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徐敬业造反真是因为当时朝廷昏聩吗?

揭秘徐敬业造反真是因为当时朝廷昏聩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16 更新时间:2023/12/8 22:56:47

徐敬业,唐朝人,因祖上有功,而被李氏唐朝赐姓李,史称李敬业,是唐朝武则天时期公元684年扬州叛乱的主谋,出生年月不详,逝于公元684年,是在叛乱中被部将所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敬业,为唐朝开国将领李勣孙子,父亲李震早亡,因而承袭了祖父的爵位英国公,徐敬业从小才智过人,历任唐朝的太仆少卿、眉州刺史、柳州司马。在武则天改朝改制后,全面掌握政权,于683年因事获罪,被降为柳州司马,心生怨愤,在扬州和一帮官场失意的朋友们聚会,而商量出反叛武则天政权的计划,于是他们一行人以徐敬业为主将,魏思温为军师,唐之奇、骆宾王、李敬猷等人附合,在扬州起兵反武,骆宾王还写了那篇名垂千古的《为李敬业讨武曌檄》,徐敬业的起义得到了很多对武则天不满的人的响应,特别是山东地区。

但是徐敬业以匡复李氏唐朝为名,却也怀私心,想要自己图谋霸业,徐敬业没有听取军师魏思温的意见,做为正义之师,直取东都洛阳,顺应民心,而是听从了薛仲璋的意见,先取有金陵的常、润二州,不仅有长江天险,还有帝王气象,于是,这场叛乱从开始就注定会失败,因为动机不纯,除敬业在后面同朝廷的军队展开了激战,一错再错,最终失去良机,在被李孝逸领导的三十万大军打败后逃亡路上,手下将领王那相砍下李敬业的头颅,向武则天投降,徐敬业的余党最后都被抓捕归案,斩首示从,至此,徐敬业叛乱的扬、润、楚三州都已平定。

徐敬业为什么造反

徐敬业,唐朝武则天专政时期,扬州叛乱的主谋,至于徐敬业为什么造反,就要从徐敬业的生平轨迹来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敬业是唐朝开国将领李绩的孙子,承袭祖父的英国公爵位,从小就聪明过人,善骑射,有胆识,在唐朝为官,历任太仆少卿,眉州司马,柳州司马,还因为胆识过人而被祖父一言中的,“然而将来败坏我们家的,一定是这个孩子”。

话说当年,徐敬业走马上任地方司马一职,听闻地方有土匪为患,大家都很惧怕,而徐敬业一到地方,就自顾自的忙自己的公务,并没有理会严阵以待的土匪,得忙完了,土匪已经回到自己的营地了,于是,徐敬业仅带着两名官员,敲开了土匪营地的大门,对他们首领说,我知道你们当土匪都是被贪官污史害的,现在给你们机会就都散了吧,最后不走的才是真土匪,于是土匪一听,纷纷四散,徐敬业孤身入匪窝,传到祖父李绩的耳中,老人家对自己孙子的胆识是又喜又忧,感慨之下说出那句话来, 这也直接印证也徐敬业为什么造反的深层原因,在因事获罪,被贬为柳州司马后,徐敬业心生不满,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商量,起兵反武,于是他们在扬州起事,迅速集聚人心。

徐敬业为什么造反除了徐敬业自身性格关系,还与当时的武氏专权,朝廷昏聩有很大关系,内因加外因结合在一起,就促成了徐敬业的叛乱,徐敬业为什么造反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徐敬业叛乱

徐敬业,唐朝开国将领李绩的孙子,李震的儿子,因为父亲早亡,而直接承袭了祖父的爵位英国公,从小机智过人,善骑射,历任唐朝的太仆少卿,眉州司马,在公元683年,因为坐事获罪,而被贬为柳州司马,于是心生不满,对武则天把持的政权深感不平,于当年,在扬州,伙同一帮同道中人,起兵反叛,史称扬州徐敬业叛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徐敬业叛乱时,身边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大多官场失意,对武氏不满,其中就有李敬猷,魏思温,骆宾五,唐之奇等人,在叛乱前期,骆宾王写了一篇著名的《为李敬业讨武曌檄》,为徐敬业的叛乱行为正名,是为了匡复李氏江山,消除武氏祸乱,徐敬业叛乱是正义之师进行了正义战争。

这篇檄为徐敬业叛乱争取了大量的人气,本来已经有很多人对武氏专权不满,徐敬业迅速结集了十万之众的军队,而朝廷得知后,立即派遣李孝逸率兵三十万讨伐徐敬业,徐敬业听从了手下谋士薛仲璋的意见,先图润、楚二州,不仅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更有金陵王气之象,于是徐敬业叛乱首先占领了润、楚二州,在江南和李逸、黑齿常之展开决战,被对方的三十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兵败身死,被手下将领王那相砍下头颅,借此投降,至此,徐敬业叛乱在武则天的大力镇压下平定,而扬、润、楚三州已回到朝廷控制下。徐敬业叛乱失败,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棣将政敌妻女贬为营妓:56岁老妇遭凌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他的儿子永乐帝是在燕王位上通过造**,推翻了建文帝而登上宝座的。这个皇帝对历史的唯一贡献大约只能算是修了《永乐大典》,而其残忍与阴损刻毒,和朱元璋相比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嘉庆为何要宽大处理和珅,而且没有株连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帝对和珅一案的处理结果是这样的:和珅本应照议凌迟处死,最起码也应拉到菜市口砍脑袋,但考虑到和珅曾任国家首辅大臣(政府首脑),所以,顾及国家的体面,决定赐和珅自尽,免家属连坐。网络配图根据《清仁宗实录》记载,几个月后,嘉庆帝解释宽大处置的理由时说:“犹念其在皇考前扶掖奔走微劳,不忍肆诸市朝。” 也

  • 传奇美女王昭君:为保家国献身匈奴单于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为王嫱,其家庭是个贫寒人家,父母健在,有两个兄长和兄嫂,甚是和睦,对其尤是疼爱,以大家闺秀抚养,越长大出落的越美丽,为乡里乡外人赞叹其美貌。公元前38年,当时汉元帝选美,于是王昭君因其美貌受到旨意进宫为妃,但因不贿赂画师,被其记恨在昭君之像上使坏,于是王昭君入宫五年均不

  • 雍正是如何加强皇权的?他是操劳过度而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朝的皇帝中,很多人都非常崇拜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原因可能是他们在位时间比较长,功绩比较大。但是在他们中间的雍正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不是很长,但他的功劳丝毫不逊于他们。雍正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皇帝,对皇权是不允许有丝毫侵犯的,对朝廷上下内部管理可谓非常严苛。针对雍正皇帝如何加强皇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

  • 奇葩的明熹宗朱由校为什么钟爱木匠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杨朱的著作为何没有流传于世,客氏和朱由校的关系,朱由校木工皇帝

    中国的皇帝制度一共存在了两千一百三十一年,在这段时间里一共产生了三百三十一位皇帝。而整个明代产生了十七位皇帝,而这几位在历代的皇帝之中都属于比较奇葩的。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这位基本以木匠为第一职业的明熹宗朱由校。网络配图其实朱由校喜爱木工也不是偶然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的时间比较充裕。其实还是由于万历

  • 客氏杀皇子废宠妃 权力为何堪比魏忠贤?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熹宗的奶妈兼保姆客氏,先后与当朝权宦魏朝、魏忠贤勾搭成奸,被称为“茄花”,她大肆陷害忠良,扰乱朝政,把一个本已飘摇的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见客氏、魏忠贤闹得太不像话了,持正不阿的司礼监王安和一位御史联名弹劾两人,明熹宗训斥了魏忠贤,并将客氏逐出皇宫。可没过两天,明熹宗又念起了客氏的好,于是让人召她回来

  • 战国大名津轻为信:充满矛盾和抉择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津轻为信生平上记载津轻为信生于天文19年1月1日(1550年1月18日)卒于12年12月5日(1608年1月22日),在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以及江户时代是早期的大名,津轻为信原名大浦为信,他是大浦守信(亦可能是久慈信长)的长子,也是陆奥国弘前藩初代藩主。‍‍‍‍‍‍‍‍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为

  • 君临天下的皇帝残忍杀害亲生骨肉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的好,“虎毒不食子”,这点放在人身上也成立,许多在外人看作是“恶人”的人其实对其子女非常好,但在古代封建时代,尤其是宫廷政治,往往伴随着血腥的斗争,再加上皇帝身边的嫔妃又多,这会导致一些宫中女性因长期得不到呵护而导致其心理扭曲变态,畸形发展,作出十分可怕的事情。网络配图武则天,一代传奇女性,中

  • 宫女为顺治生下皇子,封号却令人捉摸不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大清前期的几位皇帝中,顺治是最短命的一位,他去世的时候年仅24岁。他的一生虽然十分短暂,但却不失为一位明君。不过,对于世人来说,最感兴趣的还是他的感情生活。人人都知道这位皇帝最爱的是董鄂妃,但是却不知道最先为他生下皇子的只是一个卑微的宫女,并且这位宫女封号的含义至今无人能解。顺治皇帝登基的时候年仅

  • 蒯通谋略水平不输张良,为什么没能立下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蒯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谋士大爆发时期,如果要把这个时期的谋士做一个排行榜,那么贾诩肯定能够名列前茅。但是在秦末这个谋士相对稀缺的年代,有一个人和贾诩有着很相似的谋略和经历,这个人就是蒯彻,后来为避讳汉武帝刘彻被改名为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