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析武则天为何最后将皇位还给了李氏家族

解析武则天为何最后将皇位还给了李氏家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92 更新时间:2024/1/20 23:24:45

载初二年(690)九月初九日,在做了大量的舆论铺垫之后,武则天在百官及帝室宗戚等六万余人的表请之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号曰“圣神皇帝”,改唐为周,革了李唐的命,并将李显定为皇位的继承人,皇太子李旦降为皇孙。

那么,武则天难道就没有废李立武的想法吗?当然有!可是后来她为什么又把天下还给了李氏呢?据史料记载,这与名相狄仁杰的智劝和武则天的“怪梦”不无关系。

网络配图

狄仁杰的劝说很“走心”

狄仁杰如何劝说武则天归还李唐天下,在《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当中都有提及。

《新唐书》:会后欲以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比匈奴犯边,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於市,逾月不及千人。庐陵王(唐中宗李显被废后,封庐陵王)代之,不浃日,辄五万。

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又说:“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有余年,又欲以三思为后。且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姑。”狄仁杰的意思是,武三思虽为武氏子孙,但是在民众心中他的号召力远远不如李显。再者武三思为侄子,感情自然比不得母子之情。

《旧唐书》: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

网络配图

《资治通鉴》: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姑于庙者也。”

从以上史料不难看出,狄仁杰劝说武则天,除了站在天意、民意的角度上,还重点突出了一点,就是“母子关系”。

“母子关系”是一种最能敲动人心的关系,它以最直接的血缘关系来维系,因此母与子具有天然的亲近感。从母与子的关系出发,最能打动人心。狄仁杰紧紧抓住了这一点苦苦劝说,虽然让武则天有所反感,但武则天最终“不能无感,故卒复唐嗣”。

武则天的“怪梦”

武则天欲改立太子期间,做过一个梦。对于这个梦,史料记载有所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新唐书》这样记载:武则天对臣下说:“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对曰:“双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指李显),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亦指李显)于房州。

网络配图

《资治通鉴》却是这样记载的:武则天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翅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指前面”太帝以二子托陛下“中的”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三思之意。意思是说,武则天做了一个梦,梦到鹦鹉两翼被折断了。于是狄仁杰回答说武则天的两个儿子就好比鹦鹉一双翅膀,如果不立二子为皇帝而立侄子武三思为帝,就是折断了自己的翅膀。

两梦内容不同,但殊途同归。其实这梦说怪不怪,只是经臣下一解释就显得怪了。这说明,武周虽立,大臣们对李唐仍念念不忘。或许武则天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坚定了把天下归还李氏的想法。不然,看此人心向背,即使自己把皇位传给武氏子孙,武氏子孙也坐不长。

所以在武则天年老时让李显重新登上皇位,自己终于远离了政治纷争,度过了近一年的平静生活。这年冬天,她以八十一岁高龄去世,临终前留下遗嘱,去皇帝尊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李治合葬乾陵,坟前矗立起一座无字石碑。

虽然在一生的漫长岁月中,理智让她选择了一条远离情感的道路。但当生命即将到达终点时,她依然选择与亲人相伴,坦然地到另一个世界里面对他们充满复杂情绪的目光。也终将皇位还给了李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谁是三国第一酒神?这个人竟然能喝135斤酒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韩德,三国有貂蝉这个人吗,中国最能喝酒的人

    割据江东的孙权也好杯中之 物 。215年孙权与张辽大战于合肥,大败, 几乎被魏军俘虏,可一旦脱险,就招集诸将豪饮。哲人常言:酒既可以成人,亦可伤人;既可兴邦,亦可倾国。汉末三国,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极为普遍,小说笔记则有“温酒斩华雄”之雄壮;有“煮酒论英雄”之豪情;此时的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往往与酒有

  • 昆阳之战中,汉光武帝刘秀有多勇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昆阳之战刘秀多少人,刘秀是哪里人,光武帝刘秀评价

    刘秀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战神很多网友首先想到的一个人就是项羽,这个人真的是厉害,如果说项羽不够厉害的,那白起算不算厉害呢?如果说白起不厉害,那么再给大家说一个吧,那就是光武帝刘秀,他竟然一个人以3000人的力量击败了42万人了,所以说这个人该够厉害的吧,

  • 夏侯婴是谁?他为什么能一直担任太仆之职直到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侯霸死于何人之部,夏侯婴为什么叫滕公,夏侯婴的结局是什么

    夏侯婴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古代,车夫虽然听起来是一个没什么地位的工作,但是如果放在皇宫里却不一样了,虽然仍旧是赶车,但是却是给皇帝赶车,而且还有一个官职“太仆”。西汉时期,就有一位传奇式的车夫,他与刘邦是同乡,本职也就是当地县府专门掌管养马和驾车的。从他给

  • 李成器主动让出皇位,最终成就了大唐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坐望南山,李成器武永安,为什么叫大唐盛世

    皇太子又称作储君,是一个王朝皇位的接班人,在中国历史上,多少人为了争夺储君之位,不惜兄弟之间手足相残,比如唐朝的李世民。但是在唐朝历史上,也曾有一位皇太子,居然主动让出皇位,既避免了宫廷政变,也成就了大唐的盛世,他更是留下千载美名。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 隐士卢藏用是什么出身?一直得不到重用的他是怎么引起唐玄宗的注意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隐士什么意思,唐玄宗和唐三藏什么关系,孟浩然触怒唐玄宗

    隐士卢藏用是什么出身?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俗话说,古代很多统治者都喜欢去深山老林里找高人隐士当高参。可以说,隐士和牛人、高人基本可以画等号。由此,隐居成了一条做官的通天捷径。于是就催生了一批贪图升官发财的冒牌隐士,唐朝时的卢藏用就是一个典型。卢藏用出身名门,他爷爷当过财政部

  • 李世民的一场失误战争,本来可以踏平高句丽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富池口之战,李自成投降了几次,李世民最后一次出征

    贞观十九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十余万大军,向辽东进军。大军出发过程中,李世民说道:“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在这场战争中初期,唐军屡战屡胜,不过却因李世民的致命失误,唐军最终战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

  • 朱元璋滥杀功臣,那他为什么不动沐英?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为何不杀沐英,朱元璋为什么没杀沐英,朱元璋未杀的功臣有谁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沐英虽然姓沐,其实是朱元璋的义子,朱元璋和马皇后向来把他当亲儿子,别说沐英没犯什么错,就算真犯了,估计朱元璋也会网开一面,不会让他落到太惨的结局。后世对朱元璋有很多误会,许多人认为他滥杀功臣,残暴不仁。但是,黔宁王沐英的存在,体现了朱元璋

  • 刘秀称帝后,为什么没有杀过开国功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为什么杀了开国功臣,刘秀算开国之君吗,刘秀多少岁称帝

    光武帝刘秀在“云台二十八将”等功臣的辅佐下,建立东汉王朝。刘秀在位23年期间,没有杀过一位功臣,也没有一位功臣造反,君臣关系非常融洽,因此后人称赞“君臣交尽其美,唯东汉为盛焉”。那么刘秀称帝后,为什么没有大规模杀戮开国功臣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一般而言,皇帝屠杀功臣的原

  • 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死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会怎么样,李世民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晚年对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将哥弟儿子全部杀死,为什么不杀女儿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按当时一般的政治规矩,很少有处死妻子和女儿的。犯罪被灭族,一般的做法是诛杀男丁,妻女就没为奴婢。像上官婉儿就是这种情况,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和父亲上官庭芝被武则天所杀后,上官婉儿和母亲郑氏沦为奴婢。皇

  • 邛成太后是什么出身?戏剧人生却尊贵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锦绣未央讲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戏剧人生,大宋宫词受益是谁的孩子

    对邛成太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皇后要么是皇帝发妻、要么是深得君心的美人、要么就是背后有足够强大的依靠……无子无宠甚至无娘家背景的女人,想在古代后宫里稳坐后位基本不可能,但历史总有特殊,汉宣帝的第三任皇后王氏就是这样一个特殊体。王氏没有高贵的出身,她只是