救赵国的故事。在信陵君得知魏安釐王下令,让晋鄙带领的军队停止前进,不打算去救援赵国,这件事情让信陵君感到十分的焦虑,正当他毫无办法的时候,侯生出来了。侯生告诉他: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我知道晋鄙的兵符就在大王的卧室里,而如今大王最宠爱的人就是

  • 晋鄙为何被称为“嚄唶宿将”?战国时期魏国名将晋鄙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晋鄙(?-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魏国将领,有“嚄唶宿将”之称。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晋鄙奉魏安釐王之命率军救赵,但魏安釐王由于惧怕秦军干涉,便下令阻止晋鄙进军。魏安釐王之弟信陵君魏无忌得知此事后,让曾经受恩于己的如姬盗取兵符,并前往晋鄙军中要求代领兵马。晋鄙心中仍存怀疑,魏无忌门客朱亥立

  • 战国时期魏国将领晋鄙简介 晋鄙是怎么样救赵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魏国,长平之战,魏无忌,战国,如姬

    晋鄙(?-公元前257年),战国时期魏国将领,有“嚄唶宿将”之称。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晋鄙奉魏安釐王之命率军救赵,但魏安釐王由于惧怕秦军干涉,便下令阻止晋鄙进军。魏安釐王之弟信陵君魏无忌得知此事后,让曾经受恩于己的如姬盗取兵符,并前往晋鄙军中要求代领兵马。晋鄙心中仍存怀疑,魏无忌门客朱亥立

  • 春秋末期思想家 “名辨之学”倡始人邓析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战国,思想家,邓析

    邓析(前545-前501), 河南新郑人,郑国大夫,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辨之学”倡始人。与子产同时,名家学派的先驱人物。他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革新派,他第一个提出反对“礼治”思想。他的主要思想倾向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简介邓析的法律思想主要有:①反对“刑书”,私造“竹刑”。他不但反对旧的奴隶

  • 邓析生平都做出有什么成就 郑国大夫邓析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思想家,郑国

    邓析(前545-前501), 河南新郑人,郑国大夫,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辨之学”倡始人。与子产同时,名家学派的先驱人物。他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革新派,他第一个提出反对“礼治”思想。他的主要思想倾向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简介邓析的法律思想主要有:①反对“刑书”,私造“竹刑”。他不但反对旧的奴隶

  • 古代流行以“礼”治国,为何邓析却公然反对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邓析

    邓析(?~公元前501),春秋末年郑国思想家和革新家。子产执政时,任郑国大夫。从现有史料看,他是坚决反对;礼治”的先行者,;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他不满子产所铸刑书,竟自己编了一部《竹刑》。晋人杜预在注《左传》时说,邓析;欲改郑所铸旧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书之于竹简,故言竹刑”。邓析提出;事断于

  • 赵武灵王为何废长立幼?吴娃对赵武灵王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武灵王

    自古以来,继承家中财产和爵位的人必定是嫡长子,所谓立嫡立长,除非家里的嫡长子死了,或者没有嫡长子,才会另外找人来继承这些东西。赵武灵王全名赵雍,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王,也是一个十分厉害的王。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推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变法活动,强大了赵国的军事,赵国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征服了中山国,兼并了林

  • 赵武灵王和吴娃的爱情故事 赵武灵王的梦中情人竟然是从未见面的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赵武灵王,吴广,赵雍

    吴娃,名嬴,姚姓,吴氏。但是,人们一般都称呼她的名讳为“孟姚”,原因就是她是赵国大臣吴广家中的长女。古时候,人们习惯于将一户人家的最大的女儿冠上一个“孟”字,例如我们熟悉的孟姜女其实并不是姓孟,而是因为她是家里面的大女儿,再加上人们称呼女子为姓,所以就成为了“孟姜女”。孟姚这个叫法就是这么来的。在历

  • 吴娃是怎么和赵武灵王认识的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第二任王后吴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赵武灵王,吴广,赵惠文王

    吴娃(?-前301年)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第二任王后,赵惠文王的生母。死后谥号惠,也称惠后。排行孟,姚姓,也称孟姚。赵国大臣吴广之女,故称吴娃,娃是美丽的意思。又因为赵武灵王的梦中之歌而称娃嬴,与惠后本人姓氏无关。孟姚容貌漂亮,受到赵武灵王宠爱。前308年,孟姚生下儿子赵何(即赵惠文王)。后来,赵武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