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惠公跟商鞅的死有什么关系?

秦惠公跟商鞅的死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31 更新时间:2023/12/18 9:27:21

还不知道商鞅之死并非全是秦惠公之过,看看秦孝公的做法,你就明白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今天跟小伙伴们聊的是在战国时期实行的商鞅变法。提起商鞅,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变法,历史上类似于商鞅这样的臣子并不在少数,并且很多人都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臣子的下场往往却非常惨烈,尤其是商鞅落了一个车裂的下场,真的是让人心痛不已。

对于商鞅的死亡,我们很快就能想到处死了商鞅的秦惠公,并且不少人因此骂秦惠公忠奸不分,处死了一个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功臣。事实上,秦惠公处死商鞅并不是完全因为商鞅的变法,而是因为他的老爹——秦孝公。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刘备在死之前给诸葛亮的叮嘱是这样的——你的才华不应该浪费,如果我的孩子可以辅助,那就辅导他,如果不可以,那你就自己称王,结果这个提议直接遭到了诸葛亮的严词拒绝,而在商鞅和秦孝公之间,也发生了同样的剧情,试问当时还身为太子的秦惠公知道这一事实后,可能不慌吗?

那么秦孝公是真的想把自己的位置给商鞅吗?与其说是器重商鞅,不如说他玩得一手好捧杀,商鞅当时推行变法以后,以身作则,严格的执行新的法律,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商鞅在民众心中的威信隐隐有盖过君王的趋势,而且商鞅执法完全就是包青天式的执法,就连贵族皇族碰上了也只有认栽的份,就连太子秦惠公都吃过商鞅的法,再加上商鞅变法本来就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等到可以踩商鞅的时候,怎么会不卯足了劲儿的踩两脚呢?

由此可以推测,秦孝公早在没有退位之时就策划着怎么把商鞅拉下马了,首先就是传位的问题,传位给臣子,学人家舜禹,秦孝公真的有这么高的觉悟吗?当然不可能,而且如果秦孝公真的器重商鞅,就不会让这件事传到秦惠公的耳朵里,作为下一任领导人,听到一个如此巨大的潜在危险,上位后第一件事是干什么?当然是把危险给拔了啊!接着这手埋下商鞅和秦惠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种子,秦孝公真的是一手好算盘。

其次作为上位者,调和属下之间的矛盾和不满的情绪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可否认商鞅的变法确实让自己的国家强大了起来,国内景象一片欣欣向荣,但是在统治阶级,不少出于高位的领导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时间越长,怨气越重,那么从哪里找一个突破口让众人发泄一下内心不满的情绪呢?商鞅自然是首当其冲被拿出来当了替罪羊。

最后也就是让历代帝王都非常忌讳的一点,那就是民望,商鞅的变法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虽然有些法律过于严苛,但是总体上来说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们都知道有个叫商鞅的英雄让自己的日子好过起来,却不知道有个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试问这般与功高震主无二的情况,有哪个国君可以大度的容忍呢?

可惜的是,商鞅依然坚持自己的变法,而且在官场上面也并不懂得灵活变通,以至于秦惠公上位以后直接就拿他开刀后,他也只是抱怨这一代国君的昏晕,在执行车裂的刑罚之前,商鞅还想着如果是秦孝公在位,定不会判了自己这等刑罚。

殊不知,这场早就开始谋划的计策,从秦孝公向商鞅问出商鞅你要不要接我位置的时候,商鞅的死亡就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了,一个优秀的变法家就这样结束了轰轰烈烈的一生,消失在历史的画卷中。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一次成功的变革记为新发,他让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且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且确定了法治的思想。

标签: 秦惠公战国

更多文章

  • 《史记》为什么只记录了秦惠公的生平?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惠公,战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春秋战国秦惠公做了十年国君,《史记》为什么只写他的生平。我们从秦惠公继位前后的历史可以看出,他当上国君的十年和他儿子秦悼公当国君十四年,《史记》上就说了秦悼公在构筑雍城,其它基本都是空白,说明秦国在这二十多年里,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过渡阶段。我们一起来分析

  • 若没有秦哀公最终出兵援救 楚国或许已经成为了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楚国,秦国

    还不知道:楚国为何秦国交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国风·秦风·无衣》有专家认为《秦风·无衣》乃是秦

  • 秦哀公是什么人?一个相当有文化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哀公,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哀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古语有”秦之恶,天下之所同恶也“的肝火说法。”暴秦不足言”成为汉以后延及明清千余年古代学界一种主流意识,深沉而固执地表示了对秦之政治、经济诸方面的不屑,其中包括对秦之文化的蔑视,认为秦人就是不懂文化的一群化外之民,是蛮夷,跟中原文化

  • 秦桓公的生平怎么样?有哪些过错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桓公,战国

    秦桓公一生中到底犯过哪些过错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春秋时期中后期阶段,晋国独霸中原,与秦国战,与楚国战,晋国都占据上风。有趣的是,秦国和楚国命途相似,在中原列国的眼中,属于化外之国,顶多比犬戎这种族群的等级要高一点,直到战国末期,楚国几乎也没有摆脱南蛮的地位,而秦国则被赋

  • 为什么说秦桓公被晋国坑惨了?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桓公,战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桓公被晋国两代君主“坑”惨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秦晋麻隧之战,秦桓公的数万军队丧于晋人之手,秦国几代君主积累的有生力量被消耗,秦桓公的心灵受到巨大伤害,其后不久即驾鹤西去。这场战争的筹谋不是一朝一夕,晋国君主与三军六卿的权力争夺虽日趋白热化,

  • 秦共公为什么会没有存在感?但是是个是很聪明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共公,战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共公是个最没有存在感的君王,也是很聪明的君王 ,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吕氏春秋》中有秦三公,也就是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人,评价还算中肯,从穆公时期开始,秦国在晋国的阴影下活了上百年。秦国三公本身不算庸碌之辈,可惜活非其时,周王国的优良基因,全部被晋国继承。我曾在

  • 秦共公面对金国的逼迫求和,他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共公,战国

    你们知道晋国想逼迫秦国求和,秦国就这样狠狠地扇了他一记耳光,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秦穆公时期,秦晋两国关系总体趋势还是很好的,只是在晚年出现了一丝裂痕,但大体上还没彻底决裂。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秦康公继位之后,还是一心想跟晋国搞好关系,但晋国呢,很不仗义啊,先后两次骗了秦康公,尤其是最后一

  • 秦康公:真实演绎了有仇必报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康公,战国

    有仇必报,秦康公真实演绎了这句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秦康公即位还不满一年,就让晋国的赵盾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对此深深挂怀的康公在五年后开始实行他规划已久的对晋大战。这次秦晋争菊的又一次大战发生在河曲(今山西芮城西风陵渡黄河转弯地区)之地、史称河曲之战。河曲之战一开始由

  • 秦康公为什么会被人忽悠?秦国状况堪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康公,战国

    秦康公多次被忽悠,秦国堪忧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穆公时期名称武将无数,开疆拓土千余里,一度达到函谷关。但自穆公驾崩,秦国发展巨轮却来了个刹车。直到数代而后的秦孝公,秦国才开始重新崛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秦穆公而后,最落魄的时候秦国甚至丢掉了广阔的东部地区,秦

  • 秦宣公:与晋国的第一次开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宣公,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宣公与晋开战:秦晋之间的第一次正式交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德公死后,周王室因“子颓之乱”事件也开始衰败,中原地区进入了动乱期,齐国、晋国开始称霸诸侯。公元前675年,秦德公的长子继位,史称其为秦宣公。在周王室的内乱事件上,秦宣公选择了旁观,低调地发展着秦国,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