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顺军和大西军在李自成、张献忠败亡后,是什么结局?

大顺军和大西军在李自成、张献忠败亡后,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667 更新时间:2023/12/13 2:55:30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自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明朝末年,吏治腐败,社会黑暗,加之处于小冰河时期,大明帝国天灾不断,使得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当时的明朝不仅要应对国内的灾荒,还要应对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在关外的威胁。

崇祯帝即位之后,为了节约国库开支,决定精简朝廷机构,使得一大批人因此“失业下岗”,那个时候的陕西恰逢天灾,而朝廷却丝毫不考虑减免赋税,百姓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揭竿而起,就这样,那场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大起义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在农民起义军之中,最出名的便就是建立大顺政权的李自成与建立大西政权的张献忠。很多人对他们的事迹都相当了解,笔者在这也就不过多叙述了,我们来看看一个问题——在李自成、张献忠败亡后,他们麾下的大顺军和大西军都去了哪里?

首先,我们来看看李自成麾下的大顺军。

公元1644年三月底,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在明朝降臣的引导下进入北京城,崇祯帝自缢而死。随后,李自成率领大军进攻山海关,与吴三桂麾下的关宁军激战一片石,吴三桂独木难支,主动向多尔衮投降。多尔衮得知消息后,即刻出兵,与吴三桂一同夹击李自成大军,使得李自成大败。

李自成不听谋士李岩的苦心劝谏,在北京匆匆称帝之后便放弃了北京城,一路败退。次年正月,李自成在与清军的潼关之战中惨败,无奈之下只能放弃陕西,退往襄阳。随后,李自成又逼走了割据武昌的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了大半个湖北地区,可是,清军的追兵很快就到了,李自成且战且退,在通城九宫山这个地方被农民武装杀害。

李自成死后,他的义子李过率领大顺军余部尊李自成三弟李自敬为主。鉴于大顺军早前占领的地区要么被清军攻陷,要么被南明政权收复,李自敬与李过商议之后,决定接受南明隆武政权的招安,将大顺军整编为忠贞营、忠武营。

公元1646年正月,李自敬率军攻打荆州,因荆州守将早有准备,大顺军进攻不利。不久,闻讯赶来支援的八旗主力突袭大顺军,大顺军大败,李自敬向清军投降,而后被杀。

在李自敬被杀之后,大顺军余部各将领推举李自成的义子李过为主,继续抵御清军。次年七月,李过为了争夺洞庭湖地区这个鱼米之乡,率军进攻长沙,结果招致大败,被迫退入广西,在名义上接受南明永历帝的调遣。

公元1648年,李过在南宁去世,其义子李来亨成为了大顺军的统帅。在休养了两年之后,大顺军余部的实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李来亨为了抗清大业着想,率领大顺军余部出广西,入湖南,去到了清军鞭长莫及的川鄂地区,联合当地的反清武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武装力量,史称“夔东十三家”。

公元1662年年初,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勒死在昆明城郊,随后,清廷调集大军开始围剿“夔东十三家”。经过了三年的斗争后,“夔东十三家”的主要将领死的死,降的降,只剩下一个李来亨还在坚持抗清,但却被围困于茅麓山之上。公元1665年八月,李来亨见大势已去,便与全家自焚,大顺军余部的最后一支部队,也是南明朝廷在内陆最后一支队伍覆灭。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张献忠麾下的大西军。

公元1646年七月,一代枭雄张献忠决定北上抗清,决定放弃成都,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将自己的妻儿悉数杀死,并且对自己的义子孙可望说到:“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为人所擒,汝终为世子矣。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随后,命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各自率领本部兵马北上抗清,同年九月,张献忠率领留守大军北上,十一月与四将军率领的大军会师驻扎西充凤凰山。

随后,奉命率领清军南下的豪格向大西军发起进攻,张自忠在指挥作战之时中箭身亡,时年四十岁。

张自忠死后,他的四个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收拢大西军,推举孙可望为统帅,奉行张献忠的遗诏,孙可望等人率军南下接受了南明永历帝的改编,孙可望被封为秦王,李定国被封为晋王,刘文秀被封为蜀王(艾能奇此时已经战死)。

在大西军接受了永历帝的招安之后,李定国、刘文秀等人率军攻打清军,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其中李定国更是两阙名王,使得清军闻风丧胆。

可就在这个时候,南明政权内部出现分化,孙可望挟持永历帝到了贵州,企图杀死李定国,但却因部下并不愿向清军投降,导致孙可望兵败,向清军投降。孙可望对南明虚实了如指掌,很快,清军便展开了一系列的针对性作战,使得李定国麾下大军一败再败。就在这个时候,李定国仍旧猜忌刘文秀,召回了刘文秀,夺去了他的兵权,史称“三王内讧”。

在“三王内讧”之后,南明政权的覆灭已成定局,纵使李定国有着杰出的军事指挥能力,但在清军的强大攻势下,仍旧无力回天。公元1658年,清军攻陷昆明,永历帝流亡缅甸,随后因“咒水之难”被缅王移交吴三桂,被吴三桂绞杀。而李定国却一直坚持在西南边境抗击清军,直至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汉开国名将周勃的晚年怎么样?为何那么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文帝周勃,汉周勃结局,周勃樊哙

    西汉开国名将周勃为何晚景如此凄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周勃在西汉建国十八侯中,排第四位,仅次于萧何、曹参和张敖,又领导了诛灭吕氏拥立汉文帝的“安刘”伟业。事实上周勃在高、惠、文三朝的影响力,绝对数一数二。周勃晚年却不幸受到汉文帝的猜忌和打压,因被诬告谋反投入监狱,受尽凌辱,

  • 继位仅9个月朱高炽就突然驾崩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如果朱高炽比朱棣先死,朱棣为什么让朱高炽继位,朱高炽兄弟争皇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高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近电视剧《大明风华》正在热播,胖胖的太子爷朱高炽也颇给人好感。他为人宽厚谦和,与父亲朱棣和两个弟弟性格截然不同。而也正是因为他身体肥胖,喜静不喜动,无法上阵打仗,所以不得明成祖朱棣欢心,朱棣也曾数次动了更换太子的念头。其实按照朱棣的

  • 刘备临死前为何会提拔王平?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临死前和诸葛亮的对话,刘备曾经两次投奔过(),刘备为何拿起核弹

    刘备临死前为何会提拔王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蜀主刘备,一直是很多人的偶像,不是因为他长得有多帅,而是刘备的谋略、整个格局、特别是用人的技巧、方式非常的独特。刘备一生结识,关羽,张飞。拉拢赵云,魏延、黄忠、严颜。拜请诸葛亮、法正、庞统为军

  • 楚平王是怎么好色误国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楚平王孟嬴,楚平王为什么杀了伍子胥全家,越王勾践的结局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楚平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古代封建社会,国君是否贤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纵观中国古代史,因昏庸好色而国破家亡者不在少数,虽然有前车之鉴,但还是有不少人置若罔闻,学那夏桀和周幽王,好色误国,春秋时期的楚平王便是其中之一。公元前527年,楚

  • 汉室之后刘裕将称帝推迟22年,真的是因为听信迷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裕之后是哪个皇帝,刘裕为何不定国号为汉,刘裕做了几年皇帝后又是谁

    汉室之后刘裕将称帝推迟22年,真的是因为听信迷信?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东晋王朝的政权本就是司马懿窃取了曹魏的江山,所以一直都是岌岌可危,靠着各大世家名门的支撑而得以继续。但是这也让东晋的皇帝苦不堪言,依附于世家很显然就要受人掣肘,成为大家族的傀儡。这同时也导致了,政权把持在大

  • 揭秘:江口沉银之谜,张献忠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献忠江口沉银在哪里,张献忠沉银最新消息,张献忠沉银价值多少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揭秘:江口沉银之谜,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大西政权的建立者张献忠数次入川,纵横蜀地,却被一位明朝将领屡屡击败,彭山江口一战,张献忠不仅大败,弟弟被杀,就连多年来搜刮的金银财宝,也来不及带走,大部分沉入水中,留下“江口沉银”之谜。这位痛扁张献忠的明朝

  • 秦始皇巡游的时候为什么只带胡亥 扶苏又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立扶苏还是胡亥,秦二世胡亥,秦始皇怎样评价宣太后

    对秦始皇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子扶苏,历来便颇受大众喜欢。在法治严厉的秦朝,也只有他显得与众不同,仁德、爱民的他与其暴力的弟弟放在一起,根本不可相提并论。但是,宽容的扶苏似乎并不受始皇帝的喜欢,反而其弟胡亥,更受嬴政偏爱。比如,扶苏惹怒始皇帝后,他曾被嬴政

  • 张献忠占领四川时是什么样的场景?有何种所作所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张献忠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末清初是一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各方势力鱼龙混杂,其中尤其以南明小朝廷、西北大顺军和已经入关的清军为盛。而就在这三方你争我夺,逐鹿中原的时候,还有一部不可小觑的势力,此时正盘踞在四川,那就是张献忠的大西军。关于大西军的所作所为,很多史料都做过记载,比如《欧

  • 胡亥真的很昏庸吗 历史上的胡亥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为什么把皇位传给胡亥,秦二世为什么那么昏庸,秦二世胡亥之墓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二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皇帝非常多,因为懦弱无能被世人看不起的皇帝也是数不胜数,毕竟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是真的长啊!一般都认为胡亥是个正儿八经的贪生怕死的傀儡皇帝,觉得他就是赵高的统治工具,其实不然,要是胡亥果真是一个没用的家伙,那么对于

  • 薄昭与汉文帝是什么关系?完美诠释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论薄昭被诛,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汉文帝舅舅薄昭

    每当一提起薄昭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古代有这么一句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过,话是这么讲,可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又有多少人被如此“执行”?而汉文帝恰恰是个例外。汉文帝是薄姬的儿子,在他未称帝前,薄姬跟他吃了许多苦。而在他即位以后,薄姬受到了极大的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