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横行江淮:北伐胜利从容建立明朝原因

朱元璋横行江淮:北伐胜利从容建立明朝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365 更新时间:2024/1/23 23:54:18

对明史有过研究的朋友肯定会对元末明初各方势力的争雄交锋十分感慨。从众多势力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朱元璋,一举击败两湖江淮劲敌陈友谅张士诚后,实力扩增极快,旋即于至正二十七年挥军北伐,彻底将元廷在中国的统治连根拔起,开创大明王朝一代盛世。

其迅速取得北伐胜利并顺利建成大一统强盛明朝的历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数百年来历史爱好者对其成功原因的探究是笔耕不辍,有对其性格能力的认同,也有对其“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的深刻分析,但众多评述分析都是集中在其内在原因的分析。

今天笔者将依托于《明史》上的一段话,展开对朱元璋北伐成功并建立明朝的两点外在原因的分析。

网络配图

作为清人所编纂的《明史》,虽某些地方做了符合统治当局的篡改,但作为一份官方认定史籍资料,在二十四史中仍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朱元璋的成功,《明史》赞言:“子兴据有濠州,地偏势弱。然有明基业,实肇于滁阳一旅……林儿横据中原,纵兵蹂躏,蔽遮江、淮十有余年。太祖得以从容缔造者,藉其力焉。帝王之兴,必有先驱者资之以成其业,夫岂偶然哉?”

《明史》的评论简明扼要的阐述了朱元璋兴起建国的两个外在原因,一个是军事力量脱胎于郭子兴在濠州起义的部队,另一个便是韩林儿的韩宋政权在中原一带为其在江淮发展提供了屏障作用,牵制了元廷大部分精锐力量。

军事力量的提供

朱元璋于至正十二年投靠在濠州起兵的郭子兴,此后因聪明能干迅速被郭子兴赏识提拔为亲兵,并且将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不足一年的时间,朱元璋便进入到濠州农民军的领导核心。

但因濠州城内农民军领导层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朱元璋便多次寻求机会独立发展。至正十三年冬,朱元璋以攻打定远、滁州为理由,在得到第一支自己的部队后,便率领心腹脱离这支农民军。

在滁州的朱元璋趁机四处招揽人才,稳步发展。而后其岳父遇险,朱元璋又将郭子兴接到滁州,这期间翁婿二人间因权力斗争又发生了许多的明争暗斗,这些在笔者前面的文章都有详细的记述。

而郭子兴于至正十五年郁郁而终后,朱元璋虽然名义上居于郭子兴次子郭天叙以及其妻弟张天佑之下,但他的势力和声望远非此二人可及。在这段时间内,这支农民军不断扩张发展,朱元璋与郭天叙二人的关系相处也变得十分微妙。

而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朱元璋等谋求攻下应天府时,郭天叙以及张天佑由于遭到叛徒陈埜先的倒戈一击而在前线战死,同时郭子兴三子郭天爵于至正十七年被朱元璋以谋反为名斩杀,朱元璋便顺利的掌握了这支农民军。

网络配图

朱元璋军事力量的发展得益于郭子兴的庇护,在军力到达一定程度后拿下应天府,拥有了逐鹿中原的基业。所以毫不夸张说,朱元璋的军队乃至后来的明军都是脱胎于濠州这支红巾军。

地理屏障的庇护

然而占据了应天府的朱元璋,却因为对王者基业的拥有迅速引起了周边其他势力的觊觎,成为了首要攻击的目标。当是之时,应天府北面便是实力最强的元廷,西面陈友谅其次,东面张士诚居三,南面浙西则属于可争夺区,可见虽坐拥天下霸业之基的朱元璋仍四面受敌,地理形势相当不利。

然而这时北方却有一方势力为其牵制了元廷的绝大部分力量,这个农民军政权便是由韩林儿、刘福通建立的韩宋政权。韩宋政权长期居于豫南皖北一带,实力强盛,军事力量极为突出。在至正十五年郭子兴死后,韩林儿册封朱元璋为这一支农民军的左副元帅,朱元璋虽然极不愿意接受,但是因其势大为求庇护便只能称臣纳贡,接受其年号赏赐。

正是这种政治妥协,为朱元璋赢取了极大的战略主动能力。陈友谅于至正二十年自立为汉王,张士诚则一直游走于自立和归附元廷之间。韩林儿等在中原一带与元廷拼死血斗,而臣服于韩宋政权的朱元璋没有了北面最大的威胁元廷,便能在安心征服浙东后立即着手攻击陈友谅、张士诚等。

此外,韩宋政权于至正十七年六月兵分三路,兴师北伐,将元廷在中国的统治根基动摇,元廷的基层统治可以说被打得分崩离析。虽然这次北伐最终失利,但元廷也被逼到崩溃的边缘。

网络配图

而朱元璋在平定其周遭大敌陈友谅、张士诚后,便立即派遣徐达常遇春等不世名将挥师北伐,正是因为韩宋政权对元廷统治的破坏,这次北伐几乎未曾遭到任何有力的抵抗。朱元璋便得以顺利于南京建立大明帝国,将中国古代王朝推向另一个高峰。

朱元璋北伐成功、顺利建立大明王朝,郭子兴、韩林儿可以说功不可没。郭子兴为朱元璋提供了在乱世中立足最为重要的军事力量,而韩宋政权却为朱元璋提供了横行江淮的安全屏障,元末最初最为弱小的朱吴政权在其庇护下才得以发展壮大。

纵观三千年历史,帝王之业的兴起,必定会有先驱为其扫清障碍,这便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灵魂摆渡人》中蚩尤被妖魔化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灵魂摆渡人3》热播,热爱IP剧的各位看官们,异常的激动,夏冬青真实的身份终于要被披露出来。一个点背异常的穷苦屌丝原来是千年前战败的蚩尤转世容器,被各路神仙厉鬼戏弄设卡艰难的存活人间。由于涿鹿之战中蚩尤战败,其身已死。蚩尤的灵魂妄图霸占容器夏冬青,并对千年前的战败心怀怨恨,希望清洗黄帝后代建立一个新

  • 隐藏了千年的秘密!关羽之死竟与刘备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从小看三国,看到关羽之死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些蹊跷。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关羽孤军北上,身后没有任何支援,不是找死是什么?就算关羽看不明白,刘备看不明白,诸葛亮也看不明白?后来总算明白,其实刘备看明白了,诸葛亮看明白了,关羽也看明白了,就连曹操和孙权也都看明白了。关羽不死,大家的日子都不安生;关羽死了,

  • 作风残忍 手段下作的他堪称史上最虚伪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公元552年登基做了皇帝,在位仅三年,555年被杀。萧绎是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才子皇帝,表里不一”,也许是对他不太准确的一句总评。他的一生算不上太曲折,人生前四十年作为皇子养尊处优,呆在华屋高墙之内除了读

  • 光绪死亡的另一种说法:慈禧给他的有毒酸奶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网络配图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 诡异!朱元璋下葬的当日灵异现象吓死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过去民间关于朱元璋的死亡时间,有各种说法,一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一说是闰五月初五,一说是闰五月十七日等。但《明史·太祖本纪》上面对朱元璋死亡时间的记载还是相当清楚的,“闰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对照一下万年历,“乙酉”,即是1398年闰五月初十,这个记载应

  • 解析历史上的王莽篡汉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生于公元前45年,卒于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出生在魏郡元城(现在的河北大名县东),他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平时生活简朴博学多才,最喜爱读书。后来在他伯叔父王凤的帮助下,在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二二年),入朝为官。而这是王莽篡汉的开始。那么他到底是哪一年篡汉的呢?网络配图王莽篡汉历史上

  • 武则天为什么要求自己死后立一个“无字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树碑立传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惯例,历代帝王更是不乏于此,然而武则天却是一个例外。作为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在死后所树的碑上“一字不铭”,给世人留下了“无字碑”之谜,千百年来引得人们纷纷猜测。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在西安市西北80公里的乾县梁山上。墓前有两块高大的石碑,西面一个是“

  • 明代藩王发现儿子与妃子通奸 被气上吊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安阳市区西北20多公里处,有个村子,名叫康王坟村。安阳古迹颇多,袁林、殷墟,前几年又火了曹操墓,即使是安阳本地人,也没多少人知道这里有明代藩王赵康王的墓葬。赵康王朱厚煜是第六代赵王,因为死后谥号为康,也称赵康王;因为赵康王埋葬于此,这个村子也叫康王坟村。赵康王的陵墓在村西头,穿过几条沟坎,在一片庄稼

  • 他是传奇人物三分天下诸葛亮 一统江山刘伯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刘基,字伯温,出生在1311年,于1375年去世,是我国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人。他是我国明朝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明朝开国名臣,也是我国民间知名度极高的一个人物。对于刘伯温在民间的传说很多,这得益于他的才华,他绝对是我国的传奇。网络配图刘伯温从小就聪明好学,在父亲的教导下从小就学习诗文,在

  • 洪秀全王府的二道门为何禁止男人入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856年,三千名来自广西的妇女,挡在了杀红眼的“北王”韦昌辉前,为“天王”洪秀全筑起了最后一道屏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三千女子以及曾经一度达到十万人的“天国”里的女性,是古典世界里第一批女兵,也是最后一批女兵。网络配图这些太平天国的女兵孤独地守卫着天王府,成了历史最无情的牺牲。1864年天京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