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忠贤对明朝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崇祯到死才明白

魏忠贤对明朝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崇祯到死才明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909 更新时间:2023/12/16 17:18:2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魏忠贤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魏忠贤,明末著名政治人物,在我们现在的很多电影电视作品中,他被人称为“大阉党”、“九千岁”,一个祸国乱民、残忍变态的形象。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魏忠贤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崇祯皇帝上台后雷厉风行剿灭了魏忠贤及以之为首的阉党集团,死前却又让人厚葬他,这又是为什么呢?

提到魏忠贤,以及明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就不得不提到明朝的文官集团,经过大明200多年的发展,到了明朝末年,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已经尾大不掉,且各自形成山头,把持朝政、互相攻讦,一片乌烟瘴气。

在大明初期,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文官们,还比较有朝气,也比较有追求和信仰,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诸多名臣,比如方孝儒(舍生取义被诛十族)、于谦(力挽狂澜,保卫北京)、海瑞(一代清官)、胡宗宪(剿灭倭寇)等等,在他们的治理下,大明国力蒸蒸日上,走向繁荣。

随着国家走向繁荣的,就是财富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集中,到了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一大批富可敌国的资本巨鳄,这些大资本家开始用金钱腐蚀文官集团,将触手伸进行政系统,谋求更多的好处。

到了明朝后期,整个文官集团已经被腐蚀了一个透彻,每一个关键职位,背后都有资本财团的影子,这些资本财团,通过控制关键岗位的人,进而控制大明的整个国家政策,使之对自己有利。

明朝末年,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可以说已经一只脚踏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可是当时的朝廷,却很难对商人们征税,商品经济占了整个帝国经济的大头,可是贡献税收大头的却还是农业经济。

光靠农业税,帝国财政的收入肯定是有限的,且不说到了明朝后期整个公务员队伍越来越庞大,就是每年对辽东建奴用兵,以及弹压各地农民起义的支出,都是一个不堪重负的大头。

怎么办呢?最好就是能从各个富得流油的资本家那里,挤出钱来,但是这个事情的难度之高,没几个人能做到,但恰好,魏忠贤就有这个能力。

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团越来越强大,皇权被削弱,其实皇帝们也感受了这种窘境,所以皇帝们扶持了越来越多的机构来对抗文官集团,起到平衡作用,这里面耳熟能详的就有东厂西厂锦衣卫,都是电影电视里面的熟面孔了。

但特务机构在对抗文官集团的过程中,要么就是很快败下阵来,要么就是被文官集团的糖衣炮弹收买了,很难扛过一个回合,最后只有宦官集团能够扛住文官集团源源不断地打击,并形成反向制约。

究其原因,宦官集团都由阉人组成,无法形成家族势力,且权力只能来源于皇帝,只能终于皇帝,所以最后就成为了对抗文官集团的不二之选。

在魏忠贤的挤压下,根据《明史》的记载,大明朝廷每年光是商业税都能收上来上千万两白银,当时光浙江一年的茶叶商业税就能收20万两白银。这些商业税收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国库的亏空,让大明还有余力对辽东用兵。

东林党集团是资本集团的代言人,自然是对魏忠贤恨之入骨,恰好他们都是文人,握着笔杆子,控制着大明的宣传系统,于是极尽所能地抹黑魏忠贤及宦官们,在很多人眼中,宦官一个个缺了器官都成了变态,魏忠贤则是一个祸乱朝政、一手遮天的“九千岁”。

崇祯皇帝上台之前也受了不少这个熏陶,对魏忠贤和宦官几乎没有好感,他们祸国殃民的形象已经板上钉钉了,所以崇祯上台不到2个月,就以雷霆之势,剿灭了魏忠贤和“阉党”。

崇祯横扫阉宦之后,朝中一片欢呼雀跃,大家都在喊圣上圣明,如今宇内海晏河清,再享太平!

崇祯也曾一度沉浸在这种幻象中,但很快辽东的战事就将他拉回了现实,在对辽东作战的过程中,崇祯渐渐发现了一个难受的现实——国库没钱了。

没钱怎么打仗?士兵的军饷且先不说,打仗的武器、马匹、粮食,哪一项不要钱?没钱,这仗就没法打。

不仅没钱,崇祯还发现,没有靠谱的人可用了。崇祯在位期间,特别是后期,内阁首辅一年要换两个,大家都是上任之前道德文章写得天花乱坠,要切实做事却这也推不动那也做不了。

无可奈何的崇祯,只能对农民们加税,加征了辽饷还有剿饷,以为剿饷是个头了吧,最后还有练饷(辽饷是为建奴入侵,辽东战事紧急,军饷不足而起; 剿饷是为镇压农民起义筹措军费; 练饷为镇压农民起义练兵所用)。

简直没完没了,农民们直接被干到活不下去了,起义造反。在农民起义的烽烟中,绝望的崇祯最后吊死煤山。

根据冯梦龙《燕都日记》的记载,在山穷水尽之时,大太监曹化淳曾对崇祯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经过现实多年的毒打,估计崇祯也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临死前让人厚葬魏忠贤,聊表歉意。

李自成大军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崇祯求爷爷告奶奶让文官们捐钱,这些人声泪俱下的哭穷,拿出10两、20两的“存款”。最后北京城破了,李自成在这些人家里抄出7000多万两白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良妃卫氏,清朝首个被封为妃子的奴才,为何会被雍正抹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良妃卫氏为何会被雍正抹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看过《延禧攻略》的人都会十分钦佩令妃,此人一路开挂,从一个小小的宫女,一直混到了皇贵妃之位,并且深受皇帝的喜爱,同时儿子还是下一任的皇帝,可谓是人生赢家。不过,第一个从宫女变成宠妃的女子并非是令妃,

  • 徐惠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让武则天对她甘拜下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徐惠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心狠手辣,疑心重重,无论是上位的手段还是治国的决断都让人无法忽略,这样一位女子,对世间所有人都不服,为何却独独对这位才女甘拜下风?世人都知唐太宗李世民有一位长孙皇后,辅佐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

  • 范仲淹是什么身份?他的官仕之途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范仲淹是什么身份,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在范仲淹两岁之时,他的父亲便病逝了,他的母亲带着他改嫁他人。等到范仲淹懂事之后,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

  • 李元婴是什么身份?他为何会建立滕王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元婴是什么身份,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唐代的李世民是个狠人,他的家属本来是北周关陇贵族李氏,他的父亲李渊袭封唐国公,还深受姨母独孤皇后和姨母隋文帝的喜好。但后来,李家反了,李渊把表哥杨广的皇位夺了,让隋朝二世而亡,本人则确立了大唐帝国。固然,李世民比李渊狠。他是李渊嫡次子,虽

  • 号称五代第一明君的柴荣,是怎么害的自己儿子丢掉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号称五代第一明君的柴荣,是怎么害的自己儿子丢掉皇位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从公元907年朱温篡位灭唐,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夺位灭后周,只有短短53年的时间,但是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53年当中,皇帝就有12位,也就是说平均下

  • 赵匡胤是如何在陈桥兵变被拥立做皇帝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赵匡胤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五代十国时兵荒马乱,百姓深受其苦,渴盼着再现太平盛世。收拾这五代残局,重开太平的是谁呢?是赵匡胤。他结束了五代乱局,建立宋王朝。然而,赵匡胤登上王位的过程却充满了戏剧性。下面,我们来继续讲述。耶律德光带领辽军退出中原。待他撤退,后晋大将刘知远乘机收复洛阳

  • 宋军北征失败后宋太宗是什么结局?窝囊到坐着驴车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宋太宗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宋太宗灭亡北汉后,打算乘胜追击,北伐辽国,夺回辽国控制下的汉燕云十六州。而对于北伐辽国,北宋朝廷上,潘美等将领坚持反对,认为眼下大宋军队刚灭了北汉,应该休整休整,如果连续用兵,只怕胜算不大,而也有少数大臣为了迎合宋太宗的心意

  • 范文程在清朝处于怎样的地位?他为什么能得到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范文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范文程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第十七世孙,入清后,历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和清圣祖四代皇帝,为清朝开国文臣之首,是第一个受到重用的汉族官僚。范文程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清史稿.列传十九》记载他:“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与其兄文采并为沈

  • 陈群为什么在投靠刘备之后,又转而去了曹操的帐下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陈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学习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时,都会提到一个词,就是科举制度之前的的“九品中正制”,虽然经过不断发展,但是仍旧有利有弊,最终被科举代替。而这种制度的创始人就是三国时期的陈群。陈群原本投靠了刘备,做豫州别驾,而后来曹操入主徐州时,他却又被曹操

  • 除了贤惠之外,文德皇后还有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尊敬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皇帝贵为一国之君,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极大的重视,而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皇后。虽然一般来说,后宫是不被允许干政的,但是却也能在政事以外的地方给人们留下谈资。今天要来说一说的,就是历史上一直受人尊敬的李世民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除了贤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