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智谋和政治远见两个方面,分析张良和范增谁更厉害?

从智谋和政治远见两个方面,分析张良和范增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18 更新时间:2024/1/16 12:12:28

范增和张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作为刘邦与项羽两大阵营里面的两位谋士,张良和范增经常会被拿出来进行比较,有人认为张良能够获得刘邦的信任,最后也能善终,已经好过被项羽怀疑的范增很多了,也有人认为,范增是可以领兵打仗的谋士,在这一点就已经完胜刘邦手下的很多谋士相加起来。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究竟谁更胜一筹吧。

如果在秦末举行一场最强大脑的比赛,亚父范增和谋圣张良绝对是楚汉双方的代表参赛选手。在狼烟四起的战乱时代,我们透过史书闻到的是一场场充满火药味的征战和厮杀,看不见的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头脑风暴的比拼,张良和范增都是强中手,谋略、胆识双方都不会输给对方,两个人看似各自为营,没有交集,其实站在领导者背后的他们,早就开始了一场又一场的角逐。

我们先看范增的资本信息。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居鄛人。秦末农民战争中是项羽的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公元前206,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再看张良,颍川城父人的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出生于没落贵族的张良,其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相。集智慧和修养于一身的张良,可谓是翩翩有礼,恭谨仁和,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这样看来,两人为君王出谋划策,智谋还是相当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比较下二人的实力。

智谋方面

要说智谋,一个张良刘邦夸奖他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个范增老谋深算,经验丰富,屡出奇招。两个人在智谋上真是高手对高手。不同的是,张良是个很有认知性的奇才,张良精于算计的智谋是范增能够看得见的,而其才艺志趣和独有的创造性加上良好的沟通性,是范增所缺乏的。所以刘邦敬服张良的奇谋,张良也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传递给刘邦,从而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最大效用的发挥。

范增呢,对于各种事件都能预见结果,并且能够防患于未然,做事要求完整性,追求完美,所以在任何决断上都要求要果断、干净。这点事范增过人之处,但是范增在秉性上却不如张良,范增容易自大,傍着自己年纪大有点倚老卖老的意思,不管怎么说,两人在谋略上是不分高下的。

政治远见

范增与张良各自服侍的主君,是楚国的项羽和汉王刘邦。良禽择木而栖,范增和张良选择了不同的主君,机遇的不同,二人的命运也截然相反。

就统率能力而言,范增在项羽手下是有好几次亲自率军作战的,且每次征战的战绩都不凡,可见范增的统率能力并不差,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本来是想要辅佐他的好兄弟项梁的,结果项梁死了只好归附项羽,可惜项羽是个没有头脑的匹夫,有帝王的气度但却没有帝王的头脑,手里有个范增还不会用,屡次错失除掉刘邦的良机,让范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尽管范增在历史上的形象不如张良,我们试想,如果范增没有在项羽麾下,而是投奔了刘邦那么历史上对范增可就是另一番评价了。

再来看看张良,他的上司是刘邦,虽说出身、地位不如项羽,还好脑子比项羽好使,再加上人品又好,身边聚集了一帮好哥们有一群智囊团,张良在识人方面的运气比范增好多了。鸿门宴上,是张范两人的一次智慧交锋,此次事件,张良知己知彼,范增却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两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是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鸿门宴上即使,范增的计谋再完美,输给了决策者,这场正面角逐,张良笑到了最后。

司马迁给给范增的评价只有三个字“好奇计”,而对于张良则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对于二人孰高孰低,每个人心中自有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柳宗元的一生是怎样的?他这一生进行过哪些重大活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柳宗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祖上世代为官。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

  • 郑灵公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会因为一碗甲鱼汤引来杀生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郑灵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郑灵公因为甲鱼汤被大臣杀死,这个事件记载于《史记》和《左传》,其中的缘由与杨修的“一人一口酥”故事有点相似。这些历史故事中也告诫我们,做人有时候不能过于主动,应该多为对方着想。郑灵公之死根据《史记》的记载,郑国大夫公子宋

  • 汉文帝长女刘嫖,见证大汉三代王朝,死后为何执意与情人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窦皇后是汉代皇后史上的传奇,出身平民的她被送过去做了刘恒的宠姬,最后与汉文帝一起回到首都建功立业。刘恒一直对她恩宠不减,母凭子归,她的孩子在汉文帝心中也有特殊的地位,她的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次子刘武在刘恒在位第一年将其立为代王,而本文的主人公刘嫖作为夫妻二人最宠爱的女儿,不是一般的偏心,刘恒

  • 乾隆赏赐大臣猪蹄子 大臣拿到之后为何都丢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乾隆的猪蹄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是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因此对于那些大臣们来讲,皇帝赏赐大臣那肯定是大臣们的荣幸。能够获得皇帝的赏赐,绝对是为朝廷做过很大的贡献,否则皇帝是不会赏赐给他们的。然而,历史上的有一位皇帝每年都会宴请大臣们还给予大臣们的奖励。那

  • 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唐寅,他的一生有多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中期的吴中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文化名家扎堆出现,唐寅、文徵明、祝允明和徐祯卿被称为吴中四才子,他们生性洒脱又才华横溢。下面为大家着重介绍一下唐寅的一生。唐寅,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等,苏州府吴县人,祖籍凉州晋昌郡,他是个绘画大师、书法家也是个文学家。在绘画方面

  • 耶律罨撒葛:耶律德光的次子,意图谋反却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辽朝的内乱是一直都有的,兄弟之间互相残杀争夺帝位是常见的事,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个人也是意图谋权篡位,被流放却得善终,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人究竟是谁呢?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耶律罨撒葛,出生于935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的二儿子,母亲是靖安皇后萧温,与辽穆宗耶律璟是同胞兄弟。耶律罨

  • 他是一国宰相 为何最后竟死在一个女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位重量级人物。此人是一国宰相,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平定天下,治国安邦,威振四海,美名远扬。谁成想,到了晚年,他却犯了糊涂,最后死在了一个女人手里,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令尹黄歇。黄歇(前314年—前238年),号春申君,祖籍黄

  • 揭秘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甘心拜马超为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曾经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的马超,入川以后他的部队似乎并不是特别出彩,不过历史有的时候并不仅仅体现在表面上的,其实马超军团对于蜀汉军队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在刘备死后的一段时期内诸葛亮的用兵方略都是从马超那里现拿现用的。先说一个题外话,就是马超是否受蜀汉的信任和重用。事实上马超在刘备属下,是比较得到重视的

  • 中国历史上灭掉数十个国家却易被忘记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小编要介绍一位容易被大家忘记的皇帝,他的攻击绝不再武帝之下。那么,此人究竟是谁?网络配图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个皇帝对外出击,有的保证了中原大地的安定,有的开疆拓土。有这么一个皇帝,他没有成吉思汗(至少教科书说他属于中国)、汉武帝等善于开疆拓土的皇帝出名,但却打下了现如今中国将近三分之一的领土,在

  • 曾国藩为什么能镇压太平天国?看简单的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重臣之首。建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是他一生引以为傲的战绩。如果当时太平天国没有曾国藩的镇压,恐怕后来的事情就真的很难说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大家想过没有,曾国藩是一个儒生,他究竟有何德何能镇压天国起义呢?我这里,就分几个方面,举一些例子来让大家有个简单的理解吧。网络配图拜上帝教太平天国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