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百年前光绪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他说了什么?

一百年前光绪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他说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109 更新时间:2024/1/21 9:39:37

光绪皇帝在北京大学的讲话,读后让人有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往认知的感受,一个封建皇帝没有任八股之气息,即便今天社会上流行的陈旧腐朽之气也全然感觉不到,没有任何官场报告常用的官话、套话和空话,更加没有假话、空话和废话,读后感到很新鲜,一个古代君临天下傲视黎民的封建皇帝,却看不到太多自以为“奉天承运”伟大正确的那种帝霸气。这种气质值得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深思。

网络配图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898年到1912年间所使用的名称。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和陆军学校的一片沉寂不同,京师大学堂的开学仪式隆重之至。光绪不仅亲自为京师大学堂题写了校名,还在开学这天率着军机大臣、各部尚书一同出席,规格礼遇之高,着实罕见。就连《纽约时报》驻远东的记者怀特,也通过美国公使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提出申请,希望开学仪式这天能参加。光绪当即同意,并且表示凡是愿意参加的西方记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都要大力提供方便。

而开学的前三天,似乎唯恐没有人知道,光绪还特意嘱咐杜怀川刻印了一批传单,满北京城都贴满了。推荐关注:微信搜索“一号军事”。一时之间,整个北京城像炸了锅一样,大小官员和市井百姓都是议论纷纷,这个京师大学堂究竟有何魔力,竟然会引得皇上和朝廷如此重视。

举行完隆重热烈的相关仪式后,光绪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要孙家鼐将所有的学子们都召集到京师大学堂的礼堂里面,光绪要做戊戌变法和有关改革开放的重要形势报告。礼堂里面黑压压的沾满了将近一千名学子,各部官员和京师大学堂的教习们站在两侧,见皇上进来后,都跪伏在地上,三呼万岁。站在人群中的怀特也微微弯下腰去,按照西洋的礼节鞠躬行礼,目光却带着些许的激动,望着缓缓走到人群前面的那个年轻的皇上。

网络配图

这是怀特第一次见到光绪皇帝,也正是从这一刻起,这位《纽约时报》驻远东的记者,掀开了他记者生涯中最为精彩和灿烂的一页。从一个报道远东奇闻异事的普通记者,转变成为打开中国这个神秘而古老国度的西方媒体的第一人。很多年后,这位后来伴随着光绪皇帝度过了无数惊心动魄的历史关口,和这位皇帝结下了深厚情谊的怀特,在他纽约的家中写道:

那是北京深秋一个明亮的上午,在中国近代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内,我第一次见到了光绪皇帝,这个古老帝国名义上的统治者。那时候,这个国家的实际权力还掌握在颐和园里面那个日渐衰老的太后,和她所信任的一大帮官员手中。而这个年轻的皇帝却选择了在这个深秋的季节,从神秘的紫禁城中走了出来,走进了他一手开创的这所大学里面。

他看起来有些瘦弱和苍白,嘴角带着一丝浅浅的但却是无比自信的笑容走到人群前面,平静的注视着下面的人群。那一刻,我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我无法相信我所看到的这个年轻人,竟然会是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国家的皇帝,也无法理解,他脸上那份自信和从容来源于何处。

站在人群前面,光绪沉默了片刻后,徐徐说道,“今天是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所谓学堂,在朕看来就是研习学问的地方。我们的古人有一个传统叫作,坐而论道,今天,朕就和你们论一论这世间的道。”说罢,光绪抬起右手轻轻的往下压了压,“大家都坐下吧,朕也坐下。”

网络配图

众人迟疑了片刻,都纷纷席地而坐,目光有些疑惑的望着前面的皇上。一旁的太监也端过来一把放有明黄色座垫的椅子,光绪一提衣襟下摆,静静的坐下说道:“朕从识字开始,朕的老师就在教授朕为君之道,朕亲政后,也在不断学习治国之道。世间的道或许有所不同,但是朕一直在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道,什么才是让国家振兴之道!”

“这次开办京师大学堂遇到了很多阻力和质疑,大家也都清楚,这其中还死了人。死的这个人叫王长益,朕一直在想,他为什么会死呢?又是谁把他逼死的呢?朕想到了几百年前,也有一个姓王的人,叫王阳明,这个人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所以朕以为,王长益之死,就是死于心中之贼!而这个贼,不仅在他心中,也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要论清世间的大道,首先就要破除这心中之贼。”

王长益,因为家贫如洗,在科举上面又是几番落第,颇不得意。这次听说就读京师大学堂每月都有生活津贴,将来毕业后还能谋得一个实缺,左思右想后,虽然心里也并不是十分情愿,但还是到京师大学堂报了名。不曾想,他的这一举动却惹来了同住在旅店里的其他学子们的讥讽和嘲笑。王长益为人忠厚老实,也不善言词,再加上心中多少也有些羞愧,对这些人的谩骂更加不敢还击,只是左躲右闪,尽量回避和那些学子们见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清朝咸丰年间重臣张曜武官出身竟怕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官补子,老公怕老婆是什么原因,怕老婆经

    张曜是清朝咸丰年间的大臣,张曜简介提到他是靠平定捻军出名的。在当时的中原地区,捻军起义,反抗清朝的统治。张曜当时组织了团练,然后帮助清政府镇压捻军,由于镇压捻军有功,张曜被朝廷任命为总兵。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左宗棠要去西北平定叛乱,张曜成为了左宗棠的下属。在甘陕地区,张曜帮助左宗棠平定了回乱。在新疆

  • 历史上的孝庄皇太后:大清最了不起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孝庄皇太后,很多影视剧里有过描写,有宁静演的《孝庄秘史》,有斯琴高娃演的《康熙王朝》。宁静演的是孝庄太后年轻时候的事儿,斯琴高娃演的是孝庄皇太后中老年时候的事儿。这两部电视剧虽好,却并不等同于历史上真实的事。围绕电视剧,再加上仔细研究史料,我们一起去探索孝庄太后这个大清最了不起的女人的一生。网络

  •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是如何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是历史上相当出名的一位君王。然而朱棣原本只是个王爷,朱元璋没有传位给他,那么明成祖朱棣是如何称帝的,他是通过什么方式才坐上皇帝的宝座。朱棣当上皇帝后,决定把国家首都放到北平去,也就是如今的北京。网络配图1、明朝朱棣是如何称帝的公元1398年,朱允炆继承皇位,随后在黄子澄

  • 曾国藩后代人才辈出的原因:四条遗嘱”的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一生中,曾有四次被别人劝说当皇帝。能不能做皇帝?他为什么不当皇帝?对此,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唐浩明从当时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中进行了剖析。网络配图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

  • 揭秘明朝宣德皇帝为何要活活的烤死亲叔叔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史》在“朱高煦传”的最后,只以“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九个字写了朱高煦的结局,却没写朱高煦最后是怎么死的。根据《明宣宗实录》中,在宣德四年四月,还有作为朱瞻基叔爷爷、也就是在朱棣“靖难”初期援以朵颜、福余、泰宁等兀良哈三卫精锐骑兵的宁王朱权以“不避斧钺之诛,干冒天听,伏望赦免”的上奏,似乎可以推想

  • 朱元璋为何能打败蒙古骑兵:军队纪律严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汉唐是被公认的武功强盛的王朝,比起汉朝横扫匈奴的威武,大唐战无不胜的风光,而大明朝的军队,在史料的记载中,似乎是相对低调的。事实上,低调只是表面现象,低调的明军,是一支威武之师,光荣之师。对比明军的发展历程,这绝不是溢美之词。网络配图明军开国的起点是非常高的,甚至说对比之前其他历代

  • 秦始皇到底有多残忍为一个天外来客杀死一个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我一统天下的皇帝就是秦始皇,在治国之初秦始皇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虽然也是国泰民安,但是在秦始皇的后期他为了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经常是劳民伤财犯下了种种滔天的罪行。网络配图大家都知道在秦始皇后期他自认为自己是千古一帝。所以在一直祈求长生不老,所以派了徐福的人经常出海找长

  • 朱棣酷政要求百姓一户一年上缴国家一匹马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九月七日朱高炽正式登基,颁布了大赦令,并定次年为洪熙元年。在朱高炽颁发的大赦令中特别有意思的一条,就是废除了老爹朱棣在位期间,要求每户人家一年必须为朝廷提供一匹马驹的规定。这条大赦令在今天看来特别搞笑,但是在当年,这条命令却大得

  • 雍正让后世仰望的六大历史功绩:你知道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清朝继康熙帝之后的皇帝,他是康熙帝的第四子,名叫爱新觉罗胤禛,提到雍正,人们所想到的就是这是一个抄家皇帝,最后累死在御桌上,就好像除此之外,雍正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人们对他的评价那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成为一个争议颇大的一代帝王。网络配图可是,事实好像并不仅是如此,就小编所知,雍正大概是

  • 慈禧邀宠逞能差点儿淹死咸丰皇帝被冷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吓得弃国家于不顾,带领一众妃子大臣,逃到了热河行宫。热河物资缺乏,咸丰帝和随之而来的妃嫔每日清汤淡水,有一段时间是苦不堪言。但供皇帝使用的物资不断地运来,咸丰皇帝又高兴起来了,又开始醉生梦死的生活了,他令肃顺等大举修葺热河,搜罗娼优,每日声色歌舞,身体自然每况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