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孝子闵子骞出生在哪里 闵子骞做过费宰吗

大孝子闵子骞出生在哪里 闵子骞做过费宰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21 更新时间:2023/12/10 11:32:15

闵子骞是历史文虎名人,不但山东济南、曲阜及汶上等县市将他列为本地名人,连安徽宿州、河南范县纷纷加入到“闵子故里”的争夺行列。

最早对闵子骞出生地进行记载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在《仲尼弟子传》一文中说道:“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也。”至于究竟是鲁国哪里人,太史公没有详说。那么,闵子是鲁国哪里人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鲁国的范围。众所周知,闵子骞生于春秋末期,当时的鲁国范围包括今山东东南部和南部,如济南、济宁及菏泽等。由此看来,说闵子骞是出生于济南或济宁曲阜倒是有可能的。至于汶上,当时属于齐国范围,基本可以不必考虑,后人之所以将其列为闵子出生地,大概是因为他曾说过一句“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的话。

另外,由于当时的安徽和河南不在鲁国范围内,故安徽宿州和河南范县是闵子骞出生地的说法也可否定。之所以很多人误以为这两个地方是闵子故里,是因为闵子的墓地在两个地方均存在,既然有墓地,那么很多人自然就想当然地认为其出身地也在此,加上当地为了旅游大力宣传,以讹传讹就不可避免了。

接下来,再来分析济南和曲阜。济南为之所以会被认为是闵子的出生地大概也是因为闵子骞墓的存在,另外苏东坡的一篇《齐州闵子祠记》也似乎添了一些证据,但这些都无法证明闵子骞出生在济南。而曲阜呢?史籍并无明确记载闵子骞出生于曲阜,不过后人认为春秋时期的交通不太方便,故孔子早期收的弟子都是曲阜老乡,因此作为孔子早期弟子的闵子骞也是曲阜人。

一个人不可能有多个出生地,而闵子骞生活得年代距今久远,所以“闵子骞的出生地在哪里”这一问题的答案,今天的人恐怕很难清楚地知道了。

闵子骞传说

闵子骞传说是我国民间著名的传说故事之一,因被编入“二十四孝图”,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闵子骞,春秋末期人物,孔子的得意门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孝子。闵子骞单衣顺母的故事在元朝被人列入二十四孝图,其孝行得以家喻户晓,广泛流传。据西汉司马迁《史记》载:闵子骞少年时代曾被后母虐待,仅以芦花给他做冬衣穿,而自己所生的二子却可以穿棉衣。有一次,闵子骞随父外出,父令其驾车,手冷不能握住缰绳。父不知情,斥责其偷懒,以马鞭抽打,衣服被打破后芦花飞出,父才知真相。回家后,欲休妻而后快,子谦跪求父,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这才宽恕了后母。此后,后母对闵子骞视如己出。孔子曾称赞闵子骞“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此话被收入《论语》,闵子骞的孝行因此被后世盛赞,元人和明人均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后世有诗这样称赞闵子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除了对父母孝顺之外,闵子骞在其它方面的德行也被人称道。比如,闵子骞主张节俭,他在鲁国做官时,朝廷要修建新的库房,闵子骞就说:现在的库房已经不错了,何必劳民伤财修建新的呢?”这话传到孔子耳中,称赞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意思是,这个人平时话不多,一旦开口就说得很中肯。孔子曾多次当众称赞闵子骞,可见孔子对这位高徒很是满意。

闵子骞做过费宰吗

闵子骞是古代著名的贤人,为孔子七十二名贤弟子之一。闵子骞为人孝顺,且性格正直,当时的鲁国当权者季氏请他做费宰,被他推辞,不过在孔子的劝说下还是赴任了。所以,“闵子骞做过费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据《论语·雍也》记载,鲁国贵族季氏当权,听闻闵子骞的贤名,就想请闵子骞做自己的封地费邑的长官(费宰),闵子骞对季氏的所作所为不满,故不愿就职。但闵子骞为人通达,轻易不与人正面冲突,于是对来请的使者说:“请你好好得给我推辞掉吧,如果还来的话,我就要到齐国的汶上去了。“意思是如果再次派人来请的话,他就要避开跑到汶上去。”

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的话,闵子骞可能就做不成费宰了。不过,这时候闵子骞的老师孔老夫子出面了,老夫子把他叫来进行了一番劝说。终于,闵子骞去费邑上任了。

闵子骞是一位正直的人,他虽然不满季氏,但不会因此而在公事上懈怠。在闵子骞的治理下,费邑发生了很大变化。传说闵子骞刚到费邑一年,秋粮刚刚征收,季氏就派人来收税了。闵子骞表示税收应上交国库,而来人却说:“费邑是季氏的私邑,税收直接交给季氏就行了。”闵子骞不解,说道:“我生长在鲁国,怎么不知道此地是私人的地盘呢?”对方说道:“现在的鲁君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君位,也是不合理的,这都是季氏拥戴他才有的结果。如今整个国家都是季氏当权,小小的费邑难道不是季氏家的吗?”闵子骞心生怒气,不愿再替私人卖命,于是毅然辞去费宰之职,从此随孔子周游列国。

闵子骞墓

闵子骞是孔门七十二贤者之一,史载其“卒于齐州(今济南)”,在今山东、河南以及安徽均有闵子骞墓。

济南闵子骞墓位于孝文化博物馆内,在庙堂北侧,呈凸起的圆形,封土长五米,高三米,墓道两侧有马、羊、狮等石像。闵子骞是孔子名徒,又以孝道名满天下,历朝历代对其均有加封,因此早年其墓地规模比较庞大。据说,在文革之前,闵子骞墓区面积达6万平方米,墓高十多米,长达八米,周边古木参天,古代碑刻林立。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墓地遭到严重破话,古木被砍,祠堂被拆,碑刻也被毁坏。近年,在各方的努力下,闵子骞墓地得到修缮,当地政府在此修建了孝文化博物馆,以作为孝文化的教育基地。

在河南省范县也有一座闵子骞墓地。范县的闵子骞墓位于县之东南,墓高一米有余,周长八九米,因濒临黄河而屡被冲毁,历代官吏曾多次捐资修缮。据《范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年间的县令陈奎初和清代嘉庆年间额县令唐晟秀都曾出资修墓祠。

闵子骞的另一处墓地位于安徽省宿州市闵祠村。该处闵子墓高六米,长四十米,总占地约六千多平方米。墓地周围松柏茂密,以至“闵墓松风”成为为宿州一景。与该处墓地并存的是宋代兴建的闵祠,至今还有楼阁十多间,祠内有古银杏树,祠外有闵子故居。闵子骞虽然卒于济南,但闵子骞究竟葬身何处却无人知晓,他的墓地所起的作用,不过是供后人寄托哀思及学习其精神罢了。

更多文章

  • 孔子七十二贤之一 人间至孝闵子骞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孔子,孔子七十二贤

    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为七十二贤之一。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经过。到明代,经历城

  • 卜式的家族考证 卜姓始祖卜商(卜子夏)的第六世孙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卜商

    家族考证卜式,是卜姓始祖卜商(卜子夏)的第六世孙。关于“卜式”这个人物,《丰县卜氏族谱》与《巨野卜氏族谱》的记载有异:前者记载为“卜日祯之孙”,后者记载为“卜晃之子、卜丕之孙”,孰是孰非,有待进一步考证。

  • 史上最坑爹五位谋士:给赵国送终的郭开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谋士

    1.为赵国送终的郭开赵国末年的相国郭开可谓两朝老臣,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穆王两代君主,按理说他该是赵国的死忠吧?偏偏很早秦国就发现郭开的价值,认为这家伙贪财好利,如果经费足够,绝对能成为金牌卧底。除了大笔金钱贿赂外,秦国还开了接收证明,你好好干吧,灭了赵国,到咱秦国吃香的喝辣的,待遇照旧!所以郭开有恃

  • 史上最坑爹五谋士:给赵国送终的郭开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谋士

    1.为赵国送终的郭开赵国末年的相国郭开可谓两朝老臣,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穆王两代君主,按理说他该是赵国的死忠吧?偏偏很早秦国就发现郭开的价值,认为这家伙贪财好利,如果经费足够,绝对能成为金牌卧底。除了大笔金钱贿赂外,秦国还开了接收证明,你好好干吧,灭了赵国,到咱秦国吃香的喝辣的,待遇照旧!所以郭开有恃

  •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 项橐三难孔子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

    孔子一直是后世人景仰的对象,他常常被后人供奉于庙堂之上,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是圣人 ,是高呼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一生挚友;是”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的鹤发老者;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逊学者。他是平 凡人,又是如此伟大。孔子(前551——前

  • 论语项橐考孔子讲的是什么 圣人孔子的故里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圣人孔子的故里,项橐考孔子讲的是什么

    项橐,春秋莒国人,被称为神童。自小聪明伶俐,常常一语惊人。项橐考孔子的典故出自《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被孔子拜为老师的项橐,以自身的智慧和天赋让后世尊称为圣公。项橐考孔子的故事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孔子听闻莒国的人民淳厚善良,学习风气极佳。于是率领一众弟子前行,去感悟当地的

  • 智商堪比项橐曹冲:三国神童用老鼠救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冲

    曹冲称象是大家耳熟人详的三国故事,其故事主人公曹冲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曹冲是曹操的二儿子,也是三国有名的神童,其智商堪比项橐。曹冲不仅会称象还曾经用老鼠救过人,这是怎么回事呢?曹操崇尚严刑峻法,生性刻薄寡恩,属下小有过错就可能被处死。有一次,曹操有一副马鞍子,放在马厩中被老鼠咬了个洞,掌管马房的小吏害

  • 三国神童智商堪比项橐曹冲:竟想到用老鼠救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

    曹冲称象是大家耳熟人详的三国故事,其故事主人公曹冲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曹冲是曹操的二儿子,也是三国有名的神童,其智商堪比项橐。曹冲不仅会称象还曾经用老鼠救过人,这是怎么回事呢?曹操崇尚严刑峻法,生性刻薄寡恩,属下小有过错就可能被处死。有一次,曹操有一副马鞍子,放在马厩中被老鼠咬了个洞,掌管马房的小吏害

  • 孔子为什么要拜年仅七岁的小孩项橐为老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

    孔子被视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奠基者,也是中国教师的鼻祖,成语“至圣先师”旧时特指孔子。《礼记·文王世子》曰:“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还专门为孔子制“至圣先师”石碑一通,以示对孔子教育功业的尊崇。如今,以孔子命名的汉语学院已达数百所且遍及世界各地,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都

  • 项橐七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为何十岁就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项橐,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项橐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孔老夫子有句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他绝对不只是随口一说而已。而是有着切身体会的。在孔子的众多老师当中,甚至还一个七岁的孩童!他的名字叫项橐。这可不是什么传说,而是确有其事。《三字经》中有“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