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酷政要求百姓一户一年上缴国家一匹马驹

朱棣酷政要求百姓一户一年上缴国家一匹马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15 更新时间:2024/1/19 15:56:43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九月七日朱高炽正式登基,颁布了大赦令,并定次年为洪熙元年。在朱高炽颁发的大赦令中特别有意思的一条,就是废除了老爹朱棣在位期间,要求每户人家一年必须为朝廷提供一匹马驹的规定。这条大赦令在今天看来特别搞笑,但是在当年,这条命令却大得人心。这是为什么呢?大明朝一户一年上交国家一匹马驹。在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马的作用特别大,在生产、运输极为重要,并且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军事上,马的作用就更大了。

网络配图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北方的残元势力时刻威胁北京的安全,朱棣五次远征蒙古,打击残元势力,这样,战马的需求量就更大。相对于蒙古残元势力来说,明朝驯马及养马的能力要落后,所以,朱棣下了严令,要求国内每家每户一年必须要上交给朝廷一匹马驹,经过国家的饲养后,用于远征蒙古。

要求每家每年上交一匹马驹的赋税是很苛刻的,如果上交不了,要交很多的钱来抵。马驹的出生有很多不确定性,包括母马是否能怀孕,马驹出生后能不能存活,但是朱棣不管这些,如果交不上来,就要严厉惩罚。为此,在朱棣一朝中,曾经发生过多起惨案,很多人家卖儿卖女,甚至卖老婆,目的就是为了给政府上缴马驹税。好武的朱棣,一生的最大的理想,就是远征蒙古,而马是必需品,所以在京城建立了祭祀马的神祠。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下令在莲花池兴建马神祠,由官方礼仪祭祀,期望更多的良马出生,有助大明国运。

网络配图

祭祀马神的种礼节还十分繁琐。夏天祭祀先牧神。先牧是最早养马的人,去除顽劣的马,保留优良的马。秋天祭祀马社神,马社是最早乘马的人。 冬天祭祀马步神。马步神是马害之神,祭祀它,目的是防止马受到伤害,能多存活,多长成优良的马。朱棣一生五次远征蒙古,虽然打击了残元的势力,但是因为要征收各种赋税做远征军饷,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灾难。

朱高炽 登基后,取消了马驹税,改为一户人家两年上缴一匹马驹,并由官府出钱,赎买那些被卖掉的亲人,此举受到当时人们的拥护,缓和了社会矛盾。

此外,朱高炽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史称“三杨”)辅政。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他下令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这一切都使得洪熙朝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也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

网络配图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炽猝死于宫内钦安殿(此钦安殿非御花园中钦安殿),终年47岁。死后被谥为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庙号仁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让后世仰望的六大历史功绩:你知道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清朝继康熙帝之后的皇帝,他是康熙帝的第四子,名叫爱新觉罗胤禛,提到雍正,人们所想到的就是这是一个抄家皇帝,最后累死在御桌上,就好像除此之外,雍正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人们对他的评价那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成为一个争议颇大的一代帝王。网络配图可是,事实好像并不仅是如此,就小编所知,雍正大概是

  • 慈禧邀宠逞能差点儿淹死咸丰皇帝被冷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吓得弃国家于不顾,带领一众妃子大臣,逃到了热河行宫。热河物资缺乏,咸丰帝和随之而来的妃嫔每日清汤淡水,有一段时间是苦不堪言。但供皇帝使用的物资不断地运来,咸丰皇帝又高兴起来了,又开始醉生梦死的生活了,他令肃顺等大举修葺热河,搜罗娼优,每日声色歌舞,身体自然每况愈

  • 史上最虚伪皇帝宋太宗抢民女霸人妻还修仙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荒淫的皇帝不在少数,比如晋武帝司马炎,后宫嫔妃多达万人,每天乘坐羊车,纵情享乐。但好歹人家晋武帝还算“光明磊落”,既没有偷偷摸摸,也没有欺男霸女。相比之下北宋太宗赵光义可算是龌龊至极,他不仅强抢民女,还霸占人妻,这也就算了,太宗还死要面子,对臣下吹嘘自己“清心寡欲”,堪称史上最虚伪的皇帝!

  • 晋武帝的“羊车门”是怎么回事?晋武帝以羊选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后大封诸侯,他认为天下已经太平了,可以享受皇位了。说到享受,每个人的人生哲学不同,价值观也不同。有人以为平安、有个幸福的家就是享受,有人以为不断的奋斗、生活充实就是享受,有的人则以为美酒、咖啡加美人的节外生枝才是享受。司马炎就是这后一种人,当时他的“羊车门”可谓是轰动全国的。。取

  • 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征服过哪些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文明构成中,海洋文明与农业文明、游牧文明一样,亦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外来文明的交往中,海上通道与陆上交通都是主渠道。与沙漠和草原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一样,海上丝绸之路因政治形势的变化也时兴时衰。在古代中国,明初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明朝特指中国南海以西的南洋群岛、

  • 戚夫人貌美如花见识短浅 败给吕后也是必然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当刘邦死后,吕后将戚夫人贬到永春巷舂米,并且把戚夫人的头发拔光,让她带着沉重的枷锁,穿上粗糙的囚服,日夜不停的舂米。为了防止戚夫人自杀,吕雉派兵二十四小时把守。戚夫人本也有机会寻死,可她无法放下自己的儿子,那个远在藩国的赵王刘如意。网络配图戚夫人一边捣米一边流泪,一边流泪一边唱歌:子为王,母为虏!终

  • 揭秘:宁死不降的惨被斩首的一代猛将王彦章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王彦章(863年―923年),中国五代时后梁名将。字贤明(一作子明)。汉族,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朱温建后梁时,为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后为李存勖所擒,宁死不降,于是被下令斩首。享年六十一岁。早期经历王彦

  • 揭秘诸葛亮的全部家产: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自表后主》一文中,诸葛亮写道:“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这份家庭财产清单充分地表明了诸葛先生是多么的清廉。网络配图“桑八百株,薄

  • 史上最败家的皇帝是谁?一年竟用掉八亿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493年7月,皇太孙萧昭业继承南齐帝位,是为第三任皇帝。在多数人眼里,未继位前的萧昭业是个极“孝顺”的孩子。他的父亲萧长懋去世,他每次临哭,都是号啕不止,悲痛万分,闻者流泪,只是,转身回到内廷,他就是另一幅面孔——与宫人嬉笑,十分开心。齐武帝去世,他每次都哭得双眼通红,但是回到后宫,安排胡妓列队

  • 受刘邦荣宠一时的戚夫人为何命运惨淡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戚美人产下一子。刘邦非常高兴,取名如意。刘邦常说:“这个孩子像我,甚合我心意。”刘邦称帝后,立吕雉为皇后,吕后所生之子刘盈为太子;封戚美人为夫人,刘如意为赵王。吕后老谋深算,心计颇深。当刘邦对如意的夸奖之词传入她的耳朵里之后,吕后凭自己的政治嗅觉,隐隐感到了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老色鬼要废长立幼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