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窦太后窦漪房为何最为宠爱小儿子刘武

历史上窦太后窦漪房为何最为宠爱小儿子刘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753 更新时间:2023/12/11 8:03:59

历史上的窦太后,传说名为窦漪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氏出生贫寒,后来被选入宫中,吕后在将宫女赏赐给诸侯王时,窦氏被分给了当时的代王刘恒。她与代王刘恒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而她最宠爱的是她的小儿子刘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历史上的窦太后就是孝文窦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代初期,朝廷到清河来招募宫女,窦氏便被召入宫中。当时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她挑选了一些宫女决定赏赐给各个诸侯王,每个诸侯王分有五名,窦氏也在其中。窦氏因为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够到赵国去。

于是,她请求派遣的宦官将自己的名字放到赵国的花名册中,但是宦官在派遣的时候忘记了这件事情,把她的名字放到了代国的花名册中,最后她只好去代国。虽然这并不是她的心愿,但是等她到代国之后,代王刘恒非常喜欢她并且封她为美人。在代国期间,她与代王生长女刘嫖,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即长子刘启和次子刘武。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代王被拥即位,为汉文帝。等到代王刘恒成为汉文帝后,原先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都相继病逝。这样,在汉文帝即位不久,便立窦氏的长子刘启为太子,封窦姬为皇后,封刘嫖为馆陶长公主,幼子刘武先被封为代王,后来封为梁孝王。

为什么窦太后宠爱刘武

梁王刘武是刘恒和窦漪房的小儿子,也是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胞兄弟。窦太后偏爱刘武,甚至想让刘启传位与刘武,这种违反祖制的事情,聪明绝顶的她为什么执意这么做呢?她会为了个人喜好来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不是,刘启和窦太后的争夺,其实就是黄老之术和儒家的争夺。当时刘启曾经在宴席上亲口说要将皇位传给弟弟,但是朝中的袁盎等人坚决不同意,刘武一怒之下甚至找人暗杀他。自刘邦自来,兄终弟及的事情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所以刘武是不可能当皇上的,何况刘武的年龄不一定比刘启年轻多少。

但是窦漪房还是坚持己见,有人分析,窦漪房这样做是为了继续掌权。但是刘启在位的时候,大权依然在窦漪房手中,换不换一个儿子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实质影响。她何尝不明白,袁盎等人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反对刘武,是刘启这个皇上在背后支持,但是她必须这样,才能推行黄老之术。

刘启本人对于黄老之术都是不大在意,曾经有一个儒生因为在窦太后面前说了一些黄老之术不好的话,被窦漪房发配到野猪圈,差点成了烂泥,要不是刘启相助,早就没命了。一旦刘启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窦漪房的控制力就没有那么强了,推行黄老之术是必然的,后世证明也是如此。西汉的局势不适合推行儒家之术,正是由于刘启儿子的做法,让汉朝走了下坡路。

窦太后和刘恒

窦太后本是贫寒人家出生的子女,后来因为姿色美丽被选进宫中当吕雉身边的宫女,后来有机会可以出宫侍奉一些诸侯国,因为窦氏的家离赵国比较近,因而想要自己安排到赵国,但是阴差阳错到了代国,和代王相识。

之后窦氏便为刘恒生下一女二子,在刘恒即位为汉文帝后,其子还列为太子,她还位及皇后。成为皇后的窦氏,还与自己失散多年的兄弟相认,甚是感人,还赏赐了他们,安排有贤能之人与之相处,让他们成为贤能之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恒病逝后,刘启为汉景帝,窦氏则成为窦太后,刘启是窦太后的长子,刘武是她的次子。而窦太后只有一个女儿刘嫖,在窦太后逝世的时候,将东宫她的财物全都赏赐给了刘嫖。

窦太后很是疼爱小儿子,加上刘启对她也很孝顺,于是也很疼爱他的弟弟,还曾有念头将自己的皇帝之位接下来传给他,窦太后得知很是开心,也想着自己的小儿子可以当皇帝,但是被朝堂百官给反驳了。

后刘启病逝,窦太后的孙子刘彻为汉武帝,窦太后则为太皇太后,窦太后可能受刘恒的影响,对黄老之学很是信仰,而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尊崇儒学,任用儒家之臣,被窦太后知道很是生气,还命令汉武帝撤销这些人的职位。因此汉武帝在窦太后生前一直没有重用儒生。

窦氏,以一介贫民成为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甚是不易,成为我们传颂的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年羹尧盛极而衰的原因:帝王心术向来无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帝王心术,乾隆帝王心术,真实的年羹尧

    帝王心术向来无情冷漠,年羹尧跟随雍正帝多年,且妹妹还是皇帝身边的宠妃,但最后还是难逃凄惨结局。当然,志得意满的年羹尧确实忘乎所以,做了许多他不该做的事情,逐渐导致雍正帝对他的猜忌。但整肃年羹尧的导火索,还是由雍正二年十月他第二次进京陛见导致。立有大功,加上年羹尧官大气粗,财大气粗,入京途中,他竟然命

  • 大明第一奇人姚广孝:被成为“黑衣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姚广孝为什么帮朱棣,大明风华姚广孝,姚广孝推演大明国运

    姚广孝,长洲人,家族世代行医。为什么说他是大明第一气人呢?赶紧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公元1399年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因为担心分封在外的叔父们兵权太重,建文帝即位后即着手削藩,这立即引起了实力最为强大的燕王朱棣的反抗,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北平起兵,四年后攻下都城南京,建文帝在一场大

  • 大流士一世改革的主要举措对波斯帝国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波斯帝国的影响,垦殖运动的原因,垦殖运动的影响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王者不希望自己的王位能够长久的坐下去,所以为了能够稳居古波斯帝国的一位,大流士一世改革也就再所难免。这位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奴隶帝国的君主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也确实起到了巩固王权的作用。图片来源于网络那么大流士一世改革都有哪些重要举措呢?大流士继任以后发现一个国家如果仅仅是依靠武力

  • 曾国筌:太平天国最后竟然败在了他的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平天国的下场,太平天国全力北伐能成功吗,太平天国有成功的可能吗

    晚清有一个政权组织,相信大家很熟悉--太平天国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个政权灭亡的主要外部因素是由于他:曾国筌(1821-1890,沅浦,号叔纯,又名子植,湖南双峰县荷叶镇人,湘军主要将领之一。清朝著名大臣曾国藩的九弟)网络配图太平天国的建立犹如晚清身上的一颗“毒瘤”,割了又长长了又割,最后还是被曾国筌一

  • 晚清的肱骨之臣左宗棠死后大清的气数殆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表扬大臣除了肱骨还有什么,左宗棠结局,晚清四大名臣死后下场

    左宗棠晚清重臣,他是清晚期中兴时期的肱骨之臣,他的死亡也预示着大清朝再无人可力挽狂澜了,大清王朝也走向了覆灭之路。光绪十一年(1885年)7月27日清晨,74岁的湘人左宗棠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他是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的。他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倒下了,这大厦还能维持多久?网络配图

  • 皇子相继幼年离世:最长寿皇帝乾隆面临抉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最长寿的大臣,乾隆皇帝活了多少岁,乾隆最长寿的儿子

    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网络配图弘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汉学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弘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

  • 他残忍暴虐滥杀大臣 为何对百姓却出奇得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下场最惨的十大忠臣,历史上冤死的十大忠臣排名,暴虐迅猛龙

    历朝历代帝王,对官员最狠的数明太祖朱元璋了。有人专门做过统计,朱元璋时期超过15万的官员掉了脑袋,著名的“洪武四大案”每案被杀官员都不低于万人,这些数据为朱元璋赢得了“残暴嗜杀”的称号,成了很多人口中的暴君。网络配图事实上朱元璋屠戮官员除了怕继任者朱允炆镇不住那批开国功臣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朱元

  • 惊人真相: 唐朝李世民三兄弟中谁的心机是最深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真实李世民的为人,李世民攻打河南洛阳,李世民的报应

    亲们都知道唐朝开国的三位小伙伴: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这三位可谓各有特色,李建成温和,李世民老成,李元吉霸气。但他们中最才是真正的大忽悠呢?我们介绍一下两起比较奇怪的事情。一件是杨文干事件。这个事件很简单,李建成的老部下庆州都督杨文干突然要造反,趁唐高祖李渊去仁智宫度假的时候起兵。李建成为了共襄盛

  • 揭秘:安禄山如何顺利成为皇帝“宠儿”?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禄山在位多少年,安史之乱,安禄山有没有当皇帝

    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的元凶。多年来,人们对于唐玄宗时代之“盛世”的解说倾注了很高

  • 他是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却只做了五年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只有一位妻子的皇帝,一生只娶一人的皇帝,历史上终身未娶的皇帝

    中国几千年以来,出现的皇帝数不胜数,每个人的命运都参差不起。但最完美的皇帝又是哪位呢?从各方面考量,他论英伟,比不上秦始皇和汉武帝;论名气,他比不上唐太宗和清圣祖;论功绩,他比不上隋文帝和宋太祖;论谋略,他比不上光武帝和武则天;论刚猛,他比不上明太祖和明成祖。然而,若要论生平无懈可击,要论身后无一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