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勾践卧薪尝胆时全靠文种支撑着越国 勾践灭吴后却赐其自杀

勾践卧薪尝胆时全靠文种支撑着越国 勾践灭吴后却赐其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02 更新时间:2023/12/19 1:31:04

勾践能打败吴王夫差,谋臣文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待复仇大业完成后,勾践赐死文种。他对文种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文种竟无言以对。是什么话呢?

据史书记载,文种早年随父经商,后定居越国,因多智谋,得越王勾践的重用,成为勾践身边举足轻重的谋臣。

对于弱小的越国,邻居吴国虎视眈眈,因此,继位不久的勾践每每内心惶恐。

文种认为,想要强大越国,必先有良材。于是四处为越国网贤聚才,其中,就包括楚国贵族之后范蠡。后来,范蠡果然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过当时形势危急,总有谣言说吴王夫差即将攻打越国,报杀父之仇。继位不久的勾践被这种谣言折磨得总是处于高度紧张之中,不停地训练部队的作战能力。不过,吴国即将攻打越国的谣言只是传得凶,并未真见来兵。尽管如此,每一次的草木皆兵都让勾践身心疲惫,勾践最后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

自然,这不是明智的举动。文种和范蠡百般劝谏,勾践并不肯听。吴王夫差听闻勾践要攻打吴国,知道勾践已中了自己广布谣言的圈套,于是率十万大军迎战勾践。

两军于夫椒作战,勾践的军队很快被强大的吴国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勾践不得不率领剩下的五千多将士退回会稽山。夫差则趁胜直追,攻占会稽城,并将会稽山围了个水泄不通。

越国危在旦夕,勾践问文种和范蠡当如何?范蠡认为坚守不动,待敌人士气渐衰,再进行突围;文种则认为,夫差心有为父报仇的怨恨,若是想等待时机再突围,并非上策,反而应该以臣子的姿态,献上厚礼,向吴王夫差求和。如果吴王不同意,便举国降吴,入吴国为质,也许能让越国一息尚存。

勾践望着山下黑压压的吴国军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同意了文种的计策,并将求和的事情交给他来办。

然而求和并不容易。

起初文种见了夫差,请求求和。夫差倒有意,但伍子胥坚决不同意,毕竟胜利是看得见的,越国离灭亡不远矣。伍子胥说:“天以越赐吴,勿许也。”夫差觉得有理,于是不允。

求和失败后,勾践又想杀掉自己的妻妾,将宫中的宝物尽数销毁,然后和吴国决一死战。文种劝阻了勾践,同时他让人打探到吴国太宰伯嚭素与伍子胥不和,且贪财好色,于是他挑了八个美女,又带了些珍宝悄悄送给伯嚭。伯嚭笑纳了文种的重礼后,马上带文种见夫差,表示应该同意越国的求和,这样越国的后世都将感恩于吴国,就不会再反抗了。尽管伍子胥极力反对,不过,伯嚭的三寸不烂之舌可不是开玩笑的,求和之事居然说成了。

为了表示臣服之心,勾践夫妇入吴国为质。文种深知勾践作为一国之君,一定不能承受吴国给予的羞辱,于是让范蠡同入吴为奴,时时防备勾践寻死。而他则留在战败后的越国,带领国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为后期复国做战前准备。

越国有文种在,尽管接下来又经历了天灾人祸,百姓并没有流离失所,再加上文种不间断地对百姓进行爱国教育,因此,国民比战前更拥护勾践,更痛恨吴国。

勾践在吴国为质三年期满,回到越国。文种又向勾践献灭吴七术:一是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是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是给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是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是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是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是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有了文种的“伐吴七术”,再加上勾践的“十年重聚,十年教训”,最终,越国大败吴国,复国雪耻。

在越国灭掉吴国后的庆功宴上,文种高兴说:“我胸有七略,如今灭吴兴越只用了三略。”文种的话自然引来无数大臣的恭维。不过有一个人却并没有显得高兴,这就是勾践。

勾践并不高兴的样子被范蠡看到了,他一下变明白了勾践对有功之臣已心存忌惮,于是他留给勾践一封辞职信便离开了。不过,毕竟文种于范蠡有知遇之恩,于是他也给文种写了一封信,信里说: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意思是说:天上的鸟没有了,再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处;狡猾的兔子杀光了,猎狗也就因为没有存在的价值被猎人杀死吃掉了。现在吴国已经灭亡,这些有功之臣也就容易受到君主的猜疑,离祸事也就不远了。文种本来还觉得范蠡不告而别实在是鲁莽,看了信后才知道原来他是想得太多。

在文种看来,几十年的辛苦才拼得灭吴兴越的今天,立此大功一生也难得有一次,勾践自然不该亏待这些良臣谋士,以后的日子只会富贵荣华,怎么可能如他所言呢!

适逢文种身体有恙,不能上朝。

勾践携了属缕之剑前去探望,面对曾经的大功之臣,勾践问道:“人活着,生死在其次,若是才华得不到发展才是最痛苦的事。你说你胸怀韬略七术,如今只用了三术就帮我灭吴兴越,那剩下的四术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呢?”

这句话说得太奇怪了,文种毫无防备,慌乱地应道:“臣也不知。”

勾践突然将属缕之剑掷于床侧,恶狠狠地说道:“那你就带着你的四术,去对付死去的吴王先祖吧。”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属缕之剑,当初可是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的宝剑,如今竟又出现在自己面前。文种此时才明白范蠡果然料事如神,然而悔之晚矣。

勾践杀文种,实在是气量太窄。不过文种却也不知道藏拙。要知道勾践在吴国的时候,文种已经在越国建立起了巨大的威望。后来勾践回来后,他只负责卧薪尝胆,大事小事都是文种在干。可以说,整个越国,基本上只知道文种,没人知道勾践。

文种看不到这些,更看不到勾践的小气量,以至于最终招来杀身之祸。而勾践虽然打败吴国报仇,但是他逼走范蠡,杀掉文种,容不得人才,所以越国虽然称霸一时,但其实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灭了。可以说,勾践杀文种那天起,结果已经很明确了。

标签: 卧薪尝胆文种勾践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文种为勾践献上的伐吴七术究竟有多毒?勾践只用其三便灭了吴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战国,勾践,文种

    勾践头上的光环太耀眼,以至于很多时候人们都忽略了与他同甘共苦的那帮大臣…而那帮大臣中,范蠡又太过完美,以至于那点余下的荣耀又几乎被他一人吸走…如此一来,就导致一些原本很牛逼的人,却缺了很多应有的曝光量…比如:文种…文种确实很牛逼!在勾践入吴为奴时,他为越国的守国大臣,相当于代理国君;在勾践从吴返越时

  • 夫差会被勾践打败,除了勾践的狡诈,还有夫差自己的天真骄傲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勾践,夫差,吴国,战国

    夫差会被勾践打败,除了勾践的狡诈,还有夫差自己的天真骄傲。夫差虽然知道勾践也不是一般的君王,但并没有将他当成一个同等重量级的对手来看待,用俗话说就是即便你是孙猴子,也逃不出我如来佛的手掌心。你勾践再怎么包藏祸心,再加穷折腾,只要我吴国大兵一到,管教你照样丢盔卸甲,委地求饶。夫差有了这样的念头,他能够

  •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到底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越王勾践,战国

    越王勾践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够这样忍辱负重,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卧薪尝胆这一历史故事出自于北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的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在位时间最长,也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春秋时期,由于勾践的父亲不允许吴国攻打楚国,有支持其弟阖闾自

  • 越王勾践为什么能灭掉吴国?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越王勾践,战国

    越王勾践能灭吴,是因二十多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但真相并非如此如果现在让你给你的孩子或者朋友讲一下卧薪尝胆的故事,你肯定会脱口而出:2500多年前,在长江中下游有两个小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两国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越国惨败,只剩下五千军队被困在会稽山上,无奈之下,越王勾践只好向吴王夫差投降

  • 范蠡明知勾践可共患难却不可同享福,为何还要辅佐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范蠡

    范蠡明知勾践可共患难却不可同享福,为何还要辅佐他?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范蠡作为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智士,凭借他的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帮助了当时弱小的越国重新发展起来,并且尽心尽力地辅佐越王勾践,最终带领着越国战胜了吴国。但是功成名就之后的范蠡却因为看到越王勾践本人只可共患

  • 勾践复国之后做了什么?越国存在了多长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勾践

    勾践复国之后做了什么?越国存在了多长时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473年,勾践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战败昔日的敌人吴王夫差,吴国灭亡。勾践灭吴后,原来还做了如此多大事。第一:勾践给夫差留一条活路在把吴国军队彻底消灭后,勾践没有杀了自己的仇敌,而是把夫差围困在姑苏山。夫差派人

  • 勾践被俘吴王夫差为什么不杀他?真的是因为夫差太自大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战国

    勾践被俘吴王夫差为什么不杀他?真的是因为夫差太自大了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很多人都欣赏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复国的故事,但这也算是有些断章取义了,勾践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是前提是当夫差灭掉越国之后,并没有杀了他,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没有杀了勾践,才让他有机会实现

  • 越王勾践称霸之后,曾经与他共患难的妻子为何选择了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战国

    越王勾践称霸之后,曾经与他共患难的妻子为何选择了自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越王勾践这个名字作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人设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让人们早早的认识了这位“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主人公。勾践复国当霸主后,与他患难与共的发妻雅鱼却自杀了!在

  • 越王勾践把西施献给夫差,后来又把西施纳入后宫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施,越国,春秋

    西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西施本名施夷光,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因着苎萝有东西二村,而夷光住在西村,因此得名西施,后人又称她为西子。西施家境贫寒,父亲砍柴,母亲浣纱,而西施也常在溪边浣纱,因此这条溪被称为浣纱溪。终日粗鄙的劳动并没有掩盖住她倾城的容颜,甚至当

  • 勾践灭吴后,范蠡最后为什么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范蠡,春秋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范蠡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范蠡,字少伯,是春秋末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出身低微的范蠡,不仅担任了大夫 ,还担任了擢上将军。然而,范蠡之所以能成为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原因一,帮助越王报仇雪恨。根据史料的相关记载,范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