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策是不是孙权设计杀死 孙策之死幕后的黑手到底是谁

孙策是不是孙权设计杀死 孙策之死幕后的黑手到底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46 更新时间:2024/1/9 11:26:56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策之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提到孙策,许多人都对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历史浮沉千载,英雄已随风而逝,可对于孙策之死,一直都被热议,看似简单的一起暗杀案背后,是否另有玄机呢?孙策之死背后,究竟谁是幕后黑手?

翻开史书,历朝历代为了权力,骨肉相残,兄弟相争的例子不在少数,明着来的就有“玄武门之变”,暗着来的更是数不胜数,如此一来,孙策很有可能就是被自己的亲弟弟派人暗杀的,在权力面前,血淡如水。

这样的推测并不是空穴来风的,相反仔细分析孙策和孙权两兄弟,这种猜测的真实性是很大的。

孙策和孙权两兄弟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这是陈寿在正史《三国志·吴书·孙策传》中,对“小霸王”孙策的评价,赞誉之后,笔锋一转,却是——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这不由让人想到西楚霸王项羽,项羽虽有过人之才,但是孤勇太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而孙权更像勾践,勾践善于隐忍,看似默默无闻,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那个时代,用于他们身上,就是性格决定政治,孙策有大将之才,是一个很好的军事家,他擅长的是东征西伐,开拓疆土;孙权很明显是个政治家,他在军事上造诣不如哥哥,却有孙策没有的治国之才。

按理来说,这样性格互补的两个兄弟,一个立国,一个定国,应该互相扶持,为什么孙权会要暗杀孙策呢?这背后说来话长。

孙坚当年壮志未酬,撒手人寰,孙策以超乎年纪的成熟接手整个家族的重任,在此后的时间里,他率军驻扎江都,所向披靡,如果单纯只看功绩,他的一生,平定江东,占据江东六郡,为孙吴政权奠基,功勋卓著。于是有人说,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问鼎天下指日可待,可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呢?得天下者,必得人心,可孙策却没有做好这一点。孙策带兵打仗,无论大小战役,都要亲自冲锋陷阵,例如神亭岭大战太史慈时,他就只身拼命。虽然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是,作为一个主帅,他要做的是万人之中,给予所有人必胜的信念,而不是不分场合就往前冲,如此轻率,怎能当楷模?对此,程普黄盖韩当等人屡屡劝谏,孙策却坚持己见,不仅坚持己见,而且还带着众将玩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一次诸将十二骑被刘繇一千多人围攻,要不是周瑜领军及时支援,只怕无人生还。最可怕的是,无论这样危机出现多少次,孙策都不会吸取教训,一如既往多次只带数名大将,轻易出击,深入险境。

大丈夫征战四方,虽然视死如归,但是,一个士兵最大的光荣是战死沙场,而不是被主帅的轻率断送性命,孙策不懂这一点,天长日久,大将们对他渐生隔阂。从后来,张紘劝道:“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孙策却只能无可奈何:“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耳。”一事,就可以看出,军中诸将对他的态度已经持有异议。这也就不难解释,孙策在丹徒西山猎鹿时,遇到许贡三客行刺,为什么会只身徒手力敌,而这时候诸将和从人,还迟迟在后。

相比于孙策人心渐失,诸将有异议,孙权却是在不知不觉中深得人心。之所以说的是不知不觉,是因为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在这一方面,都是侧面反应出来的,和众将对孙策远远跟随对比,他们对孙权可谓置生死于度外,孙策打败刘繇,领兵南取吴郡,攻打严白虎之时,命孙权与周泰共守宣城,不曾想,他们两个人遇到“忽山贼窃发,四面杀至。”的情况,危难当前,周泰先抱孙权上马,然后自己赤体步行,提刀杀贼,之后哪怕身中十二枪,命在须臾,也杀出一条血路,在重围之中保全了孙权。如果不是深得人心,怎么可能有人为他如此舍命?

综合分析下来,孙权比孙策无论是政治还是人心,都占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正常男人都会觉得,自己如此优秀,为何不能将兄长取而代之呢?何况,孙策树敌不少,以孙权的心机,他自然有办法安排暗杀。而且,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能够知道孙策的动向,准确无误的进行攻击,没有人提前告知,是很难实现的一件事。只可惜了孙策至死都不知道,真凶其实另有其人,在临时之前,还把大权指定让弟弟接手。或许,错就错在,他是兄长吧,如果他和孙权易地而处,孙权不需要孙策死就能名正言顺的独揽大权,历史也许会改写,他们一人善谋,一人善战,孙吴一统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策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孙策为何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策传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策,字伯符,江东人称孙郎和周瑜周郎并称。证明此人有才华有能力而且仪表不凡,是个帅哥级别的人物,而且是名气很大,类似于现在的明星。但是遗憾的是在他二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孙策托孤传位给他弟弟孙权,而并不是他年幼的儿子孙绍。看似这样很

  • 孙权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孙权为何如此昏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晚年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这可以说是历史和人性的必然。1.明君自古无始终。历史上,再明断有为的皇帝,也有昏招的时候。这是因为封建统治制度,产生的高度集中的权力所造成的。李世民一代圣君,老年也是昏庸了。迷信金石,幻想长生,玩弄权术,测试忠臣,废立太子,乱于后宫,为

  • 曹魏和蜀汉都相继称帝了 孙权称帝为何那么晚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孙权称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末战乱出英雄,三家分得天下。公元220年,篡汉自立,建立魏朝,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建立东吴。从上面的时间轴中,可以看到孙权是称帝最晚的,而且是在魏蜀相继称帝后的八九年,才正式称帝

  • 诸葛亮本来腿就没有毛病 诸葛亮打仗为何还坐着轮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的轮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是许多人非常向往的年代,虽然动荡不堪,但也是人才辈出,很多特征鲜明的人物更是令人难以忘怀。不过在这么多的奇才之中,诸葛亮几乎是最耀眼的那个,他的绝世智谋和耿耿忠心为后世千古传诵,尽职尽责地辅佐两代君主,硬是累死在出征路上。诸葛亮

  • 曹操为什么称王没有称帝 曹操真的不想称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称王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操想不想称帝?答案是肯定的,他自然想称帝,作为乱世奸雄,当皇帝是每个人的梦想,到曹操晚年的时候,孙权还劝他称帝,可曹操脑子十分情形,他坚持不称帝,为什么曹操不敢称帝呢,其实他称王之后,就差点要了他的命。刘邦开创大汉后,为了防止他人

  • 康熙和苏麻喇姑之间的爱情故事是真的吗 看完别再被电视剧给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和苏麻喇姑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看过《康熙王朝》的小伙伴都知道苏麻喇姑可以说是康熙帝身边出现的第一个女人,而且康熙的每个危难时刻都是她陪伴在身边,与康熙帝从小便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但苏麻喇姑却拒绝嫁给康熙,而且在这之后一生未嫁,弥留之际写给康熙的信中说她这一生

  • 明朝亡于朱棣是真的吗 朱允炆和朱棣差距有那么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和明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朱允炆和朱棣的纵向比较我们每一次谈起建文帝,总有一种烂泥扶不上墙的状态,而且总会把建文帝和刘禅作比较,仿佛他连刘禅都不如了。但是真实的历史真的是如此吗?建文帝真的如此差吗?换句话来说,朱棣真的如此强横吗?当然我们不得否认的一件事情是永

  • 李自成消灭明朝后还有百万军队 李自成为何打不过十万人的清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李自成和清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诞生过去许多的历史名人,有的功成名就,但是有的却是半路夭折,明朝时期的李自成就是这样的一个著名征服者,但是不幸的是他失败了,当时他有一百万大军,为何会抵不过清朝的十万大军呢?明朝灭亡是源于李自成之手,而

  • 中国名人故事之改革家王安石,王安石对宋朝的改革成功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今江 西省临川县)人,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从小勤奋好学,二十岁以前,随父宦游,到过南北很多地方,目睹官僚、豪绅、地主对农民欺凌压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生计艰难,加上北宋王朝对外采取屈辱妥协政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国防和财政呈现严重危机。这些情况促

  • 中国名人故事之“铁面青天”包公,包公在民间的传说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包公是众所周知的“铁面无私”的清官。他生于北宋早期,原名包拯,由于他为人刚直,不怕权势,主持正义,为民申冤,保护贫苦人民和无辜者的权利,所以被人尊称为“公”。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包拯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宋朝的小官。在青少年时代,包拯刻苦读书,他29岁时,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